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解一下《涅槃經》這句?
很多人看經的時候忽略三個問題。
一,佛這部經是講給什麼人的?
二,我是這類人不?
三,如果不是,我能聽懂不?就算所謂的懂了,又有什麼意義不?!
其實許多經都是可以互相應證的,這句話其實從字面上來說逐字解讀不難。關鍵是要明白佛為什麼要這樣說。(文字語言只是傳道的方法而已,關鍵是要知道佛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說)。
你去看看《楞嚴經》里這一段,當成故事一樣去代入這個場景: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否。
阿難言。見。
佛言。汝何所見。
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汝將誰見。
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獅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 《涅槃經》: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佛常說諸法無我,但是有個大問題,一切眾生智慧不明,總是在二元對立的概念中打轉,一聞無我,就落入斷滅見,以為一切皆無。所以佛為什麼要說」實非有我「?就是怕你們一聽無我,又落邪見。而後這句」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是說」有我「這個我是眾生的自性真如。(這裡要注意,這個自性真如名之為我也是方便說法,和我們凡夫理解的「我」的概念不同)。
那麼這段話放到《楞嚴經》上面這段去理解就更容易理解」佛為何這麼說了「。
- 《楞嚴經》中阿難因被摩登伽女所迷,求佛開示。佛說了一段(注意我上面加黑的部分):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 什麼叫以攀援心為自性呢?你去仔細觀我們的起心動念,譬如遇到人誇獎,高興,遇到人責罵難過,遇到美女動心,遇到好吃的,想吃。這些種種起心動念,依何而起?依外境(緣)而起,若離開這些緣,會起這些心么?不會。所以緣生、心起,緣滅心滅。此心隨緣生滅,而無自體。(也就是說此心是攀緣而生,若離諸緣,則無此心)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而我們眾生無始以來,以此攀援心為自心,所以才有生死輪迴。(迷失本心隨境而轉)。
- 所以佛一開始一針見血,破斥阿難即眾生最大的妄想,這段說: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眾生迷惑此心為心,以為是我,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 阿難聽佛一說,心不明了,生大疑惑恐懼(這就是前面涅槃經為何要如何說的原因,注意這段):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遍歷恆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你看阿難怎麼說的:他說我供養如來,來至隨佛出家遍歷種種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都是用這個心(攀援心),哪怕就算誹謗正法、永退善根,也是用此心(意思就是學佛法用的是這個心,哪怕是墮落也是用的這個心),結果佛說這個心(攀援心)不是」真心「是」前塵虛妄相想「,難道我(阿難)不是無心(無我)么?沒有這個心,難道我也是如同泥土和木頭一樣無么?所以這裡阿難說」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起了斷滅見)。認為此心(攀援心)若是虛妄相想,那麼」我「也是」虛妄相想「,那麼世間無我?沒有這個」自體「?
- 接下來這段佛為了開解阿難說了一大段: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獅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虛空。亦有名貌。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吝。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 注意這句:」何況清凈妙凈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清凈妙凈明心,即是我們言的真如自性,是有」自體「(此言自體主要是破除斷滅見,不可理解為我們認為的」實有「)
- 然後佛又說: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 就是前面說的,攀援心,因緣而生,但種種因緣本來生滅,若緣滅時,此心隨之而滅即是不存,若此攀援心是真心,那麼就如同」龜毛兔角「(無緣時則無,即不存在),那麼法身就如同斷滅,(究竟無我),那麼誰修誰證無生法忍?(修行學佛就沒意義了)。(此言有我,非指實有一身,此處需細細思量)。(所以真心有體,隨緣不變,而不變隨緣,雖能依外緣起種種攀援心,但其體性不變)。
- 《圓覺經》: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所以修行即是離妄歸真)
那麼你結合《楞嚴經》里這段佛與阿難的對話(想舞台劇一樣代入),再回過頭來看《涅槃經》里這段就明了清楚了,不光知道佛說的是什麼意思,更能明白佛為何這樣說。實是所以佛整句實是無可奈何,」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 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說實非無我,怕你一聞無我,又落入斷滅見。所以不得不又再說明「實非無我」,而此我即是眾生的「自性」
原文該這麼讀:
凡夫愚人所計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塵。
如來說我 悉不如是。是故說言。諸法無我實非無我。
何者是我。若法是實 是真 是常 是主 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
