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密宗的「即身成佛」怎麼解釋?


整理自四川大學陳兵居士(佛日上師)的開示:

智者大師把阿羅漢所證的涅槃叫做「小涅槃」,因為阿羅漢僅證到法界體性,而佛證得的涅槃,除了證到「一切智」,還證到如實知見法界一切的「一切種智」,我法二執俱斷,法界的體相用全都證到,叫做「大涅槃」,又叫「大般涅槃」。「小涅槃」雖說跟「大涅槃」有差別,但是畢竟證到了佛的部分功德,所以,也可以假名成佛,密教講的即身成佛,圓教講的見性成佛,禪宗講的開悟成佛,都只是講的是這個「小涅槃」。因為小涅槃的這個意義上是跟佛是一樣的。但是法界的相和用還沒有窮證,那只是一個方便的說法而已,離成佛還很遠。《法華經》講,這只是一個化城而已。

佛果功德,非獨自修行凈化自心便可達到,因眾生互相緣起故,須深入眾生中修菩薩道,與無量眾生結緣,利樂、度化無量眾生,福慧圓滿,方能窮證法界之體相用,實證事事無礙、無盡緣起之妙用。《摩訶般若經》卷二七說佛身「從無量功德因緣生,不從一因一緣功德生,亦不無因緣故有,眾緣和合故有」。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集》講:

「無心寂現,此是了因,福德莊嚴,須從緣起,二因雙備,佛體方成。」

唯自凈心,只能證法界體性、得一切智而入涅槃。即便修習密法成就而即身成佛,若僅僅個人修行,未圓滿利眾度人功德,也只成就自受用境界,實際只是大阿羅漢,不可能圓滿成佛。成佛,不是一個人在山裡打坐就可以達到的,必須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要在眾生當中修行,要讓眾生看見你是一個化身佛的形象,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必須要在千百萬億眾生的阿賴耶識里種下讓他能夠看見你是佛的種子,你不在跟他的關係中給他布施結緣的話,怎麼可能達到呢?所以真正的三身成佛,必須要比較長的時間,不一定必須三大阿僧袛劫,但肯定是比較長的時間。認為一個人坐在山裡修密法,閉關多少年就可以成佛,那是對大乘道的誤解。西藏公認為即身成佛的米拉日巴尊者,雖然窮證法性,但臨終發願往生東方不動佛土,那就說明他還沒有實際成佛。

太虛大師講,即身成佛這類話,現在最好不要講,因為不實在,拿不出成功的例證,會被人看做迷信、狂妄。今天的人能證到什麼,就講什麼。

《法華經》中的龍女成佛,智者大師判得很清楚,實際上是圓教初住位,並非究竟意義上的圓滿成佛。


如果你所謂的成佛是象大乘經典中記錄的那樣,放個大光明啊,千手千眼啊,什麼這個通那個通啦,別說即身成佛不可能,就是百生、千生、萬生、萬萬生……生生世世都修行,也還是不可能——這是大乘佛法對「佛」的幻相。

如果你所謂的成佛,是說象釋迦牟尼佛一樣獲得智慧,證得無我,磨盡習氣,無餘涅槃……毫無疑問,人人精進,人人可得,無一人會是例外。

所以「即身成佛」還要什麼解釋?完全跟你對「佛」的理解有關。


一般所謂即身成佛,在中國天台宗也講到成佛有六種層次──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

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乃至於究竟佛。若說一般眾生就是佛,是理即佛;學佛之後,

已經知道自己是佛,是名字佛;開始修行,稱為觀行佛。因此,密教的即身成佛之說,也就

不足為奇。若一修密法,略有覺受就能成為究竟佛,這在密教自己也不會承認;如果是的

話,最多是觀行佛。連宗喀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究竟佛。轉篇剛被刪除的文章

密宗修行和顯宗修行,哪個更為殊勝?

原創 2016-07-18 妙蓮華稀有講堂

驚聞一些馳名在外的大堪布,也這麼武斷的說話博得喝彩,真是令人狂汗不止。近來見到某些大活佛,大堪布之言論,真是替他們捏一把汗,漢傳佛教歷代祖師們一向低調行事的原則,竟然成為了他們詬病的把柄,大堪布曰:「唐朝以後禪宗的修行人都在保養輪迴的這個桶」,大仁波切曰:「顯宗的法,必須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成佛,密宗可以一生成就,或者三年內,甚至二十一天,即可成佛」。此話一出,真是驚煞吾眼,好似我等漢傳修行人,依顯宗修法,今生成就是無望了,更莫要說去弘揚了,這真是斷滅漢傳後來人學法之活路也。鑒於這些大堪布,大仁波切太有名氣,山僧怕再被其粉絲們扣上「什麼野雞也想藉此出名」「我們上師已經轉世多少世了,還不如你能耐」的高帽子,所以就隱去其名,就事論事;又鑒於一些大德「一默如雷」的高風亮節,山僧亦可謂頓感天地玄黃,誠惶誠恐,故今略談個人膚淺之見,以饗來哲。

話說起來,還是非常感謝這次因索達吉堪布刪改法華經而引起法義辯論的緣起,讓山僧對藏傳佛教有了更加深刻而理性的認識,對佛陀依法不以人的教言有了更深的體會。一些名氣大,成就高的大堪布、大活佛、老法師等,並不代表就能夠冥契佛知佛見,亦不能說明精通顯密教派。尤其是通過對某些堪布言論的深入分析,的確讓山僧見識了什麼叫「舉著紅旗反紅旗」的兩面戰術,某些人極力的捧高密宗,極力的維護各宗,大談顯密圓融不能誹謗,但是仔細勘驗一些言論,有識之士都能讀出來,無論是從態度上、還是從理論上,都在輕視顯宗,甚至是詆毀漢傳,這種伎倆,或許可以忽悠一大批感性膜拜者,但對於山僧這種依法不以人,崇信而不盲信的小和尚來說,實在起不了什麼作用,故山僧亦大言不慚,欲為漢傳顯宗討個說法。

