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中流走,一不留神到了 2018 年。

放下內心的浮躁,再次回到書桌前,此刻是如此寧靜。

「人們往往高估未來兩年的變化,低估未來十年的變革。」

回顧過去十年,我換了 4 家單位,最長的四年零一個月,最短的不滿一年;

工資收入和存款是十年前的五倍;(推薦文章:《工資那點事》)

一套在某環外的房子和一輛很少開的車;

父母身體棒棒噠;

一個老公;

一本過期護照;走出了亞洲,旅遊不再僅限東南亞;

......

不斷升級的知識和觀點;

遇到很多有趣的人,經歷了各種酸甜,豐富了人生閱歷;

不再人云亦云,面對生活,更加從容。

而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過去十年最大的收穫和成長。


1 機遇

2007 年年底,我去古鎮南潯玩,正好路過一個道觀,就進去看了看,裡面坐著的一個道士問了我的名字和從哪裡來,寫在了紙上。然後端詳著我的臉,說了幾句,貌似說我的事業還不錯。說我在 32 歲之前會夢想成真。然後我花了一百元請了一卷 「平安」,期待美夢成真。

看到這,有些朋友笑了,這你也信啊。

我信啊,說我好,幹嗎不信。

2007 年我過的並不太好。眼見著 30 歲馬上就要到來,沒房、沒對象、沒成就感,更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到底何在。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只覺得沒意思。

這件事對我最大的意義,有了 「念想」,開始期待著, 32 歲之前到底會發生什麼好事?

2008 年其實不算壞,贏得了人生的第一塊名牌表 - Long Service Award,年中升職做了 team leader,8月出差去了泰國。不到三十歲已經是世界五百強化工巨頭無固定合同的員工。

難道,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

工作的時候衝鋒陷陣,到家後百無聊賴的上網。周末很長時間都賴在床上,思考著人生,越躺越累卻不知道起來做什麼。這樣一周又一周重複著。找不到希望,也提不起興趣。

通常,人們會在一些重要時刻比如生日(尤其是重大生日)、新年、重要紀念日前後做重大決策,時間提醒著我們改變的迫切性。我清晰的記得自己在 29 歲生日那天提出了辭職。我坐在電腦前很久,打開了郵件又關上,又打開,不知道寫些什麼,怎麼措辭,.....,顫抖的按了發送鍵。對於即將和自己多年的工作及其所在環境、人以及生活狀態告別,有些許不舍,對改變以及未來也並不自信。

身邊一些同齡的朋友在這一年結婚。聽說,2008 年 8 月 8 日登記結婚的人爆滿。 也有朋友多年的感情走到終結。

辭職後不久,雷曼兄弟破產,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蔓延到了國內,就業市場陷入一片寒冬。大公司紛紛凍結招聘,有些公司為了縮減開支,搬遷到郊區或外地,一些公司裁員甚至倒閉。

除了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家人的不理解,待業在家的那幾個月里,現在想來,還是挺好。和自己的內心如此接近,不再是軀體和靈魂割裂的感覺。喜歡秋日的陽光瀉在窗帘上,而我在房間里安靜的寫作、上網、看電影。

最初的一兩個月,我每天堅持寫作,構思著職場小說。在寫了十幾頁後,覺得內容平鋪直敘,情節平淡無奇,沒有戲劇衝突,毫無引人之處。另外我還構思了一部名為《斯嘉麗之死》的懸疑小說,因為想法太多,而閱歷太少,追求邏輯合乎情理的我,沒多久就放棄了創作。我的作家夢,在短暫嘗試後就此擱置。(推薦文章《《同事老闆都不賤》之 《班車》和 《食堂》》)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如果我十年如一日堅持練習寫作,現在會不會有所不同。普通人和大師之間的差距不一定是天賦,而是堅持。

2008 年是結束,更是開始,拉開了我人生重要階段的序幕,是個人職業迅速發展的十年,也是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階段。

我們需要往前看,更遠、更長遠的未來。

30 歲後突然頓悟,需要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正是自己,不是社會、不是父母、家人和領導。

