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之前回答了一個題主的問題,如標題所示。
猶豫沒有徵得題主的同意(匿名用戶),所以我只能大致的概括一下:
題主對於自己的人生產生了迷茫,覺得自己是為了他人而活。希望能夠得到解答。
以下為我的解答(看法),之所以發表成文章,是希望能夠有人指出我的看法上的不足之處。
反覆讀了題主的描述,並大致總結了一下:
- 前途迷惘,不知道今後該往何處。
- 專業OR學校?
- 成功的定義-->與自我的聯繫 (現實問題)
2. 為了活著而活著,被動形態。
- 利他主義?(其他人)
- 老好人的迷之尷尬
- 討好型?(父母)
3. 現實-->逃避還是堅持?
- 逃避型人格?-->{套子里的自己 VS 皮格馬利翁效應? }
- 游移不定-->三思而後行?
- 改變與被改變?
那麼,我來開始回答上面所提出的問題:
1. 前途迷惘,不知道今後該往何處。
- 專業 OR 學校?
題主在最後一段話里說了對於學校的不喜歡。而且只有這一段非常短,其他的寫的非常長,非常長。
為什麼題主一定要特別的只用一句話寫最後一段?據我個人猜測,我認為題主的問題根源是大學。因為大學,從而產生了這樣的苦惱與疑惑。
從題主的描述中,我感覺題主可能屬於那種非常順從的人。當然也不只是題主,好多人也是這樣被「定型」了。他們,也就是題主這一類型的人,大部分,不,應該是全部,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聽話。
聽話這個詞語,不知何時,就變成了比較諷刺的詞語。一些人為這類人起了一些綽號:老師的寵物,乖寶寶,媽寶孩等。然而,聽話這一詞語,除了廣義上人們的觀點以外,現代社會似乎將「聽話」這詞語的側重點放在「聽懂」他人的話,也就是所謂的聞弦歌而知雅意。
突然想到了自己以前的狀態。和題主現在的狀況很像。我在今年大腦突然如同打通任督二脈以後,也疑惑過為什麼那麼按部就班(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本科-->大學碩士-->大學博士),也有一些不是那麼按部就班的人。他們過早的離開了教育鏈接,開始在社會掙錢混日子。這些人中,有的人成了精英階級人士,有的為了拿到微薄的工資每日辛苦奔波,而有的人在貧困線徘徊。這其中的大部分人在中間階級徘徊,而精英階級和貧困線下的人屬於比較少的。如果用一個形狀來理解,就是一個橄欖那樣。
不知道題主看過《迪迦奧特曼》這部特攝片了沒有?裡面的很多話都很有深意。以前看那些會覺得迪迦好帥,現在再回頭去看,去聽那些話語,你就會發現裡面有著對於我們有教育意義的價值觀。我記得再看齊潔拉那一集的時候,結局是古代人父女死亡。古代人陸克在消失前對迪迦說:
「迪迦奧特曼,托你的福,我終於明白真正的生命:努力活完短暫的一生,將成果留給後代繼承,人類就是如此反覆,真的很了不起!」
我其實一直都不太理解這句話。但是最近開始有所感悟。在看題主提到的為了活而活著,不知道這是為了什麼。古代人陸克也是這樣看待人類的,所以他覺得人類走向滅亡的結局是註定的。可是他最終還是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世界。因為他的內心深處已經明了了:人類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也努力過,並且充足的過完一生。他們活著的時候,也是在不停地思考並且提出各種想法去付諸實踐。一代不行,那麼下一代繼續。就如同愚公一家一樣。人們傳承給下一代的,是思想。而因為這些思想,人類才能夠實現永恆的生命。也就是生命真正的意義。高爾基在著名書籍《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也借著男主角的口,說出了類似的話。(補充一點:成功也是與反覆有關,具體內容可以找相關書籍閱讀)
綜上可得:你不是為了誰在活,你是為了自己而活。你聽話,是因為你正在或是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自我決定能力。在大學以前,什麼事情都有父母擔著,你只用負責學習;進入大學後,這挑戰了你的穩定,打破了你的舒適心理圈。你開始害怕,開始疑惑,尤其是在你「努力」過後發現更差。這讓你產生了痛苦與些許絕望的感覺。
這張圖是經典的講述學習新東西的過程。以我自己為例子:我去年對德語非常非常感興趣,所以用了Duolingo等的APP學習德語,甚至還買了一些教材和字典。在開始的一個多月,我非常高興;但是那段時間過去後,我就產生了惰性,開始放棄學習,總是想著今天不學明天也可以學習。後來嘛...就直接不學了。可悲的一點就在於,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折在了這第二階段,也就是上圖的Frustrating階段。題主的情況也有點類似,從開始高興到現在處於比較迷茫的階段。如果能夠走出去,那麼之後的進步就會非常快,也會得到真正的自我滿足。
