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部同志片,我們只有嫉妒的份了!
在提及這部法國電影《每分鐘120擊》之前,首先得澄清一點:它可不單單是一部同志電影,也不單單是部抗艾電影。他關乎每個人看待自己生命的角度,它關乎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
有人說 2017 戛納評委會主席阿莫多瓦為此片掉下的眼淚跟他本人是同性戀不無關係。對此我不敢苟同:要知道阿莫多瓦本人的電影涉及到了女性、男性、甚至變性人的題材。區區一個「同志」元素可遠不能讓這部電影榮膺戛納評審團大獎。
關於這部電影的價值自然待每個人去切身感受,而不是靠在這寫寫影評就能講清楚的。在此我只想談談看完此片的第一感受,倆字:嫉妒!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如下:
1、我嫉妒人家理性的言論自由
從大革命開始,法國人就一直在思考自由的意義了。何為理性的言論自由:有計劃地、有科學依據地、有邏輯地去說話;而說話是以最終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而不是以發泄、報復、詆毀等其他為目的的。當然,言論不僅限於對外,也包括自我反省與辯證。
來看看我們劇中那群可愛的 ACT UP 成員是怎麼做的:當與會討論激進行為是否托當時,我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辯論;當內部成員有人撰文譴責執政者應該進監獄時,第一個反駁不該以暴制暴的人也是組織內成員。而這種社團乃至整個法國社會的發展便是建立在這種理性言論自由基礎之上的。
2、我嫉妒人家思維、觀念的開放
當一個人患了艾滋病後,他首先做的不是哀嘆,而是怎樣避免讓更多的青少年誤入歧途;
當抗艾社團成員面對自己對敵人的憤怒時,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是自我譴責、辯證與反思,堅決地制止暴力;當同性戀者面對別人的歧視時,他們第一想到的是給予自己戀人鼓勵與關懷;
最後,當一個青年死於艾滋病時,她的母親第一點想到的是尊重孩子的遺願:將骨灰政治化處理(將兒子骨灰大半交給社團)…
沒錯,這些便是我所嫉妒的,人家思維、觀念上的開放之處。
3、我嫉妒人家的身體力行
那個抗艾組織可不是坐在屋子裡嗑嗑瓜子、聊聊天、抱怨抱怨社會那麼簡單。時間對他們太重要了,他們在跟時間和病魔賽跑。
因此,他們所有的討論和計劃都必須趨向絕對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如他們得研發不傷人的「人造血袋」,他們得考慮到示威人的身體承受能力,他們得考慮海報是否會對人造成恐懼暗示的細微影響,他們甚至為了與醫藥專家談判,個個都成了藥物乃至艾滋病方面的專家。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他們說完就要去做,去執行。這便是和那些每天靠在筆尖上寫寫、靠嘴頭上說說的人天差地別了。
4、我嫉妒人家綻放的青春
健康和小資讓我們每一個人學會了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趟在家裡玩電腦遊戲、坐在地鐵里刷朋友圈…而艾滋病卻讓那些法國青年重獲了人生,找到了綻放青春的途徑。這可真是個絕佳的諷刺。有那麼一瞬間,至少是在電影中,你真的能感受到那群年輕人綻放青春的美妙與神奇。
5、我嫉妒人家前衛的電影手法
我自愧離法國電影人的創作意識相差太遠,更別說電影專業技術了。《每分鐘120擊》讓人佩服的一點在於:它在處理現實主義與印象主義之間,手法運用的如此嫻熟:從迪廳的群體到兩人世界的個體,從宏觀大全景到微觀的粒子分解,從現在到閃回乃至個人意識想像…兩者銜接的如此巧妙,節奏把握的如此平穩。
這也便是法國電影前衛但不標新立異的所在之處。
說了這麼多,回頭來反思我自己為什麼會對這部電影用到「嫉妒」一詞,而不是羨慕、嚮往、崇拜之類。這跟自己的紙上談兵、光說不做不無關係。因為萬事只有去做才能有希望。僅此將這部電影獻給我自己乃至所有還能意識到自身差距與不足的人。
撰文:太虛宮
本文屬於【星期五文藝】原創,禁止轉載。如需要合作請聯繫我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