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的修行是不是將「有情」修成「無情」?

佛教的「涅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聽說涅槃之後就沒有五蘊了?那豈不是沒有知覺也沒有情感了?難道佛教的修行就是將「有情」修成「無情」?


真正的修行不需要修成。

就好像一個器具,如果有修成的那一天,就註定它有老朽毀壞的一刻。

有情的生命,如果通過修行變成了無情的草木石頭,那毫無疑問,這是錯誤的見解錯誤的修行。

修行上的「無情"境界並非指沒有感情,而是一切思想、情感依然存在,但它們的存在,已經不能動搖修行人那如如不動的「心」了。就好像鳥掠長空,過後無跡。

涅槃並非一種階段性的境界,涅槃也沒有之前與之後,涅槃只是如實的明了,它本自現成,不從外來,亦非昔無今有,它亘古即今,不落於五蘊之內,也不在五蘊之外。

它是一切有靈眾生本具之智慧德性,如人處於虛空中,而不識虛空性即是自性。


謝邀。

修行,是將「有漏」修成「無漏」。這麼說也不對,本就無漏,不過是因為顛倒,妄以為「有漏」。

就像我在專欄里所說的:一切本是先有答案,再有問題;但我們卻住在問題中。這就是顛倒。

比如我是誰,這是一個問題。但我們往往把這個問題複雜化,結果問題越來越多。其實只有將問題往前推,才能找到答案。這就是佛教所言:心內求法,回頭是岸。

涅槃,就是住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答案中,不會再有問題生起。因為你的智慧,你的覺悟,通達無餘。

哪個無情物,能有這種智慧呢?


請相信,佛教是有普世價值的,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宗教,不是教導他的信徒做植物人噠。

常人會落入有、沒有的斷常二見,非此即彼。驢子是色盲,在他的世界裡只有黑和白,所以在他的思維里一切事物當然不是黑就是白的。跟他解釋非黑非白,它不是不願意理解彩虹是什麼,只是真理解不了。我們又何必把涅槃歸結為要麼有、要麼沒有的二元思維呢?

然而我們並非永遠無法理解,但需要先經過一些系統學習,但如果跳過這部分而直接思維諸如涅槃是什麼之類的問題,就會產生這樣的各種誤解。

—————————————————被題主吐槽沒幹貨,沒辦法,問題的答案遠比我們想像的要難,而且不容易看懂,所以再加一段解釋——————————

因為大多數人學心經這些般若類經典會容易落入偏空見,這個很糟糕,解深密經說「寧執有見如大山,莫執空見如芥子。」中論也說「執空見者佛所不化」。空不是沒有的意思啊,只是無自性,但這個空本身也是無自性的,也就說空也是空的,以為有一個絕對的空,那就只是犯了一個更高明的錯誤而已。這就叫斷見。

另外楞嚴經等如來藏一系的,如果不通達中觀的真正意義的話直接讀,又容易落入常見,以為有一個實有的佛性,很麻煩。這就與外道見一樣了,佛性即不是實有的也不是虛無的,既不是恆常不變的也不是會變化的,佛性不是二元對立的卻也不是一元絕對的,這些語句但從邏輯上就已經是自相矛盾的了,但沒辦法,如來藏就是無可比量的境界了。

必須一步步來聞思學習,才能規避開斷常兩種邪見,永嘉大師說「修行恐落斷常坑」就是這意思嘛。否則以錯誤的見地來修,縱使精進有餘也只是越走越偏而已。所以禪宗講「貴汝眼子正,不貴子行履。」


是將自私之情修成菩薩普度一切眾生的無私之情,菩薩,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的意思


有人問,修行是要去除執著,那就是要變得麻木無情,從而堅不可摧嗎?

答,錯,修行是最大化你的感官體驗,卻全然超越。我是最無情,卻也是用情至深。

修行,不是躲在無風無浪的地方,獲得一潭死水般的「平靜」。而是在大風大浪中練就的雲淡風輕。

前日,我和姜先生夜聊生死。生死當真不遠。

我們出生的時候是零,離開的時候是零。在這之間,難道我們願意一路為零?