如彼大醫善解乳葯。如來亦爾。為眾生故說諸法中真實有我。汝等四眾應當如是修習是法。
---- 說的很清楚,不覺得有解釋的必要。而且你也沒問哪裡有問題。。。
說得很直接了當,沒法再解釋了。如果換個角度來說的話,以平常心去活著,是可以活出自己的。
諸法無我不是一切法都不存在,否則就是斷滅見。而應該是一切法因緣而生,有成住壞滅,沒有不變的「自在之性」或一個形而上的造物主體。
這裡講的就是佛教的中道思想。
善男子,我於一時,住尼連禪河,告阿難言:我今欲洗,汝可取衣,及以澡豆,我既入水,一切飛鳥水陸之屬,悉來觀我。
爾時復有五百梵志,來在河邊,因到我所,各相謂言:云何而得金剛之身?若使瞿曇,不說斷見,我當從其,啟受齋法。
善男子,我於爾時,以他心智,知是梵志心之所念,告梵志言:云何謂我說於斷見?
彼梵志言:瞿曇,先於處處經中說,諸眾生悉無有我,既言無我,云何而言非斷見耶?若無我者,持戒者誰?破戒者誰?
佛言:我亦不說一切眾生悉無有我,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性者,豈非我耶?以是義故,我不說斷見!
一切眾生,不見佛性,故無常,無我,無樂,無凈,如是,則名說斷見也。
時諸梵志,聞說佛性,即是我故,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尋時出家,修菩提道,
一切飛鳥水陸之屬,亦發無上菩提之心,既發心已,尋得捨身。
善男子,是佛性者,實非我也(無所得故),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善男子,如來有因緣故,說無我為我,真實無我,雖作是說,無有虛妄!
善男子,有因緣故,說我為無我,而實有我。
為世界故,雖說無我,而無虛妄,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以其常故,如來是我,而說無我,得自在故。
爾時世尊贊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善能修無我想。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想無我想,
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愐眩,見諸山河石壁草木宮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迴轉,
世尊,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生死,世尊,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
爾時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達其義,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
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凈計不凈樂計為苦,以為煩惱之所覆故,雖生此想不達其義,
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凈者是法義,
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無我等想。是三種修,無有實義!
我今當說勝三修法:苦者計樂,樂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我計我,我計無我,是顛倒法,
不凈計凈,凈計不凈,是顛倒法,有如是等四顛倒法,是人不知正修諸法!
汝諸比丘,於苦法中生於樂想,於無常中生於常想,於無我中生於我想,於不凈中生於凈想。
世間亦有常樂我凈,出世亦有常樂我凈,世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間者,有字有義,何以故?
世間之法,有四顛倒故,不知義,所以者何?有想顛倒,心倒見倒,
以三倒故,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凈見不凈,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義!
何等為義?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
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凈者,即有為法,凈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
以不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凈。
比丘當知,是諸外道,所言我者,如蟲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來,於佛法中,唱是無我,為調眾生故,為知時故,說是無我。
有因緣故,亦說有我,如彼良醫善,知於乳是葯非葯,非如凡夫,所計吾我!
凡夫愚人,所計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塵,如來說我,悉不如是,是故說言:諸法無我,實非無我!
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如彼大醫善解乳葯,
如來亦爾,為眾生故,說諸法中,真實有我,汝等四眾,應當如是修習是法。
(小乘)須跋陀言:世尊,我已先調伏心。
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能先調心?
須跋陀言:世尊,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無凈,觀色即是常樂清凈,作是觀已,欲界結斷,獲得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
次復觀色,色是無常,如癰如瘡如毒如箭,見無色常,清凈寂靜,如是觀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是故名為先調伏心,
次復觀想,即是無常癰瘡毒箭,如是觀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
是非想非非想處,即一切智,寂靜清凈,無有墮墜,常恆不變,是故我能調伏其心!