案語:有些人拉攏信徒,一開始就是宣講上師的功德,如何恭敬上師等,在信眾尚未明辨是非以前,就一味的灌輸對上師要如何言聽計從,甚至是自吹自擂,對其弟子們無知的過分褒讚默然信受,從而導致信徒們不知道如何的抉擇真正的善知識,只知道盲目的敬師。從而使理性的依師學法,變成盲目的個人崇拜和擴大門庭、招攬財勢的工具。正所謂亡六國者非秦也,亡佛教者非邪魔也!也正是因為一些驚世駭俗的「大堪布」才搞的漢傳佛教烏煙瘴氣,當然,這也不限於漢傳佛教,這是整個漢藏兩地都面臨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於菩提道次第修法之斷證果位和時間遠近的分析。格魯派大德云:

一、見性在第三級見道,成佛在第五級無學道。

  菩薩道見道與佛道之間相隔十地修道,小乘道見道與羅漢道之間相隔修道八地。

  大乘成道三個阿僧祗劫時間分配是:

  第一個阿僧祗劫在資糧和加行二道,

  第二個阿僧祗劫從一地見道到七地末尾,

  第三個阿僧祗劫從八地到十地末尾。

  二、見性的最低界限在見道上。

  見道的第二剎那開始破俱生二障,到十地末,才能破除細分二障。佛是斷盡煩惱、所知二障,見道一地到十地,有二障,故不能稱做真佛。

  三、見性的不僅是大乘菩薩,二小乘也得見性。

  但他們的本道果位是羅漢,而不是佛。

  四、有佛名未必都是「佛」:

  ①如緣覺羅漢稱辟支佛;

  ②十地菩薩已獲得與佛相同的相好莊嚴,也可稱做「佛」(見《現觀莊嚴論》)。

而天台宗認為若言三大阿僧祇劫成佛者,即為藏通教之權乘菩薩,例如藏教菩薩三大阿僧劫六度萬行,修圓果滿,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習氣,坐木菩提樹下,生草為座,成劣應丈六身佛。通教鈍根的菩薩雖可於已辦地頓斷惑業不再受生於三界,然為利生故,於第九菩薩地扶習潤生,道觀雙流,遊戲神通,凈佛國土,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

然蕅益大師云:「須知依圓頓教而修妙行,的可立地成佛。」天台判教依眾生初發心修行,所見之佛知見不同,從所見真實相上,分為藏、通、別、圓四教。

藏教人執著三藏聲聞乘,偏真佛性而為究竟佛見,以析空觀為慧,斷除界內見思惑,經過三果四向後,證得大阿羅漢果位為究竟成佛;

通教根性稍利,體悟當體即空之三輪體空,以體空觀為慧,斷界內見思惑,依次經歷十地之果位,若從斷惑而言亦是證得大阿羅漢為究竟佛位,然三藏教的辟支佛、菩薩和通教的支佛地、菩薩地的聖人,就其斷惑來說,是和藏教大阿羅漢一樣的,然他們已能侵損其惑業之餘習,這一點是同藏教阿羅漢和通教已辦地不同的,通教利根菩薩,則被別圓兩教所接;

別教依諸法實相為究竟佛見,以次第三觀為慧,從空入假,從假入中,從登地菩薩後分破十二品無明,到妙覺位為究竟佛位,即圓教二行位;

圓教菩薩,初發心即深觀諸佛實相,依一心三觀為慧,觀不思議法界而頓悟佛心,於地前三十位之圓教初住位,即可分身百界,示現八相成道,轉大法輪,直至圓破四十二品無明為究竟佛位,圓教本無位次可言,一切眾生同受佛名,故言六即佛,然若從斷無明惑業之深淺,亦可與別教菩薩位相對。

故綜上所述,若論所依見解及斷惑深淺和行門次第而言,密宗所依之顯宗見解,至多為別教義,雖然同以諸法實相為究竟佛見(即本來面目,一真法界,圓成實性,大中觀,大圓滿,大手印。),然其因初心修行,所開之實相見解深淺不同,於行門中修法根機亦不同,故於成佛之久遠也不相同,正所謂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方可成就佛道者,這只是天台宗所判之權乘義,非是究竟見,這與圓開佛眼之蕅益大師所言依圓頓教修行,的可立地成佛之妙行是不相配的。(藏傳中若未入大圓滿之前行修法者,則不予別教之列。)

故天台宗所言之圓教修行,亦為如來之第一無上密意,正所謂義蘊佛經,名出智者,亦正是智者大師依法華經修行,才將純圓獨妙之法華經中所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和盤托出,此怎麼會如有些人所說之無有密宗殊勝,予認為此法華密義即同藏傳四部瑜伽之無上瑜伽密一般,同屬如來無上密意,天台家於十乘觀法,第一便是觀不思議境,頓成佛道之無上密法,毫無葛藤可言,毫無暗證可尋,歷代祖師依此修行得道者,浩若煙海。即禪宗之馬祖禪師,亦於十方無盡之葛藤境界,不相牽扯,正如祖堂集中所言,馬祖獨自於法堂中大喝一聲,只因十方法界一時顯現,嫌其礙眼,由此可見禪宗大德證量之一斑,定是密修上乘,一時之中具足次第。

有人言藏密修法,可以即身成佛,然山僧不禁要問,藏傳各宗派中,哪位大德是依藏傳次第修行,即身成就究竟佛位的,若是究竟佛位,那方為即身成佛,應與釋迦如來一樣,圓滿法報化三身,斷除四十二品無明,於菩薩法界具足微塵相好,於二乘法界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於十方無數世界皆可示現成佛方可。然山僧孤陋寡聞,除了諸佛菩薩之真實化身,余皆未見其諸位轉世之大活佛,能有如此示現八相成道者,諸位大活佛雖然在顯現上有極高的成就,雖然對其眾生有著特殊的密意教化,但予亦深知,釋迦如來獨受記之當來下生圓滿究竟成佛者,唯有彌勒菩薩是也,其中八宗共祖之龍樹菩薩,世尊亦只是受記曰登地菩薩,命終往生極樂國。而若不是與釋迦佛無二無別之斷除四十二品無明,圓滿證得清凈法身的究竟佛的話,那麼在行門上密宗之即身成佛與顯宗所言即生成佛則無有區別,無非是諸位祖師們所依之究竟佛見不一樣,用功的精進與否,所行的顯密方便不同,從而證入之果位不同而已。正如諸多密宗成就者,即身成佛,現虹光身,不留毫許,化光而逝,圓滿示現無戲論之大空性見;又如諸多顯宗成就者,即生成佛,現金剛身,舉動骨節,若撼金鎖,究竟示現無戲論之金剛佛性;此二者若論成就,孰分高下?恐怕不能一概而論。其所證入之果位,恐怕唯有自明了,餘人所不知了。而歷史上諸多如此證入之漢藏兩地之高僧大德,恐怕亦是數不勝數,不分上下了,由此而知,除了因機施教之教言,怎麼能妄言顯密之優劣呢?

