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被引入中國到底帶來了什麼?

近日受到韓國身土不二說法的影響 突然想到佛教這個外來大教給中國到底帶來的是什麼


佛教大約在西漢末年由西域傳入中國,大約就是新疆那一片,那時候也沒有飛機,這一條路就是溝通國外的一條路,最開始來到中國的和尚,是攝摩騰和竺法蘭帶來四十二章經,並且在洛陽建立白馬寺,這是中國第一部佛教經典和第一座寺院。

佛教從傳入到大唐時期,已經小一千年,佛教的典籍已經很多都傳入中國,佛教認為誦經,抄經有功德,而且越多越好。但是抄經很累啊,何況以前用毛筆呢。

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是《金剛經》。你能說,這和佛教一點關係都沒有嗎?

在唐詩形成以前,僧人要做偈子來表達一些自己的情懷。但是並沒有形成格律。但是卻是唐詩的前身。

東晉時期,道安大師建立《禪門規式》,為僧人清規之始,到了唐朝百丈禪師,建立《百丈清規》,完善了寺院管理制度。佛教中國化已很清晰,後朱熹到寺院看到僧人吃飯感慨:三代之禮盡在此矣。這應該可以說明,佛教保留了中國許多傳統禮儀。

服飾,僧人現在的海清,就是漢服。

梵唄,保留了以前古代音樂的原貌。五台山梵樂,北京智化寺梵樂,常州天寧寺梵樂,都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少林武術,也是佛教的吧。

還有生活中的俗語,但是其實很多都已經改變了原本意思,但是已經融入生活。如,心心相印,原本在佛教屬於大成就者印證準備成就的僧人的詞,如今是指男女朋友心心相印。其實是兩個和尚。還有跑江湖,以前是指和尚要經常跑到江西湖南去參學。還有胡說八道,以前是胡人說八正道,也是褒義詞。但是我們離不開這些俗語了,足見佛教很多東西融入生活。

還有不能不說的,玄奘法師寫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已經成為研究印度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包括西域當時的國家的生活民俗地理等。當然還有法顯法師的《佛國記》義凈法師的《南海寄歸內法傳》。

還有留下許多的藏經,如今都是珍貴的文物和考察歷史的重要資料。

佛教還留下許多深入民間的故事 。

帶來了觀世音菩薩。

帶來了許多文學作品。

另外,附上從達摩祖師來我國以後祖師的傳法偈。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祖師偈:

吾本來磅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

二祖慧可大祖禪師傳法偈:

本來緣有地,因地種華生。本來無有種,華亦不曾生。

三祖僧璨鑒智禪師傳法偈:

華種雖因地,従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

四祖道信大醫禪師傳法偈:

華種有生性,因地華生生。大緣與性合,當生生不生。

五祖弘忍大滿禪師傳法偈: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六祖慧能大鑒禪師傳法偈: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頓悟華情已,菩提果自成。

南嶽懷讓禪師傳法偈:

心地含諸種,遇澤悉皆萌。三昧華無相,何壞復何成!

馬祖道一禪師傳法偈: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以上,只是佛教帶來的冰山一角。還有許多是我所不知道的。


謝邀。

佛教在華夏文明體系的形成中,我認為不是入侵,而是中華文明吸收其他文化。

如同吃東西一樣,你吃了根雞腿,雞腿中有對你有益的營養成分,最終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你總不能描述成雞腿入侵了你吧?

儒釋道都已經融入華夏文明中,跟目前一些宗教入侵和文化入侵是不一樣的。


入家破家,入國滅國,入族毀族。大眾一般把罪責推到儒家上,但是很少有人反思佛教的消極面。佛教光輝燦爛,但是信仰佛教的民族基本都漸漸消亡。


滅君臣之道,絕父子之情,

棄道德,悖禮樂,裂五常,

遷四民之常居,毀中國之衣冠,

去祖宗而祀夷狄。


帶來了很多不朽的藝術、詩詞、文字。


漢傳佛教是真倒霉,

外國人說它非佛說,和印度的原始佛教是兩碼事,是偷學改造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人說它是外來貨,印度阿三,蠻夷,漢人學了就是數典忘祖。

所以問題就來了:

漢傳佛教到底是哪頭的?


