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悲鳴 靜默的抗爭 |大屠殺紀念館合輯

果子第一次被建築物無聲的力量所震撼,是去美國參觀林瓔設計的越戰紀念碑的時候。那種看似觸手可及卻又遙不可及的感受遠非語言可以描述的,建築的形體傳發給觀者的信息遠大於聲音所包含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更是流動不息的情感和思想。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

這個場地本身就是哈爾濱人帶著傷疤的記憶,高達蕭瑟的榆樹、被大雪埋沒的廢棄建築、一眼望不到邊的鐵軌、細菌工廠的殘桓斷壁......一切的一切都是場地早已被定調的哀傷。

何老先生把建築的概念定義為「黑匣」,它象徵了記載真相的容器,暗喻了打開 「黑匣」,事件的真相便曝露於天下。

「黑匣」在場地中坍塌、下陷、撕裂,彷彿大地被鋒利的手術刀切割開來,形成永不磨滅的「殤痕」。在完成了一系列簡單的動作之後,建築的內外形成了聯繫和對話的空間,與此同時,建築作為一個客觀的容器,也為人們對事件的認知和解讀,以及對於建築寓意的聯想作出了留白。

總體設計首先恢復了原有的路網框架,然後用混凝土和夯土替換了原來用土坯和鐵絲網組成的圍牆。除了遺址的部分,設計團隊採用了灰色調子的碎石鋪地,從而很清晰地界定了遺址和周邊場地的關係。

從本部辦公樓前的廣場向東邊望去,陳列館彷彿只是地形上的些微起伏,雖然是人工的幾何體,卻又像是自然形成的大地景觀。裂縫的存在讓「黑匣」在整體中帶有微小的變化,包括形體、色彩和材質,這些細節為建築在環境中的消隱提供了支持。

設計者說:「在設計上,我們用了一個比較內斂的方式,並不是一個誇張的設計形式,造型簡約而又具力量感,我們想表達的東西並不是憤怒的心態,而是希望能夠站在一個人類文明的立場上去看待這個事件。」


加拿大國家大屠殺紀念碑

該紀念碑有著很好的體驗環境,它是由六個三角形形狀的混凝土體量構成,組成了一個星形狀的結構形式。這個星狀造型給人們記憶中的大屠殺帶來了視覺感受,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被迫穿上納粹的衣服去再去辨認他們是猶太人,並將他們隔離出來後予以殺害。

這些三角形的空間代表了納粹和他們的同夥將這些猶太人貼上同性戀、吉普賽人、耶和華見證人以及政治和宗教囚犯的標籤來進行屠殺。

紀念碑由兩塊含義不同的地面平面體組成:向上的那塊代表著未來;而向下的那塊平面體引導著遊客進入到室內空間,在此可以專註於沉思和回憶。

施工採用了現場澆築方式,整個紀念碑的以暴露的混凝土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


洛杉磯大屠殺博物館

洛杉磯大屠殺博物館(LAMOTH)位於洛杉磯大屠殺紀念碑旁的公園裡。將建築融於場地的設計雖然並不少見,但是在這個項目中公園現有的小徑將公園的人行動線和博物館的參觀路線相連接融合,斷地改變且加入建築,形成了一些別緻的圖案。

作為設計策略的一部分,設計強調了建築內容和景觀環境的二元關係。參觀者向上走到現有的紀念碑的一層離開博物館,重新獲得來自公園環境的視聽聯繫。

因為這座建築的部分埋於草地和公園景觀之下,當沿著長長的下坡進入這座建築時,必需要經過一個和公園相連,視覺和聽覺逐步消減的過程。一旦進入,參觀者將從愉悅而無拘束的公園氛圍,轉到莊嚴肅穆的充滿檔案相片的一系列獨立空間中,使整個參觀情緒到達最高潮。

這個建築最重突出的部分就是將建築和其周遭開敞的公園景觀相融,地面上的紋理在博物館的畫廊之上延續,進一步連接了公園景觀和人行道。公園的材質色彩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延伸到了博物館區域,因此混凝土和植被的色澤和質感與Pan Pacific Park現有的材質顏色相融合。這些簡單的步驟使博物館擁有了獨一無二的立面,同時也保持了公園的地形和景觀。

這個博物館以獨立而彎曲的混凝土牆的形態從景觀中浮現,分裂並雕刻土地以形成入口。在設計和建造這座博物館時選用了可持續的系統和建築材料,因此洛杉磯大屠殺博物館有望逐步拿到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the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頒發了LEED黃金認證(a LEED Gold Certification)。

室內局部

室內立面

建築入口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擴容工程

與最初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不同,這個項目是為了紀念侵華日軍1945年9月9日在南京投降事件,凸顯抗戰勝利的主題。構思立意為勝利、圓滿的情感表達。

「斷刀、紀念廣場、死亡之庭、祭祀院落、和平公園」。塑造了江東門紀念館完整的敘事篇章,是南京重要的城市記憶。

建築從線條到材質再到形體都沒有過分地肅穆,反而採用了相對柔美的曲線。在功能上也更重視城市生活。覆土地景式的建築形態削弱對周邊城市建築和空間的壓迫感,柔和的建築曲線與綠色的樹木草地相得益彰、寧靜平和。

「場地中心是橢圓形的紀念廣場,寓意著中國抗戰勝利和「圓滿」的願景。整個建築物呈現謙遜柔和的空間形態,是一個融於城市生活的綠色公園。其中,一條「勝利道路」穿行其中,象徵抗戰勝利的艱難歷程。紀念廣場的四周地形微微隆起,形成半圍合的空間,結合綠樹設置屏蔽了部分城市干擾,保證廣場的安靜與私密,也為公眾提供了一處親切的放鬆遊憩場地。」

清水混凝土材質的沿街立面給人一種清靜、放鬆的感覺,平和的景觀設計不在帶有戰爭的影子,更多地關注在周邊使用者的感受。柱廊下面鋪設灰色碎石,自然形成了與城市的緩衝,也加強了建築的紀念性與場所感。

由「勝利之路」所引導的平台讓參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帶向巨大的懸挑平台,在那裡觀者可以俯瞰整個勝利廣場。進入紀念館,室內一個核心的空間也是貫穿各層的橢圓型的圓台體量,是紀念館的序廳,主要的上下聯繫流線圍繞著這個體量周圍展開。圓台體量頂上一圈橢圓型的天窗,撒下柔和自然光線,增加了館內靜謐的氣氛。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北歐建築詩」,這裡是北歐留學旅遊的小窗口,會不定期推送留學相關文章,以及歐洲遊記和有趣的建築評論,還有主頁菌每日念叨的日常,歡迎來勾搭!

推薦閱讀:

裂縫: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的敵人
舊貌換新顏! 這七座建築原本幾近廢棄, 改造後居然如此之美!
認養古建築是一種文物保護創新
防火塗料的價格之選
你知道什麼叫「非均勻有理B樣條」嗎?犀牛建模的基本邏輯與方法

TAG:建築 | 設計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