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武帝蕭衍作為一個信仰佛教的皇帝,應該是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宣揚佛法,為什麼短短几十年王朝打住了么?

佛教最講究的就是要經過自己的修行而成佛,積德行善這些都是修為的最好途徑之一。梁武帝能夠吃素,同時禮遇三寶,政令嚴明,但是卻存在了短短几十年就打住了呢?


釋迦摩尼給示現「八相成道」當真是白示現了啊。。。

  • 舍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學佛搞了半天是為了王朝永固,萬壽無疆么?佛是白出家給你看了。
  • 一切不離因果,釋迦族都滅了,梁武帝的王朝就想江山永固?都去求人天福報了,那這個佛也白學了。


梁武帝不是餓死的!

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侯景攻破南京後,進宮面見梁武帝蕭衍,被梁武帝的從容自若鎮住了,加上對這位前任皇帝的畏懼心理,便把他軟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見他。之後侯景讓王綸給蕭衍送去了幾百枚雞蛋,因此梁武帝餓死的可能性相當小。

關於梁武帝的死亡,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說梁武帝因生病久了覺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卻無法得到,於是就發出「嗬嗬」的聲音,喊了幾聲就死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段話,就能發現端倪,蕭衍是「疾久口苦」,主因是得了重病,而嘴巴苦想吃蜂蜜說明梁武帝並非是空腹,加上侯景送去的光是雞蛋就有數百枚之多,其他食物應該也都齊備。仔細想想,當時的人均壽命才多少歲,這位皇帝已經八十六歲,眼見著國破家亡,必然是憂憤成疾,加上自己被軟禁,無人照料,於是病情日益加重,最終死去,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實際上樑武帝不是餓死的!應該說是氣死的,

還有梁武帝是一個好皇帝,在南北朝兵荒馬亂那麼多瘋子皇帝裡面,給予江南百姓五十年和平,再說他當皇帝幾十年,高壽八十六,這個怎麼也不能夠說不是好事吧!

他引侯景過來,是因為學佛的原因嗎?其實是他想收納侯景的軍隊還有土地,因為那個時候梁朝大將韋睿(韋老虎擊破北魏,間接導致北魏垮台),陳慶之(白袍將軍,七千人橫掃北魏數十萬)都去世了,所以他久聞侯景的實力,想吸納之,他這一點證明到老也沒有斷除五欲(名利),恰恰和佛教是背道而馳的,而自取其禍。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誰能不死?永遠強大?

至於說王朝的打住很正常,一個沒有斷除煩惱障的人,他不能改變的是命運,很多沒有斷除煩惱障的人不能改變的是趨勢。

眾業所感你又能怎麼樣呢?一個人為善,許多人惡業受報的時候到了,譬如一滴墨投入巨淵,固然有點點漣漪,卻終究擋不住滾滾紅塵的顛倒殺伐。

但是我們還是要讚歎那一縷轉瞬即逝的光明!劃破哪黑暗時代的天空。


你要是翻翻歷史,或者翻翻知乎,

就會想,這老小子怎麼不早點死。


佛也有三不能,何況未成佛的梁武帝,這是其前世因果業力使然,縱然今世如何行善,只要未能證得如達摩那樣的境界,無非只能隨業受報。不過換另一個角度看,時間再長也會灰飛煙滅,總歸無常,而在短短的在位有能力的期間,能多行善積德,與佛結緣,為未來創造更好的存在,不也是比長長的在位期間,卻不行善積德,不與佛結善緣,今世福報業果耗盡,來世墮入不好之處,更是有意義嗎?畢竟對比今世短暫的一生,來世卻是更為漫長的。


漢傳佛教吃素自梁武帝始

由此

中國的比丘僧團與托缽乞食徹底絕緣!

佛教的千古罪人!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

末學以前也有此疑問,後因聞法而明。

佛在《無量壽經》中說:富貴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

又說:錢財為五家共有。

福分出世間福和世間福。出世間福又稱無漏福,世間福又稱有漏福。

佛常說量大福大。無漏福大,因量周沙界;有漏福小,因限於人天。

梁武帝齋僧建廟,看似弘揚佛法,實為求己福報。心量太小,獲福不多。

帝曾問達摩祖師,齋僧建廟可有功德?

