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父母心中的「懂事」,怎麼做到「懂事」?
為人父母的,你們希望孩子怎麼懂事?能針對我這個年齡(20出頭)說一下便再好不過了。
為人兒女的,尤其是經歷過叛逆或是冷戰期的,你們是怎樣和父母和解、重新融洽的?為人父母的,你們會以何視自己孩子為驕傲?為人兒女的,你覺得因何而被父母視為驕傲?
當爸媽嘆著氣說我不懂事的時候,好害怕……反思起來,會認為自己的脾氣、性格、為人處世的手段等等都有缺失——其實一旦懷疑起來往往就覺得自己簡直一無是處。這種感覺真的很糟糕。他們對我「不懂事」的擔心,我猜想,一是在脾氣性格上,二是在人際交往上。倒從來沒有希望我是無主見的聽話。
在十幾歲的時候我曾有過一段躁鬱、糟糕的階段。我自覺是走出那段反常期了,但那段時期留給他們的印象可能很難抹去。我一旦流露出煩躁、不耐,他們會惶恐傷心,我也心中難安。事實上我基本是將情緒自我消化掉,在同學、朋友眼裡我就是傻白甜,對外至少也是活潑開朗好脾氣的形象,反而對著他倆不加克制自己,有時會有負面情緒散出。知道「高情商就是即使對最熟悉最親切最親密的人也仍然保持尊重和耐心。」我明白自身有許多不足。
再有,我常年在外念書,而假期在家的日子則表現得安靜、少語、不喜歡出門社交,飯局我能躲則躲,其實在親戚眼裡我也是同輩中比較特立獨行的。對此我必須承認:自己不喜歡也不甚擅長社交。但其實我在學校和實習的時候還是蠻積極的,跟朋友玩屬於帶動氣氛的那種,同事、導師跟前也會轉腦子應該算得乖覺。我不會害怕參加什麼活動或是上什麼檯面,只是真心不喜歡,無法沉浸其中,在家的時候的表現該說是比較本我。我問父母,什麼樣才是懂事,我怎麼做才算懂事。但他們也回答不出具體。後來我逐漸明白為何如此。他們所說的「懂事」是希望我對內對外都體貼周全,而我其實就是他們的翻版:我的脾氣里深藏著爸爸的暴躁、媽媽的冷淡;他們倆只保留著必要的社交,私人情感意義上的朋友比我的還少;和我一樣他們更傾向於在個人世界中汲取快樂。他們因為自己的秉性與生活方式而在社會中吃到的虧不想讓我再受,但又無法指導我以他們所缺失、不得要領的東西。
即使知道身為父母對孩子不同人生階段總有不同的憂慮,對孩子操一輩子的心是沒法停止,但我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多要做要改進的才對。假期在家我會做飯刷碗打掃屋子,拉他們下樓運動在湖邊散步聊天,晚上他們看電視我會陪他們一起歪在沙發上即使我做些別的事;不在家的話,生活中遇到較大的變動、機會或是花銷都會跟他們講,長時間通話閑聊不多,但微信上互發照片之類的日常互動也一直有的。也在做著些什麼,雖然總覺得自己相當笨拙。
我似乎無法從父母處學到如何「懂事」,自己也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想求問下知乎。回答上面加粗的任意一個問題就好,越具體越詳盡越好,感謝不盡。
題主內容很多,分幾點跟題主分享一下:1.你父母基本沒社交,卻希望你能夠在社交上表現出色,這非常的難。孩子是會習得父母身上的特質的,而你自己也意識到了,你有一些特質來自父親,有些特質來自母親。他們都沒有善於社交的特質,你怎麼可能學到習得善於社交的這種特質呢?父母以為小孩是一張白紙,可以接受不同的色彩。可是,父母卻不明白或者忽略了,他們自己就是畫家,他們不擅長水彩畫,那麼白紙上怎麼可能顯現出漂亮的水彩畫呢?他們希望自己不善社交的特質能夠在你身上得到彌補,可是自己卻不以身作則,純粹就是去不斷要求你,這種做法是完全沒用,且非常錯誤的。2.題主提到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經歷過躁鬱,糟糕的階段。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題主,與你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他們一定是經常對你嚴格要求,希望你能夠每件事情都盡量做到完美,但是他們一定很少認同你,給你讚揚和欣賞。相信題主肯定也經常盡自己的努力希望能夠做到最好,但可以想像就算題主真的做到最好了了,你的爸爸媽媽也不怎麼認同。所以題主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好,很希望能夠多得到父母的認同。3.實際上題主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做到白傻甜,相當不容易了。其實題主已經相當優秀,但是題主你要明白,你是否優秀並不是取決於你爸爸媽媽是否認同你的。當然了,如果他們認同你,那是錦上添花。
