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能有多難吃?


來來來。歡迎補充!。

致高校黑暗料理:「這是巨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的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的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舌尖上的中國2》

—————————————————————————————————————————

洗好你的眼!控制你的胃!—————————————————————————————————————————

第一道:紅燒豬乳頭

第二道:香蕉冰糖水

第三道:福建師範大學 月餅炒辣椒

第四道:福建師範大學 清炒橘子瓣

第五道: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雞頭炒雞頭

第六道:武漢大學 爆炒妙脆角

第七道: 橘子炒綠豆

第八道:華南農業大學 加強版西紅柿炒蛋

第九道:湖北經濟學院 「番茄炒菠蘿」

第十道:重慶大學 水果炒肉

第十一道:武大桂園食堂 蘋果炒西瓜

第十二道:華東師範大學 脆皮香蕉

第十三道:四川農業大學 蘋果炒豆腐

第十四道:廈門大學 油炸芒果

第十五道:中瑞酒店管理學院 西瓜炒肉

第十六道:橘子湯麵

第十七道:紫菜汁蓋澆飯

第十八道:巧克力炒飯

第十九道:彩虹糖餅

第二十道:北京體育大學 西瓜炒香蕉

第二十一道:木耳瘦肉南瓜粥

第二十二道:荔枝蘸醬油

第二十三道:板藍根泡麵

第二十四道:荔枝塞肉

第二十五道:葡萄橘子黃桃拌白菜

第二十六道:烤西瓜

第二十七道:炸西瓜

第二十八道:西瓜皮湯

第二十九道:青龍過江

第三十道:西紅柿炒麵包

第三十一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玉米炒葡萄


留學的朋友應該知道,美國很多大學有教會組織,會用免費午餐/晚餐的方式吸引留學生來參加他們的宗教活動。

秉持著「糖衣吃掉,炮彈打回」的原則,我去過一次。

品嘗了據說是有中國血統的女主人做得「中餐」之後

我再也沒去過了。


詳見panda express

國外的中餐館也是,什麼炒飯和炒菜都習慣性放老抽

而且還是那種很劣質的老抽,外國人能吃的津津有味,我都下不了筷子

黏糊糊的蝦餃和燒賣皮,吃不出肉香味的叉燒包還有根本找不到糯米的糯米雞

算上學校食堂飯,基本上就可以代表中餐最差烹飪水平了

————————————

另外題主也是個很有趣的人呢

如果你們想觀察生物多樣性歡迎去她的空間轉轉


北美的中餐buffet,代表了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的下限。基本遍布北美大陸所有人口超過1萬的城市。

所有東西,都是大油+醬油+味精的味道,無論是奶油蘑菇,西蘭花牛肉,蘑菇牛肉,宮保雞丁,蝦仁炒蔬菜,糯米雞,小丸子,椒鹽雞肉,紅燒排骨,糖醋雞塊,還是油渣的饅頭,揚州炒飯,煎餃,小籠包,雞蛋湯,涼拌菜,油炒撈麵,所有東西都是同一個套路,同一種味道。

價格普遍比較便宜,10刀一位左右(更貴的中餐自助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服務員都是中國人所以蠻周到的,可惜菜實在是太難吃了,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油+醬油+味精的標準中式快餐味道,吃了一道菜等於吃了一百道菜,吃了一次等於吃了一百次,吃了一家餐館等於吃了一百家餐館。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你吃了幾家buffet的幾道菜,就會對所有北美中餐buffet統統敬而遠之的神奇菜系。


這個問題在知乎問,一點用都沒有,因為你要我認真答的話,我只能這麼回答你:

中餐那麼多菜系,難吃的不要太多。

按我的口味來說(高亮)

不甜的菜吃著都很難吃,尤其是特別鹹的那種。我覺得無錫菜是最好吃的,北京菜是最難吃的。去了一次北京,感覺正宗的京醬肉絲、豆汁、炸醬麵都是黑暗料理。

在北京吃個早飯,就普通的蛋餅都感覺很咸。

全熟炒的稀爛的蔬菜特別難吃,蔬菜吸收了大量的油和調料,一口下去鬼畜的味道!中國傳統做法炒的蔬菜,我是一口都不會吃的。要麼清水煮要麼吃生。

大部分對我來說川菜都不好吃,因為我滴辣不沾,然而很多人卻覺得辣是中國菜的特色,但實際上不辣的中國菜多的要死。

粵菜里的蒸菜非常好吃,超喜歡,清淡不咸。

我吃口偏甜,但是所有中式甜點,糕點酥類年糕湯圓……以及所有糯米類的,我都是一概不吃的。

所有腌制類發酵類,在我眼裡都屬於黑暗料理。

對了,我家番茄炒蛋放糖,燒雞湯不放鹽。

當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上述我討厭的東西喜歡的人茫茫多,一個中國有歐洲幾個國家那麼大,歐洲那麼點地方尚且有各個國家不同的飲食文化,中國那麼大,光是南北,口味就有很大的區別,像我住在南方沿海城市,去了北方城市,根本吃不慣,還會生病。

對於中國人來說,中餐好不好吃,都是從個人口味出發的。


袁枚在其作品《隨園食單》中有這麼一句話,「食無定味,適者為珍」。

在我們討論什麼什麼有多難吃,什麼什麼最好吃的時候,也不過是自己的主觀判斷。

你知道食物作為一種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要素時,出於生理最本能的欲求時,味覺的判斷已經失去了意義。


暫且只說家常菜

中餐最要命的一點是——如果你做不好,很容易會把食材的缺點放大優點縮小

簡單例子:做個番茄炒蛋,好吃的會吃出番茄的酸甜和蛋的鮮香,沒做好則會吃出番茄的酸澀和蛋的腥氣

你看美式快餐,蔬菜切好了醬是現成的,拌一拌,再難吃能難吃到哪兒去?牛肉餅坯烤箱一烤,但凡火沒大過頭你多烤幾分鐘少烤幾分鐘問題不大;日料同理:咖喱牛肉多燉一分鐘少燉一分鐘吃起來基本沒差,刺身這東西魚的質量第一,切得差點就差點吧,家裡吃不礙事。