達摩祖師答曰:並無功德。

帝不喜,達摩面壁。

為私利做點好事,卻欲讓人讚美。這是典型的貢高我慢。

人不讚美而生煩惱,這是典型的不順我意生嗔恨。

即便齋僧建廟有多福,也折損七七八八了。

另外,梁武帝時期,因戰爭初結,民不聊生。國君該心繫百姓,才是慈悲眾生。怎可為一己私利而耗費國庫,視百姓生死於不顧?看似弘揚佛法,實為壞佛法業。

梁武帝不懂佛法,讀經斷章取義。因看佛說齋僧建廟有大福報,而不看佛說的前提條件。

衣食足知榮辱,這是普通百姓都知道的道理。百姓生活安定之後,再建廟齋僧弘揚正知正見,才是佛之本意。

若梁武帝真懂佛法。

讓黎民吃飽,就是齋天下僧;

讓百姓安居,就是建天下廟。

人民生活豐足,安居樂業,還愁梁朝不能長久嗎?

梁不能長久,實在是天理循環,自作自受啊!

結語。

現在有些學佛人,也如梁武帝一般。給佛磕幾個頭,買幾個蘋果橘子,就求佛保佑家宅平安、發家致富。

實不知,若能回家給父母磕幾個頭,還愁家宅不安嗎?買點白菜蘿蔔,也可供父母安穩度日。家庭和諧,何愁事業不順?

彌勒菩薩勸我們:拜佛先拜父母,學佛先學做人。

在家佛弟子當知:家就是我們的廟,父母就是我們的佛啊!

不信佛言何來敬?

不行經法何來學?

百丈彩棚看似好,

哪經風雨一夜吹?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三破教不是白叫的,阿育王篤信佛教,孔雀王朝馬上分崩離析;梁武帝就不說了,懂的都懂。武則天也撲街了。清朝信佛,萬國來艹。東南亞東南半島的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等,只有被歐洲列強殖民的命。


梁武帝能夠吃素,同時禮遇三寶,政令嚴明,

題主你讀的是哪個時空的歷史?

再者說了,修佛法不增國運,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說得好像悉達多他們家就長久似的。。


梁武帝是大菩薩再來。這是前提。

梁武帝自律極強。

梁武帝知見方面,極高。曾問達摩,對朕者誰?達摩答廓然無聖。

別小看這問話,卻反映了梁武帝的知見是很高的。

而達摩回答,梁武帝無法契入。也正是說明梁武帝的知見尚不足。

如果這個公案的一問一答,我輩看不出問題。那麼評價梁武帝誤國,說梁武帝所做只是福報,不是功德。是否太輕率了。

功德在法身中,與廓然無聖,倆公案有何關係?


梁武帝本人自己就沒想要千秋萬載

所以就別皇帝不急,你著急了

很多人說梁武帝學佛是套路,是政治目的

我覺得不能因為達摩的一句話就否定他

首先,他讓太子出家這一點就可以看出

人家根本不求人天福報,爹對兒子的情是最真的了吧,但人家讓自己兒子出家,別坐江山!他自己的江山就是從別人手裡奪過來的,所以深知萬里江山靠不住。

他兒子也有出息,學了佛,把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每個品的標題都概括的精要絕倫。

中國歷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但信到梁武帝這份上的,真的獨一份。

至於鍵盤俠要舉例說他有多蠢多愚昧多厚黑,隨你們去,反正他又不是我爹。

梁武帝這人是個寶,學禪宗的可以好好參,可惜禪宗學的好的,沒幾個願意上網。天天泡網上的不是佛黑,就是鍵盤居士,還有我這種傻逼,阿彌陀佛!


南梁武帝蕭衍作為一個信仰佛教的皇帝,應該是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宣揚佛法,為什麼短短几十年王朝打住了么?

首先,你的提問就是錯誤。佛法不是一種物理法則,不是一種交易。

南梁武帝蕭衍作為一個信仰佛教的皇帝,應該是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宣揚佛法,這只是說明他的信仰佛教。

難道他的王朝立馬可以千秋萬代嗎?

就如同你今世信佛,就可以不再輪迴嗎?

