西方音樂的些許文化現象
昨天我回答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網友的問題:一位朋友問要不要把自己的音樂品味從後搖傾斜到古典音樂,並且在問題描述里直言,其實不知道聽音樂在聽什麼。
我回答了隻言片語,想了想,就這個話題我來展開寫一寫。
我的中文不好,而且作為一個現代的中國人,我對這一門語言的駕馭能力非常糟糕,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的標題,就取名字:西方音樂的些許文化現象。因為這個標題實則假大空,沒有任何含義,只能容看客們看我慢慢道來。
我想先講一講為什麼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重要,而且發表在這麼一個平台,我覺得他有意義。
首先,我們這幾個時代的人對古典音樂早就不陌生,然而這件事物不屬於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在全盤西化的現代中國里,聽古典音樂,拿我的方言杭州話說叫「杭兒風」,是一種風向,潮流,高雅的事情,但換而言之沒有學習過的人很難聽懂內容。
我在那個問題里和今天的文章里其實就像告訴觀眾一個道理:音樂,藝術,都是文化現象,任何人沒有辦法跳過音樂的文化背景,歷史背景去真正理解音樂。我這裡冒犯的,斗膽的像路人評論電冰箱一樣的評論一些現象,然而我是不能製冷的,我的水平不如我要評論的人。
我們當代有非常多的優秀器樂演奏家,然而少之又少的演奏家在我認為是具有音樂家的人文水準的。比如說李雲迪。我回頭看道李雲迪18歲在肖邦比賽的現場,和隨後幾年的錄音和音樂會,我每次都很感動,真的是大天才。純中國的本土音樂教育(不得不提一筆他的老師但昭義,我不知道他怎麼帶出那麼多厲害的學生,尤其他本人不是一個演奏家,靠耳朵帶學生,我很佩服),能夠把肖邦演繹到那樣的水準,雖然當時還是學生腔很濃,但是真的精彩。但是近幾年會發現,李雲迪永遠是那些曲目,而且水平根本沒法跟當年比,全靠綜藝節目和緋聞吸引眼球,尤其是在韓國的肖邦演出,我之後閱讀了一些韓國在場的音樂評論家的描述,沒有話說。
當年的大天才居然今天彈成這樣的水平。
這是為什麼,我覺得還是我們所謂的人文認知出現了問題。我不認識李雲迪,所以我不能評判他對他最熟悉的標籤作曲家肖邦有多少了解,但是我通過錄音來猜測,可能並不多。這是我們的時代局限性,能成為超一流的「工匠」,但是出不來藝術家。他嘗試重返國際舞台,錄了一張肖邦的前奏曲的碟片,技術還是好的一塌糊塗,但是我一點聽不出裡面有對這件樂器,作曲家的熱情和尊重。
西方的音樂,正如我在答案里說過的,是一部人類的血淚史,裡面都是活生生的人,藝術這個概念是後來創造出來的。沒有一個偉大的作曲家,包括貝多芬,莫扎特,布拉姆斯,德布希,勛伯格之流,在寫作的時候腦子裡會出現一個概念:我在寫一部偉大的藝術。沒有的。他們就是表達,表達他們的經歷,他們的年代。
莫扎特,海頓寫的音樂風格,現在我們的教條教育下來一道閱讀理解,一定會說這反映了他們高貴的靈魂之類的,放屁,沒有的。莫扎特心裡純潔的一塌糊塗,天才的純潔,乾淨,天真,幼稚,對世界充滿好奇,而且他雖然是偉大的音樂家,在那個年代很簡單,他也要工作的,要看貴族的臉吃飯,但是他也很驕傲,所以很難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他沒辦法,最主要還是靠教學吃飯,所以我們有了莫扎特鋼琴奏鳴曲。初衷很簡單,給學生練慣用的。當然裡面有太多偉大的個人態度,和作曲,曲式試驗,但是鋼琴奏鳴曲在他那個年代就是一個基礎的小型樂曲,要展現你作曲家宏偉作品,是交響樂和歌劇,到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意義才改變。莫扎特自己也要靠演奏指揮吃飯,自己演奏的時候要用更加展現自己在古鋼琴上的優秀能力,所謂更加virtuosic,所以有了他的鋼琴協奏曲,跟著一個即興文化,他每一個樂章的coda都是即興表演的。
