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的必備心法:成長性思維

春節在即,講講那些年我跟美國導師的科研團隊工作時,被他們反覆震撼到的一樣東西:成長性思維。

剛來美國讀博士的時候,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組裡面呢全是無所不能的青年才俊, 於是經常做事情時戰戰兢兢,躡手躡腳的。怕犯錯、小心翼翼、不確定感 ….這些都曾是我的日常心態。 那時候的我大概像極了一隻受了驚嚇的兔子。

剛到導師的課題組時有這麼幾個特點震驚了我。第一次開組會,進到一個八九個人左右的會議室,會議前大家在隨意的閑聊,我迷惑的發現自己完全分不清誰是老師誰是學生---年齡都很接近當時是一個原因(美國讀公共管理博士的一般都有多年工作經驗),但另一方面是氣質和氣氛------怎麼每個人都這麼自信,話這麼多,人和人之間的溝通那麼流動而自然?而開會過程中展現出來的氛圍就更是讓我迷惑----我已經習慣了聽老師的話、給老師辦事這種節奏,開會嘛,難道不就是老師在前面交代任務,底下的學生坐著接受指示嗎?能聽懂話和順利完成交給我的任務,不就是一個好學生的核心技能嗎?

然而事實是現場的所有人都像這個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一樣在討論、參與,所有的學生都好像他們也是項目設計者一樣在提供著自己的建議和想法,時不時問個問題或者指出哪裡需要改進,在老師面前全無畏縮之情。這明明是我導師的項目啊?我心裡納悶兒。而她在帶著大家討論的過程中也完全沒有要發布指示的意思,開會的過程就是一直在每個事項上跟大家溝通、問大家意見、聽大家正在進行中的工作的反饋,回答或者提出問題,然後跟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做接下來的任務安排。

這種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開會氛圍讓我震驚了,這種人和人之間平等、尊重的關係和氛圍也讓我震驚了。

後來發現這當然跟教授的個人風格、學科特點、學生素質甚至地方特色都有關係。但我也慢慢意識到,當你進入一個教授的課題組的時候,教授已經不再把你當成一個單純的學生看待了,而是把你當成同事,當成一個合作者,當成一個獨立的學者。她/他會想要你來組裡工作,是因為他/她相信你的視角、技能、背景、想法能夠增加課題組的價值 。

學這種「參與其中」的心態和習慣,我用了好幾年。以前在國內呢,老師講話學生都乖乖聽著就好了,我自己不說話也不會顯得突兀。這回可好,每次開會所有學生都在那大呼小叫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屋子裡如果只有一個人全程呆若木雞,你就可想而知這隻木雞有多尷尬了。我又不是被派來參觀的,又不是來看熱鬧的,每次都坐在那兒傻傻分不清楚,總不是個事兒吧?最怕導師發現我全程靜默,忽然轉過頭來問,J, 你有什麼想法呢?

我有什麼想法?Hmm…我也想知道我有什麼想法。 內心無比悲桑。

從小到大, 我好像光花力氣去學別人的想法了啊。

第二件當時感到奇怪的事兒,是我導師在給我分配任何工作時總給我解釋好多在我看來沒必要介紹的事。比如說吧,有一個項目當時導師讓我負責一份問卷在網上的編輯,編輯好了之後就可以用郵件群發給問卷參與者了。這件事不難,問卷也不需要我設計,我只要學會使用該軟體然後把題目都copy過去就完事大吉了。然而我導師每次跟我開會的時候都會花五分之四的時間在那兒講為什麼這個問卷問題是這樣設計的,為什麼另一個格式不行,我們問這個問題是想知道什麼,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結構的數據,為什麼問卷答案部分要留足空間,為什麼某個答案的格式應該鎖定為數字而不是文本字元….

我每次都一邊聽一邊偷偷的想,有這功夫我已經把這個活幹完了老師….

後來在組裡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再做事情如果沒有人給我介紹個前因後果就感覺哪裡怪怪的,跟國內老師和學生合作,也總是我在那叨叨叨沒完,半天才發現對面鴉雀無聲…好吧,我現在意識到當時我導師是以一種很尊重我的心態在教我做事情,她把我看成合作者,也看成正在成長中的學者,而不是為她完成某一個任務的工具。她也假定我是對整個項目感興趣才來加入該項目的,假定我想要了解整個項目的前因後果以藉此學習,假定只有讓我明白了做事情的原因才能真的把事情做好。時間和結果當然是衡量一個任務完成的指標,然而過程中學生學到了多少東西,學生的感受如何,學生對科研的熱情有沒有提高,對這些的關注是她這樣一個寸秒寸金的人不惜大塊時間,而為我耐心講解每一個細節的原因。