在休整了半年後,重回職場,「間隔月」 為滿血復活提供了體力和精神儲備,尤其在之後的十年期的前半段,我猶如打了雞血般不知疲憊。(推薦文章《當你也說,需要一個間隔年》)

2009 年 3 月入職的這家公司雖然也是 500 強,工資、職位、工作內容,周圍同事、下屬,無論與前公司相比還是和個人期望之間都存在落差。好在我並沒有過於糾結那些 「比較落差」,看長遠,而不是眼前。雖然我當時不知道,這段不算滿意的經歷在一年半後,會為我迎來質的飛躍。只要沉下心,用心做,即便是整理回單,周旋於超市大媽間看似卑微工作也能做出被人認可的成績。

不理內部紛爭,放下眼前的得失,我以自己都沒有料想到的速度,以漲薪 70% 以上跳槽去了一家美資 500 強食品公司,升級了 「經理」 抬頭,就此進入了個人職業、收入和心智發展的快速時期。(如果你對我這段經歷感興趣,請參閱《從主管到經理》一文。)

回想過去,遭遇和挫折也是上天給我們的饋贈,總有一天你會感激那些不如意的日子帶來成長的意義。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2 讀書

2012 年年初的某個早上,我像往常一樣乘地鐵上班,在冗長的途中閉目養神,睜開眼睛,還未到站,拿起手邊的報紙,一向跳過的廣告版,那天居然認真看了起來,那是整整一版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的招聘廣告,吸引我的是 「心理學」 幾個字。

到了公司找時間搜索了相關招生信息,比較相同專業的知名院校,聯繫了其中幾所學校。第一個給我回電的還是人大的老師,簡單介紹了相關情況後告訴我,在周六浦東圖書館有場在職研究生招生宣講會,有興趣可以前往了解情況。

那天在現場了解了進一步信息後,立馬決定報名並付了學費。之後跟著一名負責老師到學校辦理入學手續,同行的還有另外兩位報名的校友,其中一位還是心理學的同學。

看似偶然的一個決定,卻是必然結果。

2010 年加入的公司,當時剛在國內設立工廠和業務部門,除了研究藍圖項目,構建體系,招募人員和開展培訓外,還有相對自由的個人時間。我沒有把閑余時間荒廢在無所事事中,而是一本接著一本閱讀個人成長類(俗稱雞湯)和管理類書籍,書上提到書籍,會接著找來看。我發現這類書籍經常援引心理學研究成果和著作。

直到無意間看到報紙上的招生簡章,我決定系統的學習心理學。

讀書和閱讀不僅擴大了視野和朋友圈。重回教室,讓我找回久違的青春的感覺。授課早就不是照本宣讀,而學習不僅是理論聯繫實踐,書本的知識可以遷徙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我最喜歡的學科是《研究方法》和《統計學》。工作中的內容,只要能轉換成數據,都可以拿來基於數學統計尋找規律,建構理論,甚至預測未來。(有關的實踐經驗,可參閱通往未來的發展之路 - 一個經理人的團隊生涯發展探索 (完整篇))

曾經有個學生非常崇拜楊絳先生,他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對她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楊絳先生的回信簡短而直白,「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讀書的確是治療焦慮和倦怠的有效方法。(我把這段個人經歷寫在《在閱讀中成長》一文中。)


3 命運

小時後看電影版《紅樓夢》,影片從寶玉夢遊太虛幻境開始,警幻仙子把寶玉帶到一個叫 「薄命司」的地方,寶玉見書櫥里有一本《金陵十二釵》拿起來看,每一個對應一首詩,另外還有《副冊》和《又副冊》。。。這是《紅樓夢》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揭示紅樓夢中的人物的命運的部分。

長大以後不止一次的想,會不會每個人的命運就像那一本本冊子,從一開始就已經寫好了?年紀大了一些後,反而越來越唯心了,覺得有些事,靠努力是無法改變的。

我常常想,到底有哪些因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基因?家庭背景?教育水平?後天努力?

