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我的篆刻朋友們,今天說說隸書對篆刻的影響
前幾天布置漢印作業,提到了一對概念,方與圓。當時,後台收到落花堂-楊林廣兄的留言:「方圓之行,那是真的難。」是啊,真的難!篆書的特徵是圓轉流暢的,而印章的印面卻大多是四四方方的,這是一對矛盾,這讓我們面對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如何把篆書這種圓轉的字體放到方正的印面,並呈現完美統一的藝術面貌呢?好在,到秦漢這個時期,古人給了他們的解決方法,他們給我們提供了「摹印篆」,「繆篆」,這讓我們一邊繼承,一邊讚歎。讚歎之餘,我們會感謝當時的一種字體——隸書,就是這種字體與篆書的完美融合,給我們提供了「摹印篆」、「繆篆」這些如此完美的印章字體素材。
我們知道,不同字體或者說不同書體,不同碑帖用筆雖然差異很大,但不管如何,都脫不了方與圓兩大範疇,其餘的都是它們的派生物。我們需要了解方與圓在書寫中的兩大含義:
1、點畫的方圓。即在點畫運行過程中,有稜有角的是方筆,沒有稜角的是圓筆;
2、字體結構形態及體勢的方圓,這種方圓主要體現在轉折處,用轉為圓,用折為方。方筆則顯示力量,有方筆顯得遒勁森嚴,圓筆顯示溫柔,有圓筆顯得柔媚多姿。方與圓是自然界陰與陽共生的美,如人類世界,有男有女。
毛筆是圓錐體,毛筆拿在手裡,筆鋒可以轉動360度以任何一個角度著紙。裹住筆鋒,轉過180度為圓筆;把筆鋒從一個面翻到另一面為折是方筆。
學習篆刻,不研究篆書是不可能的,但不研究隸書,顯然也不行,篆書在前面有篇文章里已過,今天我們重點說說隸書。
隸書起於簡帛文,上古時代,有三種文字存在形式,契刻文字,冶鑄文字,簡帛文字。其實,在商代已經開始出現簡牘,簡牘書寫在竹簡上,每片竹簡能寫的字數有限,要表達豐富的內容,就要有大量的竹簡連在一起,這形成了「冊」把這種「冊」放在桌面上或者兩手捧著「冊」,就形成了「典」,即經典的意思,中國古人們對於知識的尊重,大大體現在他們所創造的文字中:
(冊與典字的形成)
當然,因為中國首先是農業的國度,紡織業發展要好一些,因此,文字也被記錄在帛、縑、繒等紡織品上,輕便多了,也有利於裁剪、攜帶,但顯然,成本太高了,遠沒有竹簡隨處可得,成本低廉。
最早時,簡帛文與契刻文同樣是官方文本,但隨著文字的發展,書寫群體擴大,用途更加廣泛,簡帛文漸漸與廟堂脫鉤,成為民間日常使用的文字。
到了春秋時期,特別是三國分晉後的戰國時期,信息需要高速傳播,書寫速度成為第一需要,毛筆書寫成為更為常見的文字形式,總不能隨處帶著刀具、甲骨或者走到哪裡都帶著鑄造工具,與這些相比,毛筆方便多了,更因為要書寫快速,簡帛文里開始出現簡筆、連筆等文字的快寫法。
(馬王堆帛書)
(漢簡)
戰國一片混戰之後,秦統一天下,秦始皇除了讓李斯把六國的官方文字統一為小篆之外,還同時讓程邈把民間秦文字簡率的寫法集中起來,使之系統化、程式化、由此成了民間文字的另一個民間文字體系-秦隸,這當然也是滿足實際需要出發的。秦隸與小篆是秦始皇為中國文字改革做的兩大貢獻!
漢隸大概到東漢末時桓、靈二帝時接近成熟,這之前,社會上流行的文字就是秦隸,為了與有明顯波挑的漢隸(八分)區別,我們現在稱秦隸為「古隸」,古隸的特徵是以方折筆道解散了篆書圓轉的筆道,用筆開始出現方折,截斷了篆書均勻的圓線,化曲為直。
古隸與漢隸並不一樣,古隸奮進短促,橫豎出現分疆,結字還是篆書的結字,得明顯簡率化,字形也不統一,明顯是文字轉軌時斯的不穩定、不成熟特徵。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古隸的點畫開始左右恣肆,有意變化線條的長短曲直,起收筆開始加重,用筆日趨豐富,方折圓轉,露鋒藏鋒各展其妙,並由此產生強烈的裝飾美。慢慢發展的結果是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典型的八分,即漢隸,漢官方文字,另一個極端是章草,是民間日常字體。
(漢隸《曹全碑》)
(章草)
我們把篆書和隸書拿出來對比,有利於在學習篆刻過程中理解不方不圓,亦方亦圓的文字特徵(這個特徵,既包括文字點畫特徵,又包括字形特徵)。
篆書一筆:
篆書的點畫僅有一筆,即典型的篆書筆畫只有這一筆,我們看王福庵的《說文部首》附錄里畫的筆畫圖是:
(王福庵《說文部首》附錄里的小篆筆畫書寫方法)
分了直曲筆畫的書寫方法,其實,只有一種筆畫,起收筆均用圓筆轉法。直筆逆勢起筆,裹住筆鋒送到頭,在離紙不離紙的瞬間,轉筆鋒使之垂直居中,中鋒運筆,裹鋒收筆。圖中所示的曲筆或圓畫的寫法就是在轉彎處用轉法,就是在轉彎處,得起筆鋒,使之垂直,轉過一個弧度再度直行或橫行。
隸書三筆:
隸書不同的是它有三筆,即橫、撇、捺。橫就不說了,跟篆書的一筆是一致的。但撇、捺是從隸書才有的。
(隸書的筆畫特徵)
雖然形態上有平捺和斜捺的區別,但還是捺。因此隸書由篆書的一筆中鋒轉換成了隸書的三筆中鋒,但從此有了提按,有了鋪毫,這跟篆書的區別是本質意義的。當然,還有方起筆的橫與豎,方起筆的撇,方起筆的捺。
起收筆輕重強烈,長橫裹鋒隆起如蠶頭,捺畫收筆重按後輕提,似雁尾,行筆一波三折明顯可見,結體以中心放射式出現,字形扁平,布局富有圖案的勻稱之美的的隸書走上歷史舞台,是書法藝術真正形成的標誌。
由於隸書的成熟,在漢印中的繆篆實際上是一種結合了篆書與隸書字形特徵的字體,隸書的方形以適應印面的形式特徵,篆書的圓轉以展示流暢婉轉之美,因此,印章在這個時期也真正達到中國印章史的巔峰:漢印時期。
在篆刻學習中,理解篆書與隸書的圓與方字形的書法特徵,與直接臨習漢印中的繆篆是具有同等意義的。前者是審美的提升,後者是技法的訓練。一個是想法層面的,一個是操作層面的。
一邊練書法,以理解字形,思索方圓;一邊臨漢印,以熟練鐫刻,掌握技法。當審美與技法都達到一定層次時,篆刻就真正入門起步了。
(【老李刻堂】232,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這四個是什麼字?
※篆刻之鈐印的方法與技巧,不收藏你會後悔的喲
※一個篆刻刀客的夢想,篆刻小站篆刻刀編織纏皮
※你的藏書章刻的是什麼?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