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既清虛不染,為何《華嚴經》又盛誇其八寶莊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擁有財富 和 貪著財富 是兩件事

佛經上還寫著 菩薩連自己的城邑宮殿王位統統都能送人,毫不遲疑。

釋迦摩尼佛也是捨棄了王位。

深信因果,多種善因,福報自然就來。而是否被財富蒙蔽慧眼是另一件事。


如金剛經所言: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經書中所述的莊嚴寶藏,只是講經時和勸導人時的表象。就像 鏡子中的亭台樓閣,它能引人嚮往,卻並不存在。以世俗諦的說法來講,你把一碗米飯叫做米飯也可,叫做白粒也可以,名和實是不對應的。當意識到名和實其實並無關聯時,就理解「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意思了。進一步再想,手中的米飯是真實存在的嗎?他是觸覺、味覺、視覺感受到的,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無法確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佛學倡導的是主體自由,主體以外的世界都是虛妄。你看到的是 八寶莊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奢侈。對於其他人,也許只是皮相。比如螞蟻尋到一塊殘渣,會當做美味珍饈,對於人來講,卻不異於石子棄物。佛經中敘述的,只是引人理解佛經的文字,渡到彼岸的船,可以是木筏,也可以是巨艦。渡到彼岸後,這些船是什麼樣子,漏不漏水又有什麼所謂呢?

所以,經里說八寶莊嚴,即非八寶莊嚴,是名八寶莊嚴。


嚴通「驗」,華嚴的意思就是「超驗」。西方哲學家一直討論的就是是否存在超驗的世界,而佛陀描述了這樣的世界。


心經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寶相莊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與 佛清虛不染之間本是一體。

不同的是對於 衣食,財富,外在的態度。

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方是根本。


天下為我所用而不為我所有。如果我要渡人過河,不管是獨木舟還是豪華遊艇,皆可為我所用。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佛教有不同的思潮,法門有十萬八千。佛教有原教旨,有修正主義,有XX特色,硬要找個相同點的話估計只有三皈依了。

華嚴、法華這類經書,就不太符合三法印,當然硬要掰扯的話,這些經書也符合XX特色的三法印。可以看看法華經,化城喻啥的,說明了為什麼要走修正主義路線:我改革開放,還不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


止水照物 心靜方明(華嚴經)

「凈心水器 莫不影顯 常現在前,但破器濁心之眾生,不見如來法身之影像。」 「心靜則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遠,雲飛而不礙空。」有師徒三人,見一幡迎風飄動,一徒弟說:「風未動而幡自動」。另一徒弟則說:「非風動,是幡動」。二人爭執不下,師父卻說:「既非風動,也非幡動,乃汝心動也。」這則論禪的故事,儘管過於唯心是論,但卻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心,即人的主觀意識在人們認識、判斷事物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樣一幅畫、一首詩、一部作品,之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千古仍無定評,就是因為人的主觀意識(心)不能千人一面、「萬眾一心」。

人心如一汪泓水,倘若風來興波,風至而皺,映物則變其形,照人則失其真;倘若渾濁不堪,則既不能自照,又不能映物鑒人。「心之在體,君之位也」(《管子·心術上》),「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荀子·天論》),「凡氣從心,心氣之君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心者,神明之主,萬物之統也」(《傅子·正心》)。這裡所說的「君」、「主」、「天君」等,就是指人心是人的主宰。心正則言善行端,心邪則舉措乖張。有鑒於此,古人極為講求「格心中之非」。認為人們之所以追名逐利,貪圖淫逸、陷入奢靡,就是因為心中存有情慾愛戀的牽累,受拜物崇名的羈絆。因此,拋棄物累,掃蕩名利,澄澈心源,使心歸於清靜,才能修身養性,正己正人。

人在認識、判斷、裁奪事物時,之所以不能不偏不移、公正平和、窮究物理,除了識慮因素,往往都是因為有個人的利害關係摻雜其中。取此舍彼,是此非彼,常常不能追溯事物本源,廓清物理真相。是因為取此是此,可能於己有益,舍彼非彼可能於己有利,所以,不能實事求是,合情合理的處理問題。以至於導致紛爭,加深矛盾,引發暴虐,給他人、群體、社會造成不應有的損失,甚至悲劇。一言以蔽之,不惜扭曲真相,甚至顛倒黑白,以求一己之私,乃是心有私慾邪念的緣故。相反,心境清清者,不求虛名,不圖財貨,無欲則剛。如此,則可清潔廉明,秉公處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心靜又如水止,不為物慾的誘惑而生害人之意,不為虛名之光暈而損己之德。因此說,心境清,自然品格高尚,也自然能夠使自己的心性處於「自為」「自由」的狀態。

君子「憂道不憂貧」、「有欲而不貪」、「無理不動,無節不作」。內心高潔、品德高尚的人,並不是泥塑木偶,本來也有所慾望,有所渴求。但「君子聖達而謀大」,其言談舉止總是自覺地規範於「道」「理」「節」;而「小人」則總是不顧踐踏他人的大利而成全一己之小利,這正是「君子」與「小人」的差別所在。

「止水照物,心靜方明」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


推薦閱讀:

在佛教的世界觀下, 世界的起源是怎樣的? 對應無神論的宇宙大爆炸論, 和基督教的神創論.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內心真的平靜了,是否要皈依呢?
如何看待以下言論?
在中國過像阿米什人一樣的生活可行嗎?
西方國家真的認為沒有宗教信仰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嗎?

TAG:佛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