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計數單位,恆河沙,異路,無我,無邊,無量這些是怎麼排序的? 是佛性的境界排序嗎?


佛教中的計數單位,是醬紫滴: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五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阿僧祇品第三十

爾時,心王菩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演說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耶?」佛告心王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為欲令諸世間入佛所知數量之義,而問如來、應、正等覺。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時,心王菩薩唯然受教。

佛言:「善男子!

1.
一百洛叉為一俱胝,

2.
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

3.
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

4.
那由他那由他為一頻婆羅,

5.
頻婆羅頻婆羅為一矜羯羅,

6.
矜羯羅矜羯羅為一阿伽羅,

7.
阿伽羅阿伽羅為一最勝,

8.
最勝最勝為一摩婆(上聲呼)羅,

9.
摩婆羅摩婆羅為一阿婆(上)羅,

10.
阿婆羅阿婆羅為一多婆(上)羅,

11.
多婆羅多婆羅為一界分,

12.
界分界分為一普摩,

13.
普摩普摩為一禰摩,

14.
禰摩禰摩為一阿婆(上)鈐,

15.
阿婆鈐阿婆鈐為一彌伽(上)婆,

16.
彌伽婆彌伽婆為一毘攞伽,

17.
毘攞伽毘攞伽為一毘伽(上)婆,

18.
毘伽婆毘伽婆為一僧羯邏摩,

19.
僧羯邏摩僧羯邏摩為一毘薩羅,

20.
毘薩羅毘薩羅為一毘贍婆,

21.
毘贍婆毘贍婆為一毘盛(上)伽,

22.
毘盛伽毘盛伽為一毘素陀,

23.
毘素陀毘素陀為一毘婆訶,

24.
毘婆訶毘婆訶為一毘薄底,

25.
毘薄底毘薄底為一毘佉擔,

26.
毘佉擔毘佉擔為一稱量,

27.
稱量稱量為一一持,

28.
一持一持為一異路,(←←異路在這裡!)