予所宗天台,故亦私謂曰,若論其知見而言,天台判教或許更加超勝,去其葛藤,破其暗證,直示如來設教之本懷,直明大小權乘教法之本末,直言一切眾生本來即佛,由於迷之深淺而有六即之別,不但令眾生自堪作佛,正所謂六而常即,(「六」是指從事相上惑業斷證的深淺而言,「即」是指從理體上不變之真性而言),又可令眾生不致於生增上慢,正所謂即而常六。(雖然眾生都是佛,但是佛性未顯,或顯之多少不同,而有六種不同位次的差別。)其自身圓教之理論究竟圓滿,而且辨明了四教之佛及所依之究竟佛見的淺深,從而使得如來教化眾生之權實方便,歷歷宛然,而且行門斷證之次第亦歷歷宛然,不致行人以凡濫聖,未得謂得,亦不棄五種根性之闡提、定性等,不敢做佛也。

若論行門而言,藏密證入禪定,煉根修身,或許方便更多,超離三界,或許法門亦多,然此則只論多寡而言,(方便雖多,每個人亦不能全部修持,唯有精修一法,方可急獲成就。如凈土宗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此即為第一方便,至為簡練之法。)若論證入之快慢,成佛法門之殊勝與否,則與修法者個人之善根有關,山僧不認為哪一種修法會成佛更快一些,密宗有無上瑜伽之方便,顯宗也有法華三昧,念佛三昧之殊勝。故其自宗悟解證量尚未臻至極致之時,切莫輕言他宗之不是,若其尚未全面了解他宗祖師之本跡本懷(即這位祖師的本門是圓教,或別教,或藏通二教之佛或菩薩,他所設立這個法門的目的是什麼?),教門施設之權實大小(是唯一佛乘?還是暫離苦趣?是感發神通,修定煉身?還是成就羅漢菩薩果位?))之前,切莫輕言此宗殊勝,另一宗不殊勝,此法殊勝,另一法不殊勝,執此謗彼,瞎人眼目也。

針對「大堪布」言及漢傳,禪、凈等無有次第、缺乏出離心、菩提心之種種弊端,今先不舉法義,暫僅列舉幾位漢傳佛教界,一些樵夫、獵人和農民的成就因緣,略窺一斑吧。

嶺南樵夫得道因緣

五祖問:「你從哪兒來?」

  慧能道:「從嶺南來。」

  五祖問:「你到這裡想幹什麼?」

  慧能道:「不求別事,只求作佛。」

  五祖道:「你這個獦獠,又是嶺南人,你怎麼能夠成佛呢?」

  慧能道:「人雖然有南北之分,佛性卻沒有南北之別。我這個獦獠,形象上雖然與和尚不同,但佛性又有什麼差別?」

石鞏獵人得道因緣

撫州(治所在今江西撫州)石鞏(gong)慧藏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之法嗣,生平姓氏不詳。原本是個獵戶,以射獵為生,討厭見到出家人。

 有一天,石鞏慧藏禪師追趕著一隻鹿從馬祖的庵前經過。馬祖迎上前。慧藏禪師於是問:「還見鹿過否?」

  馬祖問:「汝是何人?」

  慧藏禪師道:「獵者。」

  馬祖問:「汝解射否?」

  慧藏禪師道:「解射。」

  馬祖問:「汝一箭射幾個?」

  慧藏禪師道:「一箭射一個。」

  馬祖道:「汝不解射。」

  慧藏禪師問:「和尚解射否?」

  馬祖道:「解射。」

  慧藏禪師問:「一箭射一群。」

  慧藏禪師道:「彼此生命,何用射他一群?」

  馬祖道:「汝既知如是,何不自射?」

  慧藏禪師道:「若教某甲自射,直是無下手處。」

  馬祖道:「這漢曠劫無明煩惱,今日頓息。」

無識愚夫得道因緣

龍褲國師,法號樵雲。姓郭,漳之東鄉霞州人也。神宗朝得度,抽簪於本郡山頭社橋下庵。幼無讀書,世耕作。出家後,習經遲鈍,忘前落後,無讀誦性,相類特伽之誦帚。其剃度和尚,以其難於教化,惟日課以運水採薪,而供師僧。閱四、五年,一句彌陀,猶念不調,故常勞役。每禮參師道,競不獲教。但聞師言:「可作作苦行,以消業障,余非汝所學。」如是數次,含受師詞,都不生恨。

師念欲修行,既乏師教,又日無暇,正太息間,適運水師來焉。乃夜私造室恭叩,以請法益。彼嘉其意虔,探問來歷,藉悉原為生死心切,但根性不聰,而道志彌堅,器之。即為說古德操行,穴處岩居,澗飲木食,以樂吾道,乃至說:「道之一字,理極難明。總之,躬行實踐,道必達焉。師果自真實修道,為念佛一門,為橫超之捷徑,較行參禪為易,且保無魔業嬈。苟能以信入門者,須法古人,則將來念佛三昧,可計日而待證矣。」

師聞之,心遂感悟,擬入三峰石窟修行。復作是念:此事萬不可令人知之,知恐不成。曾一度預啟師友曰:「某不日,當有他適修道。」人皆不信,謂是戲言,故置不究問。然師志已決。從此每往該處,伐木誅茅,而作棲身之所。人亦不知所作所為,見日仍以負薪歸,不介其意。迨所作已辦,有休焉之志。竟于越晨,將諸用具,而詣石窟。自是棲身凈土,勤念彌陀。當初住時,惟煎米湯以止饑渴。只因乞化山麓,路有難行。自說既然僻隱,不惹游塵。乃種薯芋,以自果腹。誠哉,居天地之別有,友麋鹿而相鄰,嗒然方外,不雜人間。

