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佛教的一些疑惑?

最近在讀一些佛學書籍,有幾點疑惑,望高人指點。1,善惡是「人」的倫理概念,對以「解脫」為務的佛教發言,勸善棄惡是否只是因為傳教的需要? 2,苦樂只是心理感受,那所謂「離苦得樂」是改變令人覺得苦的事實,還是改變心態,像阿Q般自我安慰?

***我沒有說的足夠清楚。1,不同人對善惡的看法不同,甚至相悖。佛教所說善惡有無標準?已「解脫」的佛陀如何看待「人」的善惡觀? 2,佛教認為一切皆苦,那所謂的「樂」是什麼?佛教對常人的世俗生活除心理安慰外有什麼價值?


佛教反對以人的視角,擅自斷定對錯、善惡。

這是分別、執著的體現。

人受時空限制,不可能掌握一件事物的所有信息,在信息缺失的情況下,擅斷善惡是盲目的。

人能識別控制的,只有慾望和執著。

所謂善惡,只是慾望的宏觀顯現。沒有幾個殺人犯,是單純因為惡而犯罪,都是為了財,色,權....,為欲而犯罪。所以在佛陀的眼裡,這個世界沒有罪人、惡人,只有被慾望控制的病人,愚痴迷惑的人。

小欲積累成大惡,比如,在美國你感覺每個人都很友善,很少有惡人,但是美國政府卻滿世界搞顛覆,挑撥發動戰爭,為了維護美元利益,不顧別國人民死活。就是因為,美國人民的慾望太高了,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並且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影響政府,這個要求似乎看起來很合理,政府就要為人民謀福利。可是,正是這些個人的小欲,彙集成大欲,導致美國政府的霸權行為,給別國帶來災難。

所以,不要去執著什麼善惡。要想世界美好,從減少慾望,凈化心靈做起。

苦與樂是一個事物的兩面。佛陀並沒有說要去追求快樂。苦樂是因為,自我的心,住在了相上,與相構成一個虛妄的整體。比如看到別人一個漢堡掉到地上,我心裡沒有痛苦的感覺;而如果是我自己買的漢堡掉落,就會心痛不已。這種痛苦就是因為----我與漢堡的相,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牽動我的喜樂。而別人的漢堡,與我是離相的,不會干擾我。

那應該怎麼做呢?金剛經最後一句:應做如是觀。就這樣看著就好了!這個需要訓練,慢慢的淡化自我,體味自我與現象世界漸離。禪定也是這樣,在內心靜靜看著自己。用我觀察現象世界中的我。


問題很有價值

1、斷惡修善是不是單純為了傳教的需要?

不是,學佛是有階梯的,不能一步登天,在沒有解脫之前,需要一定的保障,即福智資糧,這樣以後還有聞法修行的機會,不然淪墮三途,無有出期。

經論里說,最低賤的人身,尚且需要持戒才能得到。任何一點的福報受用,也都從善業中來。

在阿含經及大乘經當中都有宣說五聖財,即「信、戒、聞、施、慧」,這是生人天的條件,也是解脫的基礎,修行需要暇滿人身,要遠離八種無暇,具足十種圓滿。如果不具備,不是沒有條件修行,就是沒有心思修行。

佛在經中說,得人身者如手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斷惡修善,是一定要做的,否則根本就沒有聞法修行的機會,遑論解脫。

2、離苦得樂是改變事實還是改變心態?是不是阿Q精神?既然一切皆苦,那所謂的樂是什麼?

按照現在的心理學,佛教應是認知療法 。

苦和樂單純只是一種「受」,加強苦樂效果的,是我們的「想」。

舉兩個例子
小孩子打針,很害怕,哭天搶地到處跑,他認為打針很痛苦,這是他的「想」造成的,如果大人給小孩打打氣,誇獎他,安慰鼓勵一下,小孩就會很勇敢地面對他之前認為很「苦」的事情,事後也發現,其實也不痛,之前的害怕情緒,根本就是自己嚇自己。

再比如說,我們在外面飯店吃飯,本來吃的津津有味,朋友突然告訴我們,服務員在裡面吐了口水擰了鼻涕,我們很快就倒了胃口吃不下去了。
飯還是那個飯,僅僅是我們的「想」變了,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差異。

再或者說,瘋狂追星族對他們的偶像視若神明,珍藏這位明星的簽名,照片等等。而對於對那位「偶像」並不感冒的人來說,這些東西不值一文。

以上是要說明什麼呢?「受」是無法避免的,而怎麼「想」就是修行的關鍵。

在認識境界的時候,由「根、塵、識」三和合生觸,觸俱生受想思。思就是造作,所以改變中間的想,就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