如果你這麼思維,那你根本不要信佛教!佛教不是交易!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 大般若經 緣起甚深義十種相 一切法空不生不可說 語言只是假藉 有神無神是世界奧秘假名 都不正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這樣的嗎?不是的。

我們這樣利用能詮去通達所詮,這是在自己的虛妄分別說有這麼一個境界,是你假藉語言文字生起的虛妄分別。

現在我們說諸法是空的是假的,這是一句話,這句話也是個語言文字,用這句話去明白一切法空。若沒有這句話,還有個諸法空嗎?所以所有的這些名言相,通通都是假的,都是沒有那麼回事。所以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的,不能有能所這樣分別的,不是那麼回事。所以「諸法自性」不可說,不可以用詮,用語言文字去表達的,那不是的,是不可說的。

雖然是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所以這問題也像前面說,一切法是自不生、他不生、共不生,無因也不生,是沒有生的作用,但是也是生了,。

這一切法,佛所覺悟諸法自性的勝義諦,是不可言說的,雖然是不可說,而佛菩薩還說出來很多的經論。「而言諸法自性可說」,還是說一切法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畢竟空寂的,佛怎麼修行四念處,怎麼得道了,還是這麼說,這也是一個甚深義。

就是佛這樣子給我們一個橋,我們從這個橋可以過這條河而已,實在這個橋還不是的,還不是彼岸,所以不可說,佛還是說了。因為佛若是實在不說,我們沒辦法明白,所以就是佛是假藉語言文字來開示我們,我們假藉語言文字要通到離文字那裡去,這件事才圓滿了。所以這個地方無文字還須要有文字,有文字還不能有文字,這是「緣起甚深義」的。

爵士貓8 個月前

1.世界有神論與無神論已爭論了3000年,以後還要爭論3000年,直到人類滅亡。

2.有神論與無神論,都不正確。

3.世界不是有神,或無神。

4.有神,或無神,沒有表達世界的奧秘。

5.有神,或無神。只是人類的假名。人類設定的分別之心。

6 世界是一個奧秘,不能說是有神,或無神。

7.世界的奧秘,人類不能用言語表達,只能感受。

8.佛教的【大般若經】表達的,就是人類要去感悟世界的奧秘。

瑜伽師地論110 妙境 緣起甚深義十種相

底下第二科「釋甚深義」,解釋甚深的道理,這個緣起甚深的道理。這分兩科,第一科「所知義」,所知的甚深義,所知的甚深義,當然這是聖人的智慧,佛菩薩的智慧能知道緣起的甚深義。

這分兩科,第一科是「問」。

《披尋記》三三六頁:

謂略說由六種言說道理等者:如說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名由順次第說。又說由生有故老死有,乃至由無明有故行有,名由逆次第說。又復說有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及一切生身差別緣起,當知此唯識支行支所攝,名由一分支說。又復說一切生身相續緣起,名由具分支說。或於緣起說名增益,由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當知此名由黑品說。或於緣起說名損減,由一切支前前永斷後後滅故,當知此名由白品說。

申二、釋甚深義(分二科) 酉一、所知義(分二科) 戌一、問

問:如世尊說緣起甚深,此甚深義云何應知?

這經裡面佛說緣起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裡面這個道理是很深妙的。

「此甚深義云何應知?」若我們沒有成佛,沒有得阿羅漢,我們怎麼能知道這個甚深義?我們怎麼能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明白呢?答,底下回答分兩科,第一科「標列」。

戌二、答(分二科) 亥一、標列

答: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義。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說。

「由十種相」,我們怎麼可以知道呢?佛菩薩慈悲開示我們十種相貌,我們從十種相貌就可以知道緣起的深義。這十種相,那十種呢?「應知緣起甚深義」,從十種相可以知道緣起的甚深義。

那十種呢?「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這是四個義。依無常義這底下有六義,前面依苦義、依空義、依無我義,那麼加起來就是十義。

那麼這是「標列」,標列出來。底下解釋,第二科「隨釋」,「隨釋」分四科,第一科是「依無常義」。

「依無常義」分六科,第一科是「非自作」。

依無常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無常」是什麼呢?由無而有,原來沒有現在有了,由有而無,就是「無常」。若是一直的是無,那麼也不能說無常;一直的是有,也不能是無常,無不定無,有也不定有,由有而無,由無而有,那麼叫做無常,「無常義」。這個「無常義」,是一個非常使令我們苦惱的人苦惱的眾生是一個有希望的一個道理,我們在苦惱的境界裡面受苦,我們不能解脫,但是佛說苦是無常的,你有一天苦會沒有了,這樣子所以我們有希望可以解脫。若永久的苦我們就不行了,就是不可以了。

