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虹:我與督導的對話——滿足自戀or助人成長

督導師剛剛主持完一場案例督導會,我與他就此事進行了交流,沒想到順便也督導了我。對話如下:

我:你在案例督導上給這樣的解釋會不會太淺了些?

督導:為什麼要給那麼深?

我:如果有懂的人坐在那裡,就會覺得你水平不高,只看到這麼淺顯的東西。

督導:我為什麼要讓別人覺得我水平高?

我:。。。。。。

這段對話讓我陷入了沉思,原來有時候我們不斷給別人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自戀,讓自己「顯得」很厲害,而忘記了這件事本來的目標。案例督導是為了幫助諮詢師更好地理解來訪者,理解諮詢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從而幫助他更好地把諮詢做下去。所以需要根據諮詢師本人的理論取向、技術水平、甚至人格水平給出適當的幫助,在他可理解、能接納的範圍內給出的解釋,才能被他吸收,從而得到利用。如果我們只關注如何表現自己,全然不顧諮詢師的狀態,而把自己理解的內容全部一股腦倒給他,只會讓這個督導看上去十分高深,對諮詢師本人卻不會有實際的幫助。比昂說,能被利用的知識才是正知識,負知識是用來競爭的。

在諮詢室里同樣也是如此。為什麼一個精神分析師從來不說,你的問題是因為……,你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如果一個諮詢師常常對來訪者說這樣的話,大概是與來訪者陷入了一種競爭的關係,我必須要顯得比你更了解你。或者是諮詢師本人無法在別處得到自戀滿足,需要通過給別人諮詢滿足自戀。再者就是害怕來訪者會小看我,於是必須要在你面前顯得很懂心理學。但這些都背離了諮詢的初衷。諮詢的目的是幫助來訪者成長,即使所有的問題我們都看得清清楚楚(其實這根本不可能,我們不可能比他更了解他),也需要靜靜等待來訪者自己的領悟,只有自己的領悟才能伴隨著深刻的感受,走進內心,從而帶來改變。而且自己得到領悟的過程本身,就能給來訪者帶來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自信的增加,人格結構的完善——這才是諮詢真正的目的。就算我們一定要給解釋,那也是在評估了他的人格水平、接受能力——通常是很多次諮詢之後——小心地問一句類似這樣的話,「你……好像與……有關係,你怎麼看?」這一句「你怎麼看?」就是把主動權還給來訪者,讓他感覺仍然是他自己得到的領悟。

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媽媽在學了一些育兒知識之後,急不可待地搬回家想去改造老公改造婆婆,但都遭到了無情地拒絕。媽媽們表示十分不解,這些知識多好啊,為什麼他們就不能接受。知識沒錯,錯在我們如何使用它。當我們向老公、婆婆推銷知識的時候是否有居高臨下的感覺?這些知識、術語是否超出了他們的知識體系、理解範圍?我們是否是在利用知識去攻擊他們?當一個人感到自己無能無知的時候,他首先要用拒絕、憤怒等手段防禦無能無知,根本不會冷靜地吸收你講的「好知識」。所以遭到拒絕是必然的,媽媽們要想真的幫到家人,還得另想辦法,使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讓他們感覺是在主動學習模仿,有成效之後也不和他搶功勞。讓改變在潛移默化中慢慢進行。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盡量避免使用術語,因為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能看懂,而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有多高深。

本文由江西點撥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 余虹 撰寫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情緒的錯覺
8月10日初級班督導案例
「當我開始拒絕別人時,才真的感到自由」|拒絕與個人邊界
SpaceX和馬斯克成功了,「你」為什麼那麼激動?
兒子打了老子,還配得到原諒嗎?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