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鞭能當百萬兵——中國的鞭
鞭是中國古代常見的短柄鈍擊武器,多為銅鐵所制,其裝具和外觀與刀劍大體相仿,但鞭身(即鞭的打擊部位)是一根細長的棍棒,而非和刀劍一樣的利刃。
鞭身多為銅鐵所制,也有使用硬木製作的。其截面有圓形、八角形、六角形等形狀,以圓形居多。
鞭大多鑄有節,這樣可以增大它的打擊力。這種有節的鞭外觀與竹竿類似,因此俗稱竹節鞭,無節的鞭則被稱為素鞭。部分鞭為了增大威力,還會在鞭身上加裝其他部件。
鞭的護手有鐵盤狀和珠狀兩種,其中鐵盤護手的外觀與刀鐔相似。
多數鞭為一體鑄成,鞭身、護手、柄、柄首四者相連,共同組成一根金屬短棍,也有部分鞭的護手等部件為單獨安裝。鞭的柄部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以兩片木材夾住鐵柄,和刀劍的裝柄方式類似;一種則較為簡單,直接在鐵柄外纏繩即可。
和鞭同時存在的還有鐧,兩者同屬短柄鈍器,用途和外觀都比較類似,區別主要在於打擊部位的形制。
鐧的截面有三角形、正方形、八角形等,大多沒有節,側面多有凹陷;鞭的截面有正方形、圓形、八角形等,大多有節。
如果要對鞭鐧進行區分的話,可以按照如下標準,即:三棱或側面有凹陷的一定是鐧,截面為圓形的一定是鞭。不過,並沒有一個絕對性的標準可以把鞭和鐧區分開,如八棱鐵鐧和八棱素鞭名雖不同,實為一物,四棱鐵鞭和竹節鐧同理。
但這並不是說人們無法區分鞭鐧,從實際情況來看,鞭中的大宗是圓身有節鞭,鐧中的大宗是三棱凹面鐧和四棱凹面鐧,兩者涇渭分明,絕無混淆可能。
北宋時期,由於軍隊的披甲率高,因此利於破甲的鞭鐧類武器很受歡迎,武經總要中錄有鐵鞭的插圖,這也是現存最早的關於鐵鞭的圖像。
當時不少將領都曾使用鐵鞭作戰。如北宋時期的將領王珪便善用鐵鞭和鐵杵,人稱王鐵鞭。
康定二年,宋廷任命任福領軍和西夏作戰,時任涇州都監的王珪也歸任福節制。行軍時,任福和先鋒桑懌率輕騎於前,朱觀和武英領軍隨後。二月十三日,任福和西夏軍遭遇,開戰後不久,西夏軍便丟下大批物資潰退。桑懌見狀率兵追擊,任福本人率軍於後接應。宋軍一路未受激烈抵抗,但追擊改變了原有的行軍計劃。黃昏時刻,任福和桑懌在好水川匯合。而朱觀、武英所部則駐紮在籠洛川。
雙方約定次日合兵進攻西夏軍,但雙方尚未匯合,便各自被西夏軍包圍,任福所部宋軍不及列陣,最終被西夏軍全殲,任福和桑懌均戰死陣中。
西夏軍殲滅任福後,合軍攻擊剩下的宋軍,王珪得知消息,便率軍來援,見敵軍勢大,王珪親自持鐵鞭沖陣,連殺數十人,鐵鞭都被打彎。由於敵眾我寡,王珪始終未能與任福匯合,回營後,傷重不治而死。
最終,宋軍大敗,僅有少數軍隊成功撤退。
宋代的少數民族政權軍隊同樣常用鐵鞭,如遼代的雕塑上也有手持鐵鞭的武士形象,包括上文中宋軍的敵人西夏軍隊,也不乏使用鐵鞭的將領。寶元元年,宋軍與西夏作戰,西夏軍將領「舉鞭揮騎,自山四齣合擊」。明代的軍隊也常用鞭鐧,武備要略中說,騎兵作戰講究快馬輕刀,但如果遇到身披重甲的敵人,就要使用鞭鐧才能破甲,當時的重型鐵鞭雙手使用,長四尺九寸,使用者根據自己的膂力量身定做,重量一般在十餘斤到二十斤。
從武備要略收錄的鞭法插圖來看,鐵鞭的使用方法與雙手刀劍相似。明代何良臣所著的陣紀中說過,當時的鞭有有鈀尾鞭、丈八鞭、連珠鐵鞭、豹尾鞭、鐵鞭等類型,這些鞭各有區別,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來」。
在當時,隨著火器的普及,還出現了一種帶有熱兵器屬性的鐵鞭,俗稱雷火鞭。這種鞭的主體為一根鐵管,可以填裝火藥和鐵彈,相當於一桿特殊造型的火門槍,使用者遇到敵人時,可以先施放鐵彈,然後再手持鐵鞭進行格鬥。
到了清代,鐵鞭仍然在軍中有一席之地,清軍的精銳部隊銳健營,便裝備有鐵鞭。從皇朝禮器圖式中看,清代綠營兵的裝備五花八門,但八旗軍隊的武器只有寥寥數種,且都是造型簡單的實戰武器,銳健營作為清軍的精銳,仍然沒有放棄鐵鞭,可見這種武器自有其獨到之處。
公眾號:丑橘先生,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