29.
異路異路為一顛倒,

30.
顛倒顛倒為一三末耶,

31.
三末耶三末耶為一毘覩羅,

32.
毘覩羅毘覩羅為一奚婆(上)羅,

33.
奚婆羅奚婆羅為一伺察,

34.
伺察伺察為一周廣,

35.
周廣周廣為一高出,

36.
高出高出為一最妙,

37.
最妙最妙為一泥羅婆,

38.
泥羅婆泥羅婆為一訶理婆,

39.
訶理婆訶理婆為一一動,

40.
一動一動為一訶理蒲,

41.
訶理蒲訶理蒲為一訶理三,

42.
訶理三訶理三為一奚魯伽,

43.
奚魯伽奚魯伽為一達攞步陀,

44.
達攞步陀達攞步陀為一訶魯那,

45.
訶魯那訶魯那為一摩魯陀,

46.
摩魯陀摩魯陀為一懺慕陀,

47.
懺慕陀懺慕陀為一瑿攞陀,

48.
瑿攞陀瑿攞陀為一摩魯摩,

49.
摩魯摩摩魯摩為一調伏,

50.
調伏調伏為一離憍慢,

51.
離憍慢離憍慢為一不動,

52.
不動不動為一極量,

53.
極量極量為一阿么怛羅,

54.
阿么怛羅阿么怛羅為一勃么怛羅,

55.
勃么怛羅勃么怛羅為一伽么怛羅,

56.
伽么怛羅伽么怛羅為一那麼怛羅,

57.
那麼怛羅那麼怛羅為一奚么怛羅,

58.
奚么怛羅奚么怛羅為一鞞么怛羅,

59.
鞞么怛羅鞞么怛羅為一缽羅么怛羅,

60.
缽羅么怛羅缽羅么怛羅為一屍婆么怛羅,

61.
屍婆么怛羅屍婆么怛羅為一翳羅,

62.
翳羅翳羅為一薜羅,

63.
薜羅薜羅為一諦羅,

64.
諦羅諦羅為一偈羅,

65.
偈羅偈羅為一窣步羅,

66.
窣步羅窣步羅為一泥羅,

67.
泥羅泥羅為一計羅,

68.
計羅計羅為一細羅,

69.
細羅細羅為一睥羅,

70.
睥羅睥羅為一謎羅,

71.
謎羅謎羅為一娑攞荼,

72.
娑攞荼娑攞荼為一謎魯陀,

73.
謎魯陀謎魯陀為一契魯陀,

74.
契魯陀契魯陀為一摩覩羅,

75.
摩覩羅摩覩羅為一娑母羅,

76.
娑母羅娑母羅為一阿野娑,

77.
阿野娑阿野娑為一迦么羅,

78.
迦么羅迦么羅為一摩伽婆,

79.
摩伽婆摩伽婆為一阿怛羅,

80.
阿怛羅阿怛羅為一醯魯耶,

81.
醯魯耶醯魯耶為一薜魯婆,

82.
薜魯婆薜魯婆為一羯羅波,

83.
羯羅波羯羅波為一訶婆婆,

84.
訶婆婆訶婆婆為一毘婆(上)羅,

85.
毘婆羅毘婆羅為一那婆(上)羅,

86.
那婆羅那婆羅為一摩攞羅,

87.
摩攞羅摩攞羅為一娑婆(上)羅,

88.
娑婆羅娑婆羅為一迷攞普,

89.
迷攞普迷攞普為一者么羅,

90.
者么羅者么羅為一馱么羅,

91.
馱么羅馱么羅為一缽攞么陀,

92.
缽攞么陀缽攞么陀為一毘伽摩,

93.
毘伽摩毘伽摩為一烏波跋多,

94.
烏波跋多烏波跋多為一演說,

95.
演說演說為一無盡,

96.
無盡無盡為一出生,

97.
出生出生為一無我,(←←無我在這裡!)

98.
無我無我為一阿畔多,

99.
阿畔多阿畔多為一青蓮華,

100.
青蓮華青蓮華為一缽頭摩,

101.
缽頭摩缽頭摩為一僧祇,

102.
僧祇僧祇為一趣,

103.
趣趣為一至,

104.
至至為一阿僧祇,(←←這是一個很重要很常見的數字)

105.
阿僧祇阿僧祇為一阿僧祇轉,

106.
阿僧祇轉阿僧祇轉為一無量,(←←無量在這裡!)

107.
無量無量為一無量轉,

108.
無量轉無量轉為一無邊,(←←無邊在這裡!)

109.
無邊無邊為一無邊轉,

110.
無邊轉無邊轉為一無等,

111.
無等無等為一無等轉,

112.
無等轉無等轉為一不可數,

113.
不可數不可數為一不可數轉,

114.
不可數轉不可數轉為一不可稱,

115.
不可稱不可稱為一不可稱轉,

116.
不可稱轉不可稱轉為一不可思,

117.
不可思不可思為一不可思轉,

118.
不可思轉不可思轉為一不可量,

119.
不可量不可量為一不可量轉,

120.
不可量轉不可量轉為一不可說,

121.
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轉,

122.
不可說轉不可說轉為一不可說不可說,

123.
此又不可說不可說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

在這裡,

第一個計數單位「洛叉」,相當於現代數字體系的1,000,000,這是第一個計數單位。

第二個計數單位「俱胝」,依據原文的「一百洛叉為一俱胝」,可以知道為1,000,000×100=100,000,000

第三個計數單位「阿庾多」,依據原文的「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即:100,000,000×1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

第四個計數單位「那由他」,依據原文的「阿庾多阿庾多為一那由他」,計算方法參考如上。

以後的數字計算,也參考如上。

至於樓主問到的「恆河沙」,那是概數,不在上述之列。恆河沙,可以理解為一個很大很大但是又不需要確切量化的大數。


不是,在不同語境下,表示的意思不同。初學不用太在意經意。佛菩薩是站在宇宙極高的層次,講的也都是法界的事,你還是初學,沒有任何實修實證,肯定理解不了,甚至會懷疑會覺得不可思議。想解如來真實義,必須要修到佛境界,只有跟佛站在同一高度才能理解佛到底再說什麼。所以初學時期只要了解個大概意思就行,不用那麼咬文嚼字。佛經只是參考書。過於咬文嚼字就是著文字相了。


佛性真的存在嗎?佛陀在何處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陀是無條件的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沒有歷經無量劫,有情要成佛可能嗎?有情人人可成佛,其中設下了多大多深的陷阱?佛祖成佛歷經無量劫數,這是必須告知一切有情大眾的。

漢地佛教宣講的【除去這些妄想程序,業力就回歸其空性的本來面目,就入了道。】,是難於修行的,無法用於修行的實踐。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你知道那滴水是真心,那滴水是妄想?佛性何來?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變成可以倒駕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轉生世間,這又被認為嚴重背離了佛陀的緣起法,根據緣起法,轉生必須要有無明貪愛的依賴條件才可以,而佛陀滅盡貪愛,怎麼可能轉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脫境界變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運自如的無住處涅槃。看似很美好,但這是真實的嗎?

