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成熟的三個表現
過度客觀,無視情感
客觀可以指引我們了解事物的真實面貌,不過指引並不等於一定會洞悉事物所展現出的真相。
面對某些考驗道德和立場的問題時,過度的客觀會讓人變得冷漠,這在一些影視作品中可能看起來很有味道,很能夠塑造人物的性格特點。但現實中有很多人並不會接受這種思想:感性的存在,讓我們有血有肉。
當然,我並非說客觀不好,而是過度的客觀會讓我們失去與他人在情感上溝通的前提。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會駕馭自己的情緒,只有假裝成熟的人,不敢面對真情,所以才用極端的客觀來強調自己的個性。
說什麼都有理,但做什麼都沒理
說的比做的好聽,是最早用來形容這種假裝成熟者的最「接地氣」的說法。在現實交際中,這樣的人似乎總是利於語言上的不敗之地,但如果你稍稍關注他們的行動就會發現,雖然他們並非言語上的巨人,但確確實實是行動上的矮子。
在這裡請允許我舉個例子:網路社會,有一種人被稱作鍵盤俠,這是一群臆斷是非,莽判黑白的極端主義者。他們總是裝作成熟的樣子,說著看似成熟但禁不起推敲的言語,然後強調自己的成熟是「所感所悟出來的精粹」。可是通過他們的言論你會發現,他們沒有經歷過什麼生活的磨難,也沒有真正的行動力,這種龜縮在屏幕背後為自己成功諷刺他人而沾沾自喜的網路敗類,是在網路上表現出假裝成熟的終極體現。
在現實里,其實這樣的人也是有的,他們用裝出來的成熟偽裝自己的無能,如同皇帝的新衣一般,在外人眼裡,他們不可笑是因為太可悲了。
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指點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真正的成熟者必然是真誠的。虛偽的成熟者往往會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因為擔心別人會識破他們的偽成熟,於是會用一些方法來誘導他人認為自己不成熟。
一兩句不咸不淡的指導,雖然說的對,但聽起來卻有些不怎麼友好:對方美其名曰「忠言逆耳」但你卻聽不出忠字背後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三不五時發表的高談闊論,似乎證明了他們的成熟是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可無需細想,便能夠通過哪些高傲的語言中發現許多頗為有趣的端倪。
證明自己是沒錯的,但證明的方式決定了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路:有些人用實實在在的奮鬥去詮釋自己的價值,也有些人選擇用虛偽的成熟去走那些「人生的捷徑。」
人之所以要正視自己,並非要挺足胸膛在鏡子面前給足自己信心,而是要躬腰落性,去想想鏡子里看不到的自己,究竟活成了什麼樣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