沒想到知乎還有這麼洗腦成功的佛棍,也是醉了。

佛教除了在減輕心理壓力上略有作用,其他的就是麻蔽普通百姓的

佛教宣傳的神乎其神,得了病還得去醫院,出門還得坐車,就連宣傳也得用網路,日本鬼子打進來,還得靠戰爭和殺戮。好多高僧得病了還不是都去醫院嗎?

有些人心理脆弱,又有學問,完美主義,所以求於佛教,其實就是有錢又有閑的自我遊戲


讓你知道遵從了八榮八恥還是過不好這一生並不是你的錯


南北朝之前的佛教才能真正意義上被稱為是「引入」的。然而南北朝之後,特別是唐宋之後,佛學以一種徹底,華美,甚至奢侈的方式在中國大地上完成了涅槃: 不管是佛學義理,還是修行法門。

真要說變化,最為深遠重要的便是文學。

舊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性」的國度,文學修養就是國人的信仰。佛經便在這個詩的國度變成了紙上的蓮花。從鳩摩羅什到玄奘,到弘一,學佛有成者必然首先是文人。古來有多少濕銀都會給自己取個啥啥居士呢?

說唐宋之後的佛學已不再是「引入」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它早已和本土哲學思想融合。你能說禪宗就是純正的大乘法嗎?你能說凈土沒有道家的影子嗎?本土文化也已受佛學影響,宋後一幫所謂大儒搞出來的理學雖是披著承孔外衣,骨子裡就是佛道。王陽明的「格心致知」就是「見性成佛」嘛。

嗯,變化很大,很徹底。只是這個時代的中國拋棄了太多東西。所以看到這樣的問題,真的開心,一些東西總會有人去找回來!


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

作者:高華平

我們這裡所說的「佛教文獻」,主要指佛教各種的藏經和續藏經中的佛典文獻,當然也包括敦煌等出土文書中的佛教資料。佛教作為一種宗教信仰,除了有自己的經典之外,還包括各種宗教體驗、宗教儀規和宗教活動及其活動場所和法器等。但是,我們今天考察中國古代佛教對文學的影響,主要只能藉助現存的佛教文獻和文學文獻來進行。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問題,也就是「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問題。 近代以來,將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結合起來研究的學者很多,而且湧現出了一大批大師。梁啟超、胡適、陳寅恪、鄭振鐸、季羨林、金克木等老一輩學者,是本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們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學者,其學術的素養雖難以與前輩比肩,但他們各有獨特的視野,陳允吉、孫昌武、項楚等人是其代表。此後,在老一輩學者的啟發和帶領下,加之日趨自由的學術空氣,有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加入到該研究領域,而且做了可喜的學術嘗試。在海外,日本學者加定哲地在深浦正文、小野玄妙等人「佛教文學」概念的基礎上,確立了「中國佛教文學」的範疇。加定哲地的《中國佛教文學》一書,實際上是將「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範圍更加明晰化了。因為其中所說「中國佛教文學」的內容,除了「佛典的翻譯」之外,主要指中國古代正統文學中的「佛教文學」和俗文學中的「佛教文學」,以及一些佛教僧侶的詩偈創作,而並不包括佛教中的文學性經典或佛教經典的文學性問題。歐美的學者,則多在「敦煌學」的框架內討論佛教與中國古代俗文學的關係,尤其重視對中國古典詩歌體裁之佛教源頭的探討,如美籍學者梅維恆(Victor.H.Meir)和梅祖麟(Tsu-LinMei)合著的長篇論文《論近體詩的梵文來源》,即是其中一例。港台學者對佛教文獻中的禪詩、變文有較多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頤結合佛經和敦煌文獻,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許多理論問題做出了全新的闡釋,成績斐然。 綜合考察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我認為佛教經典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佛經中的內容、觀念滲透到了中國古代文學領域,被中國文學廣泛地採用

佛教對中國古代文學題材內容及思想觀念的滲透,涉及中國古代文學的小說、詩歌、戲曲及俗文學等許多方面。中國古代小說的許多情節都取材於佛經,如六朝「志怪小說」劉義慶《宣驗記》中的「鸚鵡滅火」的故事、吳均《續齊諧記》中的「陽羨籠鵝」的故事,唐代傳奇小說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沈既濟的《枕中記》、陳立佑的《離魂記》、張薦的《靈怪錄》、李亢的《獨異志》、戴君孚的《廣異記》等,一直到著名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及其孫悟空的形象和孫悟空與妖怪鬥法的情節等,都取材於佛教的經典。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中談六朝小說發達的原因時說:「還有一種助六朝人志怪思想發達的,便是印度思想的輸入。因為晉宋齊梁四朝,佛教大行,當時所譯的佛經很多,而同時鬼神奇異之談也雜出,所以當時合中印兩國底鬼神小說里,使它更加發達起來。」季羨林也說:「唐代的傳奇文雖然從主要方面來說繼承和發揚的仍然是六朝以來的中國固有的傳統,但是印度的影響卻到處可見。上面談到的陰司地獄和因果報應仍然繼續存在。此外還添了許多新的從印度來的東西,其中最突出的也許就是龍王和龍女的故事」,因為「佛教傳入以後,『龍』的涵義變了」。