建議:為自己挪出單獨一人的時間,找到一張大一點的紙,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寫出來。選擇對比對象最好是來自本校成績非常好的學生,你覺得好的學校/專業等。把紙對摺,一邊寫自我感受(對本校),另一邊寫自己覺得不錯的學校或是專業(事實為重,不要高估或是低估)。寫完後,好好看一遍,把認為現階段對你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用記號筆等標出來。表完後再看兩邊的被標記的想法,就會發現重點問題出現在哪裡。
開始可以這樣:
簡短了以後可以這樣:
找到自己最終的目的,看清楚自己的問題究竟是在學校還是在專業上。畢竟你還在本科,形勢也會在未來有所改善。
- 成功的定義-->與自我的聯繫 (現實問題)
哈哈,對於這個問題好想:
好吧,題歸正轉。題主貌似是看到了一句比較速食雞湯的話: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而題主好像是從這裡對於自己產生了疑惑:活法非我所願。這樣的狀態幾乎所有的人都存在過。這句話在速食雞湯界的代表人物有:喬布斯先生,比爾蓋茨先生以及扎克伯格先生。這三個人都是互聯網新興時代的重要代表與成功人物。他們最大的兩個共同點分別是:曾經輟學過(而且都是非常有名的大學)和幸福的家庭。其中第一點好像被速食雞湯界的人過度吹噓了,然後產生了許多類似「不讀書也可以成功」的說法,然後身先士卒,結果99%都Game Over了。包括曾經的我在內的這一類人都是特別喜歡看到事情的好的,準確的說,有利於自己的一面,從而被誤導了。事實上:
- 喬布斯因為生病以及家庭經濟的原因被迫輟學,而他所上的那所大學雖然不是常青藤學校,但是也是美國「新常青藤」的25所學校之一。
里德學院_百度百科
- 比爾蓋茨本身就是精英家庭和階層的人(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一部分人覺得他年輕的時候窮?),雖然當年從哈佛輟學,但是十幾年後又回到哈佛繼續自己的學業,並在50歲的時候拿到了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扎克伯格家庭也是很有錢的,他的父母都是從事醫學方面的工作。在美國時間長的人可能或多或少都知道律師和醫生都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賺錢也比大部分職業多得多。他和比爾蓋茨是校友,也同樣的輟學過。但是他也同樣返回學校繼續學業,並在去年在哈佛拿到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畢業。
這三個人好像也是題主所看到的有關成功話語的代表人物。他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業,有著幸福的美滿的家庭(他們都對自己的妻子有著非常高的評價,夫妻感情非常融洽),真的是理想中的好生活。但是,是的,沒錯,我要說但是了:他們的一生中,真的都是全部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嗎?Absolutely not。
- 喬布斯曾經也離開了自己鍾愛的蘋果公司,他的作風或多或少被人詬病,屬於帶著風雨前進的人物。而他對於自己和前女友所生的孩子的態度也不是特別的好。
- 比爾蓋茨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也因為微軟反壟斷案被視為商業界的惡棍。
- 扎克伯格的Facebook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一帆風順,但是也有過大大小小的危機(具體請在網上查找,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在美國使用Facebook和Google的時候也看到過對於Facebook質疑和抗議的相關事物,因為Facebook的存在真的有非常大的爭議)。
根據我從百科上查到的「喜愛」這一詞語的定義:
對人或事物產生好感或興趣(約等於喜歡)。
這就是涉及到了以上我和我的心理諮詢師對於interest和passion的討論了。而根據喜愛的定義,我可以把它歸結於interest一方面吧?