幾年前有一部 BBC 的紀錄片 「7 Up」 的內容刷爆了朋友圈,以 14 個來自英國各個階層的 7 歲的孩子作為樣本,跟蹤他們從 7 歲到 56 歲的狀態,每隔 7 年 (7歲、14 歲、21歲、28 歲、35 歲、42 歲、49歲、56 歲)採訪這些人的現狀和夢想。寒門難出貴子,只有極個別人通過自身努力突破,大多數情況還是印證了那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既然如此,我們還要不要努力?

答案是「當然」。雖然只有極少數人通過努力突破界限,實現自我。不試一試,做到極致,怎麼知道自己就不是極少數人之一。

如果竭盡全力後,依然無法改變一些現狀,那就得坦然接受現實,總有努力所不能達到的邊界。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4. 結婚

我的大齡女青年朋友們,在沒有趕上 30 歲前那波結婚潮,最近幾年都陸續開花結果。就好比排隊進入嘉年華,最先一批人進去後,等一陣,再進入一批,再等一陣。除非你中途選擇放棄離場,總會輪到自己。

去迪斯尼要排隊,進奢侈品店要排隊,就連買個蔥油餅也得排隊,所以凡事要淡定、耐心。

結婚和職業規劃類似,前提都是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像往常一樣在小區里散步消食。萬家燈火,我特別喜歡那種溫暖的燈光,透到窗外,讓路人倍感溫馨。我希望有一天能擁有這樣一所散發著暖色的燈光的寓所,成為它的女主人。在一個平凡的夜晚,一個小心愿通過腦電波散播在宇宙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當然,還需要一位男主人共同達成這個願望。

之後迎來了紅鸞天喜年,我也成為了小區另一所房產的新業主。

有些事情,關鍵是你想不想要,若不想要,它又怎麼會來?

所以,你需要放下那些 「不配得」 的心理。

我都年紀那麼大了,還有機會結婚嗎?

- 當然!只要你願意。

好男人越來越少了怎麼辦?

- 你得做減法,去掉那些不是必要充分條件的選項,比如 「外貌」、「年齡」,只保留那些必要條件: 性別、品格、價值觀、能力......,選擇範圍瞬間遼闊起來。

佳偶難覓,是因為我們拿著一堆條件去找對象。

「他得 178 以上。」 - 根據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篩掉了大部分。

「月收入*萬元以上」 -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又去掉一大半。

「得有感覺「 - 範圍縮小為個位數以下。

「沒結婚」 - 符合以上條件的概率相當於中五百萬彩票。此外,成功率和年齡成反比。

事實是,你連每年年會都沒中過獎,所以需要合理設置擇偶條件。

要大膽夢想,同時得有理性思維。


5 重回故里

祖上三代以上都是上海人。上海就是我的故鄉。

我還有個童年的故鄉,在安徽寧國。童年前半部分就是在父母工作的小三線 - 上海勝利水泥廠的職工生活區里度過的,童年往事很多是關於那段記憶。

「山溝溝里的小上海」 除了有山,回一次上海得花上一天時間,我覺得那時的生活和上海也沒什麼太大差別。住的是五層樓的樓房,有抽水馬桶,陽台很大,可以養雞。到處是滬語環繞,每天中午廣播里播放著音樂。有為職工子女建的幼兒園和子弟學校,老師們同樣來自上海。周邊生活設施也完善。商店、菜場、衛生院還有每周一次的露天電影。無線電廣播,以及之後的電視,都能收到來自上海和中央的頻道。

為什麼要提這段歷史,因為我在 2010 年 2 月,重回了一次魂牽夢繞的童年故里- 安徽寧國。生怕以後逐漸淡忘那段經歷,於 2013 年 3 月底把它記錄在當時的博客里:

據說,「人的其它器官或組織損傷後可因細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復,唯獨腦細胞不可再生,一旦發育完成後,再也不會增殖。人的一生就只有出生時那個數目的腦細胞可供利用,大約140億個。腦細胞處在一種連續不斷地死亡且永不復生增殖的過程,死一個就少一個,直至消亡殆盡。這是一種程序性死亡,也叫凋亡。人到20歲之後,腦細胞就開始以每天10萬個速度遞減。」

我擔心有一天,那些存儲記憶的腦細胞的死亡後,記憶將不復存在,所以把一些往事點滴記錄。

2010 年春節我去了一個對我來說是記憶起源地方。之前和家人打聽到那個地方離宣城很近,於是就上路了。過年城裡冷清的很。商鋪緊閉大門,路上行人寥寥,人最多的地方是長途車站。