在詩歌方面,佛教文獻對中國詩歌題材內容的最大影響莫過於催生了六朝的「宮體詩」。佛教為了破除色慾,闡明色相性空的核心觀念,在佛經中有大量描寫色相、點明其「性空」本質的內容。如當時漢譯的佛典《法句譬喻經》、《佛本行經》、《普曜經》、《六度集經》等,即多有這方面的內容。佛教文獻的這種觀念,首先影響到一批佛教僧侶文人,他們開始創作一些內容淫艷的詩歌,如齊梁時期的釋惠休、釋道猷、釋寶月等人,再繼而進一步影響齊梁奉佛佞佛的帝王大臣如蕭子良、蕭衍、蕭綱、蕭繹、徐陵、庾肩吾君臣父子,遂形成了所謂的「宮體詩」。《南史·簡文帝紀》云:「帝辭藻艷發,然傷於輕靡,時號宮體。」同書《徐摛傳》曰:「(摛)屬文好為新變,文體既別,春坊盡學之,宮體之號,自斯而始。」說的都是這一史實。

在戲曲方面。近代的許地山和鄭振鐸等學者既已明確宣稱中國的戲曲「完全是由印度傳入的」,而事實上,不僅許多中國古代的戲曲,如元雜劇中尚仲賢的《張羽煮海》和李好古的《沙門島張生煮海》,其淵源在於《佛本行集經》、《生經》、《摩訶僧祗律》等佛教文獻,而且中國戲曲興盛的元明時期的許多作家,如寫過《半夜雷轟薦福碑》的馬致遠、明代著名的劇作家湯顯祖、沈璟、高明誠,一直到清代名劇《長生殿》的作者洪昇,他們的劇作有的取材於佛經故事,有的在作品中充滿了佛經因果報應、三世輪迴的思想觀念,都直接表明他們受到了佛教經典的深刻影響。

此外,中國古代的散文,特別是其中的議論文,不僅許多的論題,如「神」的是否消滅的問題、「三世」的有無問題、「真空」的關係問題等,皆源於佛典或援引佛典以為論據,而且其辯論的方法,乃至行文的方式,都有很多地方是吸取於佛教文獻的。如宗炳《明佛論》、劉勰《滅惑論》對佛教觀點的闡發,韓愈的《原道》、李翱的《復性》分析「道」、「性」、「情」等概念的方法,就實際都是取於佛教經論的。這也是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學題材內容的重要影響。

二、佛教文獻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

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影響,一是反映在其關於文學的形、神、言、意關係上,二是表現在形成了中國文學理論特有「境界說」(意境說)上。

中國古代文學中原來也有「言意」、「形神」概念。《周易·繫辭上》曰:「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意,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莊子》曰:「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又說:「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這是在討論「言意」關係,其基本精神是將「言」視為達「意」的工具,而且認為「言」並不能真正達「意」。對於「形神」範疇,《周易·繫辭上》云:「陰陽不測之謂神。」「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也。」《莊子·天道》云:「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莊子·知北游》云:「汝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管子·內業》云:「神也者,氣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這些言論,主要是把「神」視為人之精神,視為某種「精氣」,而形則是一種「粗氣」。