何來觀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類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已,是無法觀想,佛性不是一種存在。【雜阿含經】完整論述了,觀想十二緣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從而證得阿羅漢果。

大乘佛教本身的說法你就是違背緣起法,違背了輪迴法,違背佛祖本意。所以,大乘佛教可以有菩薩、如來又重新進入人間的教義。這種教義,還是印度教神的化身的繼承與發展。

=========================================================================

有情自性【之心】,需要修行人以空性之心去普遍了知,以【清淨超人之天眼】空性之心,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修行人以空性之心,觀想自己的劫數【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見自己劫中之死、生,自己劫中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觀想自己、觀想他人,自然會感嘆【『嗟!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修行人才可以達到真正的心解脫,慧解脫。

修行人觀想,是不可能觀想到佛性的,只能觀想到十二因緣的循環【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無故此無,彼滅故此滅。』謂:緣無明生行,緣行生識,緣識生名色,緣名色生六處,緣六處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渴愛,緣可愛生取,緣取生有,緣有生生,緣生生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集起。又:無明無餘離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渴愛滅,渴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悲苦憂惱滅。如是,此為一切苦蘊之滅】。這才是佛祖原始佛學的核心。

觀想【苦集滅道】法門,才是佛祖開悟的第一義。

【大般若經】也是論述了觀想的內容。

【[1050c12]

「若菩薩摩訶薩為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歎苦憂惱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1050c17]

「若菩薩摩訶薩為疾證得一切智智,與諸有情作大饒益,常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處滅,六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歎苦憂惱滅觀,心無退轉,是菩薩摩訶薩安住精進波羅蜜多。】

【雜阿含經】完整論述了,觀想十二緣起,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而得到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從而證得阿羅漢果。

觀想只能觀想到,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六受,六想,六思身,六識身,其結果就是【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何來觀想到佛性?佛性只是人類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已,是無法觀想,佛性不是一種存在。

雜阿含經卷第二

【(四二)

[0010a04]

如是我聞:

[0010a0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10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0010a12]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0010a24]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

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

云何受患如實知?若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0010b06]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0010b17]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0010b29]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

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0010c11]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10c17]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佛祖對於緣起法的內容表達的很清晰,就是十二緣起。

相應部經典

歸命彼世尊     應供等覺者

  因緣篇

第一 因緣相應

第一 佛陀品

〔一〕第一 法說[1]

[0001a13]

[0001a13]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0001a14]

[0001a14]

爾時,世尊言諸比丘:「諸比丘!」彼等諸比丘應答世尊曰:「大德!」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我〕為汝等說緣起。汝等諦聽,當善思念。我當宣說。」彼等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

[0002a03]

[0002a03]

世尊如是宣說:「諸比丘!緣起者何耶?諸比丘!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諸比丘!此謂生起。

[0002a07]

[0002a07]

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有行滅。由行滅,有識滅。由識滅,有名色滅。由名 [P.2]

色滅,有六處滅。由六處滅,有觸滅。由觸滅,有受滅。由受滅,有愛滅。由愛滅,有取滅。由取滅,有有滅。由有滅,有生滅。由生滅,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等滅。如是全苦蘊之滅。」

[0002a11]

[0002a11]

世尊說此已,彼諸比丘而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

南傳佛教相應部經典,開頭就是以十二緣起為開頭。

【雜阿含經】開頭也是以十二緣起為開頭。

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1](一)

[0001a06]

如是我聞:

[0001a0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001a09]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0001a12]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1a14]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a1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二)

[0001a16]

如是我聞:

[0001a1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3]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4]色無常如實[5]知者,於色慾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0001a20]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0001a23]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a26]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三)

[0001a28]

如是我聞:

[0001a28]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a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0001b02]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0001b0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0001b06]

如是我聞:

[0001b0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b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b10]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b15]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五)

[0001b16]

如是我聞:

[0001b16]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0001b20]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0001b24]

「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

[0001b27]

「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

[0001c01]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

[0001c02]

如是我聞:

[0001c0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c06]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0001c10]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8](七)

[0001c11]

如是我聞:

[0001c1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0001c15]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9]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0001c1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常及苦、空  非我、正思惟

 無知等四種  及於色喜樂

[10](八)

[0001c22]

如是我聞:

[0001c2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1c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11]欲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0001c2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九)

[0002a02]

如是我聞:

[0002a0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a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2]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3]實觀。

[0002a07]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2a10]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一〇)

[0002a12]

如是我聞:

[0002a12]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0002a17]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0002a1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5](一一)

[0002a21]

如是我聞:

[0002a2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a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0002a28]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0002b02]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一二)

[0002b04]

如是我聞:

[0002b04]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b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0002b09]

「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0002b14]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7](一三)

[0002b15]

如是我聞:

[0002b15]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b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0002b20]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0002b25]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0002c01]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c05]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c09]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8](一四)

[0002c11]

如是我聞:

[0002c11]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0002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9]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10]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0002c16]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11]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0002c19]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0002c23]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2c27]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人、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003a02]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過去四種說  厭離及解脫

 二種說因緣  味亦復二種

-----------------------------------------------------------------------------------------------------------------------

話太多,易傷人,每個人的根性不同。佛祖經常把人比喻成四種、五種、九種的人。

有的人心中,佛像即是佛。

有的人心中,佛本空性,佛像啥都不是。

有的人心中,廟裡請來的佛像才是佛,淘寶的佛像只是玩具。

人確實根性大大不同,有的人3世代就可成佛,有的要91劫,有的千百劫,有的三阿僧氏劫。

人的根性不同,劫數不一樣。

佛性問題,你觀想當中自會明了!