可是,你給哈爾濱人做個鍋包肉用番茄醬;給廣州人上盤清蒸魚蒸了一個小時;給四川人做個魚香肉絲裡面扔蘿蔔絲;給天津人弄個煎餅果子裡面撒了一把培根碎

那是要罵街的


前排那幾位侮辱題主的已經舉報不謝。

說實話看完那個「日本料理到底有多難吃」的問題之後,就想來發這個問題,想不到有人已經發了。

想不通有些人就是想要帶節奏,喜歡什麼吃什麼就好了,沒必要把什麼公認的美食貶低。就算是鮑魚海參魚翅,也有人不喜歡吃,山珍海味眾口難調。無論是中國師傅還是日本師傅,幾十年的功力不是蓋的,他們執著的美食不是我們一句兩句難吃就能評價的,而且這是對料理人的不尊重。


大學食堂的。那年我洗澡出來,打份飯回宿舍,看著黑乎乎以為是紅燒肉,回到宿舍吃了才發現是紅燒胡蘿蔔


這個就挺難回答了,不過加個定語會簡單很多,比如我媽做的中餐難吃到我能只用泡麵調味包來下飯。對不起誒我的老媽,出賣你了


修改後的問題,我投折耳根一票= =這些年來反覆嘗試了三次,每次都只咬一口並吐了出來…然而我爸媽卻特別愛吃折耳根 我可是能吃鹵煮炒肝土筍凍羊肉鱔魚泥鰍甲魚紅燒肉臭豆腐榴槤的人啊!!

另外我不吃福建人,因為我就是福建人啊。保護福建人,從我做起。

以下為修改前問題的答案:

@知乎小管家 能不能把這個問題和相關問題 日料到底有多難吃關閉了?引戰話題,令人作嘔。

如果不覺得這兩個問題非常冒犯的話嘗試回答以下問題:

中國人到底能有多醜?

中國人到底能有多醜陋?

中國人到底能有多愚蠢?

中國電視劇到底能有多無趣?

中國汽車到底有多麼差勁?

中國廣場舞有多麼庸俗?

日本人到底能有多醜?

日本人到底能有多骯髒?

日本人到底能有多愚蠢?

日本電視劇到底有多無趣?

日本汽車到底有多麼差勁?

日本動漫有多麼低級?

更新:

在問題xx料理有多難吃下,回答者的回復邏輯是

1.自己感覺xx料理不好吃。

2.理由有以下幾點,如種類不多,如口味單一等,如淡出鳥來。

3.所以xx料理不好吃。

事實上有什麼標準能夠衡量一種料理好吃或者難吃嗎?

是以感覺這種料理不好吃的人數多少作為判准?

是以料理的品種劃分是否繁多作為判准?

是以烹飪技法是否落後作為判准?

是以烹飪的師傅有多用心作為判准?

其實沒有任何一種標準能夠衡量一種料理難吃與否。

為什麼?

因為飲食品味是非常私人的一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准去判斷自己愛不愛吃某種料理,而不可能有一個判斷去判斷某種料理是否難吃。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大家不可以分享自己的飲食體驗,事實上同樣愛好某種料理的人在問題下曬照分享,其樂融融。問題在於很多人在某種料理更難吃的問題下面侵犯到了別人的飲食品味。我不僅不愛吃,還覺得大家都不應該愛吃,不僅這麼想,我還要說出來,不僅說出來,我還要怒刷xx料理愛好者的時間線。

我不愛吃紅燒肉,理由有三

1.紅色的,看著就沒食慾,我不愛吃。

2.燒出來的,我不愛吃。

3.肉好多,這麼油膩根本吃不下去,我不愛吃。

綜上所述,紅燒肉真的是太難吃了!

誒呀,你看我多麼邏輯嚴謹,如果有人提問「紅燒肉到底有多難吃」記得邀請我。

更新2:

之前的更新總結起來就是:我覺得你沒禮貌。

評論區很多回復無非是我說,我堅持自己的立場怎麼了呀?還不讓說話了嗎?我的言論自由!自由高於一切!我沒有冒犯你哦,我只是闡述個人的看法呢。

我知道,大家有言論自由。只是xx料理有多難吃的話題,聽起來就像,

人家男生和女朋友說,「親愛的,你肚子上的肉肉真可愛,總是忍不住想抱抱你 」

而路過的你,卻不禁翻起了白眼,「這沒有150斤我吃x,鬼知道可愛在哪裡,這男的怕都抱不起來!」

言論當然自由,只是可能被打。


食堂菜

自成一系


知乎確確實實是個神奇的地方,無論你在上面問什麼問題最後都是有解的。

所以後來出現了一個挺不錯的共識,「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但是自從「XX可以有多XX」體出來以後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這類問題討論的既可以是普遍情況又可以是個別情況。因為不論是普遍情況還是極端情況,毫無疑問都可以是事實。在人類生產力水平和信息通達度空前的當下,我們可以採集並分享各種各樣包羅萬象的信息。以至於我們總能發掘到很極端的例子,來回答任何稀奇古怪、別出心裁、別有動機的問題。

話說到這裡已經很明白了,我不是針對誰,這裡和隔壁那個「日料可以有多難吃」的問題都是XX(和諧)。

好吃 不好吃 本來就是很主觀的,能夠進行客觀量化的指標只有該餐廳的營業額,亦或是「米其林星級評定」。

但是對於個體來說,由於個體間差異性以及個體數量的龐大性。即便是99.9%的人覺得好吃的餐館,剩下的0.1% 在乘以60億以後 依舊可以成為一個龐大的數字,哪怕其中只有千分之一的人水知乎,也能塞爆整個知乎。

所以說,基於個體間的差異性以及信息的冗餘性,在知乎上不論是對此類問題(xx可以有多xx)進行提問,還是採集意見、學習人生經驗最後都不過是無稽之談。因為你得到可能都是極端例子,而且這類例子還可能很多。最後很有可能形成偏頗的認知。