在生死之上,所有的愛恨情仇,都是美好,都是有趣,都是體驗,是在零與零之間的大波大浪。

我若愛你,是美好的。

我若恨你,也是因為我還在乎你。

在這無情的宇宙間,我和你本無瓜葛。卻因了這些愛恨情仇,你融入了我的生命,定義了我的人生。我怎麼可以不感恩你?

我最近寫了一段話:

從前的我是多麼堅強的一個人,不害怕死亡,不害怕寂寞。可那是因為,沒有遇見你們。因了你們,這世間竟多了一絲暖意,讓我留戀難以割捨。我想,在離開的路上,如何可以不回頭?

蔣蘍先生曾在生死邊緣說,有時候覺得覺醒並不是最重要的。留有這一絲的執念,這一絲牽掛,讓我一世一世地再回來這人世間,去經歷這些糾纏,這些愛恨情仇,去捨不得,也是極其美好的事情。

木心說,無知的人,總是薄情的。

我開始理解,我曾經的堅強都是淺薄的。而我此刻的柔軟卻會讓我通往真正的強大。所以,請讓我先迷戀這塵世的美好吧~

待我深深地愛過,執著過,掙扎過;當我懂得,最好的愛就是精神上的放手,成就最好的你我,我此刻的無情,就是最溫柔的慈悲。

公眾號: U_Undefinable


有情和無情只是欲界的概念。

而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消滅貪嗔痴,消滅「有情」「無情」這些對立的觀念,趣入解脫。

實際進入色界以上,欲界的很多觀念就不存在了:

入初禪天,離欲界貪愛,舍鼻舌兩識,不需飲食。(吃不到香噴噴的火鍋了)

入二禪天,離五塵境,住第六識,內心明凈。(不能明媚的憂傷了)

入三禪天,無覺無觀,不起心動念。(美好的小確幸也感受不到了)

入四禪天,舍念清凈,呼吸和心跳停止。(完了,沒呼吸了)

……

禪宗祖師說:[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解脫的寶貝就在於「空性」,如果對「空性」毫無體用,修行的確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它要求放棄你已有的,而你卻無法捨得。

所以世間人對青燈古佛無法理解,對涅槃有像死一樣的恐懼。


佛教的修行的確是把有情變成無情。有情必然輪迴,只有無情才能不輪迴受苦,苦的原因是什麼必須要弄清楚,實際上就是情愛,或者貪慾,所謂離苦完全可以理解為離欲,因為苦諦的原因就是集諦,而集諦的內容就是愛,所以佛法上,主張緣起性空,而目標實際上就是道心無愛,一個無愛的有情,是沒有煩惱可言的,等到五蘊身壞滅後,永遠不會集起來生,從而不再有生老病死愛恨離別之苦,這就是最究竟的無餘涅槃,而即便是成就有餘涅槃的阿羅漢雖然存在五蘊身心,可是毫無愛欲,三界一切萬法不能博得阿羅漢微微一笑,這就是佛教的究竟果位,終極聖者。


認真聽好了:

□ 佛教的「涅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我法善滅一切境界!摘一段佛經在此:「莫信境界。一切境界。猶如怨家。一切眾生境界如蛇。若人未得無漏智慧。莫信境界。境界輕動。猶如怨賊。詐為親友。如此境界悉能系縛一切眾生。

□ 聽說涅槃之後就沒有五蘊了?

色受想行識皆因緣法,虛幻不真,本無所有!所以不是涅槃之後沒有五蘊,而是從來就沒有五蘊!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無色、無受想行識!

□ 那豈不是沒有知覺也沒有情感了?

無知、無覺、無情、無感!當知一切知覺情感皆屬因緣,皆無實際,本無所有!

□ 難道佛教的修行就是將「有情」修成「無情」?

「無情」是什麼東西?!若無「情」,則沒有東西存在!本來就沒有東西存在,如果你覺得有這個那個,都是「自作多情」、貪嗔痴作怪!


佛教的「涅槃」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

涅槃不是一種境界,涅槃者在無論動靜任何境界中都涅槃。禪宗對此的說法是:"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聽說涅槃之後就沒有五蘊了?