你能觀想到佛性嗎?你只能觀想到業力如濤濤的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不可阻擋。你知道那滴水是真心,那滴水是妄想?

觀想自己的劫數【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

業力就是你的心識如濤濤的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不可阻擋,一路奔到到海而後又重新在雪山聚集,融化,匯入雅魯藏布江。如此反覆。歷經三阿僧氏劫,不會停息。

你要心識不在如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就必須學習佛祖原始佛學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苦集滅道的法門。

漢地佛教宣講的【除去這些妄想程序,業力就回歸其空性的本來面目,就入了道。】,是難於修行的,無法用於修行的實踐。

雅魯藏布江水,奔騰不息,你知道那滴水是真心,那滴水是妄想?

佛性何來?

=================================================================

一百二 覺支

[0112a06]

[0112a06]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七覺支,則圓滿三明。何等為七耶?

[0112a07]

[0112a07]

即: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也。

[0112a08]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此七覺支,則圓滿三明。何等為三耶?

[0112a09]

[0112a09]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五十生、百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具足如是行相、名稱而隨念種種之宿住。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謂:『嗟!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諸漏已盡,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

[0113a07]

諸比丘!若能修習多修此七覺支,則能圓滿此三明。」

[0101a01]

[0101a01]

以心普徧了知他有情、他人之心,了知有貪心為有貪心,了知離貪心為離貪心,了知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攝心……散心……非大心……大心……有上心……無上心……非定心……定心……不解脫心……了知解脫心為解脫心也。

[0101a05]

[P.200] 九

[0101a05]

隨念種種之宿住,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壞劫、多成劫、多成壞劫,我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彼處;於彼處,名如是,姓如是,色如是,食如是,受樂苦如是,壽量如是,沒於彼處而生於此處。具足如是之行相、名稱而隨念種種之宿住。

[0101a10]

一〇

[0101a10]

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了知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謂:『嗟!此諸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聖者,有邪見,取邪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惡生、惡趣、墮處、地獄;嗟!又,此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誹謗聖者,有正見,取正見之業,身壞命終而往生於善趣、天世』。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見有情之死、生,有情隨業而受劣、勝、美、醜、善趣、惡趣。

心識之重要經典 漢譯南傳大藏經 增支部經典

===================================================================

佛性問題,可是漢地佛教的核心問題,自道生1500年以來皆有爭論。今天也是漢族學人,學佛路上的大障礙,豈能輕易解答放過。緬甸的佛教徒,就被會被此問題困住。

---------------------------------------------------------------------------------------------------------------------

同修論到緣起、因果法,特別有獨到見解。所謂【佛性】也是【法性】,自然不離緣起因果法。要是認為有【實體之佛性法性】,那就不是究竟義了。漢地佛教談論的【佛性說】,以世俗義來說,只是方便善巧之法。如果不論條件,把佛性視為當然之存有,肯定是違背佛法的究竟義了。

---------------------------------------------------------------------------------------------------

【般若經】只是論到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言說。在【般若經】中,佛性、法性、真如、法界本是佛法的別說而已。

【般若經】論到,證得菩提,一切法無相、無住、無願。

漢地佛教【佛性說】,強調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作為一種方便法,提振有情對佛法信心是可以的。

如果把【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作為一種究竟義,那就錯了!

畢竟義,佛性、佛法、法性、真如,本性空,無自性,無所得,不可說!

漢地佛教的宣講,【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就如同基督教【信上帝得永生】的教義一樣,顯得那麼蒼白、無力、膚淺。

漢地佛教【佛性說】,把一種有情需要歷經九九八十一次劫難的才可證得菩提的偉大事業,簡單化、抽去了佛教思想的精華部分,把佛教修行視為一種輕而易舉、不需要多大付出的事情。

漢地佛教【佛性說】其實在把佛學佛教虛無化,最終佛教佛法失去活力。

佛性說【人人有佛性,人人可證的菩提,人人可為菩薩,】針對漢族人的業力來的。漢族人,搞啥事情,都希望走捷徑。佛性說,就是漢族人在佛學上的捷徑法。

=================================================================

佛性就是法性。

有情眾生證得菩提,就成就如來、正等、覺,眾生就成就一切法性、佛性、真如、法界。

眾生具備佛性,要依據佛經來理解,不能脫離佛經談佛法談佛性。

佛性是佛法,眾生證得菩提,一切法不可得,佛性佛法也無所得。

--------------------------------------------------------------------------------------------------------------------------

師兄說的是。有情眾生歷經八十一劫難,必然證得佛果。眾生能成佛,既要說結論說佛果說佛性,也要說因說歷經八十一劫難說有情善根成熟。而後才可說,眾生與佛平等,無差別,人人有佛性。馬虎不得,不然佛法就與儒家的良心說法,佛法就與哲學的本體論說法,佛法就與天主教基督教人人信上帝得永生的說法,沒有區別了。說【佛性論】,師兄一定要慎之又慎。