樂受生貪,苦受生嗔,不苦不樂受生痴。如實地觀照了知受,就不會生起顛倒的「貪嗔痴想」。

用唯識的說法,就是破除了對「依他起相」的錯誤認識,即「遍計所執相」,從而達到真如——「圓成實相」。

在破除了「想」的虛妄顛倒之後,用雞湯一點的話來說,我們就可以和苦樂和平共處了。

痛苦來了,不會有過多的負擔,不會因為抗拒而產生負面情緒導致痛苦的增長,而能夠泰然處之。

快樂來了,我們也不會過分的味著其中,貪著不舍,而是坦然受之,這樣就不會因為在快樂失去之後憂愁不舍而產生更多的欲求。

這就是離苦得樂,離開了顛倒想所產生的「心苦」,得到了身心的調適、自在。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中庸》里有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站在佛教的立場,也可以做出類似的解讀。

這種狀態,也是尚未離欲的聖弟子和已經離欲的聖弟子的狀態。

在阿含經470經當中,還有一個很經典的譬喻,叫做「第二支毒箭」,很好地說明了已得解脫的多聞聖弟子,和普通人在遇到苦樂的時候的區別。

最後

一切皆苦,這是站在究竟層面來說的,而快樂,是世俗的假說。
輪迴當中有相對的「樂」,只不過這種快樂不究竟,且有過患,所以佛教把它稱之為「壞苦」。

究竟的快樂,是無餘涅槃,這個時候五蘊滅掉了,連身苦都沒有了,貪嗔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1,不同人對善惡的看法不同,甚至相悖。佛教所說善惡有無標準?已「解脫」的佛陀如何看待「人」的善惡觀?

佛法也有善惡之說。善即是趨向於解脫的。惡就是相反背離解脫的。俗世的善惡,徹底來講都是背離於解脫的惡法。當然,從五乘佛法的人天乘來說,也會贊成某些世俗的善,比如慈善事業相關,雖然與解脫無關,但是也積累福報,所以有時也會在某種程度上贊成。

佛陀看世人,無論善惡只要未解脫成佛都是愚痴。世人顛倒,沉淪生死長夜,不得出離。

2,佛教認為一切皆苦,那所謂的「樂」是什麼?佛教對常人的世俗生活除心理安慰外有什麼價值?

苦樂來自於以身體為基礎,意識為主的分別攀緣。所謂有分別既在苦樂中。所謂樂不離苦,無苦就談不上樂嘛。所以說,若強說何為樂?即是停止分別妄想攀緣。

佛法,從不安慰人。只是讓人面對真實的人生。人生既苦,也不是隨便說說,是客觀的存在。我們往往以為求的樂就可以終結苦,這是佛陀眼中的愚痴。苦樂不可終結,除非放下分別攀緣。

佛教的意義在於,走向解脫成佛。何謂佛祖西來義?示佛知見。


謝邀什麼是佛?佛名大覺,具一切智。也就是說佛說種種法,是建立在如實了知「諸法實相」,是建立在「一切智」的基礎上。(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即如實了知一切世界、眾生界、有為、無為事、因果界趣之差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者,稱為一切智。 )

  • 而我們凡夫觀點和價值觀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外在的環境,受到的教育,這是有限和不圓滿的。譬如我們凡夫「見近不見遠」,多是只能看見眼前利益,不能徹知「因果」。

這就如同佛在《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所言的這段: 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 我們追求的外在種種慾望(財色名食睡),如同在刀口舔蜜,雖然短暫的嘗到甜頭,但是背後必有後患。就如同吸毒,吸的時候固然很爽,但背後的後患可是無窮。而為了一時的痛快去「吸毒」,是愚蠢的行為。凡夫追求種種慾望也是如此。這種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 我們的智慧就如同小孩子一樣,多許多事情的危險性認識不足。
  • 佛如同大人教育小孩,應告訴我們,哪些事情有危險,不能去做。

所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佛徹知因果。

  • 當某個行為會導致自他安樂的果報,我們稱之為善。
  • 當某個行為會導致自他痛苦的果報,我們稱之為惡。

而什麼是佛教認為真正的「樂」?佛在《涅盤經》說佛有四德,即「常、樂、我、凈」。

常德:謂涅槃之性,恆常不變,永無生滅,其性本寂,故名常德。

樂德:謂涅槃之性,法爾離苦,寂靜永安,故名樂德。

我德:謂涅槃之性,無有移異,離非主宰性,故名我德。

凈德:謂涅槃之性,無始時來,遠離垢染,故名凈德。


謝邀!