佛教的各部派、各宗派對於人(形)輪迴的精神主體的看法並不一致,但犢子系的《三法度論》(即《四阿含暮鈐解》)則主張有「我」,而且不是「假有」而是「勝義有」(「勝義我」)。此經翻譯到中土之後,道安、鳩摩羅什、慧遠、僧睿等人都接受了這一觀念。「形盡神不滅」的觀點開始在中土流行。此後的佛教經典如《涅槃經》、《華嚴經》等又提出了由具體的事象、到各個幻相、再到實相,這樣一種由事物的現象探討其本質的思維方法,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現象(形)和本質(神)之間的辯證關係。佛教經典認為:「有無一切世間法,了達悉如幻。」但佛陀常以方便說法,讓眾生「悉令得解真實諦」(《華嚴經·十忍品》、《賢首菩薩品》)。《大般涅槃經·菩薩品》也說:「諸佛如來,亦復如是,隨諸眾生種種音聲而為說法。為令安住佛正法故,隨所應見而示現種種形象。」佛教文獻對「形神」關係的理解,超出了中土固有的認識論,而文人學士也因此對文藝中的「形神」關係的論述達到了一種新的歷史高度,並開啟了中國文學思想史上重神輕形、「傳神寫照」的理論。如果說顧愷之的「四體妍蚩本無關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世說新語·文學》),反映了某種重「神」輕「形」的理論傾向的話;那麼,沈約所謂「夫理貴空寂,雖熔范不能傳;業動因應,非形相無以感」(《重答李交州書》),則已比較全面地說明了「理」(「神」)與「形相」之間相依相對的關係。中國的文學理論史上也因而形成了整套「以形寫神」的思想理論。

佛經《大智度論》認為:「一切法實性,皆過心、心數法,出名字語言道。」故《光贊般若經》又說:「諸佛之法,亦無實字,但假號耳。」但這並不等於說佛教也像老、庄那樣幻想「處默」、「無言」;相反,佛教總是同時又強調語言的作用:「善知諸法實相,亦善分別一切法、文辭、章句」;「是般若波羅蜜因語言文字、章句可得其義」;「語言能持義亦如是:若失語言,則義不可得」,「是般若波羅蜜因語言文字章句可得其義」;「語言能持義亦如是:若失語言,則義不可得」。受佛教文獻中這種「言意」觀的影響,佛教信徒中的文士首先對文學理論中的「言意」關係做了重新思考。僧肇曰:「經雲般若義者無名無說。??言雖不能言,然非言無以傳。是以聖人終日言,而未嘗言也。」(《般若無知論》)僧佑說:「夫神理無聲,因言辭以寫意;言辭無跡,緣文字以圖音。」(《出三藏記集》卷一)慧皎說:「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傳真。」(《高僧傳·義解論》)而南朝的文學理論家劉勰由此認為文學創作中的「言意」關係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但文學創作的目標又要超越「言」、「文」的邏輯關係,求得「以少總多」。因此,他提出了「隱秀」的範疇:「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夫隱之為體,義生文外,秘響旁通,伏采潛發」,「深文隱蔚,餘味曲包」,即文學創作一定要借文字來傳意,而且要儘可能選擇適應的「辭」來傳「意」,但更高的追求則是作品具有「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言有盡而意無窮」。

佛教文獻影響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促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境界說」或「意境」理論。佛教瑜伽派的經典把色、聲、香、味、觸、法叫作「六境」或「六塵」,加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叫「十八界」,統稱為「境界」。如佛教唯識宗經典認為,一切「外境」都是由「內識」轉變,故稱為「皆有內識,無有境界」(《攝大乘論本》卷二)。隨著唐代佛教唯識宗的傳播,唐代詩論家們也開始引入「境界」理論。釋皎然的《詩式》卷一曰:「夫詩人之詩思初發,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逸。」呂溫曰:「研情比象,造境皆會。」(《聯句詩序》)權德輿則說:「凡所賦詩,皆意與境會。疏導情性,含寫飛動,得之於靜,故所趣皆遠。」(《左武衛胄曹許君集序》)一直到近代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的「境界」,成了衡量中國文學創作論高下的一個根本標準:「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三、佛經文獻影響了中國古代文學體裁演化的進程,並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古代俗文學的發展

佛教文獻既影響到古代文學作家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深刻影響到中國古代文學的體裁形式,特別是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古代俗文學的發展。

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體形式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佛經文本的文體形式及傳播方式,影響了中國古代文體的存在形態和新文體的產生。漢傳的佛經文獻主要由梵文寫成,因此中土的佛教徒接受佛經,首先就要面對梵文。梵文為拼音文字,古印度人創立了一種關於梵文拼寫規則的理論叫「聲明論」。這種「聲明論」傳入中國以後,即被漢地文人摹擬於佛經的轉讀,並因此發明了「四聲」。陳寅恪指出,正由於佛經傳譯使印度「聲明論」在中土傳播,文人們「於是創四聲之說,並撰作聲譜,借轉讀佛經之聲明,應用於中國之美化文」,而這種注重漢字聲律的理論應用於中國的詩歌創作,便使中國詩歌固有的通過節奏、韻步來求和諧的路徑發生了改變,產生了以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節效果的新詩體——「近體詩」或「格律詩」——史書一般稱此為「永明體」。《南史·陸厥傳》曰:「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朓、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轂。汝南周顒善識聲韻,為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永明體」的出現,是中國詩歌體裁發生的一次根本的變化,它徹底改變了中國古代文體原有的發展方向。

