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沙龍回顧】從「巨嬰國」與「空心病」談精神分析

12月11日心理沙龍

從「巨嬰國」與「空心病」談精神分析

討論熱烈

以下是精選內容:

巨嬰到底是怎麼回事?

巨嬰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已經成熟,但心理上還停留在嬰兒階段。說全國90%的人都是巨嬰,有點言過其實,但我們每個人心理上都或多或少有巨嬰的成分,只是成人部分和嬰兒部分所佔的比例的不同。如果嬰兒部分太多,侵蝕了成人部分去正常發揮功能,那才是病態的。

巨嬰通常都有配對關係,一個人希望做嬰兒,則身邊會有一個人願意去照顧嬰兒。兩個人都在這種關係中得到滿足。這在婚姻和親子關係中十分常見。比如妻子表現很弱,非常依賴丈夫,可能還會經常生病,而丈夫則需要處處照顧妻子,給她溫暖的呵護。看上去丈夫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其實丈夫自己有強烈的照顧別人的需要。這種配對基本能夠保持一個平衡,他們不會覺得有問題,而來尋求幫助。

當某一天平衡被打破的時候,往往問題才會暴露出來。比如媽媽和孩子一直保持嬰兒般照顧和被照顧的角色,等到孩子去讀大學,必須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孩子可能會繼續尋找能像母親一樣照顧他的人,例如不斷投入戀愛。而母親也要繼續找到一個能被她照顧的人,有的母親會因此再生一個孩子。當現實難以滿足的時候,痛苦就出現了,這或許會促使一個人去成長,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擺脫巨嬰的狀態。

最近很火的「空心病」或許說的就是這樣一類人,一直被父母代替去選擇、去生活,等到考上大學,需要獨立面對生活的時候,頓時失去了生活的動力,感到內心空虛。

這種巨嬰的配對關係在親子關係中其實對孩子是有傷害的。很多父母喜歡控制孩子,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使孩子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種關係中到底誰是巨嬰?

父母才是巨嬰,他們認為自己是全能的,試圖掌控孩子的人生。

就像代際傳承一樣,一代巨嬰又創造了下一代巨嬰。

邪教組織特別容易吸引這一類人,他們需要一個神一樣的人物在生活中,扮演全能的角色,這樣自己就可以繼續當嬰兒。他們也會想像自己是全能的,似乎對全能感的需求特別大。

也許是因為過去在父母那裡一直被按在一個嬰兒的位置上,持續感到無助,所以成年後才需要更多的全能感,去防禦無助。所以他們會變得無所不能,去控制孩子,不相信孩子自己的感受。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阻隔這種傳遞,看到自己巨嬰的一面,讓他成長起來。

面對巨嬰怎麼辦,精神分析可以做什麼?

精神分析通過潛意識意識化,可以讓你看清楚行為背後的潛意識需求,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由來,增加應對社會的自我功能,從而幫助阻斷痛苦的鏈條。

巨嬰就是臍帶一直沒剪斷,一直需要靠著別人的營養輸入來維持生命。我們要做的就是剪短臍帶,讓他真正走向獨立。

在每一個人生重要的關口,例如讀大學、戀愛、結婚、生子、工作都可能打破過往的平衡,面臨衝突,這恰好是最好的認識自己的時機。處理好了我們就往前邁了一步,沒處理好可能就退回巨嬰的狀態。這往往是最有動力來尋求心理諮詢幫助的時候。

把最好的師資,獲取了充分的教育資源,自身飽滿,能夠充分與孩子鏈接的老師放在幼兒園,而不是大學,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利。例如國外幼兒園的從業人員往往要求博士學位。

其實社會上需要心理諮詢的人非常多,只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條途徑可以幫助自己。我想這正是我們心理工作者有責任去普及的一件事。

