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之路4——人格解體的心理學理論

許多年來,精神分析師們就人格解體的起源提出了各自的理論。其中大部分文章的作者都同意的一個觀點是:人格解體是作為某種「防禦策略」(用更專業的精神分析術語表達的話即「防禦機制」)而存在的。本文的目的是向大家展示這些理論的多樣性與豐富多彩,而並不表示一定同意或反對這些觀點。即使這些心理學理論存在缺陷,或不能廣泛適用於所有解體患者,也仍然有助於更好地洞察不同病人的人格解體發展過程。顯而易見的是,DPD長期以來被包括內科醫生在內的許多人視為一種神秘費解的疾病,或僅僅是其它病痛的癥狀之一。諸多心理學家為此付出大量努力,試圖探索人格解體的本質。

正如我們在第一章中簡單涉及到的,佛洛依德(Freud)在雅典衛城近距離、親眼看到這座廢墟時,感受到了一種強烈而轉瞬即逝的非現實感,之後,他對人格解體闡釋了自己的觀點。80歲高齡的他在寫給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的一封舉世聞名的信里說道:「現實感喪失是種極其不同尋常的現象,而整個世界對此幾乎一無所知……我觀察到它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患者感覺有一部分現實或一部分自我變得陌生。後者的情況我們稱之為『人格解體』;」佛洛依德補充道,「現實釋體和人格解體密切相關,它們都存在積極的對立面,就是眾所周知的「記憶幻覺」( faussereconnaissance)、「似曾相識的感覺」( déjà vu)與「似曾聽說症」( déjà raconte)等,我們在這些幻覺中尋找解決方法,能使我們接受某些意識、情緒、感覺等是屬於我們的自我;與之相似,我們在人格解體中迫切想要將這些東西拒之門外。」

根據佛洛依德的觀點,用「天真的神秘」與非心理學的方式試圖解釋「似曾相識感」,這種理念的基礎就是將「似曾相識」視為某種前世的痕迹。「人格解體引導我們認識『雙重意識』或更準確的說是『人格分裂』的奇特體驗。」

在他記述後來廣為人知的名為「狼人」的病例史時,談到了該事件涉及的非現實感,在評論中佛洛依德也提到人格解體的防禦特徵。「狼人」這個案例被認為是佛洛依德的心理治療中最複雜也最詳盡的報告之一。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富有年輕的俄羅斯人,他向佛洛依德尋求幫助,是因為感覺在自己與真實世界之間似乎始終籠罩著一層「面紗」,同時伴隨強烈的對狼群的恐懼,尤其害怕被狼吃掉。雖然我們不知道他的具體癥狀,但是,「面紗」這樣的字眼看起來的確很像是人格解體。這個病例著重圍繞著患者孩童時作過的一個夢展開,夢裡雪白的狼棲歇在樹上,當他透過一扇打開的窗看到它們時,發現白狼也正幽幽地盯著自己。對一名心理醫生來說,這位年輕人的童年經歷非常豐富,極具探索價值。幼年時他曾經在現實中,或在他的想像中撞見了父母交媾的場面,而且他的生殖器曾被姐姐肆意撫摸過,更有甚者,在她知道了弟弟對狼的恐懼後,便頻繁用這種野獸的照片百般蹂躪這個可憐的孩子。

在佛洛依德詳盡的分析中,他將這位俄羅斯青年5歲以前的每一次與狼及性虐待有關的創傷事件與其它經歷分離出來。通過深入而有條不紊地探索該患者的記憶,佛洛依德得以構建「幼稚症」的案例。但是,這個概念在那個時代(1918年)遭到阿德勒(Adler)與榮格(Jung)等精神分析師的質疑。

最終,這位俄羅斯青年得到了顯著恢復,部分由於弗洛伊德灌輸的他與自己的潛意識之間的聯繫,而也許還有部分原因,正如佛洛依德本人留意到的,是因為他的財富與家人都在1917年爆發的革命中化為烏有,這場災難反而平息了經年累月壓迫著他的罪惡感。

總之,佛洛依德明白關於人格解體或現實感喪失還有許多未知之謎亟待探索。他認為自己在雅典衛城前遇到的強烈的非現實感是他的大腦為了抵禦內心罪惡感的反應措施——這位聲名遠播的心理學大師因成就遠超自己那位在籍籍無名中離世的父親而感到無比愧疚