但是這「無常」表示我們有希望,也表示我們苦惱。如果我們現在的境界感覺到滿意,佛說這個滿意的境界是無常的,它也會沒有,就有苦了,所以這無常裡面的意思倒是很多的意思。說是無常好像是很消極,其實無常裡面有積極的意思,你從這裡面可以思惟出來很多的道理的。現在是表示「緣起甚深義」,也用「無常」來表示,

怎麼講呢?底下說第一個「非自作」。

亥二、隨釋(分四科) 天一、依無常義(分六科)

 地一、非自作

依無常義者:謂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

「謂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這「無常」的意思就是原來沒有,這十二緣起本來是沒有的,沒有這麼回事。沒有,怎麼有了呢?「自種子生」,是你創造的種子,你創造的或者是福業的種子,或者是罪業的種子,或者是不動業的種子,你創造了這個種子了,所以十二緣起就開始了,是這麼回事。「亦待他緣」,自種子能生出十二緣起就開始了,但是它自己還不夠力量,還要藉重於其他的因緣。種子是個因緣,還要借重其他的增上緣,這樣才可以,還要有所緣緣,還要等無間緣,還要借重其他的因緣,這個時候十二因緣才能開始。但是種子也是力量是太大了,沒有種子還是不行的。這就是由無而有了,所以這是「無常」的相貌。

地二、非他作

又從他緣生,亦待自種子。

這個緣起法,也要有其他重要的力量的幫助,這件事才能現起。但是沒有自種子還是不行,你自己熏習的種子若是沒有,也是不能生起,還是要有自家的種子的,就是自己要努力,還要其他因緣的協助才可以。色法也是這樣子,心法也是這樣子;心法要四緣:因緣、增上緣、等無間緣、所緣緣,色法只是因緣和增上緣就可以了。總而言之,單獨是因也不可以,單獨是緣也不可以。

地三、非俱作

又從自種子及從他緣生,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

「又從自種子及從他緣生」,這是第三科,又一定是要從自己的種子,還要從他的因緣和合起來,才可以生起的。單獨是自己的種子也不能生,單獨是助緣也是不能生起的,一定是因緣和合才可以生起的。這是第三科。「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而這自家創造的種子和另外的助緣,「於此生事」,於此因緣所發生的所生法,是「無作無用亦無運轉」,那麼這個種子它也沒有這種作用,緣也沒這個作用,所以不能夠創造出來所生法的運轉,「亦無運轉」。

這個地方就是,前面說是自種子和從他因緣和合,這所生法就出現了。可是這個地方緊接著就說,種子和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就是沒有,不能夠有所生法,緊接著就是這麼說。這地方可以從兩方面解釋這個道理,一個是因緣所生法,因和緣它們本身也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不是一個牢固不可破壞的東西,它們也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它是無常敗壞法,它沒有作用能引起所生法,可以這麼說,這是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也可以用一切法本身畢竟空寂,是因緣所生,所生法自性是空無所有的,自性空無所有的。因緣和合了你也不能令它有的,就是因緣所生法,不管是色聲香味觸,一切法都是一樣。但是你觀察一切法的本性都是畢竟空的,雖然是有因緣,因緣具足了還是畢竟空的,還是生即不生,因緣是不能發生作用,不能令它有,也可以這麼講。你若這樣觀察,觀察因緣所生法已經出現了色聲香味觸了,已經出現了一個眾生流轉生死了,但是觀察一切法本性空的時候,無眾生可得,無一切法可得,所以是「無作無用亦無運轉」,也可以這樣講,那麼這是一個解釋法。

這底下第四科。

地四、非無因

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

說是這個因和緣,因緣和合它們的功能,對於所生法還不是沒有,還是能生出所生法來。你這個大鐘在那裡一敲,鐘的聲音就發出來。這個太陽出來了,下了雨了,有肥沃的土地,這個萬物就生長了,所以因緣還是有功能,有生法的功能,有生果的功能。但是又說「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就是這樣講。

