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INFP職業規劃:我最大的困惑是「物質與理想」之間的矛盾。
我走進房間,輕輕地關上身後那扇淺黃色的木門。此時正值黃昏,夕陽將落未落之際,我徑直走了過去,關上窗拉上窗帘,將那最後一抹殘存的光芒連同室外呼嘯凜冽的北風隔絕在了窗外。頭頂的照明燈開始工作,孱弱的燈光為身體帶來一絲溫暖,又是一個黑夜即將來臨。坐在書桌前的我,如是想道。
從記憶初始以來,已經記不清曆數了多少個這樣的夜晚了。在這個幾乎失聲的空間里,聽著音樂,如同軟體生物一般癱伏在書桌上,腦海中思考著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每當靈光乍現,便撥弄著社交軟體希望能得到某個人的傾聽甚至是討論,可是總是失望而歸。
有時候覺得用小丑來比喻人總是那麼的形象,他們整天帶著偽善的面具,對外堅持著自己的理想,痛斥著世界的不公。
對內嗤笑著自己的天真,惱恨著自己的無能。和馭爺的相識是通過一次在網上搜索關鍵字找到的,於是加了群,在群里遇到了很多興趣相投的小夥伴,也交到了藝術共鳴的朋友,很感謝下有這個平台的存在。
01
我叫Zero,23歲,INFP性格類型。
自幼叛逆,到高中就沒有聽從長輩們的建議去上大學,一畢業便邁入了社會,當時對這個世界還一無所知的我卻始終希冀著與眾不同的人生,近乎偏執的堅持自己的決定。
之後就如同我父母所言的那般,四處碰壁。我當時所學的專業是平面設計,這個專業的招人標準始終是需要拿著作品說話,沒有經驗也就失去了唯一的敲門磚,再加上當時我的年齡過小,一般的公司幾乎是形式化的走完面試過程。
HR姐姐們總是一次次笑著對我說:你好,請回去等候通知。
初出茅廬的我就這樣天真的等了兩個月,終於在我的堅持不懈之下有一家企業願意讓我試試。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工作最久的一份工作,可謂是來之不易,光面試複試就去了四次。第一次因為領導不在讓我回去,第二次因為軟體操作不夠熟練讓我回去練習一周再來,第三次因為看不懂基礎的行業英文讓我回去背誦一周再來。
終於,第四次不用再回去了。
02
第一份工作整整佔據了我人生中三個年頭,從19歲到21歲我都在那家公司里度過,每天都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動作,起床吃飯上班、吃飯加班、吃飯下班,睡覺。
因為是設計行業,加班幾乎和吃飯一樣天天都不會缺席,每天的時間都被佔據的滿滿的。「充實」的生活讓我的每一天都得到了滿足,雖然很忙但是至少不用去擔心溫飽問題,可以吃想吃的食物,可以買想買的衣服。
身體也已經機械化的習慣了那些操作,不用我去思考,它自己就可以完成。也許這樣子生活下去,我會像大多數人那樣等年齡差不多了,就接受家裡的相親,然後找一個可以湊合一生的姑娘結婚生子,就這麼安穩的度過一生。這聽起來似乎很美好,可是在那段歲月里,我的心卻感覺到越來越嚴重的荒蕪感,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該不該繼續持續下去,也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
只是有一個聲音在內心的最深處一直在掙扎,在吶喊,它告訴我:你不屬於這裡。
終於在一個冬日的清晨,我鼓起勇氣遞交了辭呈。
我告訴自己我想去看不一樣的生活,去體驗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甚至自己也不清楚那是什麼,但是在這種心情下它就是存在。我知道我此刻的行為也許日後我會後悔,但是如果不走出去我日後一定會後悔。
03
之後我選擇的方式就是旅行,前幾年對於旅行這件事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國內外知名城市景區戶外路線,等等一切的攻略,我都能把它背在腦子裡。
即使我去不了,但是只要一讀文字一看圖片就足以讓我渾身興奮。
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旅行的交通方式從徒步,搭車,火車,飛機,輪船都嘗試過,足跡也踏遍了半個中國,看到了很多種不一樣的人生,開始看大冰的書,看背包客小鵬的書,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過上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的生活。但事實卻是一個人越走越孤單,越走越迷茫,甚至越走越極端。從一開始滿足於正常的旅遊城市散步,到之後開始長徒露營探險,買好保險去一些危險的地方。
我內心很清楚,我也許在找死。
對於網上所說什麼旅行是心靈的洗滌,那也得分人,對於我來說這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把我越洗越迷失,越來越跌落世界的邊緣。
直到有一天,太累了,走膩了,失望了,停下來了。開始任由父母安排生活,最終造成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自由慣了的鳥再也難以回到籠子里了。
04
我的興趣的話,其實藝術創造類的我都有興趣,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寫作方向,還有就是心理學,因為我喜歡傾聽,喜歡觀察這個世界。朋友們都說我對於理解別人這一方面有著一種天賦,總之自由職業者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
目前對於我來說,最大的困惑就是物質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我很喜歡張愛玲說過的一句話,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
究竟它是一種無法克服的煩惱,還是無病呻吟?我不止一次的懷疑過。
在《月亮與六便士》里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為了實現作畫的理想,放棄了很多很寶貴的東西,在掙扎中堅持了下來,活成了一個很純粹的人,純粹的為了理想而活。
很佩服那樣的人,我知道我不夠純粹,無數次想過放棄,又無數次摸索著堅持下去,天那麼黑,不知道走到盡頭是否會有陽光?