第二天趕往目的地。真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離開的時候太小,記得又不太清晰,只記得,住的樓房前面可以看見鐵路。一路問過去,.......,直到我找到那熟悉的鐵路,原來這段鐵路用於運輸水泥原料,鐵路上的驛站以前還有人住的,是一對夫妻帶著孩子......如今空無一人。

鐵路盡頭,我看到了空城般的住宅區,若不是後幾排房子稀稀拉拉住著些人,空蕩蕩的房子敞開著門窗怪可怕的,屋內散落著狼藉,不知道它們的主人又去了哪裡,從掉落在屋內的日曆顯示 2006 年,也就是這房子已經空了近 4 年了!

原以為記憶的源頭是一個地方,而記憶實質是那時、那景、和那時的人!他們如今都在哪?生活的好不好?

值得一提得是,不知是機緣還是巧合,我如今住的小區旁邊的大馬路就叫「寧國路」。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我洗盡鉛華,依舊笑魘如花。


6 變化

如今的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變化。科技在變化,社會在進步,人的認知和觀念在不斷被刷新。

而變化對於我來說,從三十多年前從安徽小三線返滬已經開始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又一個變化。

回到上海,我的父母需要面臨最棘手的現實問題:住房、戶口和讀書。

轉學和搬家充斥著我的小學階段,直到進入中學階段才停止。我小學六年(全日制六年)轉了 5 次學,搬了 2 次家, 曾在 4 個不同的親戚家寄居過。動蕩的童年。

當然我還是很感激我父母,這種孟母三遷式的搬家和轉學,出於一些客觀因素的考慮,無非是為了讓我有更好的前途。當時父母單位分房所在區域的小學教育水平尚可,但是中學水平則不佳。雖然不是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的結果,但是參照幾個小學同學後來的情況,學校的教育水平和學習的氛圍對之後的升學還是影響很大。小區里幾個同齡的小夥伴以及當時班裡最要好的女生後來都沒有念高中而是讀了中專。我六年級轉學去的小學,對口的中學高中部是區重點,升入初中後遇到幾個以前小學的同學,都是父母花了錢,托關係轉學來的,而那些後來考上了本校的高中的同學,基本後來都讀了大學。

長大成人後,我一直在想,這段頻繁變化的經歷,對我之後的心智成長,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答案似乎已經不重要了。是幸運還是不幸,主要取決於我看待它的態度。如果我認為它塑造了自己對變化的適應性,那它就是積極的。

凡事一帆風順的人,不會有堅強的性格。- 尼克松

我至今沒搞弄明白,小時候是如何做到,淡定的對待離別和變化。最短的半年內換了學校、老師和同學,最長的也就兩年,除了四、五年級在同一所學校,幾乎每年暑假一過,我就得轉一次學,換一個住所。到底是年紀太小,鈍感力太強,還是適應力太強,竟然無視變化的影響。倘若讓我現在每隔一兩年跳一次槽換個地方,我是不樂意的,太折騰。年少時的被動變化,反反覆復,印刻在了我的大腦迴路里,預警著變化隨時會到來。這種慣性記憶,一方面給我帶來了焦慮,而另一方面讓我有了危機意識。事物總是充滿著兩面性。

如果不主動改變,遲早會被動改變。


7 自我

人的自我意識並非與生俱來。初生的嬰兒,沒有自我意識,無法區分自己和客體。大約在 2 歲以後,兒童開始用「我」來稱呼自己,自我意識逐漸產生。而人們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不斷認知自我,升級自我意識。

我從感知到自我,到和自己和平相處,大約經過了四個階段:

階段一,逐漸感知到自己的身體,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由於父母是雙職工,在學齡前(放假等因故沒有去幼兒園)有一段被獨自關在家中的日子。不吵不鬧,不害怕,獨自坐在小板凳上思考人生,深切的感受來自身體知覺的變化。

