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之實8——仙境綜合征的愛麗絲

原作:《Feeling Unreal》

譯者:CAIN

赫胥黎(Huxley)的小說和論文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它們激發了大眾文化在智識與文學上對這些神秘領域的探索,而原本這些領域僅局限於僧侶、科學家和人類學家的圈子裡。雖然他的小說因極具先知性和遠見而廣受讚譽,但是,按照現在的標準來評判,他的論文也許更接近偽科學,不過,它們依然為後來人關於迷幻藥對心智與自我的影響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十世紀50年代早期,在寫《知覺之門》(The Doors of Perception)之前,赫胥黎嘗試過創作電影劇本。當時,他住在洛杉磯西部的聖莫妮卡大峽谷。在那個年代,這裡是L.A.的文學生活場所的一部分,居住著大量與赫胥黎夫婦相似的全職或兼職的作家們,包括小說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查爾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等,另外,亨利·米勒(Henry Miller)、阿娜伊斯·寧(Anais Nin)、以及垮掉派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也會定期來此小住。在這片街區居住的還有金斯堡的表兄,名叫奧斯卡·詹尼傑(Oscar Janiger),是一位精神科醫生。

作為一名醫生,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家,詹尼傑熱衷於研究人的意識、創造力的根源、以及青少年時期自己在紐約州北部生活時遇到的特殊經歷——人格解體——的神秘本質。

不久,詹尼傑就與赫胥黎相互認識,並且發現在各自呈現給他人的外表之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嗜好——一種麥角提取物,是阿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在為瑞士的桑多茲實驗室工作時發現的,後被稱為LSD-25(麥角醯二乙胺)。

在這種毒品隨著蒂莫西·利里(Timothy Leary)的口號「激發熱情、內向探索、脫離體制」而進入主流文化的視野之前的十多年裡,LSD被當作打開認識精神分裂症與其它心理疾病之門的一種頗為可行的關鍵方法。許多人對開發其潛質非常感興趣。直到1954年,詹尼傑開始了一項關於LSD的首次、亦是最大規模的綜合研究,被試涉及各行各業的950多名男女志願者,年齡涵蓋18至81歲。與赫胥黎一樣,詹尼傑也著迷於探索心智領域,相信大腦蘊含著尚未被開發的創造潛力,或者期待著能由此窺見比日常所感知的更為廣闊的現實。

每一名被試都經過了仔細的檢查篩選,保證每個人都沒有明顯心理疾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進行實驗的場所不是病床或實驗室,而是在一棟租來的帶小院子與花園的房子里,環境氛圍柔和寧靜。房間里只有少量畫作、幾張唱片專輯,和一些小擺設。為了單獨對藝術工作者進行深入研究,另外一間房內擺滿各種藝術品。他們還為使用這間房間的一百多人準備了一隻五彩斑斕的克奇納作為固定模特。

詹尼傑要求每個實驗者在小卡片上寫下他/她們即時的感受,之後再寫下完整全面的體驗報告。詹尼傑住在附近,避免干擾被試,同時方便監控記錄實驗過程。藝術家們則被要求以克奇納玩偶為對象創作兩件作品,一件在服用LSD之前,另一件一件在那之後。實驗的最後階段結束時,已是近8年後。一摞摞整整齊齊堆放的卡片、磁帶,以及其它所有相關數據在詹尼傑的文件庫里塵封了將近40年。只有少數幾份學術論文回顧了這項研究的部分發現,然而,不久之後,LSD成了非法毒品,難以輕易獲得,而且,在20世紀60年代,無論是在反傳統文化人群還是其它主流文化群體中,LSD都是引起爭議的主要毒品之一。

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一場關於LSD的積極作用的全新而客觀的風潮正悄悄掀起。詹尼傑於2001年去世,2003年,他的LSD實驗的完整記錄被出版,該書由醫學人類學家瑪琳·多布金·德里奧斯(Marlene Dobkin de Rios)共同撰寫而成。所發表的結果展示了LSD誘發的各種心理和身體現象的詳盡數據,與當代人格解體研究密切相關:

在你能注意到的所有重大變化中,自我概念與身體意向的改變最為突出。起初,你感覺不到自己所處的精確位置。站在身體之外的那個你沒有固定的形狀。你感到自己被隔絕,從身體脫離。周圍的一切與你自己,都顯得詭異。你可能會對鏡子作出奇怪的反應,彷彿鏡中所見是個陌生人。你曾固執地將自己限制在自我的狹小範圍內,而現在,你能感覺到只要自己往前一步,就能跨出這副借來的皮囊。

實驗參與者所寫的關於LSD的感受記錄中還提到許多在當時頗為新奇、但如今已廣為人知的現象,例如視覺干擾、顏色抖動、音樂過度強烈、天人合一、隔離感與人格解體等。

關於人格解體的論說可以歸結為如下:「我在自身之內,同時也在自身之外……自我的邊界不斷膨脹擴大,直到其他人或物都被納入我之內……我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審視著自己……我的聲音彷彿從遙遠的地方傳來……自我的感覺變得詭異。類似雙重人格的感覺讓我能夠既成為我,又能從旁觀察自己。」

有趣的是,在這數百名志願者中,部分同時患有焦慮症、驚恐症、或惡性吸毒幻覺,但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認為解離或人格解體的癥狀令人不舒服或難以承受。實際上,其中一名被試甚至希望在LSD的作用下拔牙,因為其強烈的解離效果能減輕拔牙的痛苦。