爾時帝慕聖僧情切,派使者諧福建,處處尋求。大頒聖旨。設尋得國師,為聯禮請來京供奉。又私密敕曰:「肯來者大善。不來者,亦當隨所住處,興建道場,以達罔極之恩。」侍者奉教,一入閩省,分發多人,覓師所在。便於漳東二十里外,而得見之,說及奉旨來山禮請事。師稱疾不起,遂免之。使官見其高卓之志,對世聲利,大有淡冷。乃囑府縣,為帝創建梵宇,以養國師。及道場建就,額曰「閑雲石室」。四方衲子聞名參道,絡繹而來。宰官居士,望風歸化者不少。

有江西羅狀元奉先,捐榮學道,法名念庵。曾來親近國師三載,授以念佛三昧法門。又,師以不識字故,唯口宣化。凡所開示,都無記錄,其法語世無傳焉。僅有四句超升之偈,並漳州府志載三峰石室開創事。

當帝遣使請師後,未及使還,白雲遽駕。又同門者,歸途之次亦病亡。後,師垂化二十餘年。至崇禎末,正月十八日,自知生西時至,告眾說法。屆時沐浴,念佛遷化。

其俗家郭氏,先以師出世無後,為之乞嗣。於師在日,已盛傳千有餘人。聞訃西歸,急來爭取真身。曾訟官庭。官為調和緇素,即作二棺。一以盛師真身,一以盛龍褲並遺像。壘眾平均,漆色一樣,難以分別。而彼俗裔,爭先挑賤揀,竟獲龍褲等物而回,於真身者,幸歸釋門而荼毗之,獲舍利無數,葬於本山岩後之東。

厥後年代久遠,梵剎頹落,乏人掌持,而國師爪發之塔廢矣,今遺基尚在,靈骨不存。復有國師遺像,木所雕者,與羅念庵像並在,列峙殿之西東。又攜來時塔,至今仍在岩之坑底,高約丈余。

除此還有目不識丁之具行和尚、慧思禪師等得道因緣,此些農夫獵人等,不但沒修加行,而且還可以得道,而且還可以開宗立派,化導國主,著述立論。試問之,此是沒有次第,還是不需要次第,我看也就是一股狐騷味之權乘小人,才敢拿權巧方便破法身大士之實妙甘露吧。

結語:唯有深明四教之名相,方可依眾生不同之病而開出不同之葯,有的葯是輔助治療無明大病的,而有些醍醐妙藥,則是直搗黃龍,頓開佛見的,不需要刻意修持出離心,菩提心,實則早已具足。葯的好壞是因眾生根機而來,而非本身有好壞,正所謂葯無貴賤,愈病者良,故鑒於不同教派所攝持的眾生根機不同,故其教法亦有簡繁次第圓頓之別。在未深明如來設教始終之前,實不可妄加評判宗派間理論之高下,在未深察眾生根機善根遠近之前,更不可妄言宗派間修法之勝劣,否則定是難逃自贊毀他,誹謗佛法之罪業,望警之。

最後再問一句密宗修行和顯宗修行,哪個更為殊勝?


佛言。

善男子。我於無量劫積集資糧。證得如來不思議境。非唯於彼三僧祇劫而證得故。然由菩薩悟解平等諸法性已。方得入彼三僧祇數。非初發心

---------------------------------------------------------------

又滿慈子。有二菩薩。俱證無上正等菩提。

一有菩薩。有方便善巧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二有菩薩。無方便善巧故。遲證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當知。寧為菩薩遲證無上正等菩提。不墮聲聞或獨覺地。

若諸菩薩速求無上正等菩提。應知此中容有二事。

一者 若無方便善巧便證實際 墮二乘地。

二者 若有方便善巧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火宅中有眾寶聚。有人求寶入此宅中。其人爾時容有二事。

一者若無方便善巧死於火宅。

二者若有方便善巧持寶而出。

如是菩薩速求無上正等菩提。應知此中容有二事。

一者 若無方便善巧便證實際 墮二乘地如死火宅。

二者 若有方便善巧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持寶出。

是故當知寧為菩薩遲證無上正等菩提。不為速求墮二乘地

時滿慈子便問具壽舍利子言。速證實際豈非菩薩方便善巧。

舍利子言。速證實際非為菩薩方便善巧。所以者何。墮二乘地非為方便善巧等流。乃是無方便善巧等流果。退失所求大菩提故。夫為菩薩求大菩提。饒益有情不求實際。故證實際非巧便果。


密宗所謂的即身成佛,它的理論是什麼?了解了以後,就不會再上當了。密宗說:「我們所修的即身成佛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所未曾傳過的,這是佛滅後出現的金剛持佛所傳授的,是密宗所獨有的法門,是顯宗所沒有的最快速成佛法門。」他們又恐怕大家不信,所以又說金剛持佛是釋迦牟尼佛所化現的。這話是不可信的,因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解脫道和佛菩提道,這兩種法道,是要斷離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才能成就的;不是像密宗所說的,以貪慾為道而能成就。此外,釋迦牟尼佛傳了解脫道和佛菩提道以後,明知欲界的法是輪迴生死的根源,怎麼可能再化為金剛持佛、來傳授這種讓眾生輪迴生死的欲界法呢?這個道理是講不通的,是自相矛盾的;所以他們所說金剛持佛是釋迦牟尼所化現之語,是虛妄的、不可信的。

  此外,傳統的密宗,所傳的法與知見,有六七成是錯誤的;而他們所傳的雙身修法,理論也是完全錯誤的。雖然如此,他們也設定了條件;凡是要修雙身修法的人,必須先修氣功、明點,能夠自由升降以後,才可以與人共修雙身修法。具備了這樣的功夫以後,才有資格作金剛上師,為弟子作秘密灌頂,才可以和弟子真刀實槍上陣,傳授弟子「即身成佛」法門。