這類問題可能可以擴大你的眼界,增加認知的全面度和廣泛性。

但除了這以外,就只剩站隊了。

在正常人眼裡,其實真的就是一幫ZZ啊。

老子吃自己愛吃的,管你中餐日餐法餐啊,炸魚土豆要是對我胃的話,老子照樣也吃腐國料理啊。

一幫閑著蛋疼的人每天就愛撕,撕著撕著 還能撕到餐飲板塊。

也是厲害的很吶。

政治鍵盤俠們放過餐飲板塊好不好啊。


在我的朋友圈裡基本上所有朋友都知道我不挑食,也沒有特別不吃的食物,香菜,茼蒿,韭菜,芹菜,胡蘿蔔什麼都不在話下,作為一個南方人我連豆汁都能喝一整碗,還說我挑食那就太過分了。但我在北京的時候有兩個同事向我推薦的兩個食物我真的只吃了一口就吃不下去了,一個是炒餅,一個是冷麵。

某天中午跟同事一起去吃午飯,來到公司對方的一家小餐館,同事十分熱情的向我推薦了炒餅,把炒餅都快說成了山珍海味,這次不吃好像下次就吃不到了,理所當然我點了一份炒餅,端上來顏色金黃還挺好看,看起來跟九江的炒豆粑差不多,我大吃了一口,頓時就感覺不好了,咬不動,嚼不爛,而且還沒什麼味道,實在是無法接受把整盤吃完,最後只能放棄炒餅重新點了一份蛋炒飯。

還有一次是周末跟同事逛街,大中午找吃的,大熱天兒她好意的給我推薦了冷麵,我問面是冷的?對,夏天吃特別好。點了一份端上來同樣是很好看,但面上有一層冰渣,我拿起筷子撥開冰渣挑起麵條吃了一口,不僅冷還很冰,頓時就不能接受的把面吐到垃圾桶了,可能是吃冷麵之前沒有心理建設,也可能是以前沒有吃過類似油膩帶著辣還是冰的東西。綠豆湯,銀耳湯是冰的沒問題,但排骨湯,豬肚湯是冰的就不敢想像了。

一個食物好吃還是難吃完全是個人主觀感受,這當然跟食物本身有一定關係,但換個時間,換家餐館,換個心情,還是同樣的食物,說不定就能接受了,但從這兩次之後我再也沒有嘗試去吃炒餅和冷麵了。


謝邀!

現在讓我告訴你們中餐有多難吃

難吃第一重:碳水做主角

難吃第二重:濫用植物油

難吃第三重:不鮮放味精

難吃第四重:辣椒蓋腐敗

難吃第五重:沒肉豆腐湊

難吃第六重:碎肉充好料

難吃第七重:奶製品缺失

難吃第八重:酸敗當美味

難吃第九重:鹽是免費的

難吃第十重:調料萬能品

當然,這僅僅只是冰山一角,中餐的難吃,遠不止這些。更重要的是,中餐不只是飲食,更是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藝術,是一種基於思鄉情感構成的意識形態。


不說精日不精日啊,中餐有八大菜系、十個候補菜系,一千種口味。日料十種口味,五種還是舶來品,有的比嗎?說到美食大國輪得到日本嗎?可能中法土輪完了加上東南亞也輪不到日本。

有人又說米其林,,拜託米其林除了西餐靠點譜就香港、日本那些個店能把人氣死,又貴又難吃,想上米其林裝修好點、整點故事、整點概念,整點標準化,不完了嗎?信幾個米其林評委還不如信大眾點評、yelp,當然啦,這種點評網的全五星有時候也會人云亦云,大家都說國王穿衣服了你也不好意思特立獨行,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符合大眾口味的。

有人說我不審題,題主就想釣魚聽個詆毀~好呀,中餐這麼多種想挑點毛病還不好說?

粵菜清炒白灼清淡之外其他都太油膩,坐飛機或者一路顛簸之後是不適合吃這些什麼燒鵝滷水帶鍋氣的河粉、什麼熬了幾十個小時的沒什麼味道全是精華的煲湯的,會氣浮於上,不懂?就是會催吐。

魯菜為代表的京津冀豫東北菜,濃油醬赤,大甜大咸。江南嶺南都會覺得太齁而忍受不了,當然了如果食堂菜就那點忍一年之後你也能成北方口味。

加一個洛陽水席,明明是現代菜,非說是唐朝留下來的,一桌子湯湯水水的有些原材料明朝之前都沒有就硬拗,正宗的唐朝宮廷菜《燒尾宴食單》又不是沒有流傳,人也是粥餅肉羹飯點心一應俱全的好嗎。

西北菜酸咸辣,山陝出品太糙,甘寧偏新疆和少民,動不動一個大海碗端出各種各樣的面,就幾瓣大蒜,啃幾塊羊骨、大盤雞,齊活~全然不在乎等下跟他對話的人的感受。

西南川菜麻辣,湘菜香辣,黔菜糟辣,在現今這個社會大多喜歡但是胃受不了,而且屁股也受不了。

江浙滬淮揚,菜品清淡偏酸甜,美食家特別喜歡說吃不出鮮味的都是勞動人民,喜歡調侃勞動人民上來吃魚腹,在我看來,就是瞧不起外地人的本地窮人為食物寡淡找個借口。當然,其中的官府菜,還是可以以吃的。

潮州菜,恕我直言,吃起來鮮,但是可能是魚露的關係吧,菜端進來我就想跑出去。

閩南菜,客家菜,贛菜……先這麼著吧,樹敵太多怕被舉報


食堂。

我已經要吐了。


可能有點跑題,因為它稱不上「餐」,僅僅是一種食材吧,但是又不吐不快。

那就是折耳根------也就是常聽說的魚腥草。

反正這東西是我有生之年最不能下咽的食物,沒有之一。雖然我也極度厭惡生薑,但是還是沒到一口不吃的地步,折耳根就不一樣了,徹底擊敗我了。。。。


之前要是有人問最難吃的中餐,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美式中餐。

就在今天,我發現我真的錯了。阿三朋友為了中印友好,帶我們來到這裡:

恩,你沒看錯!Indian Chinese Cuisine...印!式!中!餐!