題主由於那一句成功方面的觀點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覺得自己活著很可悲,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可以很直接的告訴你: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的按照自己的喜愛方式生活。
是的,沒有人。
為什麼我一定要把喬布斯,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列出來說?就是因為即使他們屬於大部分人羨慕的成功人士,也曾經是沒有真正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去活。
他們的確是從事著自己鍾愛的事業。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也算是經歷過急流暗涌了。有時候,有些較為重大的事情,甚至會讓他們賠上自己的整個事業。就算是一般人,當它們遇到了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跳舞的苗子斷了腿,重要的親人離世,派系爭鬥導致自己被排擠等原因,都會讓他們心灰意冷,甚至放棄自己的未來。
那麼他們呢?他們也是人,他們是不是那個時候也有過類似的想法在掙扎?這些我們不清楚,但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哪怕是事情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他們還是繼續堅持下去,直到達到下一個輝煌(當然,對於他們來說,所有的輝煌時刻都是下一刻)。這才是真正的passion,對於生活的passion。
大部分人都會把passion和interest搞混,我也和我的心理諮詢師聊過這個話題。我是這樣說這兩個詞的:
「interest和passion是不同的,但是很多時候我會把它們搞混。很多時候我以為我會熱愛一件事,但是到最後才發現是一種一時興趣而已。如同長得漂亮的女人對男人的吸引力一樣。男人欣賞美女的容顏,但是不代表他們會和這樣的女人以後有太多交集,尤其是成熟的男性。因為他們對美女只是興/性趣,他們可能會是炮友或者包養關係。如果男人要找到一輩子的朋友和伴侶,他們會選和他們有共同話題,能理解他們並能夠產生靈魂共鳴的人,而不是長得好看而其他方面一無是處的人。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總是會浪費太多時間。不,不能說是浪費,而是自我放棄才最終失去了讓它們變成passion的可能性。」
再回到之前古代人陸克的話語中提到的反覆一詞,聯繫到passion和interest這兩個個詞語,我認為那關於成功的話可以改成: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反覆的去做。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放棄希望。因為nothing is impossible。
再次放這張圖,也是對於以上三個人的人生最好的總結。
2. 為了活著而活著,被動形態。
- 利他主義?(其他人)
利他主義:為對別人有好處,而對自己沒有任何明顯益處的自覺自愿行為。
題主提到:但是似乎這裡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別人交付給我或者囑託我做的,就好像被要求執行任務的士兵,就好像我活著只是為了完成別人交給我的任務一樣。有些時候我想拒絕,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拒絕,我害怕看到他們失望的表情,尤其害怕看到我父母失望的表情,所以我不得不做,為了不讓別人失望,為了自己所恐懼的失望而做。和利他主義的定義非常相似。
- 老好人的迷之尷尬
老好人:隨和厚道,性格溫柔,不願得罪人,不會拒絕別人,缺乏原則性的人。
剛開始還好,我付出了,別人開心了,我也鬆了口氣;但是到後面我發現,不管怎麼付出怎麼努力,最後別人只是擺出一種理所應當的樣子,於是我開始怕了;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付出不夠多,然後給出了成倍的付出,但是他們甚至是我仍舊不滿足。
- 討好型?(父母)
討好型人:非常關注他人的情景,卻絲毫不在意自己,常常以一種令人愉快的面目出現,因此在大部分文化和家庭中得到高度的接納。
討好型是對以上的題主的兩種形態的總結。
~~~~~~~~~~~~~~~~~~~~~~~~~~~~~~~~~~~~~~~~~~~~~~~~~~~~~~~~~
從題主的情況來看,題主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被動而活的狀態,其原因不外乎如下:
- 從小到大的教育模式。
- 性格:
?基因遺傳
?原生家庭
?社會環境
***********************************************************************************************
- 從小到大的教育模式。
這一點真的是...很難說啊。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那種上好學校,找好工作,結婚生子,孝敬父母等等方面。然後潛意識的接受並且一直這樣生活,一直到老。並且會把這一觀念傳給下一代。可是,這真的就是你想要的狀態嗎?
慶幸的是,題主對於這個問題產生了疑惑,並且有想要改變的決心。
就在昨天,我和我的舍友也談論過這個問題。
我:終於明白我們為什麼要上學的意義了。
她:就是為了未來找了好工作。我:也不完全是這樣的。你要不要聽一聽我的想法?
