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道整治一般先整治下游,後整治上游?


從河道演變的角度來看,影響河演的主要有3個因素:

1上游來水來沙條件

2河道邊界條件

3下游侵蝕基準麵條件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第一個,來水主要看老天,而來沙主要看地質條件;第二個,河道邊界,主要是兩岸的河岸形態,堤防護岸等等;第三個,所謂侵蝕基準面,專業來說是一個較為穩定的水面,如果水面不下降或抬高,河床一般是不會下切或淤積的。所以,從河演的角度來看,來水來沙基本不受人控制,而河道治理就是整理邊界條件,那麼從順序上,當然優先從下游開始,對河道的總體演變控制較為有力。

從水力學角度來看,大部分天然河道都是緩流,所謂緩流,就是水中的動力影響不僅僅往下游傳,還要往上游傳遞,通俗來說,就是你往水裡丟一個石子,產生的漣漪不僅往下游傳,也往上游傳。所以下遊河道的水流情況是對上游有直接影響的,先從下游治理也有助於上遊河勢的穩定。這也是河演中,下游侵蝕基準面對上遊河道影響的內在原因。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一般河道下游都是平原地區,農耕發達,洪災影響範圍更廣,河口臨近大海,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更容易形成較大的城鎮,經濟一般發展較上游要好,優先治理下游也是因為下游的保護目標更重要,更值錢。而上遊河道更多是處于山地,人煙較為稀少,且有兩岸高山控制,不易造成較大範圍的洪災,那麼在有限的資金條件下,治理順序肯定要靠後了。


樓上的回答比較專業,我來談一個比較現實的原因。

水質達標與否取決於監測斷面的水質分析結果,而這些監測斷面往往設置在某個流域或者行政區域的的出口,也即是下游。所以,如果保證這裡的水質達標,那麼就會認為整條河流水質是達標的,即使上游又黑又臭。

那麼,對於治理者而言,控制下游監測斷面的水質顯然比全河道的整治工程省事。全河道治理工程往往投資巨大、耗時較久,在目前資金不足、急於治污的形勢下,是無法實現全河道治理的,只能先管住監測斷面應急。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沿河截污,在監測斷面上建設攔河壩,利用大箱涵跨越監測斷面輸送沿岸污水,避開監測斷面的監管,實現污水的時空轉移。當然,更下游的治理工作量猛增,但是,not my business~同時,箱涵設計簡單,施工便利,投資少見效快,在一定績效要求下大家喜聞樂見。

類似的工程案例很多,不作列舉。但是也有開始從應急機制向長效控污轉變的行動,有的地方開始雨污分流,興建污水處理廠處理這部分污水,直到最後拆除攔河壩。範圍上,從幹流下游的檢測斷面開始,擴大到上游和各支流。

說白了就是一個應試的治理思路,傳說中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水質治理路上的必由之路,或許在資金到位的情況下可以改觀。


推薦閱讀:

TAG:水利 | 生態規劃 | 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