1、關於善與惡

宗薩仁波切曾說過,佛法中,讓你趨向於解脫的就是善,讓你繼續沉溺於輪迴的是惡。世俗中的善與惡,有相對性二元對立。

2、關於苦與樂

不是說一切皆苦,而是有漏皆苦。這裡有不同的解釋,我的理解是有條件依賴於條件便是苦。

離苦得樂,從因果上可以理解為,不造惡,就不會有惡的果,沒有惡果也不會有惡果帶來的痛苦。所以修十善業。

苦集滅道,滅苦,沒有集苦之因,趨向於真正的解脫。

3、佛法除了心理安慰還有什麼作用

佛法的作用大了去了。能開啟智慧,能減少貪嗔痴,痛苦與煩惱與種種執著,能帶你出離輪迴,能帶你接近真理認識真正的自己。佛法不是哲學的思辨,更提供了一系列真修實幹的方法,是可以檢驗與驗證的。


善惡當然有標準,無我就是善,有我就是惡,這是較高層次的善惡標準,一般人理解不了,更別說能接受了,因為這個世界的人就像地藏經中所說:起心動念,無不是惡!

但世人又偏偏以為自己還是蠻善良的,真是搞笑,真正認為自己是個壞蛋的,很少很少,做了壞事也會找種種理由借口來推脫。

地藏經中還說,這世上人從一出生,撇去以前的罪業假使按照清白計算,從無到有,乃至無量惡業,往往就是那一下子的事情,可怕吧。

第二個問題,什麼都是苦,什麼是樂?佛說四苦包括幾種情況,苦苦是世人能理解的苦,你被人騙了,覺得苦,你被老闆炒魷魚,覺得苦,這些都是苦苦。

樂苦,世人就有點理解不了,譬如得到一份高薪工作,世人覺得可樂,但是佛仍說他苦,是樂苦,為什麼?你要保住這份高薪工作,每天忙死忙活,還要時時提心弔膽,這份工作油水肥,肯定有人惦記著,老闆花了那麼多錢請你,你不給到十倍的回報,老闆怎麼會甘心?古人早就說過,高處不勝寒,豈不是苦?

什麼是樂?你看看佛說無量壽經就好了,這還只是西方凈土之樂,尚算不得涅槃自在之樂,已經不知道超出這個世界種種多少億倍,我就不啰嗦描述了,自己看去。


關於佛教的意義,問得好,先從最後一句說吧。

【佛教對常人的世俗生活除心理安慰外有什麼價值?】

心理安慰,還真的不是佛教的主要意義,佛學不太講心理安慰,雖然可能確實會起到這方面的作用,但這不是根本目的。

如果要比喻一下的話,佛教更像是一所學校,佛是覺悟,教是教育,佛教就是至聖圓滿的教育。

但我認為更形象的比喻,佛教就是一個醫院,治療眾生的心病,所以如果您把「心理安慰」,改成心理治癒或許會更貼近一些。

從一定意義上說,大家都是病人,只是程度有深淺,而佛就是痊癒了的人,與之相對的「佛法」就是各種各樣的藥方:

對不明因果的普通人,下五戒十善的藥方,幫助其糾正行為、完善心智,治療貪著、嗔怒、愚痴,及由此引發的殺、盜、淫等煩惱重病;

對善根已經成熟的「人天乘」根性的人,下四禪八定的藥方(當然定是共法,誰都能學),幫助其進一步穩住內心,對治各種相對細微的散亂心病。

以上是治療兩類世間的病。

對於欲(已)出世間的聖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分別下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的藥方,治療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的病。

因為您的問題是對普通人而言的意義,治聖人病這三方面就不展開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關鍵詞自行了解。

所以,就我的理解,對普通人來說,佛法最主要的意義就是治病,你哪裡有病,哪部分的法就對你有意義,你沒那個病,那個藥方就對你沒有意義。

綜上,傳教當然更不是目的了,就好比醫生不會隨便向誰推廣藥方一樣,除非是為了治你的病,否則給你藥方有什麼意義呢?

佛說過「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非非法」即是此意,佛說自己沒有說過法,你們這幫小子別污衊我(≧▽≦),其實就是說,藥方是寶貝不假,但要把藥方當成獨立於疾病之外的寶貝就有問題了。

而且有些法的「藥效」本身也是很猛的,未必就一定是寬慰。就好比得了急性闌尾炎就一定要動手術一樣,所有方法都是對治特定的疾病的,比如:

你焦慮煩惱嗎?煩惱就是病,有煩惱的對治法,比如正念、四念處等;你慾火焚身嗎?縱慾過度不能自制也是病,也有相應的對治法,比如攝心法,四正勤等;你怒火中燒如處地獄嗎?怒不可遏更是病,憤怒當然也有憤怒的對治法,比如定心、安忍等。

