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之社會形態演變
02-14
時間點一: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地點:東方中國,事件:諸子百家爭鳴,社會形態的演變:奴隸社會貴族制向封建社會君主制轉型。演變結果:封建君主制的大一統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GDP常年居全球第一。
時間點二:14世紀到17世紀,地點:西方歐洲。事件:西方文藝復興。社會形態的演變:封建社會君主制向資本主義共和制轉型。演變結果:歐洲列強橫行全球,開啟大國之戰,爭霸世界的領導權。
時間點三:21世紀到?世紀,地點:東方中國(西方不亮東方亮,歐洲暫未接受共產主義)。事件:東方文化復興。社會形態的演變:資本主義共和制向共產主義民主制轉型。二元態(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意識形態為金字塔型)融合成一元態(人人平等,意識形態為中字型)。演變結果:?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社會形態的演變必然以文化為先鋒,必須先解放人的精神思想,提升人的整體素質,這樣才能提高社會生產力的效率,也就是提高人類獲取自然界物質的轉化率。譬如奴隸社會人之素質和生產力比原始社會等級高,封建社會人之素質和生產力比奴隸社會高,資本主義人之素質和生產力比封建社會高,同理,共產主義人之素質和生產力必定比資本主義高。因此,共產主義物質極大豐富的前提條件是人類自身的文化程度,自身的文化素養很高,也就是物質與精神(智慧)的高層次互相匹配。那麼,如何提高個人的文化知識水平呢?儒家講修身,佛法說修行,道教言修鍊,目的就是開發人之自性。(自性就是本源性,佛性,明心見性)(更多內容請關注禪心道意的文章《一些見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