4.其實,題主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並不是一種正確的教育方式(雖然很多很多的家長在採取這種方式,甚至沒意識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以及對孩子的傷害)。這種教育方式的不良後果相信題主深有體會。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多讚賞,表揚,支持,而不是批評,要求和挑剔。千萬不要以為小孩子贊得多會驕傲,那是因為採用了錯誤的表揚方式而已。
5.為人兒女,我也經歷過叛逆,和父母關係有些問題等情況。現在情況已經大為改觀,因為我明白了,我的父母其實已經在他們當時的能力範圍內做到了他們的最好了,他們肯定是愛我們的,只是他們的方式用錯了。可是,他們也不知道這是錯誤的方式,因為他們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被養大的,也沒有其他人教過他們其實還有其他方式來養育孩子。要知道,我們上了很多課,小學到大學,到博士後,但是我們基本沒有上過如何做好父母的這種課程啊。我們變成了父母,不代表我們就懂得如何去做個好父母。6.為人子女,只要能夠獨立自主,有自己的主見,有愛,自信心和安全感,足以讓父母驕傲。父母生我養我,我們必須感動,必須回報我們的父母,但是並不是說我們要什麼都聽父母的話,什麼事情都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請知道,我們不是為了我們的父母而活著的,他們不能代替我們工作,結婚和過我們自己的生活。「小孩的沉默,隱忍,恐懼,以及討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忽然覺得題主好累 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家庭里會覺得害怕覺得惶恐 怕自己做的不好又讓父母不開心了 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父母應該是你在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一 什麼都可以說可以交流可以一起溝通解決的人
我感覺你已經盡你所能讓父母覺得你懂事了 那就可以了 因為人為什麼一定要懂事呢 難道不懂事的孩子 不一切都聽父母指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嗎
可是人不能一輩子都做好孩子的 你也會長大 有自己的想法 直到你開始反思 你的性格里是不是遺傳有父母一樣的基因 然後你想著要去改正 不想讓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
在大部分事情上 替他們分擔 替父母著想 因為他們肯定愛你 希望你好
在小部分事情上 聽自己的 因為你的人生是自己的 應該聽內心的選擇其實我覺得你做的很好了 因為我本身也不擅長和父母溝通 更別說互動了
我也想改變 但改變很難 有時想改變自己 但是覺得自己也無法改變 所以只能忍受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懂事好像對你沒啥幫助 不過希望你以後會好起來懂事就是以別人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
做事方式符合主流的價值觀,為人處世也能使大多數人感到不反感,對待家人要包容理解,不要將別人的關心當作一種負擔。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已經懂得了只有通過聚集在一起才能增加生存下來的機率,經過了千萬年的的自然選擇後,人類便有了一種渴望聚集在一起的本能。在這種本能的驅使下,每個人都渴望成為群體的一員並且為了保持自己在群體裡的地位而發揮作用。而在經歷了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之後的我們,在沉重的社交壓力之下渴望遠離群體,不再希望保持群體地位,所以便不像從前那般注重別人的感受,與人交往時就會變得越來越自我,思考時往往從自己出發,而這樣,就會給別人一種「不懂事」的感覺。
「不懂事」的原因可能有,因為年輕而不知他人人的感受,因為自認為性格堅毅而不在乎他人感受,因為疲於應酬而懶得在意別人的感受,因為過度自我而忽視別人的感受。而這其中一些是可以通過年齡的增長而消除,而有一些則不是。
我在大概初中的時候,處處與父母作對,成績也一度跌到了年級六百多名,那一年全年級大概一千二百人,而我也不曾考慮過甚至想到去考慮父母他們的感受,而「不懂事」這種詞語也常常出現在我父母的嘴裡。後來因為中考壓力重大,所以下定決心學習,可也是不知道為啥自己不懂事,只是知道我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在following my heart,但隨著上了大學之後,才懂得學校時期的那種單純再也尋不到了,現在的我要處處顧及別人感受,有時是為了做小組項目,有時是作秀給評分老師看,為了得一個更好的成績,有時是在父母面前做給父母看,我似乎知道了我們在逐漸成長時也漸漸變得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著了,我們背負著別人的期望,別人的讚許,別人的質疑,別人的打擊而走下去。雖然我們萬般不願這樣,卻還是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變化。