可以說戒定慧三學就是專門對治貪嗔痴三病的……

對壓力山大的現代人來說,止息煩惱的意義可能更大一些,因為在後工業化社會,人們普遍壓力太大、活的太累。

所以現在「正念」方面的書很流行,國外一些名牌大學研究的很深,不像我們,把自己的寶貝處方都當成迷信和垃圾,分明是盜版自己家的,卻以為外國人有多高明,其實就是對傳統文化不了解,根本不知道自己家裡有什麼。

而且有的朋友還比較喜歡以偏概全,看著個別治療方法就抨擊整個醫療體系。就好比看到醫生做手術動刀子,就說醫學太殘忍一樣,可您到底是願意得闌尾炎疼死呢,還是願意被醫生切那一下呢?這種問題只能自己去做決定。

意義方面就說這些吧,如果您能夠相對客觀的看待這些問題,可以繼續往下看:

【一、關於善惡】

佛法里提到善惡問題的也只有人天乘,想要了解佛法的善惡觀,可以系統學習一下《十善業道經》,凈老的講義說的就挺好。

簡單的說,佛法看善惡不太看行為,主要看發心,當然也有講看「合力」的,哪怕出於善良的動機,而總是矯枉過正自然也不行。

至於佛怎麼看待人的善惡觀,這個就沒法回答了,因為大家都不是佛。

關於善惡標準的問題,我覺得不是這個標準有沒有,或者一樣不一樣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有的問題。

根據我的體悟,只要是對「善」確定了固化的標準,幾乎同時就將善僵化、教條化、形式化了。

只有完全自由的心靈,才可能體驗到真正的「善」,任何確定的標準和禁錮都是良知的殺手,不得不防。

在前面的回答中,我就老子的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對善惡問題做了簡單探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223711/answer/152549515

【二、關於苦樂】

苦樂只是心理感受,這沒錯。但要說所謂「離苦得樂」是改變令人覺得苦的事實,還是改變心態,像阿Q般自我安慰?我覺得都不是。

修行有成的人也並不會變得麻木不仁、什麼感覺都沒有,所以苦的事實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變化的只是你自己的應對方式和實實在在的感受。

雖然改變的是自己的內心,但促使這種改變的,卻並不是簡單的自我安慰,而是「離相」!

這裡的難點就是這個「離」字,離不是逃離、逃避和遠離的意思,而是雖然身處其境,卻能跳脫視角、解放身心。

舉個例子:

比如在上班途中堵車了,上班一定遲到,上司又很不好說話。

這時,很多人就會開啟無限焦慮模式,內心焦灼的如同在地獄一般,死的心都有了。

而阿Q模式就是完全的逃避模式,說不定罵一句「兒子又要罵老子了」,中途就逃跑回家了。

顯然,兩種模式都是有問題的,真正中道的方法,是發現自己內心的焦灼,看看有沒有解決的辦法,有的話就積極去做,但如果改變不了,就放下內心的焦灼(反正焦慮也沒用),並且採取積極正面的方式去應對(比如打電話告個假),然後讓內心平靜下來,靜靜的欣賞周圍的風景……

何為離相?第二種方法看似有效,其實並沒有離相,只是逃跑了而已,真正接近離相的,是第三種辦法。

請注意這句話:只有「在相中」才能談到是「著相」還是「離相」,選擇逃避是無法「離相」的;內心被環境引導就是著相,而與覺察合一,守住本心、做自己心行的主人就是離相。

回到阿Q的時代,面對國破家亡,怒火攻心而死固然是「著相」,而一味的逃避同樣是「著相」(執著了「逃避相」啊)。

那些積極行動起來,採取最有效的辦法,把侵略者都趕出中國去,把迷失本心的做惡者都請到極樂世界去的革命前輩未必是著相的人。

相反,那些即能在當下做好每個工作,又不失覺察、冷靜與平和,接受當下的一切結果的人,比如渣滓洞中面對死亡無所畏懼,為新中國提出「獄中八條」的英烈們,他們可能才是真正做到了離相的大覺悟者。

離相不是逃避,而是對境不起心動念(可以自行體悟如何做到堵車時不起焦灼心,甚至面對槍口時不起畏懼心),離相不是不負責任消極自保,而是內有靈魂、機智處變,坦然接受,收放自如……

這是一種清明覺照的能力,就像人長了第三隻眼睛一樣,讓人能夠撇開情緒的影響,完全看清當下的一切,做出順應於「道」的理性的抉擇。

何為離苦得樂:

那就是不懼怕未知的境遇,也不逃避當下的責任,在危難中彰顯從容,在未知中引領變化,任運自在而又不違背真情實感,用「順迎之心」去做好:能夠讓自己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喜悅與充盈的,每一件小事兒……


1,善惡是「人」的倫理概念,對以「解脫」為務的佛教發言,勸善棄惡是否只是因為傳教的需要,因為要接引廣大眾生,就要給他們帶來點好處才行,沒有善果與好報,或是解脫,眾生就不會接納佛教。