然而他也是人,他也不能只為了貴族服務,只為了賺錢寫曲子,他要偶爾深刻的表達個人情感(注意,那個年代作曲的目的還不到表達個人情感),所以在一個大調的時代,突然來了一首a小調比如說,c小調作品之類的,為什麼?很簡單,媽媽去世了,難受。經過他的藝術加工,整個音樂把這種傷感,焦躁和痛苦表達的淋漓盡致。恰逢那個時代的文學運動「sturm und drang」,開始引領了一波小調作品的出現,傷感表達出現了。海頓年代就開始偶爾有一些小調作品。海頓其實還有一個很天才的弟弟,micheal haydn,但是在歷史裡被忘記了。他寫過一個偉大的作品,一聽就記住,很震撼,就是他的安魂曲,紀念一個他敬仰的公爵。所以這些東西,都是人內心的表達。
然後海頓開始大量創作室內樂,拉近人的距離。
四重奏我昨天也講了,19世紀初期就是一個社交活動,跟我們喝茶吃飯一樣。19世紀維也納政治局勢動蕩,到處是秘密警察,當時還是一個男權社會,男人就想找個辦法聚會,又不被懷疑,四重奏就來了。那時候的維也納跟現在中國一樣,認為學一件樂器是陶冶情操,有文化的事情,而且那個樂器又是人家的民族音樂,所以基本上男人就學小提琴之類的弦樂,女人鋼琴,唱歌,吉他之類的,然後湊在一起狂次狂次就開始拉,避免政治風波,開始聊藝術,開始聊文學。然後聚集聚會聚多了,大家開始喜歡上這種方式,沙龍文化就來了。每周末下午一堆男男女女坐在沙龍里開始聊音樂,興緻到了就開始唱,幾個人就做到鋼琴前面開始來兩段,所以一大批交響樂的鋼琴版本來了,歌劇到鋼琴上去了,然後藝術歌曲就是為了這個文化開始出來的東西,舒伯特來了,一直到20世紀,跑到中國來了,中國留學生開過眼了,民國回到國內也開始搞起來。林徽因住在杭州南山路西湖那一把,徐志摩,金岳霖他們就來,下午在那邊聊文學,時政,用法文交流,朗誦。。。
古典音樂在中國是有年頭了,但是到了最後的現在跟沒來過一樣。最早在租界裡頭,洋人想聽音樂,開始組建交響樂團,四重奏,中國人那時候開始會聽了,開始學習了,甚至我們到了建國之後,新的意識形態出現,依然是被推崇的。建國十周年,除了革命音樂,最後在演出了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樂,領導很喜歡。但是後面的東西不講了,也不能講下去,到了現代,重新來過。一些在海外的那一輩人,我力推的周龍,陳怡夫婦(名字但願沒寫錯,我沒看過他們中文怎麼寫其實),2015年,2016年連續見到陳怡,交談之後真是那麼一個矮矮小小的廣州人,英文也講的沒那麼好,但是音樂了不起啊。我的朋友幫她首演了一個鋼琴-打擊樂的新音樂作品,叫做qi(氣),用了中國的陰陽理論的一些思維和文化在西洋音樂的媒介里傳播。16年寫了一個合唱的曲子,學校幫她首演,美麗的西湖,聽完我很感動。在美國聽到一個中國來的作曲家寫一首自己家的音樂,這些東西國內太少太少被關注了,也不提,這就是中國人的當代音樂,我們國家走出來的牛逼的人。
這種文化可以這麼一直不停的延續,三天三夜講不完,更不要說還要西方美術和文學,但是這一條河流裡面去看看,流到今天,多多少少沒辦法用語言來描述的偉大在裡面。我們聽之前,看之前是不是心裡都要帶點敬畏,更何況跟我一樣搞專業的人,是不是稍微要腦子清楚一點,看看自己有多少東西是根本不知道的,知道多少,這些知道的能這麼幫助在演出上,演一個作品根本不是在演音符,你就是在傳遞過去的文化價值和作曲家的情感內心世界,重新用你的視角去表達,去理解,是不是任重道遠?
我說這麼多就是想說明一個作品背後所謂一個最基本的文化認知,在聽音樂之前,之後,甚至你要學習這一首作品的時候,這些東西才能幫助你理解,這東西在幹嘛。而我們中國人,在這一片東西面前是陌生的,所以要學習的話需要培養。我們沒有基督教文化,甚至宗教文化,我們沒有文藝復興,沒有巴洛克美學運動,沒有洛可可,沒有古典主義,沒有法國大革命,到了近現代,開始和西方才有交集。我們老祖宗自己有正規一套禮樂,有樂器,但是很慚愧,我這個不肖炎黃子孫什麼都沒學到。
推薦閱讀:
※《音樂美學》讀書筆記——2. Absolute Music by Thomas Grey
※田藝苗:什麼成就了經典
※繼網易雲音樂莫扎特編年體歌單後,QQ音樂同步上線。
※【吟遊詩人】李斯特的巡禮之年·瑞士
※對於貝多芬而言,一封遺書能帶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