另外,直到實驗結束,也沒有發生慢性人格解體症的案例記錄,儘管近年來,不少研究宣稱LSD可作為該病症的誘因。這個結果的影響因素可能包括在研究過程中使用該藥物的劑量與純度、實驗環境、以及所有參與者都處于謹慎嚴格的監控下。該結果也部分證明了一個論點,即DPD受害者們原本就存在解體的傾向。對他們而言,LSD可誘發解體;而對這項研究中的被試來說,他們沒有這種易解體體質,出現的解體癥狀持續時間很短、是可期待的、甚至是令人愉悅的。

這項研究結果中最引人關注的,也許是藝術家們根據克奇納玩偶創作的作品。攝入LSD前的畫作大多是現實主義的,可預期的,按一定比例呈現,且一般反映了該畫家熟悉的風格。而LSD刺激下的繪畫則常常偏抽象、更明亮、極具情感說服力,且偏向非寫實主義。

當然,從以上實驗結果中可推演出許多理論。不過,在這些藝術家眼中,猶如平生第一次,他們衝破了自我的束縛,擺脫了多年來習以為常的後天行為、創作模式、以及「精神負擔」的桎梏。就好像他們終於可以將自我與感知到的物體融為一體。時間與空間皆消失,而他們自己與那個克奇納玩偶合二為一,成了一個全新的、純粹的現實。也是生平第一次,他們理解了畢加索(Picasso)所說的:「當你畫一顆蘋果時,你得成為蘋果。」顯而易見的是,這種現象所表現的,不是DPD患者所承受的人格解體的消極面,而是疏離的、無我體驗的積極作用。

詹尼傑與德里奧斯就此提出了一種解釋:「人格解體者的意識與無意識之間存在一層滲透膜。他們並非『瘋狂』,只是眼中的世界與其他人的不同而已。他們的各意識層次之間隔著幕布,有時候這層幕布具有很強的滲透性,令人恐懼,而有時候這種特徵又使人獲益匪淺。」

詹尼傑他們認為,只有當藝術家或作家們需要利用人格解體的體驗保存天才的靈感與想像力時,才能出現這種稀有的、令人欣喜的時刻——歷史上這樣的人物包括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凡·高(Van Gogh)、以及其他成百上千的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等。首先,你必須放棄自我,然後才能如鳳凰般涅槃重生——這種方法論不僅適用於打開精神證悟之門的過程,也有助於錘鍊獨到的藝術洞察力。儘管普遍觀念里的成功常常伴隨著強大的自我意識,但是,完全的人格解體,甚至包括其負面的表現形式,也許是達到超越世俗的成就的序曲。諷刺的是,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拋棄了自我的藝術家可能最終創造出極具自我意識的偉大作品。該理念絕不是毫無根據或未經論證的。實際上,在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一位年輕的英國作家柯林·威爾遜(Colin Wilson)就已在著作《局外人》(Outsider)中對其進行審視研究過。

作為一部混合了文學批評與新興存在主義哲學的作品,《局外人》審視了在各自的創作領域都具有長遠影響的一批人的生活與作品,同時仔細窺探了他們筆下的小說角色的心靈深處。從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到加繆(Camus),從托爾斯泰(Tolstoy)到尼采(Nietzsche),甚至包括俄羅斯舞蹈家尼金斯基(Nijinsky),《局外人》中的這些人物的共同點是與日常現實的隔離。

「要說局外人的特徵的話,就是一種陌生感或非現實感。就連濟慈(Keats)在辭世前在給布朗(Brown)的信中也如此寫道:『我感到自己似乎早已死去,而現在活著的是靈魂的存在。』這就是一種非現實感,足以自發形成一片完美純澈的空間……一旦一個人見過這樣的美景,就再也回不去原來那個簡單的世界。」

「局外的那個人不知道自己是誰,」威爾遜說道,「他看到了一個『我』,但卻不是他真正的『我』。他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找回自我。」(第159頁)

實際上,這就是所有人格解體者面臨的進退兩難的哲學困境之一:假如我能感覺到自己似乎已經失去了舊我,並且因世界如此陌生而感到恐懼煎熬,那麼,新的自我又在哪裡呢?我要如何適應這種看待萬物的全新視角呢?

據說,極少的一些人可以隨意切換這種無我的狀態,利用無我感,或與之和諧共處,以達到一定程度的安寧與滿足,哪怕在其一生中世俗之人都稱他們瘋子或「局外人」。埃米爾(Amiel)原本也可以成為這些特立獨行而富有創造力的人物之一,卻最終一事無成,而他也明白根本原因所在。令人遺憾的是,對大多數人而言,人格解體更多的表現為一種「打擊」,是在你無知無覺時迎面而來的一記重拳,將你擊倒在地。或許有個煥然一新而明亮美好的現實世界就在前方等著你,只需重新站起來就可觸及,可你卻永遠看不到。

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給我最好的鼓勵

你的每一次分享轉發,都能幫助到其他為病痛所苦的人

公眾號CAIN-HOLD-ON

期待與你成為朋友


推薦閱讀:

陰陽眼神童與精神分裂
原來,你是那麼需要控制感
假裝甘願的你,怎能不失控
【原創故事連載】 笨蛋小明戀愛記(1).....擁抱的真相原來是這樣滴?

TAG:精神分析 | 心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