  如何才是氣功已經成就的人?今年(2000年)年初,在電視新聞報導中,曾經報導一個印度教的瑜伽士所成就的氣功,並且有現場錄像;那位印度教的瑜伽師,在學校裡面的一群女學生面前,脫光了衣服(證明不是作弊、魔術),表演他的氣功功夫。在印度教來說,這是很神聖的修行法門的傳授,所以女學生們也沒有什麼可以害羞的。這位瑜伽師手裡拿著一杯色拉油顏色的液體,將他的陰莖放入那杯液體中,便開始運功,不一會兒,便將那杯液體都吸進肚子里去了。密宗的上師們如果要傳授雙身修法,要與異性弟子真刀實槍上(p24)壇合修這個「即身成佛」法門,就必須有這個功夫,才可以為人傳授秘密灌頂。這個上師的條件的設立,也是有緣故的。若不設立這個條件,那就會天下大亂,學密的人就可假借為人傳授即身成佛法門的理由,遂行其淫亂別人眷屬的目的。

  這個無上瑜伽秘密灌頂的即身成佛修法,也有他們的理論基礎。他們的理論,和了義佛法有些類似。請大家注意:密宗所說的法,他的理論,和佛教中的了義法都有些類似,但是也都不對。在一切種智裡面,說色空不二;因為我們的色身也是由我們的空性心所造成的,由於第八識空性心的大種性自性,所以能夠藉父母的因緣,及四大種、食物的因緣,使我們的色身可以長成為一個人;色身既由空性心造成,就不能說色身與空性心是二,所以叫做色空不二。密宗就仿效佛法中色空不二的理論,主張樂空不二。他們的理論是:這個無上瑜伽雙身修法,可以使人即此肉身修成佛道。他們用這個法門去修行,在與上師進壇真刀實槍合修的過程之中,從男女根獲得樂觸(淫慾的樂觸在密宗裡面稱為俱生樂,所以你們如果讀到密宗的經典或密續,看到裡面說到俱生樂時,不要被它的名相所迷惑,所謂俱生樂就是欲界有情與生俱有的淫樂樂觸)。他們認為:運用上師所傳授的房中術的技巧,如果能練到樂觸持久不退,而且能夠遍身的話,那就是成就了佛法中所說的正遍知覺,也就是成佛了。

  這種引用佛法名相的理論,和佛教中所說的正遍知覺,完全不同。佛所講的正遍知覺是說:於法界一切的法能夠真正的、而且遍一切法都全部證知、全部覺悟,這才是正遍知覺。可是密宗的無上瑜伽說:在雙身修法的過程中,使樂觸遍身持久不退,在淫樂的一心享受之中,心無妄念,這時的覺知心便是佛地的真如,不是意識;又在一心享受淫樂的過程當中,去觀察愛樂時的覺知心,發覺這個覺知心是沒有物質的、是空無所有的,所以名為空性心;如果能夠這樣觀察,就是已經證得空性;再從這個空性來返觀色身無常,返觀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必壞,這樣觀察之後,了解色身空、萬法空,而一心受淫樂的覺知心真實是空性,就是已經證得般若空了。這樣就是已經即身成佛了,這就是密宗的無上瑜伽的理論。

  他們就從這裡而建立一個理論,認為在這雙身修法中所產生的分泌物,是(p26)讓修行人能夠得到「正遍知覺」的物質,這個物質既然是由「有證量」的上師和明妃所共同成就的物質,它就一定具有加持徒弟修行的功能,所以說它就是甘露。徒弟們如果吃了這位上師的淫樂排泄物甘露,在佛法的證量上就會有很迅速的增進,因此在進壇法事(淫行)完畢之後,便分給徒弟們食用;因此,這也是密宗裡面許多甘露中的一種。既然是跟佛法證量有關的物質,當然不可以浪費,除了要賜給徒弟服用的部份以外,剩下的當然要回收,所以在他享受樂觸而發泄之後,當然要把它回收;因為他認為這個物質對於他的色身很有幫助,而且關係到佛法上的證量,所以他就運用氣功再把它收回身體之中。就像我們做環保回收一樣,我們所回收的都是垃圾,他所回收的物質,其實也是垃圾,因為這物質對於佛法上的證量,一點兒幫助也沒有;但是他們被密宗里的錯誤知見理論所迷惑了,所以要辛苦的耗費許多年的時間去修練氣功,浪費了許多寶貴的年華,結果所得到的仍然是外道法,與佛法無關。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密宗上師如果要跟異性弟子真刀實槍上陣合修雙身修法,想藉此法「度人成佛」的話,先得要修成氣功提降的功夫,能從對方身上把淫液再收回來,才有資格進壇為弟子傳雙身修法的法門;這就是他們的大樂光明、喜金剛、赫魯噶、無上瑜伽的雙身修法中所說的甘露。

  這一種邪教甘露的修行法門,他們自然也有一番理論上的依據;他們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的經文作依據,也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的大菩薩婆須蜜多的故事。婆須蜜多是一位高級妓女,她所住的宅院是豪宅大院,亭台樓閣假山水榭,非常豪華;她不隨便接人,如果有人想求佛法就去見她(當然學費一定很昂貴,但是非常划算),有人跟她面對面談話,就可以證悟佛菩提;有的人跟她拉拉手,就可證悟;有的人得要跟她擁抱以後,才能證悟;有的人則必須跟她親吻才能證悟,乃至有的人必須跟她上床以後才能證悟,這已經是下下根人了。她有這樣的能力,對於一般人來說,她一定是已經證悟的大菩薩;對於各位已經破參明心的人來說,這事兒並不稀奇,已經明心的人都可以做得到,當然我們的每一位親教師更沒問題。

  但是婆須蜜多是藉眾生對於欲貪的心理,借著眾生的粗細欲貪,「欲令入佛道,先以欲勾牽」,在大小欲貪的行為之中,令人證得法界之實相心--第八識(p28),由此而發起般若智慧及解脫功德;因為空性心--法界的實相--遍於十八界十二處中示現,有佛菩提智慧者都可以借著淫行令人證得實相心,因此而發起般若智。這並不稀奇,八、九年前,在我們出版《禪--悟前與悟後》的書中,就已經講過了。我們在書中也說過,嚴禁會中任何人以淫行來度人明心及見性;我們在書中也說過,如果有人要用這種雙身修法來度人明心或眼見佛性的話,必須已經到了八地的證量,我就不會阻止你,因為八地菩薩於相於土都已自在,他可以變現一個化身,用那個化身去為人共修雙身法,使有緣者得度,他不必犧牲色相,他也沒有去貪他人的美色。這是大菩薩的度眾善巧,我們沒有資格批評或否定他。