2,苦樂從根本意義上來講,確實只是心理的感受,但所謂「離苦得樂」並不只是改變令人覺得苦的事實,因為佛法還能引發無量的神通境界,並不是只能被動的改變心態,佛法也能主動的去改變現實,因為佛教是本質論,佛教認為能改變自心,就能改變宇宙本質的能動性,從而能改變外界的現象。

4,不同人對善惡的看法不同,甚至相悖。但佛教所說善惡,確實有自己的標準,以戒定慧、十善道、善知識、正見、涅槃解脫等,為大善;以三毒、惡知識、五欲、邪見、六道輪迴等,為大惡。

5,已「解脫」的佛陀如何看待「人」的善惡觀?佛說一切善惡,皆是虛假虛幻不實,行善行惡,都是無常,只是因為行善能以方便接引比較愚蠢的廣大眾生,讓他們慢慢開悟,只做為暫時的權移之計而保留。

6,佛教認為一切皆苦,那所謂的「樂」是什麼?佛說的樂,是涅槃之樂,佛性之樂,神通之樂,超越生死之樂,無形之樂,見大般涅槃經中的常樂我凈。

7佛教認為,得到六神通,也是虛幻不實的,諸行無常故,妄動不可得故,只有證得無身的境界,才是徹底的解脫,所以佛教認為,寂滅一切妄相,回歸真心無形的狀態,才是一種永恆的常在,正所謂寂滅為樂。

8,佛教對常人的世俗生活除心理安慰外有什麼價值?這是很大的誤解與邪見,佛法並不是心理安慰,而是一種對宇宙及萬物的宏觀正確認識與理解,並如實讓自心與宇宙同步,斷絕邪見與戲論,消滅一切生死輪迴的煩惱與隱患,斷除六根的束縛,天人合一,得到神通,超越生死。


1.行善止惡並非傳教需要,因果業力是佛教的教義之一。

2.苦樂是心理感受,佛教教導看破苦樂的真實本質,從而達到「離苦得樂」


問:善惡是「人」的倫理概念,對以「解脫」為務的佛教而言,勸善棄惡是否只是因為傳教的需要?

答:否。斷惡修善,是從始至終的修行原則。

問:不同人對善惡的看法不同,甚至相悖。佛教所說善惡有無標準?

答:五戒十善。

問:已「解脫」的佛陀如何看待「人」的善惡觀?

答:五戒十善

問:苦樂只是心理感受,那所謂「離苦得樂」是改變令人覺得苦的事實,還是改變心態,像阿Q般自我安慰?

答:現在所受的苦,是果。過去所作的惡業,是因。從今起,斷惡修善,懺悔業障,是因。業障消除,樂果現前,是果。

問:佛教認為一切皆苦,那所謂的「樂」是什麼?

答:小乘佛法的樂是【斷煩惱,證涅盤,得無漏解脫大樂】。大乘佛法的樂是【讓一切眾生都獲得解脫成佛無漏大樂】

問:佛教對常人的世俗生活,除心理安慰外有什麼價值?

答:如果你不相信有來世,那麼,佛教的人生哲學,對你應該是有價值的。


1,不同人對善惡的看法不同,甚至相悖。佛教所說善惡有無標準?已「解脫」的佛陀如何看待「人」的善惡觀?

答:佛教的善惡是有標準的,在人天境界,五戒十善是善,反之為惡;在解脫道境界,出離生死是善,輪迴是惡;在菩薩道境界,普度眾生是善,獨善其身是惡。

2,佛教認為一切皆苦,那所謂的「樂」是什麼?佛教對常人的世俗生活除心理安慰外有什麼價值?

答:佛教認為不存在樂,因為樂是短暫的,不常住的,苦才是永恆的。佛教不是安慰劑,是告訴你人生的真相,讓你勇於面對。


何為惡,內心排斥的為惡,內心嚮往的為善。這是善惡的根本分別標準。而在生活中,推已及人。己所不欲,施與對方則是惡。至於與人相處的善,不這樣做的就是善,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善。己之所欲,根據對方是否想要,而決定是否施與人,也是善。這兩種善是包涵的關係,前者包涵後者,即後者的這種施與善是前者的一個表現之一。而前者還有個表現,便是在不知道是否該做的時候,可能會因為怕做的事與願違,而不做。眾生都是以這個為他們內心(深層意識)辨別善惡的根本的,即沒有一個不是。而你所說的什麼眾生的善惡標準不一樣的,不過是某些人沒有看清自己內心已經樹立的標準,而表面上思維個與之不符的標準而已。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任何眾生覺得殺人是在做善事,那麼他應該也不會介意這種善事發生在他身上才對,請問,有誰願意被別人殺的? 所以,誰說殺人是在做善事的,不過都是不顧自己內心樹立的標準。