一開始對這個店還是有好感的,畢竟是義務幫我們宣傳中華文化。

雖說這畫風有點濃郁,但是基本樣子還是有的,這長城畫得還是相當可以。

這幅浮雕也不錯,連《愛蓮說》都知道。

這幅雙龍戲珠雖說差點意思,不過也說得過去。

然而,就在我拿到這盤羊肉的一刻。。。說真話,先別說是中餐,就沒吃過這麼難吃的飯。羊肉完全沒有羊肉的味道,滿滿的麵粉包裹,又咸又辣,十分重口。畢竟自己點的餐,含著淚也要吃。

重點來了,阿三朋友說這家的菜很正宗,杠杠的印式中餐口味,能在北美吃到真是不容易。聽到他們這麼誇,我真的沒法接。當著面,又不能說不好吃,只能頻頻點頭附和,還不錯,挺好吃。

吃到最後,還剩下了三分之二,連打包帶走的勇氣都沒有。老印服務生大言不慚得問我為啥剩這麼多。EXO me?最屈辱的是,不得不當著他的面給了20%的小費,真心有種割地賠款的感覺。

印式中餐絕對中餐屆泥石流!講真,老印不好好做咖喱,跑到北美開印式中餐館,這到底是怎樣的國際主義精神?

老印朋友帶我們來這不中不印的地方,本來想促進下中印友誼,結果這下雙邊關係更緊張了。。。。


這麼說吧,我媽做的飯我得用水送服,也養成了這個不好的習慣。

後來去外地讀書,食堂的飯讓我胖了20斤。


題主用詞不當,雖說是早中晚三餐,但中間那個叫午餐。

午餐是挺難吃的,不知道吃什麼,對一個選擇困難症來說有事如此,繁複多雜琳琅滿目,不知道選什麼,是挺難。


其實就是中國有哪些黑暗料理的另外一種問法嘛,感覺歐美那些對中國的皮蛋臭豆腐毛雞蛋這些接受能力還是比較低。這些答案在知乎可是不少。

只不過換了個提問方式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了23333。

嘛,群眾還是比較好煽動的


謝邀。這種東西真的能吃?一看到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彷彿突然得了密集恐懼症

還有澳洲某些中餐館的油膩炸貨和油膩的謎之搭配炒菜,讓人看到之後胃部就會痙攣。。。

這種油膩膩的機械加工的裡面裝著肥得要死的碎肉和謎之口感的蔬菜的東西居然能在澳洲流行開來,我真的無力吐槽。。。

但是最可怕的還是這個,這已經不是難吃的範疇了,而是生化危機的感覺。。。充分展現了熱帶土著的殘忍。。。


你們那些食堂菜,美式中餐,好歹還能挑出來一兩樣吃飽好么!!!我算是劉姥姥入地獄版大觀園,見識了中餐能有多難吃,如果那玩意兒也能算中餐的話!!!今兒晚上吃的,現在想起來還想吐。。。

事情得從男朋友剛出差回法國說起,正你儂我儂階段,他昨天忽然神神秘秘地對我說「我請你吃一家超贊的中餐廳,特別棒,我剛剛發現的,好希望帶你去呀!!!」

我其實對他審美里的中餐廳不抱任何希望,但這孩子心意到這兒了,就開開心心地接受了。

然後我們今天開車跑了好遠啊,加上我特么倒地鐵的時間,一小時加!終於我們在巴黎94省邊上,看到了這家中餐廳!!!

名字就不說了,還是家超大的連鎖店。一家超大的,在法國人里人盡皆知,在中國人里毫不知名的中餐廳。有種生活在平行宇宙的感覺!

還在路上的時候,我男朋友說「到了這家餐廳,你可以跟大家說漢語喲(特么的跟我沒去中餐廳吃過飯似的)」

結果!

結果!

你們見過那陣勢么?一個大廳里,人山人海,跟結婚宴席似的,唯一不同的是,特么的全是歪果仁,除了服務員之外,只有我一個中國人!!!

一個中餐廳,一二百人就餐(當時已經十點了),除了服務員,只有我一個中國人!!!!!!!!

不說了,直接上圖吧!

誰要能找到一個中國人,留支付寶號,五毛錢,立刻轉給你!!!!

我男朋友一副奔向解放區新生活的樣子,脫了衣服擼袖子就蹭蹭蹭拿了一盤。。。

他看著我問「你怎麼拿這麼少?你不餓么?」

我餓啊!!!我特么餓你媽啊餓!!!

他還說,那邊有筷子,你咋不去拿?

我搖搖頭,心想,就這球玩意兒,不配用筷子,老子下手就能解決!

然後我很不開心的說「這不是中餐」

我男票說「當然不是,這是日餐」

你。。。你。。。雖然我對日本也沒什麼感情,但那一刻真想代表月亮拍死他,維護亞太餐飲的榮耀。。。

當然,有朋友就問了,一個自助餐廳,應該不止這些吧!

當然不止這些,你們看到那群排隊的人沒,都是等著炒跟鐵板的,鐵板人多,我搞了點東西去炒,後面有一排醬料要選,也就是什麼味道的炒菜。我就蒙蔽了,特么的一個都沒聽說過。。。我讓我男朋友給我推薦,他說「你是中國人呀,你可以用漢語跟師父講話呀!」

講你妹講,我跟華二代只能用法語交流。。。最後閉著眼選了一個面善的醬,結果還是踩雷了。。。

總之這頓飯,吃的好辛苦。

我不是一個挑食的人,你們高票罵的那些食堂菜系以及美食中餐(好歹還算中餐),給我來一打!!!我直播吃光它們!!!