=======================================================================

因果與業力,非今世的一切法相可以看清楚。因果與業力,需從過去世、未來世、今世這三世聯繫其來看待。佛經里,談到佛祖在91「劫」前,就受到前世佛的教誨,才在歷經91「劫」才出家、修行、證道、成佛。大陸的佛教界,基本上不談多世代的因果業力。大陸的佛教界,只宣講今世開悟、今世成佛,最起碼也是今世可以【往生凈土】。

[1]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2]

[0001c19]

佛告諸比丘:「過去九十一[21]劫,時,世有佛名[22]毘婆屍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過去三十一劫,有佛名[23]屍棄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24]毘舍婆如來、至真,出現於世。復次,比丘!此[25]賢劫中有佛名[26]拘樓孫,又名[27]拘那含,又名[28]迦葉。我今亦於賢劫中成最正覺。」佛時頌曰:

「過九十一劫,  有毘婆屍佛;

 次三十一劫,  有佛名屍棄;

 即於彼劫中,  毘舍如來出。

 今此賢劫中,  無數那維歲;

 有四大仙人,  愍眾生故出:

 拘樓孫、那含、  迦葉、釋迦文。

師兄的【除了努力奉行五戒十善求下一世人身再與佛結緣以外別無他法】,【我只能說個人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凡夫有凡夫的修行,阿羅漢有阿羅漢的修行,菩薩有菩薩的修行,我所反對的,是凡夫妄自做阿羅漢、菩薩行且不自知,】,說的極好!贊一個。

讀一下經文,幫助大家了解修行豈有今世成佛的道理?

漢地佛教今日已不談【劫難】【劫數】的思想。

大正藏第 15 冊 No. 0642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大正藏第 02 冊 No. 0120 央掘魔羅經

大正藏第 03 冊 No. 0157 悲華經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都以【阿僧祇劫】的【劫數】背景,談論如何修行!

今世漢地佛教已經陷入了尋求極其可怕的商業成功之追求,離佛法遠伊!

如何認知涅槃的問題,是佛教的根本問題。2000多年來,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對與涅槃的問題一直有劇烈的爭論。

大乘佛教徒一般有此認知,【佛陀積累了無數世的波羅蜜進而成佛,就是為了眾生指出一條實現徹底灰飛煙滅,徹底消失不存在的解脫之路?難道徹底的消失不存在就是真正的所謂苦滅?】

師兄就是這樣的看法。

但是我們要從佛祖的話語以及輪迴,緣起法來理解。【寂靜涅槃】就是說涅槃境界,五蘊已經止息,不再有輪迴的流轉,就是業力也止息了,修行人才可真正達到心的解脫,也就是業力止息。

【仁者,若以斷業因緣力故得解脫者,一切聖人不得解脫。何以故?一切眾生過去本業無始終故】這句話,是大乘的修行人錯誤理解了佛祖本意,不知業力與輪迴說的是一回事。

大乘的最高成佛境界竟然變成可以倒駕慈航,可以重新以化身的方式轉生世間,這又被認為嚴重背離了佛陀的緣起法,根據緣起法,轉生必須要有無明貪愛的依賴條件才可以,而佛陀滅盡貪愛,怎麼可能轉生?而大乘最高的解脫境界變成了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任運自如的無住處涅槃。看似很美好,但這是真實的嗎?

大乘佛教本身的說法你就是違背緣起法,違背了輪迴法,違背佛祖本意。所以,大乘佛教可以有菩薩、如來又重新進入人間的教義。這種教義,還是印度教神的化身的繼承與發展。

對於涅槃的看法,我認為要堅持緣起法與輪迴法,我依據緣起法與輪迴法的原則推理,涅槃境界心識已不存在,業力已不存在,至於涅槃以後修行人的去處,只可以說是奧秘。

=================================================================

劫數 佛教及印度教時間單位,指漫長的時間,具體數目有各種說法。後亦指命中注定的厄運,大難,大限。

印婆羅門教認為,世界經歷若干萬年後會毀滅一次,然後重新開始。這一生一滅被稱為「一劫」。而在佛教教義中,劫數包括「成、住,壞,空」四劫,壞劫時會有水災、風災和火災出現,甚至導致世界毀滅。

阿僧祇劫即指阿僧祇個大劫.根據《華嚴經》數字體系:阿僧祇= 10^(7.1×10^31)(即1的後面跟著7.1×10的31次方個0) 一般,從凡夫修行成為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間是多長,可想而知.

大乘佛經對於成佛與劫數有清晰的表達,以【華嚴經】為代表。

【菩薩知爾所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菩薩欲悉了知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欲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知無量佛劫中有一佛;知異劫中有無異劫,知無異劫中有異劫;知有盡劫是無盡劫,知無盡劫是有盡劫;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

菩薩成佛就是一個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的過程。

菩薩成佛豈能談只是今世而已?