剛才說到提高學校老師的素質,其實針對父母的工作也很有意義,因為如果父母的意識不提高,他們會去影響學校。在座有老師做了好多年的父母成長小組,與其他的小組不一樣,這樣的小組不教方法,但是會去理解父母的焦慮,幫助父母去理解自己。如果學的只是方法,父母的焦慮很高,仍然無法真正做到改善和孩子的關係。而如果父母改變的是心態,那麼自己就可以想出很多,適合這個家庭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

甚至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前面一點,針對正在懷孕的准媽媽,讓她們學會與肚子里的孩子進行情感鏈接。已經在做這樣一件事,希望各位同行幫忙多多宣傳,讓更多家庭受益。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到讀大學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而外國的孩子很小就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將來想做什麼?

我們知道中國的小孩子,即使是在小學一二年級孩子還不太懂事的時候,我們去問他,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當科學家、做大老闆、當老師……但是我們拿同樣的問題去問美國的孩子,他們給出的答案就可能是卡車司機、環衛工人、快遞員……

我在國外生活的時候發現,每一個人,不管做什麼職業,都受到相當的尊重,人們能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做清潔工也樂在其中。而我們國人從小聽自己父母說的則都是「你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去當環衛工人了」——我們父母給孩子傳輸的價值觀就是,職業是有等級的,而你最好去高等級的。

正是這種宏觀的整體社會價值取向禁止了我們最初對自己的想法,在孩子受教育的過程中他們所產生的那些「以後想當卡車司機、想當環衛工人」的慾望都被一個一個砍掉,直到他們發現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上大學。

所以大學結束之後這條路終於走到了盡頭,接下去該往哪走就不知道了。

我們的價值取向為什麼要禁止那些想法?

事實上這來源於一種「恐慌」:如果不遵循這條路的話就有可能沒辦法比過別人,沒辦法享受更好的待遇,沒辦法更好的生存……這是來源於上一代的恐慌,由父母和老師們傳達給孩子。

我們的老師本身就處在極大的恐慌中,沒有得到足夠的滋養,又面臨很大的壓力,沒有足夠的價值感給予孩子。甚至有些老師無法面對自己的無能、挫敗,還將這些都統統傳達給孩子。

實際上在三十年前,我們面臨的情況還沒有這麼嚴重,那個時候大家都是有兄弟姐妹的,每個人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多子女成功分攤了父母的恐慌。而現在獨生子女承受了整個家族的慾望和生存恐慌,也承擔了過多的壓力。

不過,也許現在的情況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

90後的孩子已經非常不一樣了。前幾年在大學的職業生涯規劃課上問工科的學生有多少人是自願選擇的專業,比例僅能佔10%左右,大部分是父母選擇或者不得已調劑。而今年針對文學專業的學生做的調查,自願選擇且非常喜歡這個專業的同學達到90%,這些孩子們的桌子上擺滿了大部頭,每個人都主動地鑽研,那種熱愛學習的氛圍很能感染人。這讓我看到了希望。也許是90後的家長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生存焦慮,不再需要投射給孩子,讓孩子可以選擇自己的興趣。

也有可能是和學科門類有關,一般來說工科出來工作更好找,工資更高,家長更傾向於孩子學這個專業。而能夠允許孩子學文學的家長,他們承受住了恐慌感,讓孩子能夠自由地,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其實不管孩子學什麼,只要他感興趣,他一定會想辦法學得很好。生存不會是讓人焦慮的問題。關鍵是,家長能否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選擇。

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

比如說我們學校換了一個上下課鈴聲,很幼稚的女聲,我認為學校把中學生當成了幼兒園的小孩。但是學生的反應很不一樣,有的很享受,覺得鈴聲給他溫暖的感覺。有的學生則認為太幼稚了很反感。

他們對同一件事情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再比如學校老師有上課上得好的,也有上得不好的,學生會有選擇地聽課,對於不好聽的課,就會自己看書。對於同樣的老師,有的學生可以把關係處理得很好,既不完全按照你說的做,但也不會讓老師難堪,仍然可以堅持自己想要堅持的一部分。而有的學生就只會被動地接受老師給予的一切。

我覺得這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你在家庭中被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了你對這個社會學校會有怎樣的反應。

「如果你得了胃潰瘍,那是因為你對外界的孤獨感和依賴之間產生了衝突」

這是精神分析給胃潰瘍的一個解釋,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這卻是無法理解的

胃潰瘍的病情怎麼就和孤獨、依賴聯繫到一起了呢?

