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應該怎麼理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推薦你別買,買了白買;

買了不推薦你看,看了白看;

看了不推薦你理解,理解了白理解……

經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是一部闡釋圓滿的、如如不動不生不滅的、無上的智慧的經。

先證般若,再證般若波羅蜜,再知道這個般若波羅蜜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

可是很多人連般若是啥都沒鼓搗利落,就只看著金剛倆字過癮然後端著經書自嗨……

很多人告訴我,金剛經好,金剛經厲害,能降妖,能除魔,能治病,能養生,能治神經病……

其實金剛經里還說,一切有為法,那啥那啥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只觀察不參與。

以上。


這是修悟出來的,不是文字上理解的事,你悟到了,怎麼解釋都可以,悟不到,怎麼解釋你還是那樣子。


不著有,不落無。一念平直,眾生是佛。


該怎麼理解?這話說的,你能怎麼理解?自己沒什麼水平還隨便一句話拋出這麼大個問題等別人回答。別人告訴你怎麼理解,你有能力那樣理解嗎?你怎麼知道別人說的是對的?你怎麼知道別人想說的和你看到的是不是一回事?這問題南懷瑾老師寫了一本書,你以為三言兩語就能說清了?稍微有點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行不行?不要什麼都等別人告訴你


這句話很明顯,沒有什麼玄談

應是指相應

和什麼相應?

和一個叫做無所住的狀態相應

無所住是什麼?是一種名法

指五蘊同時接受各種信息

但是心不被任何某一個具體的東西牽著跑掉

僅僅保持觸的狀態,不發展成想

就這樣子做

然後生出一個心

這個生出的心,既然是生出的,也就是意識

不是什麼不生不滅的心

因為他是被生出的

這個心是毗婆舍那

也就是正念正觀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教導大家如何做毗婆舍那

如何做四念處,如何正念正觀察


這句話其實講的是中觀,世人都是看見美女錢財權力就沉迷於此,不能自拔,就像搬家住進去了一樣,不肯出來,然後一切事物本質並沒有太多不同,黃金和石頭的差別只是人心的執念而已


歷史上有這麼一段著名公案: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毛主席接見了胡達法師率領的柬埔寨佛教代表團。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朴初參加了會見。主席一邊等待客人,一邊興緻勃勃地和趙朴初聊天。客人還沒有到,主席以開玩笑的口吻對趙朴初說:「佛教有沒有這麼一個公式啊?佛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佛說趙朴初,即非趙朴初,是名趙朴初。」趙朴初答道:「是有這麼個公式。」主席說:「這就很奇怪了,先肯定再否定,再來一個否定的否定,是不是?」 趙朴初不完全同意,所以他笑著說「不是,是同時肯定又同時否定」。

般若正觀的思辨模式,與以上否定之否定的思辨模式略有不同,可以簡單概括為「現象→非本體→是實相」。


莊子:天道

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削車輪,他放下椎子和鑿子走上朝堂,問齊桓公說:「冒昧地請問,您所讀的書說的是些什麼呢?」齊桓公說:「是聖人的話語。」輪扁說:「聖人還在世嗎?」齊桓公說:「已經死了。」輪扁說:「這樣,那麼國君所讀的書,全是古人的糟粕啊!」齊桓公說:「寡人讀書,製作車輪的人怎麼敢妄加評議呢!有什麼道理說出來那還可以原諒,沒有道理可說那就得處死。」輪扁說:「我用我所從事的工作觀察到這個道理。砍削車輪,動作慢了鬆緩而不堅固,動作快了澀滯而不入木。不慢不快,手上順利而且應合於心,口裡雖然不能言說,卻有技巧存在其間。我不能用來使我的兒子明白其中的奧妙,我的兒子也不能從我這兒接受這一奧妙的技巧,所以我活了七十歲如今老子還在砍削車輪。古時候的人跟他們不可言傳的道理一塊兒死亡了,那麼國君所讀的書,正是古人的糟粕啊!」


推薦閱讀:

如果輪迴存在,那麼該如何脫離輪迴?
禪宗的大徹大悟是什麼感覺?
上座部佛教認為世間當舍還是不當舍?
如果業不會失壞,那麼懺悔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請教一個關於念佛的問題?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