雖然佛洛依德針對人格解體的論述相當有限,他的後來者們卻一直試圖在他的理論框架內研究這種病症,尤其受限於他的心理結構理論該理論將人的心理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自我代表一個人的意識,協調著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而本我是意識中最原始的、包含我們所有本能衝動的慾望;超我則是我們的良心所在。

理解人格解體的心理學機制的一個辦法是著重於研究自我,以及它如何調解一個人的所有意識。在這個框架內,意識各部分之間充滿矛盾且缺乏良好充足的協調的情況一旦出現,則可能導致自我的失調(也就是部分意識認同或自我表徵)。有人認為人格解體與這種病態的自我有很大關係。該理論解釋了解離症為何更廣泛出現於青少年中,因為他們的自我認同尚在形成,還未完全構建好。的確,人格解體多初見於青少年時期,可能正是由於在鞏固相對良好融合的自我意識的時期,形成自我的過程讓人難以招架而無所適從。

儘管在心理動力學領域沒有被廣為接受的理論,但是,大部分學者仍然將人格解體視為面對紛繁複雜的消極情緒、矛盾衝突或惡性體驗、而個人的普通防禦機制又失效的時候,大腦作出的保護措施。「防禦機制」——又一個微妙的詞語,在目前的解離症的研究中依然飽受爭議。大多數當代心理分析學家們也許更認同的是,解離症不僅僅只是一種防禦機制,(即某種在很大程度上無意識地處理內部衝突的方式);毋寧說它是自我狀態或存在狀態的一種主觀體驗。

有時候,一個人格解體患者可能會在尋找治療方法或求助於某位心理醫生時,看到研究範圍廣泛的分析類文章中給出的一些聽上去挺靠譜的建議。其中一些評論僅是推測性的,而且陳腐過時,但不失為人類關於解體研究和思索的演化過程中的重要部分。舉例而言,保羅·希爾德(Paul Schilder)曾在一份知名的治療人格解體的論文中聲稱:「我傾向於強調這樣一個事實——人格解體者因過人的聰慧或強健的體魄使父母讚不絕口。這個孩子得到了無數誇獎與自身魅力的認可,就會產生自己的魅力會永久持續下去的誤解。然而,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與消極漠視的教育方式的最終結果幾乎銖兩悉稱。」

就保羅·希爾德的原話來看,這個論點相當的確相當陳舊,但是如果用現代的思維重新檢視,該理論對我們理解人格解體也有所裨益。希爾德後來說道,父母將孩子視為「炫耀的資本」,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最終造成孩子內心深處的不滿情緒。一個人最原始的自我吹捧起源於父母對他的態度,使他形成了病態的身份認可。即使他的智力仍然完好無損,在周圍的人看來他似乎一切正常,甚至可能小有成就,卻無法避免最終走向情感上的虛無。而且,從更加先鋒的角度理解的話,我們自然會想到,情感上的漠視對一個人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一個從未被他人所了解的人也許根本不認識自己。

希爾德對人格解體中自我審視的部分也有一段評論:「所有人格解體患者都懷著滿腔熱情持續不斷地自我審視;他們常常將當下內在『天人相分』的痛苦與過去自己的意識與身體協調統一的情況進行對比。他們的自省是強迫性的。然而,自省的傾向或習慣會不斷磨滅生存的慾望。

希爾德將人格解體的癥狀中「機械化」的情況稱為「對感受的全盤否定」,並對此提出了一些頗為高屋建瓴的分析。他說道:

「在某些清楚明確的病例中,患者抱怨他們永遠失去了自我,感覺自己只是個物化了的機器人或提線木偶——他們做了的事情看起來似乎不像是自己做的,而是自動發生的……軀體感覺的組成物質沒有變化……他們缺乏記憶表象,並非表示大腦喪失形成圖像的能力,而是不斷壓抑現有的記憶這樣的病人正在與認知作戰,以為可以保護自己;在內心裡,他們否定一切體驗,阻止自己完整感受任何東西的可能性。」