精神分析通過「羅輯思維」的解讀,被更多大眾所了解,這對於精神分析的傳播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羅胖」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能夠把精神分析說得如此有趣生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不過傳播有時候具有兩面性,能夠被廣泛傳播的名詞,有時無法傳達出準確的意思,容易誤導接受信息者。例如「羅胖」的解讀,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解讀只是停留在認知層面、頭腦層面,而精神分析最核心的概念是移情,脫離了情感,無法真正理解精神分析。

視頻中說精神分析不是科學,不能被實證研究,並且列舉了一些精神分析最著名的理論名詞。這些說法沒有錯,但其實是上世紀90年代的觀點。精神分析一直在往前發展的過程中,不管是理論還是對療效的研究。精神分析理論目前至少已有50%被實證研究所證明,有一門學科叫神經精神分析學,就是專門研究大腦結構與精神分析的關係。

我認為中國精神分析屆沒有真正的學院派,因為沒有一個培訓精神分析師的完善的體系,拿到了IPA(國際精神分析協會)資格的也只有幾個人(這裡面真正經過嚴格訓練的也不多),只有經過了精神分析很多年的嚴格訓練並且通過評估的人,才能稱之為學院派。

象徵化語言

「俄狄浦斯」是精神分析中常用的案例,「俄狄浦斯王弒父娶母」事件通常被認為只是在藝術作品中出現,或者出現在現實犯罪中。

但精神分析談到的「俄狄浦斯情結」並非指這一實際行為,精神分析中的「俄狄浦斯情結」指這背後包含的大量心理因素、潛意識,具體就如男孩子小時候不想見到父親或和母親結婚種種想法。

精神分析的語言更傾向於「象徵化」,正像「俄狄浦斯」是一則寓言而並非事實一樣。

兒童開始接觸外物的時候,並不知道那麼多豐富的詞語,不知道什麼是橙子,我們看到兒童最早期的描述可能是,他吃到橙子知道了這種味道,但不知道這種味道被人們命名為甜,下次嘗到類似的水果時他的敘述可能是「這味道像橙子」。這是兒童早期的語言鏈接,比起高度概括性的「甜」更接近孩童的原始體驗。相信大家提起「橙子的味道」和單單一個「甜味」時這兩者微妙的差異會喚醒不同的情感體驗。

我們就是通過定義不同的情感體驗,來詮釋這個世界。這些定義很可能都是在更早的時候我們從父母那裡得來的。比如說我們看見同一個小孩摔倒了,他所表現出的情感反應會和站在他身邊的家長有莫大關係。

小孩子摔倒在地上,他的家長沒有看見,他就會自己爬起來好像沒什麼事,但如果奶奶在旁邊,通常奶奶都很疼孫子,一下就衝過來,關切地看看這看看那有沒有摔傷,小孩子也會覺得很恐慌哇的一聲就哭了。這就是家長在用行動告訴孩子這件事有多嚴重。

情感體驗

「如果你得了胃潰瘍,那是因為你對外界的孤獨感和依賴之間產生了衝突」

這是精神分析給胃潰瘍的一個解釋,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這卻是無法理解的

胃潰瘍的病情怎麼就和孤獨、依賴聯繫到一起了呢?