再看【央掘魔羅經】,談到佛祖成佛的劫數。【我於無量百千億劫,具足修行十波羅蜜攝取眾生,無量眾生未發菩提心者開化令發,我於無量阿僧祇劫,具足修行無量波羅蜜諸善根故,生不生身。】

佛祖的修行也是歷經無量劫數。【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燈光如來所修菩薩行聞自受記,隨順於如不謗經故,生舍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聞如來藏,一切眾生斷諸煩惱便得成佛,因其信樂覆護眾生故,生覆護身。我為菩薩時,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作忍辱仙人行四無量故,生一切眾生依怙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常為無量諸天世人,演說大乘一乘無上乘無礙之智,極大照明一切眾生所趣向乘,彼聞說已,以是大乘破阿僧祇惡故,生趣向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讚歎界安隱界一切眾生第一界無垢如來藏,無合會故,生無合會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入白淨解脫天舍宅故,生虛曠無限容受勝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若男若女,作父母兄弟姊妹想故,生一切處無上父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飢饉劫以無量身施彼食故,生一切處離飢渴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毀呰一闡提惡令生怖畏故,生[10]此捨離一切有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示現無量方便身法身勝藥樹身,不增不善因故,生一切無行寂止之身。】

沒有歷經無量劫,有情要成佛可能嗎?有情人人可成佛,其中設下了多大多深的陷阱?佛祖成佛歷經無量劫數,這是必須告知一切有情大眾的。

=================================================================

央掘魔羅經卷第三

[0533b12]

佛告央掘魔羅:「我於無量百千億劫,具足修行十波羅蜜攝取眾生,無量眾生未發菩提心者開化令發,我於無量阿僧祇劫,具足修行無量波羅蜜諸善根故,生不生[4]身。」

[0533b17]

爾時,央掘魔羅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身住實際而復生耶?」

[0536a01]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為護法故捨恆河沙身,一一身若傷若打若壞故,生此不壞無為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眾多住處,精進捨身恆河沙數,一一身住無量劫精進苦行故,生不老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生疾疫劫為作良藥,一一身趣恆河沙劫故,生無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斷無量眾生飢[1]餓之病,施大乘味故,生不死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除無量眾生煩惱垢污,為諸難事示如來藏故,生無染污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除無量餓鬼飢渴之病,以一乘味令其飽滿故,生無漏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2]於一切眾生等心愛念,如父如母如子如兄如弟故,生無罪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不實語者,安立大乘諦故,生諦常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諸非法眾,安立出世間法故,生此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隨邪見者,安立正見故,生此第一寂靜之身。

[0536a22]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有恐怖者,安立無畏故,生安隱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多憂惱者,安立無憂惱法故,生此無憂離憂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一切天人樂他婬者,安立大屍羅威儀故,生此無塵離塵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惡像類者,攝令清淨安立正法故,生此無羸[3]離羸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諸貧窮者,施財法二藏安立菩提故,生無災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隨愛欲者,安立離欲故,生此無[4]量無惱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拂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一切煩惱,如除蛇毒故,生此無患[5]離患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與無量眾生、諸天及人,結法親屬,世間親厚無過法親故,生無作法明顯妙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如法演說清淨如來藏法故,生[6]此無所有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安立一切諸天世人,令住如來希有秘密故,生希有身。

[0536b16]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以佛成就無量眾生諸天及人故,生無量無邊尊勝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度無量眾生,於處處雜姓示現受生故,生此高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度一切有,安立菩提故,生無上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現隨世間支節不具,令無量眾生安立菩提故,生無上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不隱恆性如來之藏,為一切眾生安慰說故,生此恆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護持淨戒,見天女魔女及世間女不起染心故,生不危脆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一切世間尊長女人所不起染心故,生不[7]崩墜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諸天及人,除諸病患故,生此無邊無比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乃至畜生安立深法故,生深遠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一切天人說如來藏如虛空鳥跡,令佛性顯現故,生不可見身。

[0536c07]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轉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執無我見,示以難見如來藏故,生一切眾生難見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一切天人不害眾生安立正法故,生微細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一切天人生法樂故,生[8]圓滿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普示天人如來之藏,如今所見文殊師利故,生不難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解一切眾生縛安立解脫故,生極難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天人惡趣一切諸有,普於中住,悉令安立真實解脫故,生無分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一切天人淨持五戒故,生無筋骨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善發大願度一切眾生故,生一切處解脫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拔一切眾生諸惡見箭安立真實法故,生此寂靜不變易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等視一切眾生如羅睺羅,亦令他等故,生寂[9]止身。

