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作惡雖惡不罰]?


這句話出自《聊齋·考城隍》中考試的題目,原題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這句話是整篇文章里的一句。這句話其實表明了作者的一種看法,但是並無全文說明不了什麼。我覺得,這句話中的「有心無心」,說的不是是否知情,而是是否刻意。也就是說,作者認為「刻刻意善欲人知者,其心不在為善而在邀買人心,善事一出,萬眾誇獎,甚至得官得財。既然陽有所得,那麼陰不必獎,因為其行善本非為善,不過求財求名。求仁得仁,又有何怨;而無心為惡,本非特意傷人害物,而既已傷,則人謗之,刑拘之,而其本心必煎熬,此陽有所報,那麼陰不必罰」。

這是考城隍的題目,不是考法官的題目,不用那麼上綱上線,說白了只是蒲公的個人意趣而已,實際上即便有陰間,也幾乎不可能是這麼運作的。

。。。。。。。。。。。。。。。。。。。。。

另外還想多說兩句:蒲公這種想法,到現在也是老百姓所認同的想法,看一個人一件事,首先看發心如何。如果心好,那麼即便做的不對似乎也情有可原;反過來如果所謂心不好,那麼即便做了好事也會被認為有問題。但是實際上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我認為是沒道理的。一件事想法如何,所求為何,其實無所謂,太過於關注這些,就會變成陰謀。陰謀不是不可用,但是需要有嚴格的邊際條件,否則就是陰謀論,看誰都有問題。人心本來就善為自己打算,做事情之前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對普通人無可厚非,所以有心無心,只能作為「有行」之後的一個加重項,而不能單獨拿出來做判斷。就好像法律上,一個人違法犯罪,是否故意是判斷項,但是前提是有違法犯罪的行動,如果單純想想是不犯法的。就是這個道理。


那是某屆城隍(官)考試中的題目。他那一屆的城隍選拔,就是要選拔以「心性」定賞罰的城隍。

和人間的司法體系不一樣的地方是,陰間的官員可以直接觀測到人心,所以他們有能力直接觀測一個人是「有心行善、無心行善」的「真/假善良人格」,以及「有心行惡、無心行惡」的「真/假邪惡人格」。

所以他們的賞罰體系,可以直指人格,直接就定在「賞善心」(對於善良人格的人進行獎勵)、「懲噁心」(對於邪惡人格的人進行處罰)之上。

也就是說,他們不論跡,直接論心(人格)。

現實中的司法體系無法這樣做的原因是,第一,我們沒有觀測人心的能力。第二,有善心未必就能做好事。一個沒有知識的善心人(善良人格)傷害的人可能更多(比如庸醫殺人),一個邪惡人格的人限於法律或商業規則一樣有可能對社會做出貢獻。

所以這種賞罰體系,人間沒有採用。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科技樹,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前提,不同的假設,很多律法體系往往是不一樣的。領導者及人民的想法差異同樣會造成不同的律法體系出現。不同的人民,適合的治理方式也不一樣,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有心為善的意思,是想通過行善獲得某些利益,如福報、成佛等。這樣的善並非真善,只是一場交易。這樣的善,雖然能使世間獲得福報,但一點功德都沒有。

無心為惡的意思,是事於世間為惡事,實屬好心辦壞事。這樣的事不會造成罪業。

這裡的善惡是世間的善惡。這幅對聯在聊齋志異中地府門口掛著。


警察擊斃手握屠刀的犯罪分子,

公知大喊,為什麼不打腿,這可是一條人命呀,你審判過嗎,你問過他為什麼這麼做嗎

一個事情可以回答樓主的倆個問題

何為善

何為偽善

何為惡

何為偽惡


有心為善,,你可以百度一篇文章《無益的布施》

無心為惡,比如殺生,具足殺生需求:有殺心,付諸行動,友情死亡。


正確的才是善,不管有心無心,一味的不分是非行善,是傻逼。

錯誤的就是惡,好心辦壞事是惡,無心的惡是最惡。

善惡不是眾人評判得了的,分辨是非善惡不能憑主觀願望進行判斷,甚至不能憑道德法律進行判斷,真研究起來是個大課題。


我認為這句話本質是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人文/宗教關懷打補丁。


套用人民的名義,祁同偉就是前一句的註腳,達康書記就是後一句的範例。這句話本質是講官員的做事。祁同偉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可能是個個人奮鬥的案例,但能作為社會主義下優秀的官員嗎?最終會被貪念毀掉。達康書記老是被當槍使,如果都要受罰,恐怕整個政府都沒人做事了。


因為善惡本空,唯一心顯。

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僅此而已………………


贊同。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世間萬事萬物的表現(或結果),皆源於心。


不了解前因後果的時候,還是論跡不論心來得好些。如果知道為何行善後,那倒不妨戴上眼鏡去看人。

懷疑別人可以,但是不講事實就言之鑿鑿地說有心之善或無心之惡,未免有些看誰都不是好東西或者聖母的既視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是儒家修身意義上的說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王陽明的心學

可以理解為:有心為善雖善無益,無心作惡雖惡無失

牽涉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道德和認知,是向內求的自己內心

同理君子慎獨,雖獨處亦不可失其德


說明事物的無常性,無自性。善惡只存在於特定的條件下,本質上還是有為法。


南朝梁武帝問禪宗初祖達摩:洒家一生四次捨身同泰寺,捐贈錢糧無數,剃度僧人無數,有多少功德?達摩回:沒有功德。

無心為惡更好理解,你走路沒低頭踩死只螞蟻,這算作惡么。

但是,除此之外,這句話不適用於任何場景。更不能作為自己給自己開脫的理由,真做了壞事,就別說自己沒起壞心。


推薦閱讀:

TAG:中國文化 | 佛教 | 道教 | 儒家 | 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