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暴雪:曾經的大佬們如今都在做些什麼?

作為遊戲從業者,永遠保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對於業內或是玩家都是一件好事。但激情從來都不是構成生活的全部,脫離暴雪顯然也是一件極具風險的事。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謝曉峰,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暴雪娛樂,對於這個已有26年悠久歷史的遊戲公司而言。「暴雪所出,必屬精品」便是對它最簡明扼要的概括。

我們都曾或多或少將青春投擲在卡利姆多的大陸上或是那浩瀚的星海里。即使你已不再是那個偷跑去網吧的少年,但當暴雪揮手號召:「這個世界需要英雄」時,你我就又會變身為英雄拯救世界。

暴雪這家公司承載了太多的傳奇,而那些鑄造奇蹟的人現在又都在做些什麼呢?

飽受爭議的鬼蟹

對於《魔獸世界》玩家而言,鬼蟹這個名字或許並不陌生。

格雷格·崔斯特(Greg Street),曾擔任《魔獸世界》「大地的裂變」、「熊貓人之謎」資料片首席系統設計師。自2008年2月份入職暴雪公司後,Greg便開始擔任《魔獸世界》研發部門的首席系統設計師,因為其在論壇中習慣以「鬼蟹」的昵稱回復玩家提問,因此Greg便以這一昵稱被廣大玩家所熟悉。

好景不長,驚艷一時的《魔獸世界》在鬼蟹的手上開始變得越來越平庸,玩家們在逐漸感到乏味與枯燥的同時,將所有的脾氣都撒在了鬼蟹的身上。

「鬼蟹不死,魔獸必亡」的論調一時甚囂塵上。或許是頂不住輿論的壓力,也可能是在《魔獸世界》的工作令鬼蟹觸摸到了職業的天花板,在暴雪任職五年後,鬼蟹跳槽Riot,任職《英雄聯盟》的研發總監。自鬼蟹加入後,大量的英雄重做、平衡性調整開始在《英雄聯盟》上演,過多的調整與更新使得玩家疲於應對。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的是,在鬼蟹加入Riot後《英雄聯盟》確實是在向著更為平衡的路上行進著。

從頂級遊戲公司暴雪娛樂出走,除鬼蟹之外,自然還有其他的英才。

抱團取暖,簇擁篝火

16年9月13日,暴雪前高級副總裁Rob Pardo宣布:已組建一個名為「篝火工作室」的新團隊,並獲得了矽谷頂級風投機構安德森·霍洛維茨公司及騰訊子公司Riot Game的25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

作為前暴雪首席創意官Rob Pardo已於暴雪供職共17年,作為一名經歷豐富的遊戲製作人,《魔獸世界》《星際爭霸》《爐石傳說》等項目Rob Pardo皆有參與。

Rob Pardo在一篇名為《歡迎來到篝火工作室》的博文中這樣寫道:

「遊戲開發者夢想著充滿激情的工作,而不是成天混日子。但往往事與願違,開發者必須權衡以做出決定:是在大公司甘當螺絲釘還是勇敢投身獨立工作室搏一把。我們的願景是創建一個工作室,讓開發者不用再被迫去下這樣的決定。」

挑戰自己的舒適區,Rob作為一名遊戲從業者,他嘗試著做了一些不同的事。他揮手告別十七年的暴雪生涯時,也擁抱了嶄新的篝火工作室。

那是一次屬於夢想的涅槃,也是一場即將開始的史詩冒險。

一個人的夢想之路是艱難的

不過「再見暴雪,擁抱篝火」似乎成了暴雪大佬們的一種新型職業選擇。自Rob Pardo創建篝火工作室後,前暴雪團隊總監Josh Mosquiera、前暴雪戰網總監 Matthew Versluys、前暴雪藝術團隊副總裁 Nick Carpenter也相繼加入了篝火工作室。

今年一月份,來自暴雪的華人王煒也加入了篝火工作室。在暴雪任職期間,王煒曾對《魔獸世界》《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暗黑破壞神3》和《星際爭霸2》等遊戲做出過貢獻。他善於以寫實及具有哥特風格的筆觸將暴雪遊戲中的角色形象生動描繪出來。此次加入篝火工作室後,王煒分享出的作品:Mask Of Dreams(夢幻面具)、The Phoenix(鳳凰)等都在視覺方面更具有衝擊性,且富有夢幻般的色彩。

不過自組建以來,在沉寂一年後,篝火工作室仍未能拿出屬於他們的處女作。但僅從其網站的主視覺上我們也能看出,屬於這幫已逐漸年邁的遊戲人的遊戲夢,仍在繼續燃燒著。只不過那份新鮮的熱情究竟能持續多久呢?

