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貨篇】攀岩入門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這是一篇關於攀岩技巧的整理,本來想要從熱身到攀爬到拉伸和常見的手指手皮保護都一起寫了,但是害怕重點丟失,所以先寫了一個簡單的版本。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我自信對於初次接觸攀岩或一個剛入坑的攀岩患者來講,一定會有所幫助。

我的思考:攀岩的核心是什麼?

我的答案:重心的轉移和身體的移動

新人篇

攀爬的感覺最重要

如果說一個首次嘗試攀岩的人最需要了解的攀岩技巧是什麼?我會說:最大的技巧就是你要喜歡上這個運動。當攀爬者能夠感受到攀岩所帶來的樂趣與眾不同的時候,再去談論技術面的東西好像才更加順理成章。

我假設一個新的攀爬者剛從大岩壁上下來,體驗了一把高空極限運動攀爬所帶來的樂趣,不管這個樂趣是來自於分泌過多的多巴胺,還是拍了幾張炫酷的朋友圈炫資,或者是克服來自於高度和控制力不足下的成就。能夠在攀爬的過程中,感受到呼吸的變化,攀岩的時候能夠心情舒暢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大神每一個在攀岩的時候都是超級開心

樂趣和規則

作為一個攀爬的愛好者,肯定希望更多新接觸攀岩的人也能夠和我一樣在攀爬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而很多的樂趣是建立在懂得線路規則的基礎上,隨便爬對於一個有追求的攀爬者而言,有一點點浪費時間,那就談一下線路的問題。

如何看懂一條線路:以抱石來舉例,international的岩館通常會選擇用同樣顏色的岩點來標記一條完整的線路。利用一下快速標記來標註起步和結束點(通常是膠帶),大部分的岩館會利用V字膠帶規定起步點(有的標註手點腳點,有的只標記手點),用T(Top)標記結束點。利用不同顏色的膠帶標記不用難度的線路。

而更多的岩館由於受到場地點限制,資金的限制等原因,更多的選擇利用膠帶來標記線路。同樣顏色的膠帶,代表同樣的線路難度。

線路難度定級篇:抱石難度通常從V0開始,國內常見的岩館裡麵線路難度通常最多也就到V7或者V8。新人開始攀爬的時候,可以選擇V0和V1的線路進行嘗試,如果自己覺得攀爬難度不大,可以適當升高級別,畢竟我見過兩個初次攀岩就能V3的選手,也曾經有過跑酷選手首次能爬11難度的。但是還是建議普通的愛好者盡量不要攀爬過於極限的難度,避免受傷。

岩館內難度指示牌

作為一個首次攀爬的人,到底要注意哪些內容呢?

先說四條簡單的身體姿態類的技巧:

1、踩點的時候用腳尖,不要選擇腳弓或者腳外側。目的很簡單,岩壁上面並非所有的點都能整隻腳踩上去,滑下來很危險。腳尖踩點一是不用要求過多的接觸面積,二是踩的更穩,攀爬移動時更加方便移動

2、手臂打直,這一點和容易理解,因為攀爬本身並不是要過於依靠上肢力量的,將手臂打直以後,我們將會更容易將身體的重心放到腿上,通過腿部發力,利用胯部的移動帶動身體的移動。Tips:很多人說要貼著岩壁攀爬,但是我認為正確的方式是離開岩壁攀爬,只有把緊貼的身體離開岩壁,才能有更好的腳點視野,才能更容易降低和轉移重心

極道者中bodhi(沒查到替身是誰)和Utah(chris sharma)的動作

3、肩膀放鬆。這是最難掌握的一條技巧,很多人會說我的手臂打直了,但是我為什麼動不了了?大多數時候,除了身體被拉直以外,更多的是肩膀沒有放鬆下來,手臂打直但是肩膀緊張,身體沒有移動和發力的空間了。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放鬆肩膀,其實可以看一下脖子有沒有縮起來。縮著脖子攀爬的,通常都是肩膀沒有放鬆下來。調整肩膀放鬆的方式,也很容易掌握,就是給身體和岩壁之間留開空間,如果在直壁上面,你能夠觀察到自己的腳點,那麼通常情況下,你就屬於放鬆的狀態。

極道者中free solo Gromment的肩膀緊張的動作

4、腳跟後壓。這個技巧之所以總結進來,是因為很多人喜歡抬腳跟。當然不是所有的點都需要腳跟後壓,因為針對不同的點會有不同的踩點方式。但是針對於一些小點,腳跟下壓的好處就很明顯了。一是踩點穩定的角度,一旦抬起來腳跟,腳踝關節不穩定,肌肉能力不夠承受身體壓力的時候,腳就會開始抖動,也是我們所常說的打電報。二是腳跟後壓以後,萬一出現踩點沒踩住的情況,前腳掌下滑的時候,膝蓋不會直接衝擊到岩壁,避免膝蓋受傷。

身體姿態講完以後,講一個移動的原則。我們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人有四肢,所以在岩壁上的時候,我們會選擇三角形移動的規則,兩隻腳一隻手在岩壁上,移動另一隻手。或者兩隻手一隻腳在岩壁上的時候,移動另一隻腳。總之,保持三肢在岩壁上,基本能夠保障你的身體姿態是平衡且安全的。

當然,攀岩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也會遇到沒那麼nice的點,這時候遵循的原則是對角線原則,左手右腳或右手左腳在岩壁上,避免出現左手左腳右手右腳,也就是避免自己變成門軸,你開門了自然就被甩出去啦。

技巧篇今天只寫到這裡,總結劃重點:

1、多攀爬,尋找自己的攀爬方式;

2、多交流,不要害羞(初期不建議追尋力量)

3、把一條線路儘可能用最省力的方式攀爬流暢,不要過分追求完成線路的數量

入坑進階預告篇

今天的文章本來想要寫成一篇長文,從而一次性解決所有的攀爬技巧相關的問題。再梳理了攀岩的技巧的思維導圖之後,總覺得太過於婆婆媽媽,但是細緻的技巧總結必然會是有一些婆媽的。諮詢了資深岩友大爺,他擔心太長的文,閱讀過程中重點容易被丟失,新人看了以後會繼續無所適從,而我又不願意將完整的內容打折,所以先寫這篇短的,回頭會補充一篇長文,從熱身到常見的手指手皮保護。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內容。歡迎大家拍磚和勾搭。喜歡的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200克,謝謝


推薦閱讀:

攀岩運動需要哪些身體素質訓練?
特寫|攀登者何川——布達拉遠征第四次失敗的背後
室內攀岩與室外攀岩在策略上、技術上、裝備上、心理上有哪些差別?
視頻 | 瞧瞧這些娃娃們,路還沒走穩就開始爬牆了
攀岩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TAG:攀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