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奧運是一部科技史,智能奧運在平昌冬奧會浮出水面

2月9日,第二十三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韓國平昌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來自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的2900餘名運動員將參加本屆冬奧會。體育是重要的外交手段,金正恩特別代表即胞妹金與正借奧運會之機到訪韓國備受矚目,朝韓兩國乃至半島局勢有望藉此機會破冰;奧運會一直與時俱進,體現出人類最新的科技水平,今年冬奧會展館就展出了許多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技術,出現了「雲上奧運」的理念,智能奧運初露雛形,百年奧運迎來時代變革也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在各行各業的落地。

百年奧運會與科技變革共振

在一次戶外運動會上,奧運會之父、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鼓勵他的學生說:「在這裡,你們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後來,「更快、更高、更強(Citius, Altius, Fortius)也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格言。奧運會也從最初的人類最大的競技平台,化身為鼓勵人類不斷突破自我的超級活動,用流行的話說成了一個超級IP,奧林匹克精神鼓舞著許多人。

科技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工業革命後、電力革命和信息革命接踵而至,人類社會在最近一百年來在科技驅動下日新月異,而且不難發現近年來新科技誕生的數量和頻率都變高了,各種新科技層出不窮,人類正在通過科技,變得更快、更高、更強。

凝聚著全世界目光的奧運會一直與科技的變革共振,成為新科技應用的領頭羊。1924年的巴黎,廣播首次讓人們用報紙以外的方式了解奧運;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首次實現電視轉播,大幅提升奧運會的影響力,從此以後全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在幾十年里便習慣於通過電視看奧運。

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第一次使用互聯網轉播,21世紀,互聯網普及後,電視在奧運會的傳播中扮演的角色日益被互聯網所取代,2008年互聯網首次扮演重要角色,門戶成為重要信息載體,2012年倫敦奧運會社交網路成為關鍵傳播工具,2016年里約奧運會移動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態變得普及。

奧運會不只是在傳播層面應用最新科技手段,在開幕式、會場等等也都有新科技引入,比如每一年奧運會都是各家電視台PK最新設備的舞台,從攝錄到直播到VR等等技術不一而足;再比如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LED座椅、3D投影技術等等的引入也增強了視覺效果。不過整體來說,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科技正在奧運會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今年奧運會,奧運會「雲服務」及「電子商務平台服務」的官方合作夥伴阿里巴巴則提出了「雲上奧運」的理念,並在奧運會上發布了基於阿里雲的ET奧運大腦,這是奧運會第一次出現AI元素。

平昌冬奧會「智能奧運」初露雛形

與過去奧運會對於科技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傳播環節不同,今年平昌冬奧會「雲上奧運」的理念更加全面。

一方面,奧運會對於技術的應用體現出當前最前沿和重要的新技術:AI。

眾所周知,AI是互聯網後最被寄予厚望的新技術,正在落地到各行各業。平昌冬奧會上,阿里推出了阿里雲ET奧運大腦,目標是要提高奧運城市的運營效率,降低辦奧運會的資源,同時提升奧運會觀眾的體驗,阿里雲ET奧運大腦背後不只是狹義上的深度學習等AI技術,還包括物聯網、大數據、機器視覺等廣義上的智能技術。

最近幾屆奧運會的舉辦方都是虧損的,相關報道顯示,雅典奧運會虧損了150億,里約奧運會虧損了幾十個億,高效率地辦奧運,就可減小虧損以及更加環保。AI的價值是可以減少許多重複人力工作,比如本次冬奧會上展示的刷臉驗票,就可以減少許多人力,未來面向不同國家語言的賽事新聞發布則可應用智能翻譯,甚至用AI來輔助安保,或者取代別的人力,可以省下不少錢。

對於現場和全球觀眾來說,AI的應用則可以增強奧運會體驗。比如現場安檢更快,遠程可以獲得的奧運資訊更豐富、更個性化等等。

對於運動員來說,運用新技術可以優化訓練方式,減少傷病,不斷刷新「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比如用IoT智能設備+機器視覺技術來量化運動員的體能和訓練,便於教練精準掌握情況,應用大數據技術則可以預測運動員的傷病乃至參賽狀態等情況,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訓練安排。

長期來看,對於主辦方來說,不只是可以通過AI技術來提高運營效率和提升用戶體驗,還可以更好地洞察觀眾、品牌、媒體等等關聯方對於奧運會的反饋和想法,進而更好地改進,比如決定是否要增加一個新比賽項目。

可以說,AI在奧運會上的應用,可以讓每一個參與方受益。

另一方面,科技的改變不只是傳播環節,而是上升到奧運城市。

此前,奧運會最具科技屬性的環節當屬傳播,不過在「雲上奧運」的理念中,科技對奧運會的改變上升了奧運城市層面。

很典型的應用是,通過智能技術遠程調控紅綠燈。通過大數據技術預測擁堵,再實時地調控紅綠燈,可以避免人流車流密集湧入場館周邊區域時的大擁堵;還可通過對信號燈的遠程控制,確保救護車以最快的時間到達現場;基於人流分析及預測功能進行公共安全預警,避免踩踏等惡性事件發生。整體來說,就是針對奧運會這個比較特殊的場景,在城市交通管理層面大量應用AI技術。