現在我可能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懷念高中生活觀念學生時代
我們那時只為自己而活著
只為自己奮鬥
而能做到為別人奮鬥
在乎我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或許就是「懂事」了吧相信大多數人看了題主這麼長的描述都覺得慚愧。慚愧別人這麼關心父母、為父母著想還覺得不夠,而自己……答主本人和題主的情況正好相反,答主在家人眼下從小就是個「懂事」的乖乖仔,但事實上答主覺得自己為父母做的真是少之又少(不做家務,不會聊天)!和題主一樣,答主本人也是從小在外上學。但和題主可能又不一樣,答主從來不會拒絕父母的所有關注和關心。父母打電話過來,即使心情不好也要和父母聊聊,就算一直是父母在電話那邊說話,而我只是敷衍著應幾句。或者錯過了父母的電話,也會儘快給父母回電話過去。所以,即便是很少主動打電話給父母,他們也不會覺得什麼。父母說要來學校看我,也從來不會因為什麼拒絕,就好像跟他們的約會一樣,不去推辭不會遲到。在家裡面,雖說父母之間他倆的社交圈子否不相交也互不喜歡,甚至於我媽十分討厭我卷到我爸的社交圈子裡,但對於我,即使爸爸在家庭中處於劣勢地位,但他若希望帶我去他的社交圈子,我也幾乎都會答應,然後安撫媽媽讓她放心。可能是我對於父母的社交天生沒有題主這樣的反感吧。不過要我說這樣的問題是次要的。此話怎講? 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我們的父母喜歡帶我們到他們的社交圈子裡吧。就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憑題主所接觸到的知識應該會比本人有更好的分析和理解。不過班門弄斧的機會我也不想錯過呢!
有句話這麼說:家庭是每一個人最溫馨的港灣。對於我們作為兒女的如此,對於我們的父母更是如此。我們的父母在他們的世界裡所經歷的事、所遇到的困難、所要處理的矛盾、所感受到的勞累要比我們多的多。很多時候(比如社交)他們想要有人理解,想要有人陪伴。我們還小的時候,他們希望這個人是丈夫或者妻子,我們長大之後,只要足夠優秀,他們更多是希望我們能夠分擔這個人的一部分位置。至於為什麼會「換人」,我想有的是處於對夫妻對方的反感,有的是出於同情。
當然,有的情況可能會是去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告訴他們的社交朋友,我有個優秀的兒子/女兒。但我覺得更多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和陪伴。可能就好比年輕的夫妻或者情侶之間,也有說希望能把對方帶到自己的社交圈子裡這樣的情況。回到「懂事」。對於父母,希望自己兒女的「懂事」,其實是希望得到一種來自兒女長大後的理解和陪伴。然而理解再多也不容易被看到,但陪伴一定說明理解。所以,給題主的建議是,多一點陪伴,和少一點拒絕陪伴。高中有段時間特別叛逆,特別中二,自己過的很糟糕,爸媽也很痛苦。
後來和他們大吵了一次,告訴他們我覺得他們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告訴他們我不開心的原因是什麼。其實那個時候自己很不懂事,但爸媽把我說的話聽進去了。
後來過了半年到一年時間,我和爸媽的關係才慢慢回到從前。其實比從前要更好點,他們會更加在意我的看法,我也能夠理解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
我現在大學快畢業,和爸媽關係很好,在他們眼中也算懂事了吧。大學四年基本沒和他們吵過架,吵架後我會主動道歉服軟。然後在大家都心平氣和的時候和他們講講自己的想法。
因為高中那段時間,我一直覺得對爸媽有虧欠,是自己的不懂事不成熟讓他們操了那麼多心。我特別感謝他們,他們願意聽取我的聲音,願意改變自己。要說懂事,我認為是我和爸媽一起更加懂事了。窮了你就懂事了
很想和題主私聊阿,因為我和題主的境況真的很像,我很想和題主交流下怎麼和父母相處的問題。
為什麼我覺得自己跟題主那麼像。不過在做飯打掃這些方面做得沒有樓主好。希望我們都值得父母的驕傲。
家長眼裡的懂事與沒懂事,只不過是孩子表達與沒表達的關係罷了。
推薦閱讀:
※18歲的女兒喜歡上她同班同學,家長該如何與女兒溝通?
※給孩子報興趣班可是個技術活兒!這麼做才正確
※作為孩子,如何理解、體諒和原諒長輩?
※杭州某商場內,男孩被踩,母親發飆,究竟誰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