五蘊作為現象依然存在,但是解脫者不再如凡夫一樣於五蘊無常計常,無我計我。

那豈不是沒有知覺也沒有情感了?難道佛教的修行就是將「有情」修成「無情」?

所以感覺知覺都還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情感也還在。但是不同於凡夫的基於我我所,而是基於無我。金剛經所說「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此時才能真實做到的。


受 @世有仙 的啟發,給大家講一個正弦的故事

------------------------------------------------

A:好無聊啊,我不想修行了。我一不怕死,二不想富貴,三不要功名。修行得的現世利益,那些福報我又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就是換個環境修行,以後還要回來度眾生嗎?倒騰了一圈沒有什麼不同啊?

B:應該有不同吧,最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和最開始應該是不同的。但是,到那個時候也沒有「同」與「不同」的區別了吧?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是,「境界」終究是不同的吧?這「同」與「不同」,真的很難解釋啊,難道只有到達那個境界才能領會嗎?是啊,為什麼要到達那個境界呢?

A:但是話又說回來,不「修行」也不成,因為世上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如果沒有智慧觀照,很容易想不開抑鬱了。本來很開心地擁有了,但是它終將會散去,緣來緣去,事物是不會長久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很多人拚命地只想求如意,當然會不開心。

接觸玄學圈多了,原來還有好奇,現在完全沒有了。那些求神問卦的人,問的也不外乎幾個方面:身體健康、事業成敗、戀愛婚姻、子孫兒女。那些拜大仙的人,求的要的,也不過如此。

繞來繞去人生就是這點事,誰都脫離不出去。

你不覺的得「修行」有其必要性嗎?至少人能看得開一些,快樂一些。

B:我並不認為你說的「修行」就是「真修行」。你怎麼知道這不是用一種理論來麻痹自己呢?輪迴能證偽嗎?如果都是命運的安排,那麼,你修行不也是命運的安排?

A:你說的有道理。普通人是不能證明輪迴真實存在的。但要知道,不論我們順從命運、還是逆天改命,我們都被命運牽制,這都是人依據命運做的行為反饋。最終還是沒有逃離命運大網。這點你不否認吧?

B:嗯,你說的對。我們就是帶著枷鎖跳舞,這解鎖帶著也不是,脫了也不是。唯一能做地就是更投入一些,開心一些。

A:既然你能理解這個,那好,你看我理解的「真修行」在不在理?

人是有局限的對不對?人最大的局限,所有問題的根源就是有生死,壽命不是無限的

如果壽命是無限的,那麼時間空間相當於靜止不動,恆常不變的了。沒意思是吧?

如果人的壽命有限,那麼時間、空間才得以成現,才有如今的花花世界。也很沒意思是吧?

不被命運牽制的唯一方法就是超越命運。就是不承認、也不否認命運。一旦加入了人的主觀因素,再加上行為,你就陷入了命運之中,成為他的參與者、完成者。真正的超越,真正的修行,是做一個旁觀者。當然放的下,還要拿得起,真空不妨礙妙有。

B:這麼說我就明白了。我突然想起了一個絕妙的比喻。(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下圖)

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正弦函數,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所謂的命理也好,輪迴也罷,就是揭示了這個循環往複的過程,就像左邊的圓一樣。如果我們已知一個點,就能根據公式推斷出人的一生,甚至前世今生。

但是,卦不可算盡,畢竟算卦者、求卦者都是命運的參與者與創造者。從某種方面來說,還是有一些可變的因素的。當然,如果從真正的旁觀者的層面來說,又何嘗不是註定的呢?這是辨證又統一的。

A:哈哈,你的比喻很好。世人皆想做一飛衝天的Y軸,但是發現自己只是個正弦,然後開始反抗,但是不管如何掙扎,改變的只是(左側圖)圓的半徑,最終呈現出來的還是個正弦曲線。但如果我們修行,超越命運了,我們也許就能變成不上不下的X軸了。再也沒有憂傷、喜悅了。

B:當然我們說的這些都是比喻,我想命運、輪迴何嘗不是比喻呢?只不過有的模型更接近事實,表現事實罷了。但是理念模型終究不能代替事實真相

A:是啊,佛陀最終想揭示的是真相、實相,不僅僅是輪迴這個模型 。而受困於輪迴當中的、一切語言所能描述的、能用我們意識所理解的,都不是他想傳遞的超越命運的無上大法。我們如何水中撈月找到實相呢?只有修行。

B:還是做一個旁觀正弦的X軸嘍?等等!你看黑板,我們如果離得遠了,正弦不就是一條直線嗎?再說你能完全確定一條直線真的是直的嗎?