  可是密宗祖師們所造的密續中,引用了『華嚴經』的這一段經文來作依據,本身卻沒有那個證量,連明心都沒有,怎麼可以引用人家的境界和見地來作為自己傳授雙身修法之根據呢?婆須蜜多尊者,雖然示現為高級妓女,其實是大菩薩,早已出過三界境界,早已斷除欲貪了;但是密宗的那些古今祖師們,個個都未明心,尚且未入第七住位,亦未斷我見(皆以意識為常不壞心故),未證得聲聞初果,皆是欲貪未斷的人,怎麼可以傳雙身修法?並且真刀實槍與異性弟子合修?現在全球的密宗上師,絕大多數都沒有修得氣功提降的功夫,依照密宗的約定俗成,都是不可以為人傳授雙身修法的;有許多密宗上師其實是看中了某些異性徒弟的姿色,心中起了欲貪,才為徒弟傳授秘密灌頂及無上密灌的。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去問那些為人傳授秘密灌頂雙身修法的全球密宗上師們,看他們有幾位是已經修得氣功圓滿,能於淫事之後再將淫液吸回腹中?目前所知,尚無其人;反而在印度教中還有這種能人;但是就算真有這種功夫,而以為這樣就可以修成佛果,成為「正遍知覺」,仍然是邪見妄想,與佛法無關。只是藉此勾引別人的眷屬,成就大妄語的罪行罷了;這種邪見妄想,稱為甘露法門,其實不值得任何人欣羨。


「即身成佛」是與女人透過性交合體,雙方同時到達「性高潮」時,觀察覺知心與樂觸都是空無形色而說是證得空性,然後住在這種空的認知之中繼續保持快樂的覺受,謂之為樂空雙運的「即身成佛」。從正統佛教的成佛內容與藏傳佛教密宗的成佛內容,證明這兩個宗教的基本教義顯然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說,正統佛教與藏傳佛教密宗根本就是兩個不相干的宗教團體,藏傳佛教密宗的教義很明顯不是釋迦牟尼佛所傳下的佛教,而是披著佛教的外衣,實質上是印度教外道的邪說,是假藉佛教名稱而仿冒佛教的仿冒品。

真心新聞網: 從佛教的成佛來看藏傳佛教的「即身成佛」

南無佛法僧


大安法師答:

再就是有個觀念,密宗講即身成佛,它可能對很多人會有吸引力。可以說,這句話要考量了。印祖所出現的時代密宗也很盛行,無論在上海、天津,在北京,都有很多阿闍黎在那灌頂什麼,都也把話說得很神妙哇,說100天就能即身成佛啊,甚至以後變成了49天就能即身成佛呀,等等。實際上最後沒有這回事。當時有一位諦閑老法師的徒弟叫顯蔭法師,那都是成為金剛阿闍黎的人了,能夠摸摸頂都能讓人即身成佛的人了,結果24歲病死了,在上海去世的,據說病死的時候都是很昏迷的。印祖對這個事情常常在文鈔裡面講,這麼一個能夠灌頂讓人即身成佛的人,死的時候連一個愚夫愚婦的念佛老太太都不如啊,還說什麼?那麼即身成佛,我們禪宗也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它只是說是在了生死的這份上,可千萬不要理解為他是福德、智慧圓滿的一尊佛——沒有這個水平。那要圓滿的這個佛,就是藏教佛也說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等他斷了見、思惑,斷了這些塵沙、無明惑之後,還要經過一百小劫的修三十二相啊,然後這個如來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呀。到了如來份上,種種神通、種種妙用現前,現在你在地球上還能找到一個像佛的那種功德、智慧、神通和相好的人嗎?找不到你就可千萬不要說,自己能夠成就一個福德智慧圓滿的就是天台「六即佛」講的「究竟即佛」的佛。那絕對不可能的,這個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知。


蟹妖。

首先,我不是學藏傳的,只是和畫唐卡的師父聊過幾次天。

包括索達吉堪布的事,我只是說,不應該隨意誹謗出家眾,另外確實聽過一些索達吉堪布的書,我自認為寫的還是挺有水平的。簡單易懂

回到題主問題上來,首先這個即身成佛,我個人認為有幾種可能性。當然我也是猜測,畢竟不是專門學這個的。

我問我畫唐卡的師父,我說這個即身成佛,聽起來容易的好像不太靠譜啊?他跟我說,那南傳七天四念處成佛靠譜嗎?

我一想對啊,只要四念處好好修行,按照佛陀的意思,七天也是有可能成就的嘛。

但是葯開出來了,眾生怎麼吃呢?誰能保證七天四念處呢?

誰能行般舟90天呢?這樣成不了佛,得不到授記難道能怪佛的方法不對嗎?

所以我認為即身成佛,理論上是可以的。

而且無量義經也說,無量義法門可以「延於一日以為百劫,百劫亦能促為一日」一天變成一百劫,一百劫變成一天。那麼一日成佛有啥不可能呢?藏傳還是一輩子成佛,跟真正的不可思議的事還是差遠了。

但是究竟是怎麼樣成佛呢?首先,娑婆世界到彌勒下生中,不可能會有佛現世。所以我認為不一定是不能成佛,只是沒有具足妙相的佛現世。這個就有一些討論了。有幾種可能。第一,沒有說法因緣直接涅槃,然後倒轉慈航普度眾生。第二,去他方世界成佛,比如說佛經記載龍女成佛,不是在娑婆世界,而是他方國土。第三,就是成了佛但是一般人無法辨認。

但是我認為第一種第三種。可能性大一點。當然也可能最後成的不是佛可能阿羅漢吧,但是成就聖道我還是很堅信可以的。


「一切法門,皆須以戒定慧之道力,斷貪嗔痴之煩惱,煩惱斷盡,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頗有此種人,而今則恐全世界也無一 二人可得也。

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為成佛。則是以松栽為棟樑,其材可以為棟樑,非現在即可為棟樑也。