而提到殺人,你會發現,由於眾生所欲和排斥的某些共性,進一步確立了眾生內心善惡標準的統一,即趨向死為惡,趨向生為善。也就是那些會讓眾生趨向死亡的因素,眾生的內心會當成惡,而那些趨向生存的因素,眾生會當做善。再加上另一個共性,即眾生需要相持而生活。比如人與人之間,人與其他生命和事物之間。一個人離了社會群體,都很難生存下去,不必說一個人離了其他生命和環境是否能活下去了。正因為如此,聖者看到了這些共性,便按照這些共性以及眾生內心難以改變的所欲和排斥,說善惡。即在與人相處中,那些有利於眾生一起生活的各種合作的思想和行為規則為善,反之,那些阻礙優化合作的各種思維和行為,則為惡。而佛就是按照這些,在對眾生說善惡。

當然,眾生的心根本而言是靈活的,那麼有沒有眾生可以打破這些內心所欲和排斥呢,即有沒有眾生的內心可以完全不再求生避死的,可以不再以這些共性為善惡呢?有的,這就是佛法中的解脫者,即阿羅漢,菩薩和圓滿的佛。簡單的說,就是當某些眾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思維的善惡,而改變內心的所欲所求時,那麼打破了內心的善惡標準。此時的這個生命便至少是個羅漢了。而這個並不容易,我還是拿上面那個做例子。若認為殺人是善,也就是說此時這個生命絕不會再介意被殺,這很容易嗎?即這個生命不再介意立即死亡,不再介意被火燒,被刀砍等等這些,這很容易嗎?請注意,不介意,不是說很願意。即羅漢,菩薩,佛不是在讓自己變成受虐狂。你可以說佛法是在洗腦,然而,若單單憑所謂的洗腦,可以讓人達到這樣的內心自由,那算不算成就?更何況,為什麼不能說眾生這種內心自發的想要某些東西和排斥另一些東西,不是眾生對自己的洗腦呢?即洗腦與否,不過也是人們自己設立的一個標準啊。

而佛法說苦,可以說就是發現了眾生其實也都蘊含著想要打破這個內心共性的內心嚮往,即這是眾生的內心的另一個共性。有人可能會說,我壓根就不想打破這個,就這樣隨著這個內心設定走,就很好啊。如果他真的覺得這個挺好,其實他已經打破了這個共性。不然,就是說一套,做一套。我還是舉個例子,一個人如果因為事故被火燒傷,讓他痛苦的一個因素是內心排斥燒傷的設定,既然他那麼願意跟著這個設定走,那麼還痛苦什麼?他的痛苦恰恰是因為不知道自己內心是這樣設定的,即如果他知道自己有這個內心設定,那麼擺脫他不再痛苦。而不擺脫它而是真的就是願意繼續這樣,那麼他也沒有理由痛苦了:這是你願意的,你幹嘛還要覺得苦,覺得苦,不是說明,你後悔了嗎?即不願意了,不是?所以,當任何人說:「我壓根就真的不想要這個內心自由」 。即不是只說說的話,那麼其實他已經獲得了這種內心自由。而很多人的愚昧在於,明明內心想要,且沒有徹底改變這種想要的衝動,他卻以為自己已經不想,明明內心不想要,且沒有徹底改變這種排斥的衝動,他卻以為自己是想要它。明明內心比起眼前的更想要另一樣東西,他卻為了眼前的而不顧是否已經暫時失去了獲得那個內心更想要的東西的機會,於是,痛苦和後悔便在所難免了。所以,這是苦啊。

你或許又會說:我只是覺得這個心的自由太難了,所以,暫時就安於現狀好了,你可以這樣選擇,然而,誰能保證你就不會遇上那些內心排斥的事情呢?就是世界首富,和最有權力的人,也保證不了自己就不絕會遇上自己內心排斥的事情,不是嗎?所以,自始至終,想要徹底的快樂,說白了就是無論何時,想快樂就能快樂,內心是沒有難以改變的標準和趨向的自由。這就是佛法說的解脫。不能達到這個,想要快樂還想延續,那麼就只能碰運氣而已。這樣被所謂的運氣而左右的一會兒苦,一會兒樂的不自由,在佛家看來,也是苦。


勸善棄惡

是因為自己做了不好的東西,自己就要承擔後果。這是認識論層面出發得出的結論。這不是單純出於倫理上的思考。比如今天我懶了,沒看書。9月份考職稱就要承擔考不過的惡果。今天我的懶,就是一種惡。