她:好啊,但是我也不一定贊成。我:好吧。我的想法是:我們之所以去上學,其實都是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正確」觀念,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個觀念,如果有人對此產生疑問,我們反倒是會質疑那個人。可是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這些被「固定」的人。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上學的意義:就是學會學習。很多時候我們聽他人說上學的好處,其實真正的好處就在這裡。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沒有學會學習。只要學會去學習,我們才能夠拿到更多的機會。她:我完全贊成。
題主現在在大學,也有了更多的資源。在大學裡,學會學習這件事,就成了你現在應該專註的事情。至於如何去做,請自行體會(其實是我也不知道,所以讓你自己找)。
2.性格
?基因遺傳
這一方面請自我觀察。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這類問題是我經常回答的一類,發現很多人都在原生家庭里的陰影里無法自拔。剛開始回答這一類問題的時候我也是對於原生家庭持有比較激越的態度。但是後來漸漸地就沒有這種過激的情緒了,而是在思考原生家庭形成的原因。發現其實原生家庭形成的原因是來自於中國的傳統思想和社會傳統。因為這兩個主要原因讓原生家庭對於人們的影響很大。然而,他們卻完全無力改變。即使結了婚,也發誓不讓自己的孩子重複自己的命運。可是他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還是會無意識的重複這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
題主的原生家庭,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題主也可以從這個方面分析看看。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也很大。比如說,有時候有的社會提倡一種類似於金錢為重的觀點。我們就會被影響,就會認為是對的。三人成虎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是適用的。人們很難獨善其身,因為大部分人會對於那個突出的絕世獨立的人進行攻擊。
題主可以仔細想想,自己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大嗎?是否人云亦云?堅持自己真正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適合的事情。可可.香奈兒的一句話送給題主:時間回過去,風格永存。
3. 現實-->逃避還是堅持?
- 逃避型人格?-->{套子里的自己 VS 皮格馬利翁效應? }
逃避型人格:又稱為迴避型人格。特徵是行為退縮、心理自卑,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總希望被他人所承認和接納,但又害怕做錯事而遭譴責,內心衝突不安,適應困難。
套子里的人源自於俄國作家契科夫的小說,裡面的主人公是最為典型的逃避型人格的代表。題主現在極有可能處於這種類似於套子里的人的狀態。以下的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
現在,我想換掉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換掉我的整個人生,但是我仍然害怕看到別人的失望。剛開始我想狠下心,離開我現在的生活,但是我發現我已經陷在這裡面了。因為我害怕,害怕當我離開之後想再度返回之時,發現已經不能返回和不能挽回了。
皮格馬利翁效應: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題主上面的話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害怕看到別人失望,活在他人的眼光下。也許你的問題就在這裡,活在他人的期待中,終究是很難的。就如同人們的慾望,永遠填不滿。
- 游移不定-->三思而後行?
害怕當我離開之後想再度返回之時,發現已經不能返回和不能挽回了。
以前我特別贊同三思而後行這句話。現在我對這句話持有懷疑態度,因為大多數時候想得太多未必是好事。題主感覺上就是想太多了,缺乏冒險,或者說突破自我舒適區的精神。
還是以上面提到的那三個互聯網時代的名人為例子。他們是屬於互聯網興起而成功的代表人物。很多人在那個新興時期過去以後特別後悔,覺得自己也可以成為類似於他們的人物。而這些後悔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想得太多,以至於錯失先機。我不能否認做事情前仔細想想這件事不對。可是,我們大多數時候,是沒有時間去想太多的,尤其是現在的快餐時代。如果不快速做出決定付出行動,那麼,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你就失去了機會。所以說,題主如果真的下定了決心,那就去做。想太多,思想就越雜,也就會逐漸失去勇氣。
- 改變與被改變?
改變很痛苦,如同破繭成蝶的過程,但是這只是一時的;不改變,如同套子里的人,過後大概會更後悔,也許就是一生的。
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大致上可以總結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裡面的主人公就是在一直逃避現實,直到最終絕望的離開人世。他也想過改變的想法,但是他卻實現不了。可能是看的事情比較清晰吧,也許是自我懦弱。導致了這個主人公最終的結局。
題主想要改變的,究竟是什麼?是自我,還是環境?環境無可避免,但是自我可以試試改變。接受現實,努力提升,最終會有機會離開現在的環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