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技巧--如何唱顫音?】
當氣息通過聲帶發出聲音,歌唱者有意識地將之震動,便會形成顫音。發出顫音時,喉部肌肉會劇烈跳動,尤其男性的喉結較凸顯,更易令人察覺。
如何掌握顫音:
學習顫音其實並不困難,只要喉嚨肌肉鬆弛,便能有效作出自然的震動。我們可以以相差半度的兩個音階,用 [a]聲進行練習。例如C大調中E和F(即m和f)剛好相差半音,嘗試不斷發出mfmfmfmf……,且越唱越快,便能產生以m為中心的顫音。
顫音帶來的效果:
顫音易於掌握而效果又顯注,特別是處理延長音方面,純粹的拉長,會使聲音又直又呆板,用顫音則可令聲音鬆弛、活潑生動,令樂曲的色彩更豐富,音色更圓潤悅耳;若能配合其它腔體的共鳴,會產生餘音裊裊,繞樑三日的動人歌聲。 對於歌唱者而言,顫音大大增添了樂曲的層次感,令較平凡的樂句亦不置顯得僵硬,是相當實用的歌唱技巧。不過有數點是必須注意的:1. 喉部震動不是口/唇的震動。初學時可用手指輕觸唇部,避免錯誤的搖動。
2. 千萬別把似是而非的「喉嚨抖動」當作顫音。抖動是束緊喉嚨發聲,用壓力強迫咽喉肌肉抖震,這對聲帶的傷害很大,故練習時應以輕鬆自然為大原則,否則將錯誤習以為常就不易糾正了。 3. 聲樂家會進一步講究顫音的振頻與振幅等方面,但不用拘泥於小處,只要「唱者自然,聽者舒服」便可以了。一般而言,獨唱者不妨多用顫音,強化聲音質感;合唱時則要彼此相互配合,不應振顫過頻、過大,以免聽眾感到煩厭。顫音掌握方法:
1. 發出長音,並活躍地抖動雙手。抖動雙手時需溫柔、鬆弛,從上到下或兩邊運動。再以快速溫柔的節奏抖動雙手。2. 不抖動雙手,繼續發聲並嘗試延續顫音的效果。
3. 如果顫音有所流失,再抖動雙手,作感覺。如何練習顫音?
原理是,保持口型不變,改變口腔容量並迅速還原,有規律地反覆,形成顫音。具體練習需要老師指導。 練習舌尖顫音的時候,舌尖輕輕向上捲起(輕到不費一點勁),輕輕接觸硬齶前部(輕到沒有多少接觸的感覺,總之要放鬆),用連續的呼出氣流吹動它,讓它自己振動起來。學會吹動舌尖以後,再學習同時讓聲帶振動。開始學習的時候寧可讓舌尖多顫動一段時間。實際語言里可能只要顫動兩三下就夠了。小舌顫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辦法讓小舌顫動起來。 可以設想,在大風中空氣很快流過高高煙囪的兩側,煙囪也會擺動起來。因為是使用氣流吹動的,所以說是伯努利效應的結果。那種運動方式的原理,是跟閃音不一樣的。
練習發舌尖顫音的一開始,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齶。與此同時舌面邊緣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邊緣用一定力量,左右兩側的上齶和牙床。它們不參加顫動,只是使舌尖的活門縮小,同時使舌尖有彈性。也就是說,舌面兩側的邊緣是不動的。呼出氣流的壓力會把舌尖推開。如果吹不動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緊張(無聲),更可能是兩側漏氣(有 h...... 聲)。如果吹的時候聽到一聲 th...... ,然後舌尖停在外頭不動了,一定是缺少彈力,也就是兩側太放鬆,或者舌尖太緊張,也可能是舌尖後卷不夠。如果聽到的是一聲 tx......,是舌根太高太緊張。舌尖活門調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顫動起來。舌尖向上頂得太緊,會聽到 trrr ,就累了。東北地區車把式的「得兒駕」就是 trjia…… 關鍵是要學會 rrrrr 的輕鬆的顫動。 還有兩點:
1、增加與顫音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的顫動。如:嘟——/tru/。練習時拉長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為舌尖上,而應放在氣流的體驗上。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專業系統零基礎學唱歌微信:675744945】
推薦閱讀:
※【聲樂中「哈欠」、「微笑」、「假聲」3個狀態的使用!】
※2014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用氣息唱歌是什麼感覺?
※【歌唱「不出聲,先練氣」的四個絕招!!!】
※SLS 唱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