佛言:善男子,汝云何能調伏心耶?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
善男子,汝已先能呵責粗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呵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癰如瘡,如毒如箭!
善男子,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
須跋陀言:世尊,云何能斷一切諸有?
佛言:善男子,若觀實相,是人能斷一切諸有。
須跋陀言:世尊,云何名為實相?
佛言:善男子,無相之相,名為實相。
(無相之相,是清凈實相,無損無壞,無有住處,若無住處,即是聖相,如金剛故)
須跋陀言:世尊,云何名為無相之相?
善男子,一切法,無自相、他相、及自他相,無無因相,無作相,無受相,無作者相,無受者相,無法非法相,
無男女相,無士夫相,無微塵相,無時節相,無為自相,無為他相,無為自他相,無有相,無無相,無生相,無生者相,
無因相,無因因相,無果相,無果果相,無晝夜相,無明暗相,無見相,無見者相,無聞相,無聞者相,無覺知相,
無覺知者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者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
善男子,如是等相,隨所滅處,名【真實相】。
善男子,一切諸法皆是虛假,隨其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
善男子,是相,法界畢竟智,第一義諦,第一義空,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無上菩提。
這就是小乘與大乘的差別所在,小乘修四念處,大乘修菩提。小乘修無我,大乘修真我,佛為小乘與凡夫才說無我,佛只對大乘人說真我,為什麼?因為小乘人著斷滅見,不見性,並且貪慾太多,若說真我之法,彼則放逸輪迴受罪,是故小乘人未斷貪慾之前,不為其等,說真我之法,禪宗不少的人,由於無師偷學涅槃經,所以也變得放逸了,有此罪過。佛為以什麼原因說無我的道理呢?佛說無我,是指身體與意識,不是我,佛於涅槃經中說有我,是說離開了意識與身體,在心靈之中,有一個清凈微妙的本體,這個本體,就是法身,就是如來,在楞嚴經中,叫它為真心,真如,如來藏,因為這個東西,被身體與意識給藏了起來,眾生難知難見難以悟到這個東西,所以叫做不見性,小乘的人著斷滅見,所以給他們說心中有真我,他們就會生嗔,誹謗大乘,離佛而去。簡而言之,佛說無我,是說身體四大無我,並非是指真心無我,眾生執著假我,故說無我,若有眾生,慧根極高,能入妙理,便為其人,說真我真心之法。佛性=如來藏性=自性=真我。
阿賴耶識=如來藏=它性=無我。
諸法無我並不是說沒有自己,我是什麼意思呢?是指永恆不變可以主宰一切的事物。
我覺得哈,挺像武林外傳里對於《我》的認識
我不是高手 但是高人 2米的身高
這裡我是體 是自性 法是用 。
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是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異者,是 名為 我
上面兩段各108遍,今天的任務。很簡單。四個字,真有妙空。十個字,聖人種種分別,不離自心。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諸法無我,無我性常不變不易,此名為我。
多數讀過大學的,或者至少念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都未必能夠理解吧。何況絕大多數的更加普通的普通人。
遍歷該問題下的諸多答覆,也沒有見到一個直接、簡明的答案。
正著如果不懂,就反著來。
諸法是我實非是我。
何者無我?不是法不是實不是真不是常不是主,不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無我。
明白了么?