旗艦沉淪,未能遠航

如果說篝火工作室是一場暴雪大佬們的逐夢之旅。那麼在它之前被創建的旗艦工作室則是爭吵與糾紛之下無奈的產物。

故事要從暴雪還不是暴雪之前說起,Silicon & Synapse是暴雪在更名前的正式公司名稱。在為一款名為《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Task Force)的格鬥遊戲進行移植外包工作時,Silicon & Synapse與一家名為Condor的公司接觸了。再次相逢,已是1994年芝加哥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隨後,雙方一拍即合,暴雪向Condor提供30萬美金的開發資金,而全權負責開發工作的Condor則沒有令任何人失望。

因為他們成功創作出了《暗黑破壞神》。

《暗黑破壞神》問世令更多的發行商願意以高價收購Condor,而後者則是選擇了一直從在資金方面支持著他們的暴雪。1996年3月,暴雪正式收購Condor,而Condor便是北方暴雪(BlizzardNorth)的前身。

次年1月2日,《暗黑破壞神》正式發售並成為了暴雪歷史上繼《魔獸爭霸II》後第二款銷量過百萬產品。由Condor人員主要組成的北方暴雪成為了暴雪娛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千禧年,《暗黑破壞神II》發售,一如既往的大獲成功,同時,其續作《暗黑破壞神Ⅲ》也已開始進行秘密研發。

然而關於《暗黑破壞神》系列的故事並沒有就此向著我們所期待的方向進行,2003年6月30日,北方暴雪三位創始人:David Brevik、Max Schaefer、Erich Schaefer以及暴雪副總裁Bill Roper同時離職。這對於當時的遊戲業界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它意味著《暗黑破壞神》系列的難以為繼,也意味著這個曾創造出暗黑系列的北方暴雪徹底喪失其靈魂。

四人離職後,僅兩周內原負責開發暗黑2資料片《毀滅之王》的小組與研發《暗黑破壞神Ⅲ》的小組合二為一,後者則被無限期地擱置。

北方暴雪三位創始人及暴雪副總裁因與資方維旺迪環球對於遊戲的發展方向相左,而坦然跳出暴雪後,他們創建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室:旗艦工作室。

這便是旗艦工作室創建的背景。

然而這艘承載著暗黑玩家夢想的旗艦卻未能遠航,便已擱淺。2008年7月13日,旗艦工作室即告倒閉。

具有暗黑風格的《暗黑之門:倫敦》

5年的時間內,旗艦工作室共推出兩款遊戲:《暗黑之門:倫敦》與網路遊戲《Mythos》。只不過,《暗黑破壞神》的銷量奇蹟並沒能在這兩款產品身上重演。前者因其完成版與市場宣傳落差較大而備受玩家詬病,低調的《Mythos》雖在市場方面擁有了不少良好的口碑,但並不是一款能夠用來拯救旗艦工作室的爆款作品。

在2008年E3展會開始前兩天,由於未能完成投資人所期望的目標及償還相應債務,旗艦工作室宣布遣散所有僱員。《暗黑之門:倫敦》和《Mythos》的知識產權也移交至韓光軟體(HanbitSoft)之手。

高舉火炬,迷城失色

屬於北方暴雪的故事仍未講完。在經歷過旗艦工作室的失敗後Erich Schaefer與Max Schaefer兄弟並未放棄自己的遊戲之路。

Runic,這個擁有最純正暗黑血統的工作室在旗艦工作室的沉船上被建立了。最初,它的大部分員工皆為旗艦工作室內《Mythos》小組成員,在Schaefer兄弟的帶領下,這支小團隊開始了快速運轉,不同於旗艦工作室的雄心壯志,他們更樂於以小型團隊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歡的遊戲。

2009年10月27日,經歷破產、重組、再出發的Runci,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做出了一款優秀的暗黑-Like遊戲:《火炬之光》。次年5月份,《火炬之光》銷量已突破50萬份。外加上市場與媒體優良的口碑傳播,這樣的成績對於Runic而言完全可以接受。

他們堅持著自己的暗黑風格,並終於在一條崎嶇的路上點起了火炬。得到國內網遊大廠完美世界的資本支撐後,Runic開始繼續研發《火炬之光》續作。

《火炬之光2》沒有令玩家失望,自其從12年9月份公布後,僅用3個月就突破了100萬份的總銷量,這一優秀市場表現也令Runic意氣風發。在Metascore上《火炬之光2》獲得了88分的高分,相比前作仍要高出5分,這對於一款續作而言實屬不易。

然而《火炬之光3》終是與玩家緣慳一面。14年3月28日,Erich Schaefer與Travis Baldree的出走,極大程度地削弱了Runic的實力與野心。他們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新工作室:Double Damage Games,並迅速推出了自己的科幻作品:《勇闖銀河系》(Rebel Galaxy)。

從一段採訪視頻中可以看出,在14年Erich等人離職前,Runic工作室應該就後續開發產品方向產生過分歧。更加希望參與制作科幻作品的開發人員即隨著Erich等人組建了Double Damage Games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而留下來的人呢?他們用三年的時間,做出了一款名為《HOB》的遊戲。