晚上十點左右偷拍的!!!作為一家。。。x餐廳,他們也算很成功啦!


個人覺得李大嘴雖然是大廚,但是他在領導佟湘玉的高壓政策下,發明出了如下幾道彩,應該不好吃。

麻辣魚鱗,

酒釀蘿蔔皮,

紅燒胖大海,

酥炸小黃瓜,

炭烤母豬蹄,

清蒸黃花魚,

湯水蛋花湯,

冰糖肥腸。

不好吃吧·········


作為出差這麼多年,壓縮餅乾睡帳篷都可以。。。

說說是在吃不下的

1,折耳根,魚腥草,四川同學叫我吃,腦花都解決了,到魚腥草崩潰了

2,豆汁。。。只有一口,噴了

3,雲南怪味蘑菇火鍋。。。有三分之一味道不錯,剩下的,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味道感覺像中毒了。。雲南的蟲子很好吃

4,寧波有種比大連的臭魚爛蝦醬還要誇張的發酵海鮮,吃不下。。噴了

5,湛江那邊有特別黑暗的魚生。。。超越第四個

6,酸臭。。。mmp,鯡魚罐頭也就這樣吧

7,水蟑螂,這個在廣東快一年鼓起勇氣多次,不敢吃,不知道味道如何。。過山風味道不錯,鱷魚肉不好吃,其他廣東人吃的各種東西味道都不錯。

想到這麼多,其他的想起來再補充


我前兩天還看過另外一個問「日料有多難吃的」。這種豎起一個靶子,先限定「XX就是難吃」來讓一堆人吐槽的形式我不能贊同。

每一種食物都會有人覺得難吃有人覺得好吃,畢竟人與人口味和個人習慣差異很大。從另外一件個角度講,我們生在中國吃中餐長大,自然覺得正經中餐普遍好吃,認為什麼日料、西餐、西式中餐和食堂中餐都是不入流的存在。

美國人吃左宗棠雞吃得不亦樂乎,雖然那是不被中國人認同的美式改良中餐。

日本人吃天津飯吃得不亦樂乎,雖然天津人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津飯。

同理來看,我們在國內吃的日料西餐有幾個可謂「正宗」呢?都在是飲食交融大潮中的融合產物。

這幾年十分火爆的北歐黑暗食物鯡魚罐頭,我們買來大多是為了驗證「它有多麼難吃」或滿足獵奇心理。噴濺的汁液混合噁心的氣味,彷彿我泱泱華夏如何高尚,北歐人吃的都是屎。但我在前一段時間看過一個留學生在當地人指導下吃鯡魚罐頭,它需要在溪流中打開沖洗,和著其他佐料一起下肚,這樣一來和臭豆腐納豆估計沒什麼兩樣。

中餐日料西餐固然都有一些人不能接受的食物,但很大一部分都是我們生活中養成的飲食習慣所導致的思維定勢。

沒有什麼食物有更高級這一說。就像我們吃皮蛋臭豆腐,日本人吃納豆拌米飯,北歐人的鯡魚罐頭,讓他們三者交換一下估計都能吃到吐。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反過來亦是如此。


問題居然又改回來了………

好吧,還是看最下面的原答案吧。

…………以下是上次答案………………

問題居然又改了……

好吧,意思還是一樣的,不用改答案,太好了。

………………上上次的答案………………

問題居然改了……

好吧,我來說說我吃過的最難吃的中餐。

1、胡辣湯。

也許是那一次做的人做得難吃吧。我印象中的胡辣湯等於鼻涕。

2、東北的羊湯。

也許還是那一次做的人做得難吃吧。我印象中的東北羊湯等於放了醋和香菜和很多水的鼻涕。

3、麻辣香鍋。

我不知道發明這道菜的人心裡在想什麼,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可以明顯從麻辣香鍋里感受到對干鍋的深深的惡意。

4、我4歲那年,我爸有一次做的蛋炒飯。

他用帶鍋巴的軟飯炒,蛋不知怎麼回事巨腥,光這兩點就夠你們感受一陣了。他自己都吃不下,說噁心。

…………以下為原問題「中餐到底有多難吃」的原答案………………

中餐的難吃,本質上是來源於有對自己吃慣了的食物的絕對的優越感的人。這種本質,跟世界上其它國家的食物難吃的本質是一樣的。

例如有些老外覺得皮蛋難吃,南北方人互相覺得對方的豆腐腦和粽子難吃,等等。

題外話,在四川,大街上賣的豆腐腦都有甜咸辣三種,每種口味的選擇比例也是差不多的。四川人更偏好辣味豆腐腦(富順豆花飯),或者直接燙火鍋,但會把甜豆腐腦當甜食吃,不鄙視什麼味道。


當然是苦瓜炒蛋了!!!還有魚腥草,。,。

還有紅燒大肉,很肥很肥的那種。

就我一個在好好答題嗎!!


在答這道之前,我想請問各位為什麼有些菜一定要用豬肉做,有些菜,一定要用牛肉做。

首先你要承認所有的食材都有它特定的味道。

做龍蝦,一定要配米或者麵條,為了吸收它的湯汁和鮮味。

烹制蔬菜絕不能過火,破壞其口感。

我們發明了很多烹制方法和炊具為了激發和鎖定食材本身的味道和口感。

而調料的作用是激發食材本身的味道,並使其和其他食材的味道調和。

所謂美食,便是最大程度地激發主料的美味,輔料,香料都是為這個目的而服務的。

如果讓香料和輔料的味道佔據了整道菜,乃止整桌菜的味道,麻痹了食客的味覺,這就是喧賓奪主,這就是對食材的侮辱,也是對廚師的侮辱。

而在今天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的一般人能消費起的餐館裡,面臨著三種挑戰: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房租居高不下。