這句是把「我」字變換了一下,無我所無的我,經中有一句描述:即蘊我、離蘊我、我在蘊中、蘊在我中。或者更簡單,了解一下「阿特曼」這個名詞。而涅槃經之我,實乃是以無為法性為我,在言說勝義(語言層面)中,無為法性是常、不變異、諸法所依,乃至具足一切勝性,故而說為我,而無為法性,在諸多經文中解說的明白,其並非是離一切有為法之時空意義上的可割裂實體,於有為法是不一不異的,其就是有為法當下的實性、本來面目,不即是有為法(非即蘊我),不離有為法(非離蘊我),和有為法不是空間實體那樣的包含關係(非我在蘊中、蘊在我中),所以你看,其實還是無我,故而和外道上梵下梵是完全不同的。這裡變換我義說有我,其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讓人不取灰身滅智之小果,修得三身四智之大果,不是真正意思上的把無我推翻。
五蘊無常,所以無我。若有我,必然無生滅,是恆常不變之相性,無生老病死之苦。世間若無苦,佛何以慈悲出世,說因果,教世人斷輪迴之法?可以自己思考"我"到底五蘊:色,受,想,行,識。哪個是我?哪個又不無生滅呢?哪個又是恆常不變的呢?無常就是苦,唯一的離苦之法,就是涅槃。
諸法無我實非無我,何者是我,是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
簡單的解一下,有些句義不是解釋就能明白的,還是要深入參悟的。
諸法無我,是說諸法無我持之性。非指性相。法無自性,是依他其性,是緣起法,緣起性空,故說無我;諸法無常,其相幻起幻滅,了不可得,故說無我。
什麼是我?是法性、是實性、是真如性、是恆常性、是解脫性。這些性皆是如來本性,即真如本性,即是佛性。此「我」即是真我,依第一義諦而不動者,即常住真心。
《涅槃經》了義經典,沒有較深的佛學基礎,很難讀懂。基礎不行的學人,應該多看佛法講座。
恰好剛校完南本涅槃經,趁著話茬子還沒忘,試著用白話翻一下,供您參考。
(我這裡說的——我指佛,下同)「諸法無我」並不是說沒有我。什麼是我說的「我」呢?如果認為一個存在是實有的、是真正的、是永存的、是能主宰的、是保有其本性不會變化的,那麼這個存在就是我說的我。
(然而沒有這種存在啊,故說諸法無我)其中一句,末學個人認為用現代文法應標點為:「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不是我開群嘲,這年頭能看懂阿含經的都不多,還看涅槃經。
看得懂?我拜你為師!
《宗義寶鬘》總第002講(前言2)——正法解行林 能海法師
二、四部宗義的形成、發展、宗見以及相互破立關係
1、佛陀三轉法輪延伸出四部宗義
佛陀圓滿福慧二資糧成就佛果位後,依大悲心出現於世間為眾生應機說法而三轉法輪,並延伸出四部宗義:
(1)第一轉法輪 四諦法輪第一轉法輪:在鹿野苑轉四諦法輪。開演小乘宗義,延伸出一切有部及經部宗。
(2)第二轉法輪 無相法輪
第二轉法輪:在靈鷲山轉無相法輪。宣說了以《大般若經》為主的,一切法皆自性空的中觀的見解。延伸出中觀派。
(3)第三轉法輪 善辯法輪
佛陀宣講《大般若經》告訴世人諸法皆自性空後,勝義生菩薩就請示佛陀說:「佛陀呀,您第一轉法輪講一切諸法實有,唯有補特伽羅我空;第二轉法輪講一切諸法皆自性空。第一轉法輪跟第二轉法輪似乎前後有所矛盾。」於是,勝義生菩薩就請示佛陀,可不可以對前面第一、第二轉法輪再做進一步解釋。於是佛陀在廣延城第三轉善辨法輪,為眾生宣講了《解深密經》。
2、四部宗義的發展
四部宗義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我們翻開《宗義寶鬘》的18頁,18頁的中間:
「印度的佛學,從公元前第五世紀開始流行,以後逐漸發展擴大。由原始佛學發展到部派佛學」。一般來講「原始佛學」是佛陀滅度後一百年內,這段時間的佛教我們稱為原始佛教或者原始佛學。「部派佛學」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等。一切有部由上座部分出,後期再引申出經部宗。到此是以別解脫戒而來講的。下面是以部派宗見來說的,又講到「隨後又發展出小乘的毗婆沙」宗,就是一切有部、還有「經部二宗」 ,「和大乘的瑜伽」就是大乘唯識派、「中觀二宗等」,加起來「四大宗派」。
也有學者認為,大乘部派是由小乘部派所發展出來的,這種說法不是很恰當。我們知道,佛陀涅槃之後的這一百年,大小乘都有,只是那個時候大乘沒有很明顯的發展,只有小乘有明顯的發展,而且大、小乘都有各自所依據的經典及論著。由此來看,大乘並不是由小乘所發展出來的。雖然學修大乘教法必須先修學小乘教法,但如果說大乘是由小乘發展而來的話,理由太牽強,不是很正確,需要注意。
3、四部宗派的宗見
接著看原文:「四大宗派之間彼此交互影響,反覆分裂、綜合」等等,「這樣發展到了後來,宗派思想自然變得非常分歧複雜。因此有必要作一有系統的分析、整理、批判(破立),藉以理清各宗派間不同的學說立場,界定自宗有所不共的思想主張。」
那麼各宗宗見不共的思想主張是什麼呢?