你好, Zero:
我認為,思特里克蘭德的純粹,並不是他不要現實生活、女人,以及生理方面的性滿足。而是他的內在自我價值觀,與現實生活中的本我動物性需求,是彼此獨立的。因此,他不負累於現實生活,可以進行純粹的藝術創作。
01
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思特里克蘭德並不重要。問題在於,你覺得自己受到父母、組建家庭、賺錢養家等現實生活的負累。
為什麼你很難做到不在乎這些外在?從類型觀察的角度來看,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過於感性,二是過於內向,即Fi偏好非常明顯。
一方面,過於感性,即內心情感非常豐富,內在價值觀過於愛憎分明,很難逼你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過於內向,又使得你不善於向外表達心底的豐富情感,導致別人很難理解你的內心想法。
另一方面,你的理想主義者氣質NF,具有很高的社會倫理道德。你做不到不在乎「父母對你的期望,別人對你的看法,以及類似於『孝順、結婚、賺錢』等作為人這個物種的常規倫理。」
所以,你很難逼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恰巧又和你珍視的家人和倫理道德相衝突的時候。你就左右犯難了,到底是追求自我,還是遷就外在?
你Fi的愛憎分明,要麼左要麼右,使得你不太可能做到「兩者兼顧,走灰色地帶」。如果這樣的話,又回到了你所說的「我不純粹了」。
02
其實,旅行和讀書,是非常符合、也有助於INFP的兩項興趣愛好。一來,可以滿足INFP好奇和喜歡感知的性格特質,二來可以發展INFP社會化的一面。但為什麼「越旅行越迷茫」呢?
原因在於,你的旅行有一個很消極的動機。
你在逃避「父母的期望、枯燥的工作和理想」。即,這些事情你撒手不管了。而你的內心是放不下這些倫理道德的,你只是暫時逃避而已,最終,你還是回去乖乖聽從他們的安排了。
所以,不論你要進行小說創作,還是回職場當一名白領。你都要充分發展外向型偏好,即讓自己變得更加外向。因為,你目前最珍視的「創作靈感」不會憑空產生,而是源自於現實世界。
謹記,INFP再怎麼外向都不能夠,能有多外向,就能有多少自我表達的機會和通道。不論是與人相處,包括父母,還是網路創作,亦或回職場上班。
03
其實,INFP給我寫家書,哪裡需要那麼多理性的建議。你們只是借家書來自我表達,以及希望我告訴你們為什麼會這樣而已,因為,你們最需要的是「自我理解」。而額外的建議,你們通常也不會使用,除非上了一定的年紀,變得更理性了。
你的興趣愛好,藝術創造、寫作和心理學,都是你天賦才能覆蓋的領域。興趣愛好賺錢方面的項目,就不再重述。
我們最後來看兩個點:
第一個點,你說「自由慣了的鳥,再也難以回到籠子里了。」其實,INFP從來就不在籠子里。或者,哪怕他們真的在籠子里,但其哲學家的哲思精神是面無邊界的,關也關不住。
第二個點,「目前對你而言,最大的困惑是物質與理想之間的矛盾。」其實,以你INFP的角度,你是把「物質和理想」對立起來了,是你把它們定義成了「結構性煩惱」,而結構性煩惱是不可調和的。
實際上,你只需要轉換一下角度,二者就不矛盾了。比如,你的理想,「寫作」可以換來物質,物質又可以幫你搭載去西西里的航班。
你所看的大冰的書,背包客小鵬的書,以及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不都是你花錢買來的他的創作嗎?我想說的意思是,「你也可以!」
所以,應該把「我目前最大的困惑是物質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改成「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創作者。」
當你這麼一想的時候,你會通過思考、看書、上網、與人交流等方式,找到適合你的方法。同時,希望你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工具,通過長尾效應,我相信你天生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的性格特質,一定能治癒和啟發很多人,特別是那些和你一樣的人。
INFP職業規劃拓展閱讀:
INFP適合的職業列表
哲學家性格INFP職業規劃與自我7項修鍊
一文讀懂哲學家性格類型INFP
一位誓要用「12分努力」來捍衛家庭的31歲INFP女孩
24歲INFP女孩的「環旅插畫師」夢想
《一篇文章讀懂性格類型:優勢和劣勢、職業規劃、副業創業、婚戀指南》
作者:馭爺
簡介:發掘天賦才能,研究分享如何並興趣愛好賺錢第一人,微信公眾號:yuyeid初衷:成就一批有錢、時間自由、眼光犀利、認知獨特、勇敢做自己、不按常理出牌的狠角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