階段二,社會化內化著我們的行為標準,需要遵循普世價值觀。

上學後一直到職業早期,不斷接收著父母,親友、社會對個人的期待。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要認真工作,升職加薪,早日成家,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階段三,世界萬物不盡相同,嘗試用多元視角看待人和事。

人和人是不同的,包括你我之間。好壞對錯都是相對的,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所謂「不同」,只是我們用自己標準去衡量對方。之前網上流行一句話,「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接受不同的觀點,擁有多重視角,尊重彼此的不同,這也是成熟的一種表現。

階段四,學會區分社會期待和自我需求,找到真實的自我。

自然界有自然規律,社會有社會規律,職場有職場規則。以前總認為凡事隨大流,基本不會錯。而如今越發覺得,生活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人生來就不一樣,經歷也各有不同,人生是一場沒有排練的即興表演,沒有必要複製別人的劇本。

有時候,成為少數人,未必是件壞事。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接種新型肝炎疫苗,對每個人預先進行了皮下注射試驗,一周後視情況而定。大多數同學在第二天手腕內側鼓起了個小包,我卻沒有。最後全班幾十號人,只有五六名同學最後注射了疫苗,而我就是其中之一。那針打起來很痛,有個男生竟然哭了。過了一段時間,傷口化膿,然後結痂,不小心碰到後還會再流膿,直到最後變成一個難看的疤。那時候我想,真是太不幸了,為什麼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需要打針才能抵禦病毒,而其他人卻不用。而事實是,多數人對該疫苗有不良反應,只有少數自帶抗體,而我就恰恰就是那少數分之一。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推薦文章:《一切的根源都在於自我》)


8 意義

30 歲的時候,覺得成功女人的標誌:名表、克拉鑽、愛馬仕。為了擁有這些,要麼生的好,要麼嫁的好,要麼乾的好。看來,我只有最後一個可能了。30 歲的我,認為努力工作才是出路。話是沒錯。

看著那些年的目標,「我要得到....」,「我想獲得....」。然而,為什麼有些東西明明已經擁有,幸福感並沒有提升,內心還是如此焦慮。(相關文章 《生活的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創始人之一馬丁·塞利格曼 (Martin E.P. Seligman 1942- ) 在《真實的幸福》(Authentic Happiness) 一書中指出,幸福是由三項要素構成:享樂(興高采烈的笑臉)、參與(對家庭、工作、愛情與嗜好的投入程度)、意義(發揮個人長處,達到比我們個人更大的目標)。三項要素之中,享樂帶來的快樂最為短暫。「太多人以追求享樂為生活的目的,但是參與和意義卻遠比享樂重要。」

我開始回想哪些生活片段,讓自己沉浸在其中,又感受到了意義感和滿足感:

閱讀、學習、獲得新知;

溝通、交流、分享信息;

統計、分析、構建理論;

歸納、總結、表達思想;

助人、助己、創造可能。

(推薦文章《路,就在前方》)


9 終身美麗

「你年輕時很美麗,不過跟那時相比,我更新喜歡現在你經歷滄桑的容顏」

- 杜拉斯 《情人》

我特意翻閱過去十年的歷年照片,感謝老天的眷顧,變化最大的似乎還是內心而不是外貌。周圍的朋友們也大都如此。

有一次,大約是周末,我在人民廣場等地鐵。走來了一位優雅的女士,三四十歲的樣子,精緻的妝容看不出具體年齡。身上除了黑、灰再無第三種顏色。舉手投足間有種高貴的氣質,和周圍的市井氣息格格不入。

我彷彿回到剛畢業那時,心中憧憬著有朝一日在不遠的將來能成為這樣的女子。自信、美麗、優雅、從容。再看看車廂玻璃上自己的投影,眉頭緊鎖,無精打采,眼神木訥,面部下垂,穿著充分詮釋了淘寶廉價感,自信全無。

從此下定決心,作為一名女性,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修容於貌,修身在心。

願活出優雅,終身美麗。


10 結束與開始

一個十年的結束,是另一個十年的開始。

2008 - 2017, 是屬於我的十年,也是你的。

另一個十年已經開始。

書寫對下一個十年的期待,與你共敘下一個十年的精彩。


推薦閱讀:

TAG:個人成長 | 十年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