(1)有部:
承許一切諸法皆實體有。也就是說,不論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都必須安立在有作用的基礎上,也都必須是那麼很真實的實體有(或者實質有、勝義有),而且都是那麼很真實的實體有作用。
所謂實體有是說,法的存在不需要分別心安立,從其自體上以實體有而存在。在實體有上再分出實有(勝義諦)跟假有(世俗諦)。比如:瓶子。瓶子本身是實體有,但是瓶子可以被破壞掉,所以瓶子是假有(世俗諦)。但是組成瓶子的最微細的無方分極微,是沒辦法破壞的,所以它是實有(勝義諦)。由此,從一切有部觀待沒有學宗義的有情來說,在認知事物的本質上,比較相順。以瓶子這個事例來說,沒有學習宗義的有情會把瓶子看成真實存在(即實有),但以一切有部的見解來看,這種識體是顛倒錯亂的。所以,一般有情以及沒有學習宗義的佛教徒,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一切有部的宗見的思想主張。
(2)經部:
小乘經部宗的勝義諦和世俗諦的建立,跟小乘一切有部就不一樣了。經部宗的勝義諦是講一切有為法或者因果法、有作用的法都是勝義諦。因為一切有為法不需要分別心名言安立,從其自體以實質有而存在,有因生果的剎那變化,稱為勝義諦。反之唯賴分別心安立的就是世俗諦。所以,經部宗的一切有為法是勝義有作用、實質有、實體有,這分跟有部是一樣的。但是,它的無為法跟有部所承許的不同。經部宗的無為法是唯分別心假立的法。比如無為虛空。因為無為虛空不是因果作用之法,而一切有部安立無為法,是在有作用的實體有上而安立的,而經部宗要把一切有部所安立的無為法唯有作用的實體有破除掉。因此,經部宗的宗見比有部的宗見更高、更細。
經部宗和一切有部一樣,都承許一切法有我,並且都只許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我空。所以,經部宗也是要修四諦十六行相,斷除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我,證得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我空,獲得聲聞阿羅漢果、獨覺阿羅漢果。
以上是小乘部派的宗見,他們都承許外境實有。也就是說,心識起作用一定要先有外境,是依外境而生起識體的作用。所以外境是以實體有而存在,他們只承許人無我,不承許法無我。
接下來是大乘部派。大乘部派安立的勝義諦和世俗諦,跟小乘部派所安立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大乘部派所安立的勝義諦,是以清凈道之門而斷障。何謂清凈道呢?是現量證空性之道。此中勝叫無漏智,義是無漏智所通達之境,這個境叫空性,諦是空性的體性,其體性就如同無漏智所證到的真實存在,故稱勝義諦。勝義諦是以清凈無漏道而來斷障的。所以,大乘部派安立的勝義諦跟小乘部派安立的勝義諦,其含義是不同的。大乘部派的勝義諦就是空性。小乘部派的勝義諦是諸法真實存在的情況。
大乘部派的世俗諦跟小乘部派的世俗諦,總相來講,差不多是一樣的。所謂的世俗諦,就是錯亂識體所顛倒的了知。
(3)唯識:
站在大乘唯識派來講,唯識派認為一切諸法都是唯識體上的習氣所變現。所以諸法沒有離開心識之外以體性一,或者能取所取非異(非異即是體性一)而存在。所以,以唯識通達空性之正理,就把執離開心識外承許實有的有部跟經部,所執持外境實有的這一分破除掉,就是唯識派的法無我,就是圓成實,也就是空性。所以,唯識派承許一切諸法都是唯心識的變現,是承許法無我的宗見。因此比小乘部派的見解更高。唯識部派雖然認為唯識無外境,但承許識體勝義有自性。