當然,古代的印度人很大程度上是以倫理為出發點,去制定因果報應關係。但你不能用今天的視角去批判古人。這樣除了體現自己優越感之外沒啥意義了。

苦樂只是心理感受

佛教上的「苦」,不單純心理上的感受「苦」。苦有三苦、八苦的分類。你所認為的心理感受上的苦只是其中一種。事物會變壞、政權由盛轉衰。這些都是苦的表現。

但其實佛教的確是有唯心性質的。原始佛教有這個傾向,但不明顯。阿含經最多說說「識滅余亦滅」 「識滅則名色滅」。但到大乘之後,出了唯識,已經提出了離識無境這樣的大唯心命題了。正因為佛教的唯心特性,才使得佛教根本命題「滅苦」成為可能。

至於什麼是樂

不同派別說法不同。傳統一點的說法是根本就沒有樂,但你可以通過修行把「苦」給滅了。大乘有些派別,許涅槃後有「常樂我凈」(《大般涅槃經》)。

但對於「我」來說,明知道即使9月份我考到職稱也沒有什麼卵用,但我今天依然克服自己懶惰的「惡」,去啃書,9月份考到職稱。這就是樂。(其實一點也不,好想打遊戲啊)

====================================================

當代國人經過9年義務教育,大都接受不了唯心主義。覺得這都是舊世紀的封建迷信。

但其實吧,唯心唯物邏輯上來說誰也證明不了自己是對的。誰能證明這個世界不是五分鐘前被某個惡魔創造出來的?你說半衰期?那個惡魔既然有能力創造世界為啥不造得像一點?

其實吧,這個世界是不是惡魔五分鐘前創造出來的對我們來說根本沒有意義。我只知道我9月份要考試。現在不想看書,現在在浪費世界跟你嗶嗶。


謝謝邀請。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我們學佛,就是要看到自己的疑惑在哪裡,有道是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先感謝題主提出這麼好的問題,讓大家能夠一些討論學習。

首先想說的是,人的學習,無法離開語言,但是也不能夠拘泥於語言,更甚者,不能夠拘泥於「道理」,尤其是學佛。要知道,所有的道理,如果在語言的層次上說,那同樣一件事情能夠說出無窮無盡個道理來,從不同的角度看出去,則每個說法都有其理由與原因,如果要找出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道理,只能夠回到自身的學習與修行上來說。比如說遇到善惡價值的矛盾時,就要回到自心上來說。當然,回到自心,不是要我們欺騙自己,或者任憑自己的好惡來做基準。回到自心,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放過自己」,不要給自己退路、借口。反正把自己逼到了牆角,你就會發現善惡的標準何在了。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我們常常在生活中說一些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但是我們又明明知道,說謊是不對的。比如說當一個充滿著自卑感的女同事問你:「你覺得我是不是長得丑?」你會怎麼回答呢?

你會說——「沒有啊,妳長得不錯啊!」嗎?

還是說——「是啊,你就是長得丑啊!」

要不然厚道一點——「沒有啦,你不要介意樣子啦,人最重要是內在美嘛!」

哪一個才是對的答案?哪一個是善的?哪一個是惡的?其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問題不在於你的回答是怎樣的,而在於你回答的時候,有著怎樣的想法,有著怎樣心?是覺得實話實說才重要,不管你聽得高不高興?還是覺得得罪人就不好了,說些別人喜歡聽的話不會少塊肉?又或者你覺得告訴她個道理比較實在?還是你會覺得不耐煩,自卑的人最沒用?

又或者,這個時候,來一句「妳怎麼啦?」會不會更好呢?只是,你願意把時間、精力、耐心布施出來嗎?你不怕麻煩嗎?你願意承擔別人的煩惱,承擔別人的成長嗎?

如果你搞清楚自己的心,能夠把自己最真實,最純粹的那顆心拿出來的話,你自然知道這個時候你應該說些什麼,而說出來的必然是「善」的。

所以末學認為,善惡從來就沒有一個單一的標準。比如說,我們都認為殺人是不對的,但如果你是在戰場上保家衛國的士兵,那不殺人是不對的,所以問題是,你殺人的時候,是懷著一顆什麼心?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停的流轉變化的,道理亦如是。唯一能夠不變的,是我們的心。也就是我們真正的自由之所在。講到自由,就牽涉到苦樂的問題了。

人生的苦是什麼?沒有錢?失戀?親人去世?眾叛親離?

那樂又是什麼?有錢就會快樂?。。。不見得吧;那談戀愛最快樂?。。。非常不見得吧!;親人永遠不離開我們?。。。不可怕嗎?;身邊永遠有一大堆朋友?。。。煩不煩啊?

細細想來,是不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都可以覺得不快樂甚至痛苦?好,那我們不要放過自己,逼問一下自己的心,問問自己,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求不得苦?為什麼不能夠讓自己滿足?