A:你很機智嗎!這讓我想起祖師說的「煩惱即菩提」、「輪迴即涅盤」。哈哈哈!果然數學是可以溝通上帝的,突然理解古希臘的哲學家了呢!

B:那麼如何成為X軸,也就是如何成為旁觀者,其實圖已經告訴我們了。一種方法就是不斷減少圓的半徑,使得振動幅度不斷減小,以趨緊X軸,另一種方法就是直接截斷,保持那個狀態不再變化,當每個這樣的點連在一起,就是一條不斷延伸的X軸。

A:很好,你很有慧根嗎!你說的兩種方式正是漸修、與頓悟。但是問題又回來了,成了X軸又能怎樣呢?還是感覺好無聊啊。幫別人成為X軸就是唯一的意義了吧?但是,不管幫不幫,只要站在遠處看,正弦又何嘗不是X軸呢?

B:那好,我們換個思路。現在的你我,所在的層次是正弦慢慢趨向X軸的過程,你不可否認吧?如果讓你回到「單純」的正弦你回得去嗎?

A:不能。我們早以丟失了「童真」,那時候給糖就笑,不給就哭,再給還是笑,遇到什麼呈現什麼。如果擱到現在,早就一巴掌呼過去了:到底給是不給?哈哈哈哈

我們都不是那個單純的正弦了,思慮太多。等等,我突然覺得,做個單純的正弦,其實挺不錯的。

B:嗯,「單純」的正弦,不就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嗎?像我們剛出生的時候,該吃就吃、該睡就睡,來則領受,去則揮手,一絲不掛。

可是你不覺得「單純」的正弦,會被其他「複雜」的正弦欺負嗎?畢竟人都是氣味相投的,太單純的話,會被餓狼吃掉的啊!

A:你忘了嗎?「單純」的正弦是從「複雜」的正弦,經過變成X軸,再變回去的。如果他能決定自己的半徑,就能隨時變成任意一種正弦函數。這就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它可以既是正弦、又是X軸,這並不矛盾,作為正弦的它行善法,作為X軸的它超越善惡。我相信單純的正弦可以和複雜的正弦一起玩得很愉快的。

B:嗯,做個「單純」的正弦是挺好的。


拜讀了各位前輩的答案,頗有收穫。

作為佛教的學前班班幹部,寫一個便於理解的答案(因為還算用功勤勉,所以自封為班幹部。。。)。正巧學到關於有情無情的善知識,所以現學現賣一下。

經云:「有情無情皆同圓種智。」 意思就是有情和無情都是佛的智慧。這裡的「有情」指的是六道輪迴的天、人、修羅、餓鬼、畜生、地獄,這些都是有情見、有愛情的。(這裡的愛情指親情、友情、男女之情等等,而非僅是我們常認為的男女之情)。而「無情」指的是土木金石,這些冥頑不靈,死而不動的。

佛性本來是真實不虛,能生萬法,具足一切妙用的靈根。我們的真心因被無名包裹,迷失了真心,就一分為二,成內外真心。內真心,是我們的身心;外真心,是外面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叢林等。其實這些外真心也是因我們的真心而顯現出來,和我們的身心一樣,都是由地水火風組成的,沒有什麼差別。都是真心。真心照到哪裡,哪裡就是佛。

我們的真心是活潑的,能其萬物,能生萬法,能其妙用。如果來了妄念,把它壓死,就完了,成了那些無情的東西,起不了妙用了;當然妄念來了,跟著它跑,就更完了,就脫離不了苦海,永到不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妄念來了,做到不理睬,才能出苦海,才能有妙用。