但是飯店需要盈利,那麼如何保證盈利?就需要降低成本。

房屋成本難以控制。但是其他兩項的成本控制相輔相成。

那就是以化工製成的人造調味料帶來的去廚房化。

當然這是我個人理解的,最開始由麥當勞等快餐所帶來的經營方式,由中心廚房生產的半製成品在門店經過簡單的加工便可以為客人帶來質量可靠的餐食。

現在絕大多數烤魚,川菜館就是這樣做的。在工廠里做好的湯料凝膠(姑且這麼描述吧)和魚(肉)一起丟進鍋里,等凝膠變成液態,就可以上桌了,味道也不差,但是我不能稱其為美食,它也對不起150元/例的價格。

一些連鎖的川菜館,更加標準化,它的擔擔麵,口水雞,甚至麻婆豆腐嘗起來都是一個味,後來我不科學,但是仔細得看了一下他們的基礎調味料都是一樣的……我承認,每一樣都不難吃,但是我絕不能說他們好吃。

其實我要說的是,不光是這些,其實國內絕大多數我們能吃得起的餐館,包括很多很多為一些所謂的老饕所樂道的蒼蠅館子,都是垃圾。

無非就是依靠人造的香辛料和味精堆砌起來的人造快感罷了。

麻,辣,燙,是最容易實現的美味,因為它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實現,也可以掩蓋很多不新鮮的食材的味道。而且百搭。

但是不管是豬肉,牛肉,羊肉,魚肉,還是任何蔬菜,被人造香辛料那麼一處理,再澆上熱油,不就只剩下麻,辣,燙了么?用澱粉做的肉味的澱粉棒被稱為香腸,用澱粉做的魚味求狀物體被稱為魚丸,用澱粉做的看起來很像蟹肉的柱狀物被稱為蟹棒……很好,不過我並不買賬。

不,你不是愛吃這道菜,你只是愛上那些調料罷了,而那些調料不過是從化工廠里生產出來的5元/千克的沒有靈魂的東西罷了。

我們家樓下有個小館子,賣炒麵賣得很火,但是說到底,還是那辣椒粉,胡椒粉,和莫名的調味粉末,還有大把的味精以及滾燙的色拉油在起作用,很多人認為好吃,但那不過是對舌頭無益處的刺激罷了。

口頭一時爽,剩下好幾天滿嘴都是味精味。

中華美食,難道只能墮落於靠調味料取勝了么?就不能有大眾的廚師,用心做出一道菜么?我一直覺得,做菜是一件很重要也很親密的事情,食物,不只維持著人的生命,也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交流的方式。以前的王吃著各地進貢來的肉和蔬菜作為象徵著它統治各地的儀式,勤勞的漁夫撈上來的魚,勤勞的牛仔再潘帕斯草原上放牧的牛,萬物皆有靈性,人家被大卸八塊送到廚師的案板上,不是讓你來隨便搞搞浪費的,用一堆化學調料,讓食客連是魚還是牛都嘗不出來,對得起那魚和牛么?

很抱歉,目前去廚房化的趨勢是不可逆的,但是,只要不是廚師做的,我都不認為那是美食。

可能在未來,只有父母的飯菜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美食吧。


記得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答主所用的80年代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中國篇的掃描圖片,其中作者講到中餐是一種「饑荒料理」:幾乎所有食材都會被切的很碎,放在一種叫炒鍋的廚具中用大火炒制以追求加熱效率的最大化。動植物所有能吃的部分都會拿來吃掉,所以發展出了很多見所未見的奇怪食材。雖然看著很膚淺可笑,但是細細想來確實有這麼個道理。(有點偏題,純屬分享有趣的觀點)


中餐里最難吃的莫過於食堂飯:)

考完試老子就回家!

【考馬哲的時候腦子裡一直在循環播放國際歌,無法理解我寄幾的大腦。】

————————更新一下【為啥題目改了?】

放一些同款表情包,考試周共勉

水印自己弄掉吧,我還沒來得及弄。


中餐很好吃啊,不過中餐雖然看重技巧,但是並沒有把處理食材的技術量化和標準化,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盤魚香肉絲。

另外,過於看重技巧的傳承,但是對於食物的本質,味覺的本質和量化,這些「道」層面的東西關注太少。


南京菜。我不是很懂就隔了那麼點地方,口味能差如此多,咸炸我了。。。後來知道大概是鹽商的歷史因素?鹽放越多越炫富?難以理解啊。。也不是說多難吃,反正南京人自己肯定吃得很歡。而是第一次去南京點了一大桌菜,長得都很好看,吃著快齁死的怨念吧。。。看著一桌美食不能下口,從此難忘。


我吃拉麵的時候經常碰見熟人,就是地鐵站里那些homeless。他們要錢要個10分鐘不到就能來中餐館吃一頓,便宜,而且服務員都是中國留學生不給小費也沒什麼…(雖然我是給15%的


蘭州拉麵,就是那種湯頭一股味精味,牛肉少得可憐的路邊蘭州拉麵,最受不了的是吃了幾分鐘後,麵粉擴散到湯水裡,完全感覺不到麵條應該有的爽滑和彈性,只能說一分價一分貨吧。


我自己做的菜


我校食堂的鍋包肉和冷盤我實在選不出哪個更難吃。

鍋包肉整個泡著粘糊糊的糖醋汁里,裡邊包的肉不是切片而是切塊。整個就是一拿糖醋汁勾芡的溜肉段。

冷盤從外表上看就是普通的香菜乾豆腐拌黃瓜,實際買了一份發現居然在裡面放蜆子,一咬下去嘎吱嘎吱都是沙子。我現在真佩服發明「牙磣」這個詞的人,除了這個詞我想不到什麼可以更好的形容這份冷盤了。

無論哪種食物難吃都是沒有下限的,好吃卻是有上限的。如果你覺得難吃的xx國食物別人卻覺得好吃。大概只能說明你的上限還沒夠到人家的下限吧。


當然是我媽做的黑暗料理,比如用藕湯下的餃子。比如吃剩的調料湯在冰箱里放七天以後拿出來下面給我吃。

為什麼這個問題(原問題:中餐可以有多難吃)會被噴,而「媽媽做飯難吃是什麼體驗」這種問題就不會被噴?

