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曾是中國老兵就要善待, 畢竟現在不是被俘一定是恥辱的年代了

作者:王德華

針對BBC有關中國老兵在上世紀60年代中印戰爭後流落印度鄉村逾50年的報道,中國駐印度使館回應說,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知悉此事」,「並一直就此同老兵王琪及其親屬、同印度有關部門部保持密切接觸」。

王琪在陝西省出生,家有四位兄弟兩位姐妹。1960年,他修讀完測繪之後入伍,參加解放軍。1963年1月,他稱自己在中印邊境"誤入"了印度領土之後就被抓。接下來的七年他在不同監牢度過,直至1969年當地法院下令要釋放他為止。

王琪被在1969年獲釋,但是再也沒有能夠返回中國同家人見面。隨後,他在當地結婚生子,學會了印地語,也取了印度名字拉傑?巴哈杜爾(Raj Bahadur)。中印網民關注滯留印度中國老兵王琪遭遇,大批讀者通過網路社交媒體發表了評論。

「我走出營地閑逛,但後來迷路了。我累了,餓了。我看到一輛紅十字車,向他們請求幫助。他們把我交給印度軍隊。」 看看關鍵詞:1963年、測繪兵、閑逛、迷路,不管別人怎麼說,老王覺得不正常。

討論這事兒不能脫離時代。1963年雖然停戰了,但中印還是敵對狀態。一名邊防戰士,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範圍是有嚴格規定的,此人竟然能「走出營地閑逛」到迷路的程度?這是個什麼樣的戰士?覺得此事必有蹊蹺,並不像報道的這麼簡單。

看樣子應該是主動脫離部隊後經過第三方(本人述是紅十字組織)落入印軍手裡的。因為當時印方並沒有渲染此事,也是幾十年後兩國關係改善後才透露出來的,此前我軍一直宣傳在戰鬥中無一被俘(此人也是停戰後離隊的)。

從他常受到毆打、不能經商維持生計也拒絕接受「印度公民」身份來看,叛逃投敵的說法可能站不住腳的。這麼多年沒有成為印度的宣傳工具說明他是沒有變節的(不承認進入印度領土),因為測繪分隊可能本身就在很大的爭議地區工作。行軍的時候,很容易越界,越界了,就會惹出這樣的麻煩。因為是山林,對於兵們來講是陌生的路。那時不是像現在一樣很明顯清清楚楚的。不要一張嘴就「投敵」。

中印關係緩和幾十年了,這麼多年就沒有聯繫國內想辦法回家?莫非另有隱情?無論他是被俘或其它原因如何、但他需要強大祖國的幫助,不拋棄不放棄。 每個人的生命都值得珍惜,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英雄。

還是不要急於下結論,看有的評論已經視為叛徒賣國賊了,這個有點不必要。離開祖國五十多年、行將就木的老人,莫再論英雄狗熊; 如果是中國軍人就要善待,畢竟現在不是被俘一定是恥辱的年代了。他堅持不入印度國籍,就表明他堅持是中國公民。這點就足夠了。

他用一生為自己的魯莽付出了代價。葉落歸根,是中國人的最大心愿。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官員2月1日就這一事件發表聲明說,相信「此事一定能夠獲得圓滿解決」。為駐印度使館 人性化處理點贊。

推薦閱讀:

一條走了53年的回家路
分隔三十年,是什麼讓台灣老兵最終回家?地球知識局
憑什麼國軍在大陸的抗日老兵一直不招待見,那台灣為什麼也不管?
如何看待汪東城發微博向老兵致敬卻引起台灣媒體痛批的情況?

TAG: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