這個天臺智者大師按照龍樹論,按照《中觀論》解釋,因緣所生法,因不能生一切法,就是你只有個種子,你不能生一切法;那麼要有因緣,因緣也不能生一切法。你不種種子,下了很多的雨它也不行,也不能生出穀來,也不能生出麥來,還是不行。那麼有了因有了緣以後,也不能生,因為因若不能生,果也不能,緣也不能生,和合起來還是不能生。舉一個譬喻,就是一個沙子不能搾出油來,一堆沙子也不能搾出油來;你用米用黃豆要搾油,一粒米一粒豆也能搾出油來,或者是玉蜀黍,一支玉蜀黍也能搾出油來。所以就是有因,因若是不能生,緣也是不能生,和合起來也是不能生,是因不生,緣不生,因緣和合也不生,沒有因緣也不生,一切法是不生的,一切法不生。那麼又反過來,「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還是生了,一切法還是因緣所生,

這文就是這樣子。

天臺智者大師這麼講,現在彌勒菩薩也是這麼講,《中觀論》上龍樹論,智者大師也認為龍樹菩薩也是這樣講。但是三論宗的嘉祥大師不這麼說,嘉祥大師不這麼說的。嘉祥大師還是說因不生,是說像外道所執著一切法有自性,有自性是不能生,有自性不能生,他性不能生,共也不能生,無因也不能生,要因緣才能生。這個因緣和共不一樣,不是一樣的不同的,不是一樣的。

那麼三論宗的意思,你執著有真實性,那樣的因緣是不能生,單因也不生,緣也不生,和合也不生;若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因緣和合是生的。這嘉詳大師中國三論宗的大德,現代的印順老法師和嘉祥大師的說法他們是一致的,要無性因緣才能生法的,因緣所生法的。

現在這裡彌勒菩薩沒有這麼講,沒有去詳細去解釋性不性的問題,但是也說出,也說的也很明白了。這個自生是種子為「自」,種子為自,就是因緣為自;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是「他」,這個是說的很清楚。那麼自種子不生,他緣也不生,那麼若是和合了就是生了。那麼和合也不生,這個地方就是和合也不生,和合又生,是這麼個意思。

地五、剎那生

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我以前曾經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做功課的,我沒有去念《楞嚴咒》,我就天天讀這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我以前也是熟,但是有的時候也都忘記,但是忽然間,最近這一個星期想起來,也有這個意思。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也有這個意思,因緣生,因緣也不生,也有這個意思。玄奘大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智者大師沒看見,因為智者大師隋朝的人,玄奘大師唐朝,唐太宗二十二、二十三年才翻《瑜伽師地論》,智者大師沒看見。但是他是讀過《大智度論》,讀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以他還是有這樣的道理說出來。但是智者大師在說那一段道理的時候,似乎是沒有引《大品般若經》作證,沒有引。

但是《大品般若經》是有這種意思,有那麼一段文,不妨你們各位誰願意有這興趣再讀一遍,會讀到那段文。是須菩提尊者提出來的問題問佛,佛在回答的時候,你若不細心就不知道佛怎麼回答的,你不容易看得懂。有看見這些文了,再去和《大品般若經》去會合去,才知道是一致的,其實彌勒菩薩也是讀《大品般若經》了,天台智者大師也是讀《大品般若經》了,所以會說出來相同道理。不過是唯識宗的人,對天臺宗的教義,也不是完全認同的。

「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這是第五科「剎那生」,這緣起義,緣起的甚深義有這樣的意思。「又諸有支」,又這個十二緣起十二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十二有支就是眾生流轉生死的相貌,眾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沒有開頭的那一天,從無始以來就是這種相貌就是成就的,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就是這樣子。但是這種流轉生死的相貌,只有佛菩薩這個聖人的慧眼才看得出來,無明緣行、行緣識,會複雜紛亂的境界看出來一個因果關係,看出因果關係。

就是我們中國的聖人老莊還沒看出來,沒有看出來這個道理,我們的孔夫子,從我們讀他的四書也沒有說清楚,也沒有說清楚這個十二緣起的道理。但是就是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這個話說了等於沒說,但是也還不能否定孔夫子不懂;孔夫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話就是說了,你若明白生就知道死。這話和佛經是合的,我們要明白就是這樣子,明白怎麼生怎麼死,怎麼死怎麼生,從十二緣起的確看出是一致的。但是孔夫子沒講出來,他沒講,所以這是佛菩薩的大智慧把它說清楚了。