精神分析通過「羅輯思維」的解讀,被更多大眾所了解,這對於精神分析的傳播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而「羅胖」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能夠把精神分析說得如此有趣生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不過傳播有時候具有兩面性,能夠被廣泛傳播的名詞,有時無法傳達出準確的意思,容易誤導接受信息者。例如「羅胖」的解讀,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解讀只是停留在認知層面、頭腦層面,而精神分析最核心的概念是移情,脫離了情感,無法真正理解精神分析。

視頻中說精神分析不是科學,不能被實證研究,並且列舉了一些精神分析最著名的理論名詞。這些說法沒有錯,但其實是上世紀90年代的觀點。精神分析一直在往前發展的過程中,不管是理論還是對療效的研究。精神分析理論目前至少已有50%被實證研究所證明,有一門學科叫神經精神分析學,就是專門研究大腦結構與精神分析的關係。

我認為中國精神分析屆沒有真正的學院派,因為沒有一個培訓精神分析師的完善的體系,拿到了IPA(國際精神分析協會)資格的也只有幾個人(這裡面真正經過嚴格訓練的也不多),只有經過了精神分析很多年的嚴格訓練並且通過評估的人,才能稱之為學院派。

象徵化語言

「俄狄浦斯」是精神分析中常用的案例,「俄狄浦斯王弒父娶母」事件通常被認為只是在藝術作品中出現,或者出現在現實犯罪中。

但精神分析談到的「俄狄浦斯情結」並非指這一實際行為,精神分析中的「俄狄浦斯情結」指這背後包含的大量心理因素、潛意識,具體就如男孩子小時候不想見到父親或和母親結婚種種想法。

精神分析的語言更傾向於「象徵化」,正像「俄狄浦斯」是一則寓言而並非事實一樣。

兒童開始接觸外物的時候,並不知道那麼多豐富的詞語,不知道什麼是橙子,我們看到兒童最早期的描述可能是,他吃到橙子知道了這種味道,但不知道這種味道被人們命名為甜,下次嘗到類似的水果時他的敘述可能是「這味道像橙子」。這是兒童早期的語言鏈接,比起高度概括性的「甜」更接近孩童的原始體驗。相信大家提起「橙子的味道」和單單一個「甜味」時這兩者微妙的差異會喚醒不同的情感體驗。

我們就是通過定義不同的情感體驗,來詮釋這個世界。這些定義很可能都是在更早的時候我們從父母那裡得來的。比如說我們看見同一個小孩摔倒了,他所表現出的情感反應會和站在他身邊的家長有莫大關係。

小孩子摔倒在地上,他的家長沒有看見,他就會自己爬起來好像沒什麼事,但如果奶奶在旁邊,通常奶奶都很疼孫子,一下就衝過來,關切地看看這看看那有沒有摔傷,小孩子也會覺得很恐慌哇的一聲就哭了。這就是家長在用行動告訴孩子這件事有多嚴重。

情感體驗

理解象徵化的語言來描述心理體驗是精神分析學習的第一步。

精神分析的核心是情感,只把精神分析的理論一條條講出來,抽離了情感體驗,自然就無法理解。

我們通常都不會記得自己三歲或者更小時候具體發生的事情,更可能的是我們記得那時的「情緒」,在某些時候突然就發現這種感覺我很熟悉,可就是想不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情緒」真實存在於我們的心理層面,但很難被組織被描述,這很可能就導致我們在面對一個巨大打擊時,從思維上將事件具體內容和情緒分離了,情緒部分被我們忽視,「像孤魂野鬼一樣飄散在我們的心裡」。

精神分析的工作即是理解這些情緒,並給他們定義,讓人們明白情感形成的途徑。

「情結」則是大量「情緒」的錯亂交纏。

想要理解情緒和情結我們只有通過情感體驗來實現,而並非純粹的邏輯思維。

感謝各位參加沙龍的朋友貢獻的智慧,敬請期待第二波主題沙龍……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學會識別和命名自己的情緒
親子教育沙龍第三期回顧:親子衝突的產生及暴力的習得
心理障礙產生的真正原因
榮格的靈異經歷
診斷法2——訪談法和問卷調查

TAG:心理諮詢 | 精神分析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