(4)中觀:
中觀派的宗見比唯識派的宗見更高。為什麼呢?因為唯識派承許識體是勝義有自性。他們認為諸法依識體上的習氣所變現,又稱為依他起性,許勝義有自性是世俗諦。但是中觀派認為一切諸法是勝義無自性,不論是世俗諦的依他起,還是勝義諦的圓成實,都是勝義無自性。但是,唯識派是認為緣起依他起的因果法跟圓成實(空性),都是勝義有自性。所以以斷障來講,中觀派比唯識派更高。
中觀派又包括中觀自續派和中觀應成派。至於他們的差別,中觀自續派認為諸法存在名言安立要有自性,中觀應成派認為諸法存在名言安立一點自性都不能有,只是唯名言假立而已。所以,中觀應成派的見解又比中觀自續派更高,因為在名言一點自性都沒有。
以上是四部宗派的宗見
4、四部宗義的相互破立關係
四部宗義之間皆是破它宗,安立自宗的破立關係。因此,它宗的見解不清楚,自宗的見解也很難安立。
(1)、以有部、經部來講,有部的無為法承許實質有、實體有,但經部宗無為法不承許實質有、實體有。所以,經部宗承許無為法為唯名言假立之假有。
(2)、有部、經部承許有外境且是實體有,然唯識派不承許有外境,破除小乘部派的實有外境,承許無外境。因此,如果不了解有部跟經部以何方式承許有外境,同時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唯識無外境的見解。
(3)、唯識派承許依他起之緣起法勝義有自性,中觀派承許依他起之緣起法是勝義無自性。因此,若不了解唯識派的緣起勝義有自性,也很難理解中觀派依他起緣起無自性如何安立。又,有部、經部承許外境實體有,然中觀派承許外境非實體有;
當時在印度,中觀宗跟唯識宗是相互破過來破過去,此破立延續了近一千多年。我曾聽我的老師講過一個公案,相傳唯識派的月官論師和中觀派的清辯論師,相互辯論了六、七年,然後清辯論師入定,要等彌勒菩薩到人間時,要和彌勒菩薩辯論唯識的見解。
(4)、中觀應成派及自續派皆不承許勝義有自性。然中觀自續派承許名言有自性,但中觀應成派不許名言有自性,許唯名言假立。在宗喀巴大師的論著裡面特別說道了:要了解中觀應成派,如果能夠了解中觀自續派是為最殊勝的前方便。
比如講說,我們知道彌勒菩薩造了五部論著,即《現觀莊嚴論》, 《辨法法性論》、《辯中邊論》、《經莊嚴論》和《寶性論》。然後無著菩薩用唯識的見解解釋《辯法法性論》、《辯中邊論》及《經莊嚴論》,而用中觀的見解解釋《現觀莊嚴論》跟《究竟一乘寶性論》。如果我們在學習五部論之前,能夠了解四宗部派的宗見,就能夠理解這五部論著之間的關係及差別。
再如:《宗義寶鬘》18頁倒數第4行:「公元六世紀中葉,中觀學者清辨(論師)」,「他在《中觀心要頌》第四品以下分別介紹並批判(批判即是破)數論、勝論、吠檀多彌曼沙等外道,以及佛教的聲聞與瑜珈行派;後宣稱中觀學說是哲學的究竟。」也就是說,中觀經部行自續派的學者清辯論師所著作的《中觀心要頌》,就是通過破除外道以及內道其他宗派的見解,而安立中觀經部行自續派的宗見。
再往下看19頁第2行,「到了後來」,中觀瑜伽行自續派「寂護」論師著「作」「《中觀莊嚴頌》及論釋時,也採取同樣的方式。」,「他先提出離「一、多」的」勝義「無自性」及無外境的「中觀理論」,「然後依此理論批判外道諸派以及內教的毗婆沙、經部、真相唯識、假相唯識等宗派的教義,最後導歸瑜珈行的中觀」 自續派的「思想」「——世俗則「唯心無境」」 ,即世俗則唯名言自性有之心且無外境,「勝義則「心境俱無」」。
以上資料證明,四部宗之間是相互破立的關係。
學生問1:師父,為何第三法輪開演唯識宗比中觀宗的見解低呢?