我導師是個很嚴格的人,雖然經常開玩笑,但做起事情來,她絕對是一絲不苟它本人。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沒做好她安排的工作,或者在她面前哪裡出了差錯。因為自己是組裡唯一的中國學生,我是有偶像包袱的(羞澀臉),總怕做錯了什麼事給中國學生丟人,更害怕被她批評。

一次組會,我的同學麗薩負責向大家預展示她即將代表項目組去學術會議上做的報告,展示中間的PPT上面放了幾張我們出去調研時候照的當地照片,我導師忽然打斷她說,這個照片是哪裡拿出來的?麗薩說是組裡共用的某個文件夾里找到的。導師說,你要注意,我們在IRB里說了不能把該被調研地方是哪裡暴露出來,而你展示的照片會讓人認出這個地方。我聽著老師語氣嚴厲,立刻替麗薩犯起了尷尬症。然而麗薩非常大方的說,OK,那麼既然這樣的話,我們需要把那個文件夾的名字改一下,標註上這些照片是不能在報告或者論文中使用的,否則組裡的其他人也可能會犯類似的錯誤。我導師說,是的,我們需要做一下這件事情,你來改一下吧麗薩。然後大家就move on去討論下一個事情了。

我當時是有些震驚的。我從麗薩那裡完全沒有看到在被指出問題時出現難堪、尷尬、或扭捏之類的反應,在老師指出她錯誤時,她立刻關注到的是,這個錯誤怎麼解決和彌補,接下來怎麼避免犯類似的錯誤,以及從全組的角度考慮怎麼避免出現問題。她似乎完全沒有覺得被老師在眾人面前指出問題是件丟人的、不好意思的、尷尬的事情,也沒有讓這件事定義她。而好像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沒把這當個事情,說完了解決辦法之後就move on了。

美國人常在工作中說一句」Don』t take it personally」-----別以為這是針對你個人的。為了完成事情,為了達到團隊的目標,總會有人犯錯,總需要指出問題 ----這出現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周期是循環往複的、不針對某個個人的、以項目進展為目的的。而真正做事的人要關注的是事情結果、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個人對錯或一次的成敗。

有一次可不得了了,我們組裡面共用文件夾里的一個重要文件不見了,不知道被誰不小心刪掉了。這個文件是我們用於跟蹤訪談進展的文件-------因為一個項目同時有多個人在做訪談收集數據,每個人做完訪談都會在這份文件里建立一個條目,標明採訪對象、採訪時間等事項,以讓其他人都看得到。

但是這個文件不見了,就意味著我們對於已收訪談的記錄亂了頭緒。於是我導師立刻群發了一封郵件到組裡面,問大家是誰刪了這個文件。我以為她要大發雷霆了,然而她並沒有,還在郵件里特意說,我不是想責怪誰,我只是想了解具體發生的原因,以避免類似事情再發生。她同時立刻求助於IT部門,不久就幫我們恢復了該文件,然後在組會上跟大家重申了使用共用文件夾的注意事項。

另一個項目就更愁人,我們當時連續兩次犯了同樣的錯誤,在輸入數據的時候因為有太多份問卷,輸著輸著就串列了,這一下可好,後面的數據都是錯的了,一兩周的工作就都白做了。好在我們每一天的工作都有備份,於是立刻找到兩周之前的資料庫開始重新輸入。我導師先跟我們組裡主要負責的學生了解情況,問了我們輸入數據的程序是怎樣的,然後在組會上跟大家說,同學們啊,我們今天要花一些時間來了解到底為什麼同一個錯誤要犯兩次了。然後她開著玩笑說 「You know, making the same mistake is not fun, there are always

some new mistakes for us to make…」 (你們知道,犯同樣一個錯誤哪裡有趣呢,我們總得犯些新的錯誤才好…) 於是那一天我們一起討論了到底怎麼避免這個問題,後來規定所有輸入數據都一定要兩個人來完成,而且完成之後要由另外兩個學生做檢查,檢查之後才可以存檔。

後來我想了想,發現我導師在每次組裡出現錯誤的時候的反應是這樣的:

1. 先解決問題

2. 問題解決之後,再開始尋找原因

3. 搞清楚出問題的原因以後跟大家一起探討經驗教訓

4. 找出日後如何避免同樣錯誤的具體步驟和方法

5. 總的原則是:把錯誤當成是自己和團隊每個人學習的機會

無處不在的「成長性思維模式」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寫了一本精彩絕倫的書,叫《Growth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幾年前我看了這本書才忽然意識到,在自己跟美國導師做項目的那些年,我一次又一次被震撼到的, 其實正是身邊這些人非常突出的, 而自己當時又非常欠缺的, 成長性思維。