[0536c26]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自修知足令他知足故,生上止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諸聲聞說離食知足故,生斷一切求波羅蜜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捨離一切魚肉美食,亦教眾生令捨離故,生美妙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吐一切煩惱故,生離虛偽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惡像類者,壞其住處驅出人眾,猶如[1]火雹故,生破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迷惑四倒,飲以法味故,生離慢梵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如來之藏寂靜恆道,離亂過惡極令正[2]真故,生寂靜捨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無我佛語者,建立有我如指指月故,生捨離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般涅槃般涅槃,而不般涅槃般涅槃故,生如法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盡無量眾生際,極方便求如來藏垢,不可得故,生此界身。一切眾生悉有此界。

[0537a17]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演說大[3]乘無礙智,無我我[4]所真實門故,生無入處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成就無量眾生令畏煩惱故,生善出世間上上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一切眾生而作歸趣,無依作依無親作親故,生如萬流趣大海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以無畏心說如來藏經故,生安住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捨上宮殿轉輪王位無量快樂入山學道故,生宮殿身安樂不動。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離慢[5]緩眾如避栴陀羅,於淨戒者乃至不同水器故,生不悔身。[6]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輕無量眾生煩惱重擔故,生休息身照然明顯。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毀呰在家如處牢獄故,生一切眾生所求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斷貪恚癡故,生無病無畏無我所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毀呰女人娛樂煩惱猶如毒蛇故,生此滅身。

[0537b08]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7]燈光如來所修菩薩行聞自受記,隨順於如不謗[8]經故,生舍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聞如來藏,一切眾生斷諸煩惱便得成佛,因其信樂覆護眾生故,生覆護身。我為菩薩時,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作忍辱仙人行四無量故,生一切眾生依怙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常為無量諸天世人,演說大乘一乘無上乘無礙之智,極大照明一切眾生所趣向乘,彼聞說已,以是大乘破阿僧祇惡故,生趣向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讚歎界安隱界一切眾生第一界無垢如來藏,無合會故,生無合會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令無量眾生、諸天及人入白淨解脫[9]天舍宅故,生虛曠無限容受勝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無量眾生若男若女,作父母兄弟姊妹想故,生一切處無上父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於飢饉劫以無量身施彼食故,生一切處離飢渴病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毀呰一闡提惡令生怖畏故,生[10]此捨離一切有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示現無量方便身法身勝藥樹身,不增不善因故,生一切無行寂止之身。

[0537c03]

「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11]生,度無量眾生[12]令滅煩惱,示其自性,如於掌中視菴羅果故,生斷道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毀呰一切有,如四毒蛇、如空瓶故,生離津溜筋脈之身。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恆河沙生,為無量眾生,滅一切有無量煩惱,離欲滅盡涅槃故,生涅槃不動快樂之身。央掘魔羅!我於無量阿僧祇劫,一切無際處住而復住此。央掘魔羅!涅槃即是解脫,解脫即是如來。」

央掘魔羅經卷第三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2 冊 No. 0120 央掘魔羅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12]卷第九

[0450a08]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乃至百劫,然後教令淨修十善;教十善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千劫,然後教令淨修四禪;教四禪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劫,然後教行四無量心;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億劫,然後教行四無色定;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億劫,然後教令得須陀洹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劫,然後教令得斯陀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億劫,然後教令得阿那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得阿羅漢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盡成緣覺。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0450a23]

帝釋白言:「佛子!彼人功德唯除諸佛,其餘一切悉不能知。」

[0450a24]

法慧言:「佛子!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百劫乃至千億那由他劫故,出興於世;亦不為教爾所眾生,淨修五戒、十善、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出興於世;欲不斷佛種故,發菩提心;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悉度脫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起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群生虛妄煩惱習氣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所念故,發菩提心;欲悉分別三世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諸佛平等境界故,發菩提心。

[0450b14]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過東方無量世界,彼人以此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二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此第二人從此東行盡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三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四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五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六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七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八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九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十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彼第十人,以此最勝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故不得世界邊際,十方世界亦復如是;如是展轉乃至百人,其人以此最勝自在神力,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至十方,尚可了知得其邊際,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初發心菩薩[2]不齊限,為爾所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悉為十方一切世界眾生故,欲度一切眾生故,欲分別知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知微細世界即是大世界,知大世界即是微細世界;知少世界即是多世界,知多世界即是少世界;知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知狹世界即是廣世界;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知穢世界即是淨世界,知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於一毛孔中悉分別知一切世界,於一切世界中悉分別知一毛孔性;知一世界出生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猶如虛空,欲於一念知一切世界,悉無有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450c26]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成敗之數,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欲盡算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猶不能知;又第二人,於第一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算世界成敗之數,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如是展轉,乃至第十;彼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所算世界成敗之數,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成敗之數,尚可了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不為齊限,知爾所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欲悉了知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欲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知無量佛劫中有一佛;知異劫中有無異劫,知無異劫中有異劫;知有盡劫是無盡劫,知無盡劫是有盡劫;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薩初大誓莊嚴,所謂: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