但是這上面說第五科,「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這種因果流轉的相貌,本來就是那樣就是成就的。「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成就是成就,它是「剎那剎那」的變動,這個「新新」就是變動的意思。如果它不變動就是舊的了,今天的一切法就是昨天的,那麼就是陳舊的了。但是一剎那間就不是,後一剎那就不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不是前一剎那,所以都是新的,都是「新新」而有的,不是舊的,就是剎那剎那的變動。這個「轉」就是變動的意思,它不是寧靜不動的,它相貌是轉變有變化的,所以「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這個在《肇論》,僧肇大師《肇論》上說孔夫子,子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這個河流,河的流水就是這麼流流,白天也流,晚間也流,這個僧肇大師認為孔夫子明白了無常變動的道理,是無常的意思,僧肇大師這麼講這個道理。那麼也有一個「新新相轉」的意思,表示這個意思,「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但這個事情在唯識上說,阿賴耶識是頓變,這個說得已經說到家了,的確說到究竟了,一剎那間就沒有了,一剎那間又現前了,這樣子剎那生剎那滅。按我們這個執著心特別強的人說,感覺到真是太深奧了,一剎那間就完全都滅了,一剎那間又完全現前了,頓生頓滅這樣子相續不斷的下去,相續不斷的下去,這個緣起裡面有這樣的道理。

地六、剎那滅

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然似停住運動相現。

我們的古人作詩,說是我們沒有看見古人,但是照見古人的月亮我們看見了,詩上說這句話。其實這就是還沒有覺悟孔夫子說的道理,那個月亮是頓生頓滅的,一剎那就不見了的。我們人就是說:再見!其實是不能再見的,你再見的就不是那個人了,應該是這樣意思才對。

「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這是第六科。前面說「剎那生」,這是「剎那滅」。「雖剎那速滅,然似停住運動相現」,然而還是好像沒有變動似的,還停在那裡,這個運動的相貌還是顯現在那裡,我們又不感覺到頓生頓滅,感覺到繼續停在那裡,但是這我們的肉眼遲鈍,肉眼遲鈍看不到那麼清楚。再加上頓生頓滅的迅速,頓生頓滅的後面又會知道一點,頓生頓滅的後面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力量,能使令它頓生也是頓滅的,不能說自然的就會生就會滅了,後面有個力量是頓生頓滅。那個是誰呢?就是種子,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是頓生頓滅。所以種子生現行的一切法,也是頓生頓滅。種子從那來的?是自己的創造的,你自己熏習來的。這是從「無常義」觀察緣起的深義,這是一段,這一段解釋完了。天二「依苦義」來解釋這個甚深義。

天二、依苦義

依苦義者:謂緣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種相現。

「依苦義者:謂緣起支,一味苦相」,這個因緣所生法,這個十二緣起是「一味苦相」,一味苦相就是行苦。一個壞苦、苦苦、行苦,行苦是一味,只是這麼一個味,而不是另外有其他的味,所以叫一味的苦相。「而似三種相現」,但是有相似的,似乎彼此相似就是不真實,這個「似」是不真實的意思,就好像是那樣子,就變出來三種的相貌現出來。有壞苦還有苦苦的相貌,那麼加上行苦就是三種的相貌現出來,也就是在行苦之中,我們感覺到壞苦出現了,感覺到苦苦出現了,而這個壞苦和苦苦裡面也就有這個行苦的。當然有的時候沒有壞苦,沒有苦苦,這個行苦就現出來了,是這樣。

但是這個《披尋記》上,似乎說「一味苦相」就是這個果報,三雜染裡面這個生雜染的苦果。苦果從那來的,一定是從煩惱雜染來,從業雜染出現了生雜染的苦。而這些事情都是相似的,都是不真實的,都是頓生頓滅的,但是在我們的有執著的分別心來說,就感覺到苦。這是「約苦義」這麼解釋,第三科約「依空義」。

《披尋記》三三七頁:

