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常說不落女身 是佛不平等嗎?
佛說得富貴長壽,是對貧窮短命的歧視。佛說不墮三惡道,是對餓鬼地獄眾生的歧視。佛說求男女得男女,是對單身狗的歧視。————————————————————————
理和事不能混為一談。理是共性,理論上講眾生平等;事是個性,實際中不可能存在平等。佛說的平等,是佛性上的平等,是你只要肯修行,最終都能達到圓滿的境地。但是在沒有到達那個層次之前,在具體的事物判斷上,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別的,而差別的存在是不平等的根源所在。女人要生小孩,女人有月經,女人體力差易感情用事,這些上天賦予的特徵總是客觀存在的吧?而男性沒有這些天性,活的比女性瀟洒,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如此,佛教隨順人類的天性說「不落女身」,又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大家反正都沒有成佛,那麼之前肯定是有差別的,在這個前提條件下摒棄缺陷的、發展優秀的,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歧視。我們以前學法理學的時候,也爭論過何謂「平等「,這個法律上的平等,也僅僅指的是同罪同罰,但是目前的實踐中,仍然不可能做得到,富貴者脫罪的比比皆是。所以我有時候就想,即使學習社會學理論,也要自己動腦思考,不能被看似美好的理論所迷惑。當今社會為什麼強調「男女平等」?原因就是男女至今還是不平等。因為越強調什麼,就越缺少什麼。只不過近百年來,有人用虛假的平等理論粉飾了現實的不平等的差別而已,你要當真,那就輸了。
搞清楚兩件事兒。
明確描述差異和結果。這叫不妄語;
對某種結果帶有主觀的輕蔑鄙夷的態度。這叫歧視。
女人沒男人有爆發力和持久力。
女人普遍比男人身高矮一些,肌肉少一些。
女人大多數邏輯思維並不比男人強……
這叫事實。這叫客觀差異。
而一件事兒,A和B都可以做而且效果一樣甚至於A更好,但因為A是女的所以淘汰A。這叫不平等……
另外。佛說的平等,是因果的平等。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平等。
在這個大前提下。每個人根據自己不同的因有了不同的果。
因果關係是平等的。但是不能說無論什麼因必須果相同。否則這才是最大的不平等。
我小學上學第一天,我媽和我說,有一個東西是最平等的,每人每天都是24小時。但同時也是最不平等的。每人的24小時都不同……你自己努力加油!
那你說,時間平等么?大家都在掙錢,那為啥我那兩個億的小目標還沒實現呢?
是不平等,因為佛教認為只有智慧可以導致解脫,智慧屬於理性的,因此佛教教義偏向理性,而男女在理性的程度上,平均來看,女性要弱於男性,所以男性的要比女性更強一些
爾時凈信童女聞是法已歡喜踴躍。白佛言。
世尊。成熟幾法能轉女身。
佛告童女。成就八法當轉女身。何等為八。
一者 不嫉。
二者 不慳。
三者 不諂。
四者 不嗔。
五者 實語。
六者 不惡口。
七者 舍離貪慾。
八者 離諸邪見。
童女。修此八法速轉女身。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不嫉妒他人 離慳常樂法
不行於諂誑 厭患女人身
慈心舍離嗔 常修於實語
除貪離惡口 安住正見中
若厭女人身 應修如是法
便當速得轉 受善丈夫身
複次童女 成就八法能轉女身。何者為八。
一者 尊重於佛 深樂於法。
二者 恭敬供養 戒忍多聞 沙門 婆羅門。
三者 於夫男女及以居家。不生愛著。
四者 受持禁戒 無所缺犯。
五者 於一切人不生邪念。
六者 增上意樂 厭離女身。
七者 住菩提心大丈夫法。
八者 觀世家業 如幻如夢。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敬佛深樂法 尊重戒多聞
不生貪愛心 女身速當轉
持戒具慚愧 不妄念他人
安住菩提心 不樂余乘法
由是速能轉 不凈女人身
勝志得厭心 一切皆如幻
諸法本無動 因緣性空寂
勤修如實法 速得丈夫身
整體而言,男性的「體力」和「心力」都比女性強。一般人只看到「體力」的差異,其實男女「心力」的差異也是很明顯。
當然對於個體而言,不是所有男性的體力/心力都強於女性,女性也有很強的,男性也有很弱的。
另外,體力和心力是可以通過鍛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的。
修行也是提高心力的一種方法。
所以女性更應該修行。
這是釋尊對兩千多年前印度人說的,那時女性地位很低,經濟、教育資源少於男性,不利於開發智慧獲得解脫!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相上是不可能平等的,因為人心不同,佛說的平等是本質上,真實意義上的平等,不是虛妄像上的平等。相的不平等源於人的妄心分別心
業報身,不要妄談平等。女身業重,漏多,更需懺悔。
老師指出有些學生資質弱些,需要更加努力,要努力得法,是歧視嗎?
不是。男女平等是指人權上的(被)平等,並不是所有素質(主動)平等。好比不論貧富都可以享受義務教育,但是不影響學生貧富的原本狀態。而人的貧富和思辨能力沒有「明顯」相關性,所以不能憑財富推斷能力。確有佛經提過女性具有的一些「問題」,可是一時間不好找。
阿含經中說,落女身者,是因為你前世多欲,好於女色,多著淫慾,喜造異行,業障深重,因果所感化得到的報應,跟佛無關,佛不度女人,因其今世業障太重,下輩子你改過再度你。
佛不是上帝,只度有緣人,不干涉眾生因果,都是你們自作自受造成的,如來無心,即不貪福,亦不嗔罪,也不好惡,而毀諸善。推薦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可以利益所有眾生的部分
※遇到四害該不該打死?
※如何理解維摩詰經的是身如焰,從愛可生?
※為什麼信佛 抄經 讀經 放生 做慈善 生活卻沒有任何改變?
TAG: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