這並不是偽需求,每一屆奧運會都是當地城市外地客流的高峰期,很多城市通過奧運會強化了旅遊業。比如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18天時間裡奧運場館迎來15000名運動員、3000家媒體、20萬志願者,以及上百萬名遊客,奧運村、比賽場館、酒店、道路等基礎設施的負荷前所未有,再加上奧運安保的高規則,城市管理壓力可以說十分巨大。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可以借鑒別家奧運城市的經驗,另一方面,未來應用智能技術來輔助管理,也是大勢所趨,畢竟AI的本質就是經驗的積累和利用。

阿里雲ET奧運大腦智能管理奧運城市是基於此前的探索。阿里雲此前就推出了ET城市大腦、航空大腦等等,其中城市大腦的殺手級應用就是智能紅綠燈,其最早應用的城市是阿里的大本營杭州,一年來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在杭州主城區,城市大腦調控了莫干山路區域的24個紅綠燈,通行時間減少15.3%;試點中河-上塘高架22公里道路,出行時間平均節省4.6分鐘,在杭州應用城後,城市大腦先後應用到廣州、澳門等城市,還走出國門應用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阿里雲可能還會推出旅遊大腦、健康大腦等等,而這些都與奧運會有相關性,被整合成「奧運大腦」順理成章。

可以看到,平昌冬奧會上出現的「雲上奧運」理念,其背後更多是體現出數字化技術特別是智能技術對於奧運會方方面面的結合,可以說百年奧運進入了新的階段。

奧運會已是科技巨頭的競技場

奧運會的科技變革一直都在發生,智能變革則是剛剛開始。

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將是另一次智能科技的盛宴。

眾所周知,日本是機器人大國,同時在照相機、顯示器等技術上也有領先優勢,因此2020年的奧運會一定會是一次科技盛宴。除了8K等技術外,目前已有報道稱,東京奧運會主辦方已決定將2020年奧運會打造為一次機器人的奧運會,目前已經明確的是要提供機器人翻譯服務,東京某政府委員會還啟動了一個「為全市安裝機器人」的大型項目,其意在通過東京奧運會,來推動機器人和信息技術普及,進而幫助各種年齡階段、不同國別的人們(也包括殘疾人在內)。

機器人是智能科技的集大成者,底層是AI技術,目前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已有布局,比如與軟銀聯合投資了著名的機器人公司Pepper,同時阿里與奧運會的合作夥伴關係至少會延續到2028年,因此可以預見阿里巴巴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會有更多的動作,此外,2022年冬奧會將在北京召開,誕生並紮根於中國的阿里巴巴作為奧運會官方夥伴,現在就已在進行布局,屆時ET大腦有望全面落地,北京冬奧會有望成為一屆真正意義上的AI雲上奧運會。

而且有理由相信,阿里巴巴的奧運戰略可以延展為體育戰略,與世界盃等諸多頂級賽事合作,不僅限於奧運會,事實上體育也是阿里巴巴Double-H戰略的重要落地業務之一。

奧運會對於科技巨頭的價值也在發生變化。過去,科技巨頭更多是將奧運會當成一個品牌曝光的機會,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聯想就成為大贏家,通過成功的奧運戰略,躋身世界品牌最終成為世界PC巨頭。今天對於科技巨頭來說,奧運會不只是要曝光品牌,更重要的是要與業務融合,成為一個帶動業務的契機。

一個最典型的參與者是互聯網媒體平台,比如搜狐、網易、騰訊、微博等具有媒體屬性的業務,每年都會抓住奧運會契機打好「內容大戰」。在互聯網不斷侵蝕電視的市場份額時,奧運會的傳播方式迎來巨大變革,給互聯網媒體平台巨大的機遇。

根據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儘管奧運會仍具有巨大的全球影響力,但固有傳播模式在年輕人中的吸引力減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16年里約奧運會,美國18到49歲人群的電視收視率較上一屆奧運會下滑了25%。與此同時,流媒體卻給出了一個相當令人振奮的成績單:單以美國NBC給出的數據來看,里約奧運會流媒體總時長高達22.5億分鐘,比之前所有奧運會加起來還多了7.5億分鐘;在國際奧委會運營的社交媒體賬號下,奧運相關新聞的閱讀量達到40億次,是倫敦奧運會的5倍,這樣的數據增長,在微博等新媒體平台也都有對應的體現。

從今年平昌冬奧會的做法來看,未來不只是互聯網媒體平台會參與到奧運會中,雲計算巨頭、AI巨頭、智能硬體玩家、機器人巨頭,都會將奧運會視作是一個競技場,一個向世界傳遞技術實力和價值觀的窗口,2018年冬奧會尚未閉幕,我已經有些期待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科技巨頭們的表現了。


推薦閱讀:

韓國冬奧會上炫酷的無人機燈光秀
丟人大了!韓國冬奧會漏洞百出,奧委會主席這話,讓中國人自豪
英特爾用 1218 架無人機點亮了冬奧會開幕式夜空,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地理答啦:奧運光環背後的凄涼——說說2018冬奧會舉辦地韓國平昌,是怎樣一座城市?
65萬億預期收入!平昌冬奧會真能幫韓國走出困境嗎?

TAG:平昌冬奧會 | 阿里巴巴集團 | 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