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肺癌病人發生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風險

首先我們先說明下,這個再次患原發性肺癌不是指的複發,而是經過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這些對身體或肺部細胞有一定損傷的治療,病人再次患原發性肺癌的風險。

目前沒有相關文章來統計再次患原發性肺癌的風險,哪些人群是高風險人群,初次原發性肺癌與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發生的間隔時間等等。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篇研究文獻,通過1992年到2007年的病人數據進行統計,對以上這些問題進行了回答,下面我來看一下都有些什麼樣的內容。

肺癌病人患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概率

我們再次明確下這個概念,本篇文章講述的是與之前治療的肺癌完全不同的新的原發性肺部病灶,而不是之前肺腫瘤病灶的殘餘癌細胞複發。

由於肺癌病人在治療時受到很多創傷性的治療手段,另外還有心理方面的壓力,因此即便是治療過之後,再次患肺癌的風險仍舊不是個小概率,之前的統計數據表明每名肺癌病人每年再次患原發性肺癌的概率是1%到2%。

小編編譯的這篇文獻統計了1992年至2007年診斷為肺癌的病人,隨訪至2012年,數據覆蓋了30%的美國人。

研究篩查了15萬原發性肺癌病人,通過跟蹤和隨訪監控第二次患原發性肺癌的各項數據,研究結果表明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其中有4622名病人發生了第二次原發性肺癌,佔比2%左右。

不管是男性病人還是女性病人發病率都是很高的,較為年輕的病人首次診斷為肺癌,再次患原發性肺癌的概率是最高的,其中以20歲——49歲的年齡區間風險最高,且女性病人第二次患原發性肺癌的風險比男性病人要高。

第一次和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病理類型

本次統計數據,首次原發性肺癌的組織學類型主要是腺癌和鱗癌。第二次原發性肺癌也是這兩種肺癌亞型佔比較高,占所有病例的78%。

第一次原發性腺癌,那麼第二次原發肺癌也為腺癌的比例為62%。第一次原發鱗癌或小細胞肺癌,則第二次原發肺癌類型主要是鱗癌,佔比分別是45%和41%。第二次原發肺癌僅有少部分是小細胞肺癌亞型,所佔比例僅為8%。這也提示病人在確診第二次原發性肺癌之後,一定要確定病理類型,選擇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可能與第一次治療措施是不同的。

患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風險隨時間而增加

男性病人第一次原發性肺癌與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平均間隔時間為59個月。而女性病人第一次原發性肺癌與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平均間隔時間為62個月。也就是首次和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間隔時間大概在5年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是值得病人和家屬在治療時密切關注的。

不管是男性病人還是女性病人,隨著時間的延長,第二次原發性肺癌的發病風險逐漸升高,但是目前似乎沒有顯示有個最高點,因此這真像是一個雷,不能完全掉以輕心。

另外我們看上圖,第一次原發性肺癌如果是鱗癌,則隨著時間的延長患第二次原發性肺癌最高,而其他非小細胞肺癌亞型似乎最低。這一研究數據包括的數量足夠大,因此這個數據具有提示意義,因此提醒鱗癌的患者需要多加註意。

總結

這篇研究論文就給您解讀到這裡,這是目前比較少的研究論文,也是大家比較忽視的一個方面,也就是腫瘤病人除了要注重治療,腫瘤的再次複發之外,還需要格外注意再次患原發性肺癌的風險,而且如果時間較長,請您一定要注意重新取病理,以便分清楚是第一次腫瘤的複發,還是一個新的原發性腫瘤,不同的腫瘤類型相應的治療手段是不同的。

關於這些研究數據,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視角,歡迎您點擊更多訂閱癌度快報,收聽不同點評員對這一研究的點評。

參考文獻

Thakur MK,et al., Risk of Second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Lung Cancer: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Data,J Thorac Oncol. 2018 Jan;13(1):46-53.

推薦閱讀:

CAR-T上市,PD-1單抗大火,癌症真的要被攻克了?
腫瘤常識普及系列(十二)
請問腫瘤基因檢測在靶向用藥基因檢測、療效基因檢測、易感基因檢測、早篩方面的技術難點到底是什麼?盡量具體
癌症方位解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為什麼丹麥癌症發病率全世界第一?

TAG:肺癌 | 風險 | 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