依苦義者等者:諸行麤重是名為苦,以從業煩惱生,及能順生一切煩惱與眾苦故,於三苦中是即行苦。如是行苦,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是名一味苦相。如熱癱喻,冷觸對時,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便住不苦不樂受自性苦中;由是說言似三相現。

天三、依空義

依空義者:謂緣起支,雖離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離顯現而說。

這個「空義者:謂緣起支」,這十二緣起支,「雖離有情作者、受者」,雖然是說沒有這個有情,就是我、我見,這個我見就是有情識的眾生都有我見,就是執著在這色受想行識裡面,執著有常恆住不變異的我,叫做「有情」。那麼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的十二支的緣起都是因緣有的,不是由我創造的,不是我,是因緣有的,不是我。所以也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這個若是有我,我們的心情通常的沒有哲學的心情的話,都是我來創造一件事,成功了我來享受,所以我也是作者,也是受者。

但是這個印度的數論的哲學家認為「我」是受者而不是作者,作者是自性,也叫做冥性,也叫做冥諦。這個自性創造一切法,然後給這個我來享受,最初是沒有一切法的,那麼我感覺到寂寞,沒有什麼享受心裡面不喜歡,心裡面動了想要有享受。於是乎這個自性就給他創造宇宙萬有,創造這個色聲香味觸給這個我享受。我一享受就被這些境界困住了,他又感覺到苦,又不歡喜了,不歡喜就修禪定離欲。於是乎自性又把一切法收回來了,那麼我就得解脫了。這是數論的哲學說,我是受者,而不是作者,自性才是作者。另外印度的勝論的哲學家,認為我也是受者,我也是作者,這就是和這數論哲學不同。現在佛法裡面否認這件事,不承認有我是作者是受者,也不承認一切法有自性的。

「然似不離顯現而說」,然而事實上又好像有我,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就是彼此間這個因果關係一點也不混亂。我造的罪業也好,我造福業也好,我負責。你造的罪業,你造的福業,你負責。不能說你造的罪業福業由我負責,我造的罪業我不負責,由你負責,就是混亂了,沒這回事,不混亂的。造的業,惑業苦它是有一個系統,很整齊的延續下來而不混亂,這就表示好像有我似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然似不離顯現而說」,又好像沒有不離開,好像還是有我,顯現出來的這種因果關係不混亂,好像還是有我,我是我、你是你,這個不混亂的境界還是很明顯的。這也一個深義,緣起的深義。

天四、依無我義(分二科) 地一、補特伽羅無我

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

「依無我義者」,這第四科「依無我義」,顯示十二緣起的深義。「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這個「空義」是說一切法,當然主要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離開了色受想行識有一個我的體性,現在說無我,這叫做空。

下邊這個「依無我義」,就是即一切法有我,即色受想行識有我,這個我也沒有,這叫做「無我義」。這是兩個有點不同,我這樣說不知你們聽明白不?即色受想行識是我,這個我是沒有的叫做「依無我義」。這「空義」是離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沒有這個我,叫做空義,這是不同。

「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每一個緣起支都是此有故彼有,譬如說有生才有老死,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所以老死是不自在的,這個生它也不自在,要有有才有生,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所以生本身的自性不可得。你這麼樣觀察的時候,每一個緣起支都是不自在的,所以每一個緣起支都沒有我相可得。「實無有我相」,實在是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這個我是可得的,「然似我相顯現」,可是又好像有我,從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到生緣老死,老死又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一直的延續下去,這樣子又好像有個我,「似我相顯現」。

這是「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又好像有我的相貌顯現出來,它還是很清楚地顯現出來一個行,無明緣行,顯現出來一個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系統還是很清楚的顯現出來,它不變,不會同其他的眾生混亂,所以「似我相顯現」的。這裡面也有深義,那麼這是第一科「約補特伽羅無我」來說。

地二、法無我

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

這依補特伽羅我說,補特伽羅我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數取趣,中國話翻個數取趣,就是得到一個生命以後,又捨掉了,再去得一個生命,得一個生命又老死了又結束了,又得一個生命,就是這樣一個生命一個生命的延續下去,那麼我們不明白,沒有修行的人認為就是我,我在這樣流轉生死,那叫補特伽羅我。