[0451a25]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1]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如是展轉至第十人,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精勤方便,所知眾生種種欲樂,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如是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尚可了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2]摩訶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菩提心;欲悉知十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知種種無量欲樂即是一欲,而亦不壞一切欲性,欲悉知一切眾生欲樂海,欲知一眾生欲即是一切眾生欲,欲悉知一切眾生去、來、現在種種欲樂,欲悉知相似欲、不相似欲,欲知一切欲即是一欲、一欲即是一切欲,欲得具足如來種種欲樂力、欲知有上欲、無上欲,有餘欲、無餘欲,等欲、不等欲,有所依欲、無所依欲,共欲、不共欲,有邊欲、無邊欲,善欲、不善欲,世間欲、出世間欲,大智欲、淨欲、勝欲、無礙智欲、無礙智佛解脫欲、清淨欲、不清淨欲、廣欲、狹欲、細欲、麁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欲,所謂:因苦生欲、方便欲、希望欲、著味欲、隨因生欲、隨緣生欲、盡欲、一切欲、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悉分別了知此諸欲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451b27]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諸根,以此智慧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諸根,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根。

[0451c03]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希望,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希望。

[0451c07]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方便,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方便。

[0451c09]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念念心意,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心。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諸業,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業。

[0451c15]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知東方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如是展轉乃至第十;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知眾生種種煩惱,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乃至十方亦復如是;爾所世界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尚可得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3]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分別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故,發菩提心;所謂:欲悉知輕煩惱、重煩惱、結使煩惱、纏煩惱、一一眾生無量煩惱、一切眾生種種覺觀煩惱、依無明煩惱、愛相應煩惱、貪欲不善根煩惱、瞋恚不善根煩惱、愚癡不善根煩惱、等分煩惱、一切煩惱、根本煩惱、我我所煩惱、我慢煩惱、邪憶念虛妄生煩惱、因身見生六十二見等諸煩惱、蓋煩惱、障礙煩惱,欲悉了知一切眾生煩惱惑網,具足大慈[1]大悲一切種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452a09]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見東方無量無邊世界現在諸佛及彼一切眾生,此人悉能恭敬、禮拜、尊重、讚歎、一心觀察種種供養,無量上味[2]餚膳飲食,香華、瓔珞、繒綵、幢蓋、上妙宮殿嚴飾、帳幔、寶網羅覆、眾寶莊嚴師子之座,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以如是等眾妙供具,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諸佛;又復勸教彼諸眾生,以如是等眾妙供具,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諸佛,彼諸如來般涅槃已,復為一一諸如來故,以無量寶起塔供養,其塔高廣,一一周滿無量無邊世界,又以上妙眾寶而莊嚴之,一一塔中有無量無數如來形像,彼諸形像光明普照無量無邊諸佛世界,又復勸彼一一眾生為諸如來,起眾寶塔,嚴好如前,十方世界亦復如是。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0452a25]

帝釋答言:「彼人功德,唯佛乃知,餘無能及。」

[0452a26]

法慧答言:「佛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佛子!假使有人於第一人及所勸眾生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作功德諸供養具,於一念中,皆悉能[3]辨,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功德,廣說如前;如是展轉乃至第十人,廣說亦復如前;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彼菩薩不為齊限,供養爾所如來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供養十方法界、虛空界等世界中三世諸佛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得知盡過去際諸佛無障礙智,得信盡未來際諸佛功德,得知盡現在際一切諸佛所說智慧,彼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此菩薩摩訶薩悉皆信向受持修習,得證身證,悉等諸佛一切功德,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不斷一切諸佛性故,發菩提心;欲令慈悲心充滿一切世界眾生悉無餘故;欲悉度脫[4]一切眾生故;欲悉知一切世界成敗故;欲悉知一切世界眾生垢淨起故;欲令三有眾生悉得清淨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念煩惱習故;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行故;欲悉知一切三世眾生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功德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菩提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淨法故;欲悉知三世諸佛法平等相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智慧因緣清淨故;欲悉知長養三世諸佛智慧力故;欲悉具足三世諸佛無畏法故;欲悉具足莊嚴三世諸佛不共法故;欲悉得法界等無量無邊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悉同等;悉能震動一切世界,悉能普照一切世界,悉能休息一切世界諸惡道苦,悉能嚴淨一切世界,悉於一切世界示現成佛,悉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悉令一切眾生解深法界,悉能護持諸佛種性,悉得諸佛智慧光明;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三世諸佛及諸佛法,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及所行法,世間、出世間法,眾生及眾生法,專求菩提智慧無礙。」


推薦閱讀:

是該相信佛教的「滅苦」,還是相信新時代思想的「體驗自己想體驗的」?
忽然覺得生老病死太過可怕,想尋求佛學的幫助,我該怎麼辦?
提婆達多是不是並不相信轉世輪迴理論?

TAG:佛教 | 宗教 | 境界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