當所有人都期待著在新奇地圖中進行一場簡單而粗暴的戰鬥時,Runic卻將一款探索劇情深意、充滿塞爾達那般寧靜畫風的《HOB》擺在了玩家的眼前。

這是一款極具風格化的開放式解謎遊戲,期間還夾雜了戰鬥、劇情等要素。《HOB》一改暗黑-Like類遊戲風格,轉為無文本無對話的默片式遊戲形式,對於Runic而言,這是他們用三年時間交給市場的一份答卷。

然而《HOB》並不是《火炬之光3》,玩家們沒有買賬。

僅在《HOB》發售兩個月後,Runic驟然解散。或緣於《HOB》市場不佳的表現,也可能因為資方的戰略調整。不過我們所能知道的是,對於Runic而言火炬未能再點起,迷城也已失去光芒。

三人成行,共赴激戰

Patrick Wyatt、Mike OBrien、Jeff Strain.

這三個名字對於你而言或許十分陌生,但是由空中網國內代理運營的《激戰2》正是由這三位前暴雪精英人員所創建的ArenaNet製作而成。

帕崔克·沃亞特(Patrick Wyatt)

Patrick Wyatt、Mike OBrien、Jeff Strain三人曾分別於暴雪就職11年、4年、7年。Patrick Wyatt作為暴雪研究開發副總裁,也曾擔任過《星際爭霸》首席程序員等,漫長的暴雪就職年限令他親身經歷過暴雪一步步崛起的奇蹟。而Mike與Jeff也是通過他的面試才得以進入暴雪。

對於Mike OBrien而言,在暴雪的職業生涯中,他最傑出的貢獻便是創立了戰網Battle.net,正是由於戰網,《星際爭霸》才能夠以電子競技的姿態風靡全球。在隨後的《魔獸爭霸3》研發過程中,Mike已然成為程序主管以及3D引擎開發者,同時,他還被《PCGamer》評選為遊戲產業最有影響力的25人之一。

由惠普跳槽而來的Jeff Strain則作為《魔獸爭霸3》、《暗黑破壞神Ⅱ》主程序與《魔獸世界》首席程序員,使其在遊戲業內得到認可。

2000年3月8日三人創立ArenaNet。在十年前的一篇採訪稿中,三人較為詳細地敘述了初創公司時的艱辛:

歷經2000年的股市危機,前六個月他們幾乎全靠自掏腰包來維持公司運轉。幸運的是,在這段最黑暗的時期他們仍然找到了三十位投資者來支持他們的夢想。

這個夢想,便是《激戰》。《激戰》的伺伺服器對於ArenaNet而言是最得意之作。玩家只需下載幾百KB客戶端即可進行遊戲,當玩家進入其他地圖時再進行下載。《激戰》一上市便佔據了歐美遊戲MMORPG.COM第二位,全球地區的逐步上線也令《激戰》開始轉為一個全球化品牌遊戲。

其續作《激戰2》更是遊戲獎項收割機一般的存在。不過這樣一款佳作,在國內的代理命運卻極其坎坷。其初代經歷了九城的停運事件,隨後由空中網代理的《激戰2》在國內也一直不溫不火,不禁令人惋惜。

《激戰2》發行時所獲獎項一覽

結語:

作為頂級遊戲公司的暴雪娛樂,不僅為玩家們帶來了諸多精品遊戲。由其培養的人才在行業間流動也進一步促進了整個遊戲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對標《暗黑3》的《火炬之光2》以及緊隨《魔獸世界》前進步伐的大型MMORPG《激戰》等。

對於西方遊戲行業來說,人才的流動以及高層出走創業並非罕聞。作為遊戲從業者,永遠保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對於業內或是玩家都是一件好事。天賦異稟的他們不會將才華白白浪費在虛度年華上,相比養老般的混子生活,這些天才們更願意以一種不同的方式和視角去令你大吃一驚。

但激情從來都不是構成生活的全部,脫離暴雪顯然也是一件極具風險的事,旗艦工作室的好高騖遠、Runic的光輝不再都是鮮明例證。後來者鑒之,要邁出那決定人生的一步確實需要深思熟慮。


原文鏈接 出走暴雪:曾經的大佬們現在都在做些什麼?

關注網易愛玩,閱讀更多優質的原創內容~

歡迎有意向投稿的同學來愛玩投稿,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網易愛玩(ID:play163),每晚陪你嘮嘮關於遊戲的那些事兒。

您還可以繼續閱讀↓

網易副總裁李日強:我是網易的矛,也是暴雪的盾

推薦閱讀:

魔獸世界(Warcraft)電影觀看指南-出場人物簡介,不涉劇透

TAG:暴雪娛樂Blizzard | 魔獸世界 | 暗黑破壞神Diab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