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舉還是老臘肉,什麼是珊瑚礁海岸?
珊瑚是一種微小的腔腸動物,作為動物界的白富美,對生存條件要求特別苛刻。
喜歡溫暖的海水(年均溫20攝氏度以上),鹽度適宜(類似大洋水3.4%-3.6%)。
海水要特別乾淨,還能曬太陽(低潮位水深20米),風浪不能太大。
所以,珊瑚一般都分布在南北緯30度之間,沒有河流淡水注入的熱帶海域。
珊瑚四處漂泊,一旦碰到堅硬的基底就固著生長。
大部分長在海岸邊岩石上,有時跑偏還能長在海底沉船上。
當珊瑚蟲死後,後代們又在祖先屍體上繁殖,如此長期積累就形成珊瑚屍體礁石,想起來有點毛骨悚然啊。
珊瑚礁一年生長几厘米吧,現在我們看到的應該都是老臘肉級別了。
珊瑚礁分布在世界110個國家,大部分在熱帶。
也有一些暖流通過的非熱帶地區,比如中國台灣東部的釣魚島和日本琉球群島。
美洲和非洲西岸因為寒流沒有珊瑚礁。
達爾文在1842年提出了珊瑚礁發育過程。
最初,珊瑚礁在大陸或者島嶼邊緣生長,就像給海岸鑲了珊瑚屍體邊,叫做岸礁。
我們常見的珊瑚礁,比如中國台灣島,海南島的都屬於岸礁。
紅海岸礁是世界發育最好的,也是世界頂級潛水聖地,據說紅海西岸埃及是全球考潛水證最便宜的地方。
隨著珊瑚礁越來越高,陸地島嶼下沉,珊瑚礁會在和海岸線平行的方向形成一條長堤,這就是堡礁。
堡礁一般寬幾百米,長度可以上千公里斷斷續續沿著大陸海岸分布。
世界最長的堡礁是澳大利亞東岸的大堡礁,有2000公里長。
因為堡礁規模龐大,當地流行搭乘直升機看。
可能唯一的缺點就是貴了(30分鐘2000人民幣左右)
最終,當島嶼完全沉入水中,就形成了環礁。
環礁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島嶼很常見,中國南海也不少。
馬爾地夫就有26個環礁,環礁上的酒店都可以讓美金燃燒。
還有一個著名的環礁是中美洲貝里斯的大藍洞。
這算是潛水控的終極聖殿,還有鯊魚環伺的非凡體驗。
珊瑚礁被稱為海上熱帶雨林,以0.1—0.5%的海域面積,養育了30%的海洋生物。
但這種公主病嚴重的動物,一點點環境變化就要死給你看。
最近的研究表明,潛水遊客身上的防晒霜都能毒死珊瑚。
高於30度的海水會導致珊瑚大面積白化,大堡礁一半珊瑚白化了,白化不可逆,最終還是要死。
目前,世界60%的珊瑚受到人類活動威脅。
沒有珊瑚礁,就意味著沒有海鮮吃,潛水也不再有意義。
如果現在的你正好也在去往熱帶海島的路上,請不破壞不傷害不購買珊瑚,不要亂丟垃圾破壞海洋環境,讓珊瑚小公舉堅強點兒活下去~
參考文獻:
楊景春,地貌學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穎等,海岸地貌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想聽地理狗的聲音和更多瞎扯淡,請關註:
微信公眾號、喜馬拉雅:地理狗看世界
知乎專欄:地理狗看世界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國船撞大堡礁遭澳方索賠6億,中企說最多1.28億?
※【行程改造】 澳大利亞 · 偷得浮生幾日閑
※跟著《花兒與少年》玩轉大堡礁,陳柏霖好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