如果以為「有情」是指愛情,問佛家是不是要無「愛情」的話,那麼是的。人有兩個壞東西,一個是情,一個是想。愛情就像水,往低處流,不能升天,是需要斷除的。愛情助長人的貪嗔痴,很容易造業,會產生「想」(我理解類似於慾望)。

附加一個bonus,如果問佛是什麼?怎麼回答?天上地下、日上月下、窗里窗外、花明柳暗等等這些無情都是佛。隨便舉一個,都是。正所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答案總結自母音老人的《恆河大手印》,@史俊 也推薦過,很適合學前班或幼兒園的同學們學習)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無有色,亦無有色盡,無有受,亦無有受盡,無有想,亦無有想盡,無有行,亦無有行盡,乃至無有識,亦無有識盡。開悟的人能體會到一切,就算沒有開悟,我想很多年以後,人們還是會發現宇宙如此之大,它能給人的五感帶來無窮無盡的不同體驗,然而其根本,也就是人的感受卻是立於虛空的,難道不是嗎?


菩提的意思是覺悟 薩埵的意思是 有情

又怎能說修鍊成無情呢


涅槃即寂滅,又稱不生不滅,看到不生不滅的真相,而隨順生滅的假象。

有句話,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改一下:常應五蘊用,而不起用想。佛教里,空一般不做「沒有「理解。

他們最後對人的感情,是希望人都能看到實相。


不是。

修行不是將有情修成無情,也不是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而是將第八識如來藏中含藏種子不都清凈的有情,變成種子全部究竟清靜的有情。

無情不具第八識如來藏,無法修行,更無法成佛。

涅槃,是指第八識如來藏獨存的自住境界。世尊依學佛人斷除煩惱以及證得智慧程度不同,建立四種差別: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無住處涅槃。

有餘涅槃:阿羅漢命終前,還要依止於微薄的世間余苦;另指尚有餘惑待斷的阿那含所證境界;

無餘涅槃:阿羅漢命終時,滅盡五陰十八界,不再出生於三界,獨存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如來藏;

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如來藏的清凈自體性,七住菩薩所證般若總相智自性境界,羅漢辟支所不證;

無住處涅槃:也叫大般涅槃、究竟涅槃,佛的自證境界,一切種子究竟清凈永不變異的第八識如來藏 - 無垢識,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所以二乘聖人所謂「證」涅槃,「入」涅槃,實為方便說法。

而且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並非佛教修行的目的。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成佛,不是入滅。

不然佛教就該改名為羅漢教,佛法就該改名為羅漢法,佛菩提道就該改名為羅漢道。

而且不是必須斷盡煩惱才能成佛。

菩薩都是暫時不斷煩惱而邁向佛道的。

地上菩薩留惑潤生就是這個道理。

釋迦牟尼佛以及諸佛在人間之應身舍壽後,其實未入涅槃,而是實現報身於別處說法。如色究竟天之盧舍那佛,極樂世界之阿彌陀佛等。

因為佛地具足四種涅槃:

1.諸佛在二大無量數劫前七住菩薩位時,已證本來自性清凈涅槃,非二乘聖人所能想像;

2.有餘涅槃的修證,只是斷我見及我執;佛地則早已斷盡,當然有此涅槃;

3.佛地既斷我見與我執,舍壽時當然可入無餘涅槃,而且佛地更斷阿羅漢所不能斷之一切粗細習氣種子,當然更可具足無餘涅槃;

4.但是諸佛因為大悲、大願而不入無餘涅槃,但亦已具足有餘無餘涅槃證境,並且更超過此二涅槃,所以諸佛都不住於生死中,但又因為大悲、大願所持而不入無餘涅槃中,所以稱為無住處涅槃,生死、涅槃俱無所住故。

所以諸佛在人間示現後,依俗舍壽而入涅槃,只是示現給二乘人及世俗人看的:證明確實有人可以經由修學佛法而離開三界生死。

南無佛法僧


以」情「為標準無異於熊孩子拿尿和泥被搶走就哭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