密宗法門,不可思議,而今之傳者,多失其宗。以持咒三密之功,消除煩惑,則為正義。而傳之者,以神通吸動人;學之者,無一不以得神通為事。則是尚未能扶壁而行,而欲騰空遠遊,何可得乎?」

摘自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99頁 復石金華居士書)


唐密真言宗的即身成佛論

三種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有三種次第:所謂本有之位,修行之位,果德之位是也。弘法大師撰述『即身成佛義』,其後發現有異本『即身成佛義』,共六本之不同。姑不論其真偽如何,但異本『即身成佛義』,能巧妙說明即身成佛說,標出理具、加持、顯得、三種成佛名目,以說即身成佛之內容。今就此三名目釋之。

理具之成佛

理具之成佛者,六大之體大成佛是也。凡夫乃六大所成,佛亦六大所成。準之以六大無礙之理,則凡夫之六大,無礙佛之六大也。換言之:凡夫與佛,一體不二也。凡夫之身心,具足無盡之佛德,譬如礦石中藏有寶玉也。故凡夫呱呱墜地之時,就理論方面而言,即已有即身成佛之素質。如謂凡夫與佛,各別不同,此乃縛於妄見,亦猶大富長者之子,流浪四方,為煩惱所障,自認為窮子而已。在此處,「即身成佛」四字,應訓為此身是佛。(此身原是佛的本質)。

加持成佛

加持之成佛者,四曼之相大成佛是也。凡夫之行者,即篤信理具之成佛,則其本有之佛德開顯。至誠歸依早已成佛之本尊。如法修習三密加持妙門,本尊與行者之間,成就加持感應,融成一體。遂在觀境之中,出現佛相。此加持成佛,『大日經疏』第一云:「如來若捨加持,即不現前」。但行者住於瑜伽三昧之間,乃一時之成佛。出觀之後,再次妄念群起,猶是凡夫之身,豈得遂稱為常恆之佛身也。在此場合,即身成佛四字,應讀作藉身成佛。(藉賴此身而作佛)

顯得成佛

顯得之成佛者,三密之用大成佛是也。加持成佛,乃成佛於修行位之當處。但顯得成佛則為行者修行功深,觀念純熟,其自身本具之功德,油然顯現。其自心實相,亦真切體得。對於利益眾生之方便,又能自由自在的設施開展。至此階段,如來永遠真實之生活,經已達到。此之謂顯得成佛。所以『菩提心論』云:「父母所生身,即證大覺位」。如是則達到自證、化他、廣大圓滿之佛果成就境界。在此場合,即身成佛四字,可讀作即身成佛。(即此父母所生之身而成佛)

一應配當

以上三種即身成佛,應作如下之配當:即是理具成佛,凡夫位也。加持成佛,菩薩位也。顯得成佛,佛果位也。於此又有本有、與修生之區別。理具成佛者,本有也。加持成佛,顯得成佛者,修生也。


不要說即身成佛.

你現在就是佛.只可惜你不敢認而已.


密宗。就以略簡單的東密經典為例,大概科普下啥是即身成佛

簡單的說。第一部分是發心。也就是常說的: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密宗這個理論基於如來藏思想。成佛必須首先發菩提心。然後基於菩提心,產生悲天憫人的大悲心。憐憫一切受苦眾生。行為上救度受苦眾生。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成佛是以方便為究竟。方便法門。也就是變通的法門。成佛不一定去老實念佛。也不一定去兢兢業業去做善事。在畫的壇城裡面灌灌頂聽聽咒語也就能成佛。在壇城裡。有個很重要的事就是觀想和祈請護法明王和真言主(也就是由那個菩薩加持你成佛)。密宗分很多層次的灌頂。每種灌頂時。加持的真言主不同。代表不同的成就。然後每種灌頂前必須做的事就是鮮花供養。法寶供養。之後護摩(也就是火祭)。然後才灌頂。一個儀式接一個儀式。儀式感強。場面唬人。密宗經典其實談具體佛法的少。除了你根本不懂啥意思的咒語之外。其他的都是談儀式內容的多。談不同儀式上所用的法器有啥區別的多。簡單的說。在上師操作下所有儀式你都走了一遍。你就成佛了。和現代應試教育其實差不多。每個考試都過了。就發你個畢業證。論文寫了。還授予學位。