有誰能告訴我這其中的區別?

「中餐」二字觸動了誰的神經?


太難吃了,沒肉豆腐湊,沒豆腐肉湊,辣椒里吃不出奶製品,奶製品缺少動物油。


我們公司炒的的大鍋生菜。味道聞著像精液的腥味。是在找不出比這更貼切的詞了。


曾於某海某林中學食堂得嘗紅燒豬奶子一件。一口咬下去的那股騷味至今難忘,每每回憶此事必定犯噁心。然後有次在微博上看別人吐槽學校伙食不好,說難得在食堂分得老大一塊紅燒肉,咬了之後發現是豬奶子。我看到之後觸發了靈魂中的記憶直接吐了。


先舉報再答題

這個問題怕不是韓國人提的吧?

難道不會說「有哪些難吃的中餐?」

而是「中餐有多難吃?」

???!

謝謝,美食大國不歡迎沒進化出味蕾的物種。


太單調,單調得讓人發瘋

日常生活不可能天天去高級的店,而普通外賣的菜單真是看得我頭疼

黃燜雞,小餛飩,沙縣,蘭州拉麵,麻辣燙,以及各種肉菜煮一煮澆在飯上的蓋澆飯

不管用哪家外賣都是這些東西,味道都一樣,真心要命

吃幾回還可以,天天吃換你你也瘋

很多外賣最貴的竟然是麻辣小龍蝦,大概他們也知道自家東西的味道還不如直接把小龍蝦扔進鹵料里

小龍蝦好不好吃?我覺得是好吃的,問題在於這個日本充作牛蛙的飼料,在中國被切也不切就成了美食,這就比較謎了

倒是很多答主所詬病的豆汁啊鹵煮啊,在我看來算是中餐中的一股清流了,好歹家家味道不一樣,配鹹菜焦圈也都行,分量也足,口重吃起來也習慣

不過豆汁鹵煮的逼格大概很難讓中餐吹滿意,會覺得我這種吃不出中餐美味的下等人只配吃北京美食吧

在我國生活過的話會知道,很多我國人對吃是沒什麼執念的,中午蹲在馬路上/辦公室直接吃折籮蓋飯,甚至乾脆一個手抓餅就解決了

原因很簡單啊,反正專門出去吃也沒什麼好吃的,隨便對付一下也沒什麼區別

畢竟吃貨,是需要美食來培養的

嘛很多人就該說了,「你這種不識貨的土包子享受不了高級貨色」啊是是是各位美食家是我才疏學淺了

但是我就想問問,如果都使用中檔材料類似的步驟

我搞個貴乎最喜歡的雙盲的話,你們能吃出來開水白菜的湯頭和家裡用濃湯寶做的的區別嗎

事實上吃不出來

都攤開來說吧,其實家裡做的,樓下蒼蠅館子做的,與所謂米其林二星「大董」最後的10%差距就是在打光、表演、刀工和材料上,和手法基本無關

說真的高端中餐館子有不少賣的就是人氣和製作過程中的表演,真說技術水平和蒙餐大廚很難比

畢竟他們不太追求那個,水煮個羊肉拿刀一切,撒點鹽就給你吃

你還真能吃的一點不剩。

順便

還有些人提什麼「陽澄湖大閘蟹甘甜肥美」,「金華兩頭烏做的紅燒肉入口即化」

這類人我怎麼說呢

更大程度上是心理上的因素和調味料導致了誤判

兩頭烏我不是沒吃過,但是說真的我覺得膩的慌,真的不想天天吃

要不是廚子一邊忙活一邊和我們吹我都吃不出那點甜味

噢偏題了,入口即化某種意義上就等價於脂肪太多啊…

十年前吹法國鵝肝的那群人用的是一模一樣的話,沒想到現在還有人信那個…


從小到大,我媽燒的青菜是苦的,肉還不錯,然後我就一直吃肉,不喜歡吃蔬菜。直到第一次去同學家吃飯,同學媽媽燒的胡蘿蔔絲炒土豆絲味道甜甜的,驚為天人啊!然後總想著一天到晚去同學家蹭飯╮( ̄▽ ̄"")╭嗨呀


廣東地區

1.楊國福的微辣湯底面,有煮豬肉後的浮沫,而且苟使一樣辣

2.飯堂,番茄炒蛋里加了很多很多鹽和番茄醬,吃起來一股咸甜混雜的腥味

3.很多餐館的水煮肉片都是兩個極端,一個是橡皮,另一個是嚼過很久的口香糖

4.牛肉喜歡用大塊純肌肉條,例如黃瓜條。在餐館要不就是肋骨要不就是筋多的牛腩,炒牛肉就是黃瓜條。如果想吃牛肉吃個爽,除了不知道是什麼位置的牛肉串就不知道點什麼好了(還不一定有牛肉串)


轉了一圈記居然沒這個答案。那就是 南方航空的麵條


我一個山東漢子來到美麗的四川上大學

剛來的時候有一次晚飯不知道吃啥就去校門口買了一份涼麵

然後開心的回寢室吃了起來

但是吃著吃著……怎麼回事……有股奇怪的味道……

然後越吃越受不了了 什麼鬼!一股腥味!wtf!

後來才發現罪魁禍首!名曰,折耳根!(又叫魚腥草、側耳根)

就是這個東西

恕我直言,這可能是我吃過最難吃的東西了,簡直挑戰我的味蕾(′▽`)

但是,我四川的室友都覺得這玩意好好吃是什麼鬼

有一天他們買的

涼拌折耳根

看起來很誘人對吧

然後我忍不住吃一口。。。

噗噗噗╮( ̄▽ ̄"")╭

wtf!?還是那股無法言語的!腥味!

對於我這個北方人來說,這大概是黑暗料理之王了吧(′▽`) 不信你來四川吃一口試試!


