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論》的讀書筆記
《矛盾論》是毛澤東的哲學代表著作,本是一篇哲學論文。發表於1937年8月,即抗戰全面爆發的時刻。它是毛澤東繼《實踐論》之後,為了克服存在於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該書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鬥爭的實踐經驗,從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而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
筆者在閱讀《矛盾論》時,重點關注其哲學思想,因此筆記時,對以革命形勢分析為主的文中的論據大多忽略。
1. 兩種宇宙觀
人類關於宇宙發展法則的認識有兩種見解,形而上學的見解和辯證法的見解。列寧將這兩種不同的宇宙觀描述為「認為發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複」和「認為發展是對立的統一」。
形而上學,亦稱玄學。是存在已久的唯心論的宇宙觀。歐洲資產階級初期的唯物論,也是形而上學的。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生產力、階級鬥爭和科學達到一定高度,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資產階級除了反動的唯心論,又出現庸俗的進化論來對抗唯物辯證法。
形而上學的或庸俗進化論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把世界一切事物的形態和種類看成永遠彼此孤立和永遠不變化的。若說有變化,僅是數量增減和場所變更,而且認為這是由外力推動的。因此他們不能解釋事物的質的多樣性,不能解釋質變現象。
形而上學的思想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是機械唯物論,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則有庸俗進化論。
相反地,唯物辯證法主張從事物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做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與其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繫和影響。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則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唯物辯證法如此就有力地反對了形而上學的機械唯物論和庸俗進化論的外因論或被動論。
單純的外部原因只能引起事物的機械的運動。而外力推動的機械運動也要通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是,自然界的變化是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社會的變化是社會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階級間的矛盾、新舊間的矛盾;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辯證法自古就有,但因歷史條件限制被形而上學代替。黑格爾對辯證法貢獻巨大,但卻是唯心的辯證法。而馬克思與恩格斯批判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創造了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辯證法主要教導人們要善於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具體了解事物矛盾的法則,是非常重要的。
2.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有兩方面的意義: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
恩格斯:「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列寧:「承認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過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趨向。」
矛盾是簡單的運動形式的基礎,更是複雜的運動形式的基礎。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異,都應把它看作是客觀矛盾的反映。客觀矛盾反映入主觀的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推動了思想的發展,不斷地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
德波林學派有一種見解認為,矛盾不是一開始就在過程中出現,須待過程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才出現。那麼在那一時間以前,過程發展的原因不是由於內部的原因,而是由於外部的原因了。德波林回到形而上學的外因論和機械論去了。
事物發展的過程,是舊的統一和組成此統一的對立成分讓位於新的統一和組成此統一的對立成分,於是新過程就代替就過程而發生。新過程又包含著新矛盾,開始它自己的矛盾發展史。
3. 矛盾的特殊性
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特殊性。
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對於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某一門科學的對象。
人類認識的過程,是從特殊到一般,從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質中概括共同的本質;又由一般到特殊,繼續向尚未研究或尚未深入研究的具體事務進行研究。教條主義者犯的錯誤,就是拒絕對具體事務做艱苦的研究工作。
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
暴露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就必須暴露過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列寧:「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在於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
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主觀性即不客觀,不用唯物觀點看問題;片面性即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點;表面性即對矛盾總體和矛盾各方的特點都不去看,否認深入事物內精細研究矛盾特點的必要。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觀性。
事物發展的過程的根本矛盾貫穿過程始終,但不同階段的情形往往有區別。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有普遍性的事物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有特殊性的事物,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是絕對性。矛盾的各個特殊,造成了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是相對的。
4.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當著帝國主義不是用戰爭壓迫而是用政治、經濟、文化等比較溫和的形式進行壓迫的時候,半殖民地國家的統治階級就會向帝國主義投降,二者結成同盟,共同壓迫人民大眾。這種時候,人民大眾往往採取國內戰爭的形式,去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的同盟,而帝國主義則往往採取間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國家的反動派壓迫人民,而不採取直接行動,顯出了內部矛盾的特別尖銳性。」
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它則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無論什麼矛盾,矛盾的諸方面,其發展是不平衡的。矛盾著的兩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
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
總的歷史發展中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是社會的存在決定社會的意識;但是同時又承認而且必須承認精神的東西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於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這不是違反唯物論,正是避免了機械唯物論,堅持了辯證唯物論。
5.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第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各以和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為什麼人的頭腦不應當把這些對立看作死的、凝固的東西,而應當看作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互相轉化的東西」呢?因為客觀事物本來是如此的。
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矛盾的鬥爭貫串於過程的始終,並使一過程向著他過程轉化,矛盾的單豆正無所不在,一切過程的常住性是相對的,但是一種過程轉化為他種過程的這種變動性則是絕對的。這是所謂鬥爭性。
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在同一性中存在著鬥爭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個性中存在著共性。拿列寧的話來說,叫做「在相對的東西裡面有著絕對的東西」。
6.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
矛盾和鬥爭是普遍的、絕對的,但是解決矛盾的方法,即鬥爭的形式,則因矛盾的性質不同而不相同。
列寧說:「對抗和矛盾斷然不同。在社會主義下,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著。」
7. 結論
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它是和形而上學的宇宙觀相反的。它對於人類的認識史是一個大革命。按照辯證唯物論的觀點看來,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然而矛盾的鬥爭則是不斷的,不管在它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鬥爭的存在,尤其是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鬥爭的表現更為顯著,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區別;當著我們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鬥爭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要犯錯誤。
如果我們經過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這些要點,我們就能夠擊破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的不利於我們的革命事業的那些教條主義的思想;也能夠使有經驗的同志們整理自己的經驗,使之帶上原則性,而避免重複經驗主義的錯誤。這些,就是我們研究矛盾法則的一些簡單的結論。
《矛盾論》文中多處引用了馬克思、恩格斯與列寧的著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