下面舉兩個栗子

一。日僧空海書法。灌頂歷名。看到每個人名字下面的那個真言主了嗎

二。一段經文。

蘇悉地羯羅經灌頂壇品第三十三

複次廣說成就諸物。秘密妙法。令速悉地。若欲起首成就法者。先應備辨諸悉地具。以護摩法。加威本尊真言。及自灌頂。作灌頂漫荼羅。如法供養。作灌頂已。然後起首作成就法。若作大灌頂漫荼羅者。能得成就一切諸事。如前所說明王漫荼羅。凈地等法皆應如是。其漫荼羅。頓方四角安置四門。其量八肘。或七或五。唯開西門界道五色。如法畫飾。如其台量。次外減半。次外准然。於此西面。四肘之外。復作一漫荼羅。其量五肘或四或三。唯開東門。或如根本大漫荼羅。灌頂處所。減半而作。凡漫荼羅地勢。皆北下卸。說為吉祥。但漫荼羅地勢。北下卸者。說為最勝。或用一種彩色畫之。於四角外。作三肘拔折羅。於中台內。如法畫作八葉蓮華。諸漫荼羅亦應如是。蓮華葉外。周匝畫作吉祥妙印。於四門中。畫拔折羅。復於諸角。安吉祚瓶。於外灌頂漫荼羅亦如是作。凡欲灌頂。必須四種所置瓶處。並衛界角。隨所持誦真言及與明等。於其台內。畫本尊印。並置一瓶。所持真言。隨其部類。畫本尊主印。所謂佛頂蓮華金剛。應知此法最為秘密。所持真言不識名號。及部不貫者。應安一瓶。名辨諸事。或安成就義利之瓶。或安一瓶名諸真言。次外東面畫佛頂印。右邊部母印。左邊部心印。次右鑠底印。次左牙印。次右阿難。次左須菩提。諸餘真言及明等印。左右安置。乃至兩角。次於北面。畫觀自在菩薩印。右邊部母印。左邊部心印。次右落澀彌印。次左多羅印。次右成就義菩薩印。次左大勢至菩薩印。諸餘真言及明等印。左右安置乃至兩角。次於南面。畫金剛印。右邊部母印。左邊部心印。次右金剛拳印。次左食金剛印。次右拔折羅印。次左金剛棓印。諸餘真言及明等印。左右安置。乃至兩角。次於西面門南。畫梵王印及梵吉祥明王並諸眷屬。乃至南角門北畫嚕達羅神印及妃印並諸眷屬。乃至北角。次第三漫荼羅門。畫八方神各與眷屬。令滿其位。於第二漫荼羅門外。右邊畫難陀龍王。左邊跋難陀龍王。於第三漫荼羅門外。右邊畫孫陀龍王。左邊優婆孫陀龍王。漫荼羅外。畫甘露瓶印。如是作漫荼羅法供養者。應如法作三種護摩。為欲遣除毗那夜迦故。應作阿毗遮嚕迦事。為自利益故。應作補瑟征迦事。為息諸災難故。應作扇底迦事。應以當部成辨諸事真言。作阿毗遮嚕迦事。或用甘露瓶真言。通三部用。應以當部心明。作補瑟征迦事。應以當部母明。作扇底迦事。於漫荼羅所集聖者一切諸天。各各以本真言。而作三種護摩。或以成辨一切事真言而作護摩。其護摩處。漫荼羅南門東作。如護摩法。蘇等諸物。以三事真言。各祀百遍。或加其數。為欲加威諸真言故。應作如是三種護摩。次為三部諸真言等。各祀七遍。其三部主應加數祀。或但三部各祀百遍。如不辨者。七遍三遍亦得滿足。所持真言主。於台漫荼羅內部尊之下安置。於漫荼羅外東面。別安訶利帝母。南面安置輸利尼。西面安置翳迦勢吒。北面安置句吒嚙利。隨彼所樂而當奉獻。如法供養諸真言已。及護摩已。前之安瓶。隨所為者。誦彼真言。而用加被。於本尊前。所安之瓶。還用彼真言而加被之。其台內瓶。應用明王真言而作加被。當門。為軍荼利所安置瓶。亦須用彼真言加被。於台漫荼羅東面兩角。所安置瓶。東北角者。以部心真言。東南角者。用部母真言。西北角者。用能辨諸真言。西南角者。用一切真言。如是加被此上瓶已。及供養已。次應右繞。如前說灌頂法此亦如是。安置吉祥瓶。所謂谷實藥草花果香樹枝葉花鬘及寶。置於瓶內。新帛繒彩。用纏其頸。諸灌頂法皆應如是。即令同伴灌行者頂。其同伴者。皆須持誦如法清凈。或求阿闍梨。配與灌頂。為欲除遣諸作障故。先用軍荼利瓶。而用灌頂。第四應用所持真言瓶。而用灌頂。其餘二瓶。隨意而用。如是畢已。應以牛黃塗香薰香芥子線釧衣服。皆應受用。作灌頂已。復為息諸障故。應作護摩已。便即發遣。或於凈處。但一彩色作小漫荼羅。極令方正。其量二肘。安置三部大印西面槊印。如前安置凈瓶。如法灌頂。能離諸障。本尊歡喜不久速成此秘密最勝悉地。

蘇悉地羯羅經光物品第三十四

複次如法灌頂畢已。應作護摩。經三七日或一七日。或經一月。或隨其成就相應。或於本法所說。每日三時。用蘇蜜酪和以胡麻。應作護摩。或依本法祀乳粥或祀酪飯。所成就物。每日三時以香薰之。以香水灑。以真言加被。觀視其物。以吉祥環。貫置指上。[木*為]按其物。以牛黃水或白芥子。灑散物上。及於節日。加諸供具。奉獻彼物。若白月成者。取十五日。若黑月成者。取十四日。如斯作法。光顯其物。皆用部母真言。復重加諸花香花鬘等物供養。以香塗手。置茅草環。按所成物。畢夜持誦。於夜三時誦百八遍。如斯光顯成就之物。從始至終皆應如是。若具此法速得成就。

多說一句,陝西法門寺地宮裡就是一套完整的大金剛界曼陀羅供養法。中心供養的就是佛指舍利。然後又很多水器用來為李唐宗室灌頂。在舍利前面灌頂完了,基本也就「成佛」了


盡一切惡得須陀洹(洹念huán)。

然後布施遠離諸苦。

受苦眾生令得解脫。

怖畏眾生令得遠離。(僧伽吒經 seng qie zha)


磨磚成鏡日,即身成佛時。


既然你用了「密宗」這個詞,那我就要提醒你注意了……在某些場合,跟某些人,不適合討論「密宗」的某些教義和內容。你的求學心情,我很讚歎,如果你真心想學,我建議你去文殊菩薩的像前,拜十萬個大頭做懺悔,祈求文殊菩薩的加持!


功德福德一輩子就超過了佛陀無數劫的積累,到達了成佛的邊緣


即身成佛的討論有兩方面:

1)成佛的時間:即身vs三大阿僧祇劫

大乘佛教對菩薩的修行的位次和所需時間有不同的分別,比較普遍的說法是三大阿僧祇劫。《華嚴經》就是一個例子,五十二個階位每進一位都需要恆久不斷地修持增長福智。《瓔珞經》上說修行者要經過「若經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 但是這個三劫不是一個定數,和修行者的精進和根基有關,而且也是進進退退的。而且大乘經典也不否認精進會使得這個過程縮短。

密教的一些修行者認爲,密法,尤其無上瑜伽的修法,可以迅速圓滿福智資糧而一生成就。是迅速道。

2)成佛的性質:即身成佛中「佛」到底爲何。

禪也說「見性成佛」, 注重說的是見性,以及佛性的普遍性和成佛的可能性,而不是說立地成爲三身具足的佛。密教的一些學者認爲即身成佛不只是見到佛性,而是色身上確實是要轉變圓滿的。這樣的說法太虛大師是不同意的,認爲不可以以色相見如來,也就是不能以色身判斷是否成佛。他認爲的這句話中說的成佛主要是指自受報身,這點也就難以達到了。


推薦閱讀:

TAG:佛學 | 藏傳佛教 | 密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