就我個人經驗,高檔菜不談,就比較低檔快餐店,小餐館日本普遍味道好於中國,早餐是不錯但是你自己住的附近好吃的人多嗎?真正好的風毛菱角,日料平均水平比較高,快餐店味道也可以不錯,麥當勞肯德基這種國際連鎖快餐味道普遍也好於中國


餓了么上面的中餐,真的是難吃還貴。愧對祖宗愧對人民,每次我就吃幾口,暗自下決定,我要帶餐。

還有我是咸黨,表示甜豆腐花,簡直就是反人類

還有炒苦瓜


廣。。。廣東人做的福建人?


中餐好吃與否與個人口味和廚師手藝有關。所謂的我之蜜糖,彼之毒藥。

曾經吃過最難吃的是在我家附近一家徽菜館裡吃到的鐵板毛豆腐,當時出於對這道菜的好奇,點了這道菜。

不知道是本來就是這個味道,還是廚師做的稀爛,吃下去的感覺。。。怎麼形容呢。。。

就好比走到了一個巨大的化糞池邊上,裡面堆滿了散發著濃郁味道的排泄物,然後跳下去,大吃一斤的感覺。。。


這也得分人。 每次我媽燒菜我都特別感動,怎麼有人能夠化神奇為腐朽。


難吃到出國在外的時候,一天不吃地溝油渾身難受。


看到這個提問也真是夠了,哈哈。

這個有對日本菜難吃的問題是一種報復嗎,可能有一定成分。

但是我覺得深層的原因更應該是,我們需要正是自身的問題和缺點,就如醜陋的中國人一書。

回頭一看,跑題了,2333333...說回題目了。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中國地域廣,美食豐富,特色鮮明,所以難保不齊有別人不喜歡的口味,所以只是說我個人看到的一些小問題:

1.口味跟風。這幾年火鍋泛濫,到處都是,這反應出食客的認可與喜愛,但是同時也造成其他類型美食的多樣性減少,當然火鍋種類也很多,我也是火鍋控,233333

2.調味品濫用。首當其衝的就是各位增鮮劑,如味精這類增加鮮味的,消費者不是傻子,這個放多了,喝著就皺眉,放這麼多,我喝不出來嗎?湯鮮靠的是食材,而不是這些輔助手法。無論桂皮八角,它始終不是主食材,更別說那些增味品了。

讓我們回歸初心,食其味,品其鮮


作為一個廚師 我不得不說兩句 有時候飯店菜不好吃 真的是廚師的問題 就比如說我21歲 拉麵師 一個月六千 我15歲就在飯店上班 16歲就出師了 剛出師也有客人反映說這家面不好吃 但是沒辦法啊 我要的工資低 那時候拉麵師工資一個月五千 我只要三千五 老闆為了省錢 然後我就在哪練了一年多 技術練出來以後 出來就拿五千五 其實現在大部分的飯店(我說的是中檔以下)基本上都是十七八歲的在後廚炒菜做飯什麼的 你要去哪些高檔酒店 去之前先跟經理說一聲 讓大廚給你炒 你願意加錢 你看好吃不


美食,是可以吃下去的幸福記憶

雞爪在中國,無論東南西北的大小熟食店中你總能看到它的身影,足以證明它在廣大吃貨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雞爪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歡是因為它的口感,沒有肉只有皮,含豐富的膠原蛋白。雞爪Q彈十足,每一口咬下去,都能感受到雞爪的糯度和黏度。

為什麼外國人普遍不吃雞爪而中國人普遍吃雞爪?說到底其實就是人多食物少,導致中國人對食材物盡其用。

不但對食材選擇百無禁忌,並且對每個可食部分都會以專門的烹飪方式予以利用。

儘管現在物質比原來豐富了許多,但這個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個中詳細緣由,大家可以移步《舌尖上的中國:自然的饋贈》進了了解。

其實在吃雞爪這件事上,我們並不"奇葩"。吃雞爪的國家還挺多的,比如泰國,越南,菲律賓。遠的國家比如南美洲的秘魯,墨西哥,甚至南非,俄羅斯和羅馬尼亞都是吃的。

都說吃雞爪是沒辦法優雅的,為了能優雅的吃雞爪,可以先將雞爪加工一下,去除指尖並剁成小段。

將剁好的爪段再用涼水沖洗一下

放上蔥姜冷水下鍋焯水去浮沫

雞爪焯完水放底油八成熱,入蒜未、郫縣豆瓣醬

炒香並炒出紅油倒入雞爪

倒入開水至雞爪平面,加入生抽、老醋少許

煮10分鐘左右即可大火倒入蚝油收汁盛出

平日里我去吃肉蟹煲就是沖著雞爪去的,因為感覺肉蟹煲里的螃蟹都不如雞爪好吃。所以雞爪也可以和其它食材一起搭配,有時間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辣椒炒橘子炒月餅炒草莓炒南瓜

昨天剩的紅燒肉+炒豬肝+杏鮑菇=大雜燴

昨天剩的紫菜湯+白蘿北=今天紫菜蘿北湯

食堂的菜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的。。


麻煩請把問題改成中餐能被做得有多難吃


巴塞羅那裝修的最得我心的中餐館out of china

昨天滿懷信心和激動之情去了

特么的也太難吃了把。。。。。。

怪不得慢點都是老外

也只能騙騙老外了

???


中餐。同是一種東西,做的人不一樣,味道差別也巨大

所以,認為中餐難吃的,無外乎兩種情況

要麼是不會做,要麼是不會找。


各校食堂和各地旅遊餐


曾經看到過一道菜,好像是韭菜土豆胡蘿蔔澱粉肉餡不知道通過什麼烹飪方式弄成的一盆糊狀物體,當時看到真的是卧槽了噁心死我了。

但是還是挺好吃的。


推薦閱讀:

最受歡迎的常見家庭干鍋菜做法是什麼?
天冷吃口熱面,哪個地方的拌面最好吃?
寒鰤 | 冬季必吃的旬之美味
如何優雅地食用大型棒棒糖?
你有哪些「只吃一口就讓人尖叫」的拿手菜?

TAG:美食 | 中國文化 | 廚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