此外,在佛教經典文本形式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小說文體也由先秦兩漢記「街談巷語」的「談叢」,變成為一種以故事情節取勝的敘事文學體裁。讚頌、傳記體裁,前者轉變成了韻散兼行的形式,後者則變成了具有一定傳奇色彩的「遊記」或「旅行記」。

當然,最能反映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體發生影響的,是從中古時代起中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具有模擬佛經文體性質的、宣傳經義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眾的新文體、俗文體,重要的如變文、俗贊、偈頌、戲曲等。例如「變文」是「講唱」的。講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韻文。「變文的來源,絕對不能在本土的文籍里找到。我們知道,印度的文籍,很早便已使用到韻文散文合組的文體??大約曾經竭力的講經的時候,模擬這種新的文體,以吸引聽眾的注意」(鄭振鐸),因此,完全可以說「變文」是佛教經典文體引起中國佛教文士的模擬而新創造的一種俗文體。再如俗贊、偈頌。前者已由原先「褒貶兼施」或「義兼褒貶」(《文心雕龍·頌讚》)的文體,變成了敦煌文書中的《南宗贊》、《五台山贊》、《太子入山修道贊》和《大藏經》中的《轉經道行願往凈土法事贊》、《往生禮讚偈》等歌唱偈贊;後者則由佛經中的「應頌」或「重頌」變化而來,是類似於中國詩歌的印度品種。而戲曲,更明顯是佛經韻散兼行形式的進一步發展的一種形式:「完全是由印度傳入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體形式方面的這種影響既給中國古代文學貢獻出了大量的「俗文體」,也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古代俗文學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文學,正如魯迅所說,「歌、詩、詞、曲原是民間之物」,只是後來變成了正統文學的一部分,變成僵石而走向衰亡了。佛教文獻的輸入,一方面無疑給這些快枯萎的生命注入了生機;另一方面又在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迸發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種。文學隨佛教的傳播,得以重回民間,為群眾所喜聞樂見,並重新贏得了廣大的受眾。

總之,佛教文獻作為一種外來的宗教文化典籍,其中的思想觀念和文本形式,曾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內容和形式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

(摘自《江漢論壇》2007年第8期)


佛告訴我們: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六道輪迴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大乘佛教 不僅修行自己 同樣要渡化他人

這麼好思想 對我們的華夏文明 流傳至今做出很大的貢獻


就像問玉米引入中國帶來了什麼,你說得完嗎?哈哈


讓你用另一種方式看待人生。


四聲的發現—南朝聲律論—輝煌燦爛的近體詩,而這一系列的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佛教的傳入。

還有俗講變文,至今我們的許多曲藝形式中還能找到受其影響的痕迹


帶來了 信仰、帶來了 希望、帶來了 安心。

佛堂時常有人來,有人得了尿毒症、肝癌、或者苦於無法解脫生死,

佛堂有一位老人,七十歲以前得了乳腺癌,現在八十三還能靈活走動,能自理,經常包餃子給我們吃,乳腺癌也好了。說起阿彌陀佛給她的就是安心,病好了,她每天念佛,不是為苟且活,而是因為感恩佛,她知道自己臨終時候阿彌陀佛能接她去極樂世界。就很安心,久病床前無孝子,她希望自己能預知時至。有信仰的人會特別開心。

佛堂有一個師兄患肝癌,冤親債主來找她,業障起來了,折騰她。她在佛堂住,肝癌會很痛,但是她最後三個月減緩了,最後走得很安詳。頭頂發熱,臉色紅潤。也就是往生了。是因為她的兒子是很有自信信佛的,自信使人信,這是真正的大孝,解決輪迴。信仰讓人有了希望、佛都把人生死問題解決了,活著還有什麼事情過不去!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中國的文化從來都不是一個有著「純正血統」的東西

都是在歷史發展中不斷的在吸收外來的文化,一直都是變化著的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