第二個是「法無我」,「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依勝義諦」,「勝義諦」就是圓成實性,這個勝義諦我們通常方便的說法,譬如說我們用語言文字表達一個道理,這個語言文字是能詮的,這個道理是所詮的,有能詮、有所詮,假藉能詮的語言文字去通達所詮的道理,所詮的道理現在說就是佛所覺悟的勝義諦,這叫做「勝義諦」。就是最殊勝的境界,就是佛的無分別智所證悟的境界,叫做「勝義」;這個「諦」是不顛倒沒有錯誤的意思。

那麼「依勝義諦」來說,就是佛所覺悟的境界。佛所覺悟的那個道理是什麼呢?「諸法自性」,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山河大地。這山河大地,我們眼所見的這一切境界,也都是能詮,我們看見一棵樹、一朵花,這也都是能詮,它也能詮勝義諦,也有能詮、所詮的意思。我們人與人之間這思想上的溝通,我們要有一個符號,假藉語言文字的能詮,把自己所要講的道理表達出來,別人有相同的符號,若不相同的符號就不行了,相同的符號,我看見這符號,我就知道什麼意思了,有能詮、有所詮。但是我們自己眼耳鼻舌身意接觸這一切法的時候,這一切法也都是能詮。那個樹枝一搖動,這就是能詮,裡面也有事情。那個鳥一飛、鳥一叫,也是個能詮,也是有事情。這一切有為法的境界都是能詮,它裡面也有所詮義,但是義是無量無邊的。但現在是說佛所覺悟的義,叫「勝義諦」。

這「勝義諦」是什麼呢?「諸法自性」,就是一切法本來的境界,本來的那個事情,不是我們人工去修飾了一下的,不是這件事情,本來是這麼回事情,那個勝義諦是佛所覺悟的。但是這個在《攝大乘論》上,我們若不學《攝大乘論》,我們也不太容易明白,再就是《楞伽經》有提到這件事。譬如我們說有能詮就有所詮,憑藉能詮的語言文字或者一切相,去通達所詮義,這樣對不對?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譬如說是有人好心腸來告訴我,說某某人在罵你,某某人在挖你的牆角來破壞你,這是個文字,我聽見文字,我才知道有這件事。我若不知道,這個文字沒有到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沒這文字我就不知道這件事,這件事在我就等於是沒有。

那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這樣的嗎?不是的。我們這樣利用能詮去通達所詮,這是在自己的虛妄分別說有這麼一個境界,是你假藉語言文字生起的虛妄分別。就是現在我們說諸法是空的是假的,這是一句話,這句話也是個語言文字,用這句話去明白一切法空。若沒有這句話,還有個諸法空嗎?所以所有的這些名言相,通通都是假的,都是沒有那麼回事。所以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的,不能有能所這樣分別的,不是那麼回事。所以「諸法自性」不可說,不可以用詮,用語言文字去表達的,那不是的,是不可說的。

雖然是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所以這問題也像前面說,一切法是自不生、他不生、共不生,無因也不生,是沒有生的作用,但是也是生了,這個意思也是相同的。這一切法,佛所覺悟諸法自性的勝義諦,是不可言說的,雖然是不可說,而佛菩薩還說出來很多的經論。「而言諸法自性可說」,還是說一切法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畢竟空寂的,佛怎麼修行四念處,怎麼得道了,還是這麼說,這也是一個甚深義。就是佛這樣子給我們一個橋,我們從這個橋可以過這條河而已,實在這個橋還不是的,還不是彼岸,所以不可說,佛還是說了。因為佛若是實在不說,我們沒辦法明白,所以就是佛是假藉語言文字來開示我們,我們假藉語言文字要通到離文字那裡去,這件事才圓滿了。所以這個地方無文字還須要有文字,有文字還不能有文字,這是「緣起甚深義」的。


如果把一個國家看成一個生命,你就會明白成住壞空,任何東西都跑不掉的

問題來了,難道題主認為吃齋念佛可以保障一個王朝的安全、永昌?


蕭衍大概並不真的信佛法,只是拿佛教當幌子,掩飾自己的政治無能。如果有能,何至於爆發侯景之亂。四次捨身同泰寺讓大臣贖身簡直就是戲精附體。南梁在他的統治下不滅亡都沒有天理。


早日存儲福慧資糧,以預防無常大鬼的到來。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南梁 | 蕭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