愛別離苦?為什麼不能夠讓自己放得下?

怨憎會苦?為什麼不能夠拋棄怨恨?

五陰熾盛?為什麼不能夠寧靜自性,照見五蘊皆空?

再問下去,我們會發覺,原來我們的苦,都來自於「沒有自主」。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我們無法突破自己認知這個世界的局限,無法不受到慾望乃至於理性的捆綁,無法不受言語的迷惑。人生至苦,原來是不得自主。反過來說,我們破產了就不能夠「樂」?失戀了就不能夠「樂」?所以人生的樂是什麼?那就是能夠得到自主。能夠掌控自己。但是問題來了,哪個自己啊?是不是這個慾望的擁有者?是不是這個感情的擁有者?是不是這個「我」?當然不是。那是誰?

好啦,說到「我是誰?」,末學無法說清啦。不如跟題主分享個香嚴擊竹的公案

話說香嚴本來跟百丈禪師學禪,百丈圓寂後,就跟著師兄溈山禪師學習。香嚴平日博覽佛典,佛學知識非常淵博,可以說是佛學專家。但是師兄知道他平時因此甚為自負,於是一日問他道:「我不問你平生所學的那些知識,也不問你經典上記載得有的,問你還未出生前,不辨東西之時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說說看。」

香嚴沉思良久,不得要領,就想要請教師兄,但是溈山卻說:「我說的只是我自己的見解,對你有什麼好處?」於是不給他解說。

香嚴找遍了經典,但怎麼都找不到答案,覺得自己學了這麼多年,博覽佛典,竟讓連一個問題都對不上,想來自己真的沒有慧根。心灰意冷下,決定離開溈山,到處雲遊,今後做個「吃飯僧」就好。這樣經過了多年,香嚴有一回來到了慧忠國師的墓園。一日在做農務時,拿起一片地上的瓦片,隨手一拋,瓦片擊在竹子上「啪」的一聲響。香嚴當下萬念寂靜,頓然醒悟,終於明白了自己未出生前的本來面目是怎麼一回事兒。

香嚴在萬念俱灰之下,拋下了一切的自尊自重、拋下了曾經所學、拋下了佛典經藏、甚至拋下了師兄的問題之後,在一聲「啪」之間,終於發現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到底是誰?那個無關地位名望,無關財富權勢的我,甚至不是我的名字的我,是誰?什麼是自性本心?

這一切,本來就沒有辦法用語言解說,所以溈山拒絕給師弟一個語言上的答案,才讓香嚴有後來的領悟。如果溈山說了答案,那不過又給了香嚴一個言語上的概念,又一道捆綁而已。

好啦,最後要說,佛教的價值除了心靈安慰之外,還有什麼?

當然,我們不能夠否定佛教跟其他宗教一樣,有著心靈救贖得功效,而且現實上,這是這個世界所需要的。尤其是在現代這個競爭如此激烈,勝敗如此慘烈的功利社會,如果沒有精神上的救贖,大部分的失敗的人類要怎麼活呢?

但是另一方面,佛教說苦,說的是生命的根本。佛教說「無常是苦」,但是「無常」才是生命乃至於宇宙的「常態」啊!也就是「無常即常」啊,說得白話些,就是「永遠不變的,就是改變」。那無常即常,而無常是苦,所以「常是苦」啊!也就是生命永遠都是苦的。所以真正明白佛教「苦」的概念的話,就知道佛教不是一個提供心靈安慰的宗教這麼簡單。佛教最重要的貢獻,是讓人類反省到自己的生命的根本狀態就是苦,所以我們必須修行,必須提升自己的生命層次,必須讓自己的生命來到一個契合所謂「真理」的狀態,才能夠「離苦得樂」。

這些說法,也就是末學的「說法」,一些「感受」,希望題主以及大家看了,能夠多多反饋,大家多加討論,讓末學跟大家能夠一起學習。

末學合十。


1勸善棄惡不僅僅是傳教的需要,因為惡到頭來其實傷害的還是你自己,還是自身。

2你說的離苦得樂的方式都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是證悟空性,空性本身是極樂。

3佛陀的善惡觀是忘記善與惡。

4一切皆苦你才會出離去追尋空性大樂。這不是心理安慰,而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佛陀體驗過真相,回過來告訴你讓你努力精進去體驗他說的真相,理智上的理解只會離題萬里。唯有親證方可。


善惡依舊沒有擺脫二元論,而道德是變化的,眾生的本性是趨利避害。

為何向善?

雖然宇宙,大自然不分善惡,但善惡是地球上人類社會和因果的法則。

給自己少找麻煩。直接退出遊戲,出輪迴更好。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