儘管如此,許多解體者在現實生活中依然足智多謀功成名就,然而,他們對此也只覺得恍然如夢,無法深刻真實地感受到——那不過是自己虛假的一部分,是展示給他人的樣品。

在希爾德之前與之後的其他心理學家,或者同意他的觀點,然後在已有的自我心理學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或者創立全新的理論。1940年,弗里茨·維特爾斯(Fritz Wittels)認為人格解體是由大量自我的幻象(即未融合的身份識別)而造成的。因為超我否定每一個自我意識,使得自我無法接受其中任何一個意識是真實自我。心理學家伊迪絲·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沿著相似的線索,研究了在二戰中因被納粹投入監獄而解體的女囚犯。那之後,她對人格解體產生了濃厚興趣。在發表於1959年的一份述評中,她斷言人格解體很可能表示一個人正試圖緩和內在的自戀的努力,並視該病症為相互矛盾衝突的自我身份識別之間的掙扎。通過否認自我意識中不受歡迎的部分,他們防衛甚至攻擊自己那些不被接受的身份,而各種各樣的相互衝突的身份之間的轉換最終導致人格解體。

另一位名為C.N.薩林(C.N.Sarlin)的心理分析學家也將人格解體定義為意識對各種身份識別之間的矛盾衝突的防禦措施。他說,當父親與母親之間的矛盾觀念或意識被內化融合到了孩子的自我中時,這個孩子就可能會解體。同時存在的相互敵對的身份之間的掙扎很可能導致他或她失去自己原本的自我。

雅各伯·阿洛(Jacob Arlow)是著名的自我心理學分析師之一。他贊同人格解體昭示了內在衝突這個理論,「在內心的矛盾中,自我抵禦焦慮的方式收效甚微。於是,為了更適應防禦的需求,自我出現了裂縫,導致『體驗的自我』與『觀察的自我』的分離。」他相信人格解體可以歸結為是自我在面對危險時的一系列特異反應,包括「參與的自我」與「觀察的自我」之間的分裂——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危險的體驗主要與「參與的自我」相關,從而與「觀察的自我」隔離。阿洛還曾經就記憶幻覺與時間感扭曲撰寫過文章。在二十世紀60年代,他宣稱人格解體解體與現實感喪失代表了即刻體驗的功能與自我審視的能力相互脫離了關係。

阿洛的觀點可以歸結為:人格解體患者的原始自我變異的根本原因是最初完整統一的兩種自我功能(觀察的自我、與體驗或參與的自我)的解離。他說道,在人格解體症中,參與的自我即便沒有被大腦全盤否定,也至少是遭遇了強烈抗拒。不過,病人依舊能夠維持少量現實與內在的連結感與身份識別。

只有極少數心理學家談到夢與人格解體之間的相似性,阿洛是其中之一。的確,「彷彿活在夢境里」,類似的抱怨在人格解體者中比比皆是。DPD的兩個顯著特徵——非現實感,以及自我意識分裂成觀察的自我和參與的自我——與做夢幾乎如出一轍。

以上所有心理學理論後來都在1935年被邁爾-格羅斯(Mayer-Gross)評論為缺乏說服力、毫無真知灼見。當然,假如一個人可以清晰追溯最初解體發作時發生的具體事件,且該事件沒有意義深遠的心理學上的內涵(例如吸食大麻等),那麼他自然對探究植根於內心深處的心理原因的可能性毫無興趣。與之相反,對於某個貌似「顯而易見」的病因或根本不存在病因等觀點過分盲目相信,可能掩蓋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也存在一種微妙而強勢的力量,能異化或扭曲所有人的心理,而受害者根本束手無策。據此看來,在我們徹底探查研究患者的情況之前,不應理所當然地認定他或她的解體及其它癥狀不是由於某種特異的心理過程導致的。

——————————————————————————

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給我最好的鼓勵

你的每一次分享轉發,都可能幫助到其他為病痛所苦的人

公眾號CAIN-HOLD-ON

掃描下圖關注公眾號,期待與你成為朋友

weixin.qq.com/r/UTkeBs7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真的會花錢么
命運?
你好,我看過你的校內網和QQ空間
如何贏得他人的信任?
為什麼總會被笑容欺騙?

TAG:心理學 | 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