師答:因為第二轉法輪講一切諸法無自性,世俗諦甚至空性都是無自性,也就是依他起、圓成實都是無自性。但是第三轉法輪是在勝義有自性的基礎上開演無自性,所以第三轉法輪是,依他起、圓成實是勝義有自性。因此從斷障的角度來看,唯識派比中觀派的見解要低。
學生問2:一切諸法都是實體有,不是跟外道一樣了嗎?
師答:所謂的外道,其宗見認為器世間一切諸法是由自性有、由共主所變現的(所謂共主是生起諸法的體性——根本自性,他們認為根本自性能生萬法。《宗義寶鬘》37頁中間),他們不承許緣起。而內道的自性有要觀待緣起,是以緣起而安立的,內道的實體有(自性有)一定是建立在緣起之上的。只要是佛教徒一定要承許緣起。反之,不承許緣起就是外道。
學生問3:一切有部承許萬法皆實體有,那麼怎麼建立空性呢?
師答:小乘一切有部所許的勝義諦,主要是講一切諸法真實存在的情況,也就是諸法存在必須實體有而且有作用。因此,小乘部派在法上不承許法無我的空性,而建立法有我;但小乘一切有部只承許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我空,故只建立人無我而不建立法無我的宗見。人無我就是小乘一切有部所說的空性。他們只修四諦十六行相,斷除補特伽羅上的獨立實體有我,並依此建立小乘一切有部修行的道次第,依此道次第而證得小乘的聲聞阿羅漢及獨覺阿羅漢。因此,一般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比較容易接受有部所安立的法上的實體有及人無我的空性。因此,佛觀機逗教,在鹿野苑轉第一法輪——四諦法輪。由此延伸出了小乘部派——一切有部及經部。
學生問4:你在《廣論》33講講到:獨覺證得的是粗分的法無我。獨覺是小乘,承許是法有我,應該證得人無我才對呀?
師答:「獨覺證得的是粗分的法無我」是中觀瑜伽行自續派所 許的。此派亦採取唯識派的某些見解,即是諸法唯識所變現,無實有外境——空性。因為中觀派是承許諸法勝義無自性,唯識派承許諸法勝義有自性。故中觀瑜伽行自續派安立諸法勝義無自性為細分空性,是大乘菩薩所應修的主體。而無實有外境之空性為粗分,即安立為小乘獨覺所應修的主體,證粗分法無我。小乘聲聞主修四諦十六行相,證人無我。
學生問5:師父,一切有為法或者因果法、有作用的法、自相法都是一個概念不同的說法,是這樣嗎?
師答:這個可以以「同義詞」去理解!不要用其他代名詞去理解,這樣會比較好!
學生問6:能不能認為經部是在一切有部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
師答:不能這樣認為。因為我們前面講過,各部派都有自己依據的經典跟論著,但他們會相互參考其它部派各自的宗見。
學生問7:師父,宗喀巴大師在講廣論前面章節的時候,也常引用《俱舍論》的原因,是因為大乘部派的世俗諦跟小乘部派的世俗諦總相來講,差不多是一樣的,是這樣嗎?
師答:事實上也不是這樣,只能說《俱舍論》有一些偈頌大乘部派也會承許。如《廣論》所引的教證法的偈頌,大乘部派會承許,但是大乘部派解釋其內涵還是有一些差別。你要學《俱舍論》最好有宗義和《廣論》的基礎,才不會學錯。
學生問8:師父,這裡怎麼感覺中觀自續派跟唯識派一樣了呢?
師答:這個你要清楚,——唯識派是承許勝義有自性,中觀是承許勝義無自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