Dweck 博士在書里說這世界上的人可以依據他們的思維模式 (mindset) 分為兩類,第一類人是fixed mindset (固定性思維),最大特點是潛意識裡面認為人的天賦、智商和能力基本上是固定的,認為成功就是要展現自己的非凡和傑出,認為挫敗或者展現出自己不好的一面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那說明自己並不是天賦和能力俱佳的人。因為帶著這種背景音和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的人追求完美主義,受不了自己犯錯誤,總是想在各個方面和各種場合證明自己,總是企圖能聽到別人誇讚自己的聲音,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是成功的。而相比之下,成長性思維 (growth mindset)的人可是舒服的多, 他們骨子裡相信能力、智商、稟賦都是需要不斷努力培養才會成長的,而且這種成長是永遠沒有盡頭的。所謂成功,對於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來說,就是不斷拉伸自己的能力。世界上沒有完美, 只有持續不斷向完美進發的過程。所以他們更關注自己長進了多少、學到了什麼、努力了多少、以及以多大的勇氣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因為關注「成長的多少」,面對失敗或者別人的批評時他們會認為那是學習的機會,他們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因為相信一切都是暫時性的;面對成功和表揚他們沒那麼重視也不會害怕失去這種表揚,因為對他們而言不斷面對新的挑戰和不斷stretch yourself才是目的。

在作者的研究中,她問人們在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最聰明 (大家可以先自己回答一下), 固定性思維的人的答案是「當我不犯錯的時候」,「當我迅速完成一件事,並且做的很完美的時候」,「當我覺得一件事很容易,而別人卻做不到的時候」; 而成長性思維的人給出的答案往往則是 「當某件事真的很難,而我非常努力,而做到了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時候」;或者「當我致力於解決某件事很久,而終於開始有頭緒的時候」。

作者說,對於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麼立即能獲得的完美。完美就是不斷不斷的學習:迎難而上,不斷進步。

作者還舉了下面這個生動的例子來展現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在同樣的處境下會有怎樣不同的反應:

「Now imagine you』ve decided to learn a new language and you』ve signed up for a class. A few sessions into the course, the instructor calls you to the front of the room and starts throwing questions at you one after another. Put yourself in a fixed

mindset. Your ability is on the line. Can you feel everyone』s eyes on you? Can

you see the instructor』s face evaluating you? Feel the tension, feel your ego

bristle and waver. What else are you thinking and feeling? Now put yourself in

a growth mindset. You』re a novice—that』s why you』re here. You』re here to learn.

The teacher is a resource for learning. Feel the tension leave you; feel your

mind open up. The message is: You can change your mindset.」

這個例子簡直說的不就是我當時在組會上的心態嗎?因為帶著固定式思維模式,我忘記了自己是個新手啊,忘記了我來這兒的目的就是來學習啊,忘記了現在的表現不代表日後的表現啊,忘記了犯錯和awkward只是暫時的,而並不能定義一個人將來、下一階段、甚至是下一周或者明天啊。

從小到大,有多少次類似的情況,我們因為帶著固定式思維而備受其苦、自我設限?當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當別人投向你期待的目光,尤其是在你心裡底氣不足的時候,那種焦灼和緊張簡直深入骨髓。我曾很多次很多次地思考,為什麼我的美國同學能在別人尖銳地指出他們問題時如此坦然的面對?為什麼他們能對老師的提問那麼自如地說出「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能在犯錯之後大方從容的說出「非常抱歉,是我的錯,感謝你指出我的錯誤」?且不說成長不成長,單從內心的煎熬程度來講,這種狀態難道不值得我們每個人擁有么?

我剛來美國讀書的時候也曾很多次地想過,為什麼美國老師那麼不照顧學生面子?課上課下老師們在我看來都太harsh了, 給學生反饋的時候非常直接的指出不足,也不順便表揚兩句,讓學生在眾人之下面子往哪裡放?可是了解了成長性思維,你會知道,如果最大的成功是你的進步和成長,那麼太多的表揚又有什麼用處呢?你可能已經很優秀了,就像太容易玩的遊戲總被卸載了一樣,好老師要能challenge你,讓你見不足,讓你思成長,讓你不要停留在自己已獲得的勝利果實上瞻前顧後,讓你知道路還長,能人有的是,永遠沒有成長的盡頭,但你依然需要有選擇的時候迎難而上。

所以現在想來,組會上毫不畏懼發言的同學,花大力氣跟我講任務細節的老師,不在乎在眾人面前被老師指出問題的麗薩,以及發現錯誤後充分把它作為團隊學習機會的我導師----他們的成長性思維可圈可點,讓人敬佩。

於是此文用來致敬那些擁有成長性思維、努力培養自己成長性思維、或是正在學習成長性思維的人們。是你們讓這世界少了一份壓力,多了一份坦然;是你們讓這世界少了一份慌張,而多了一份永遠向前、永不停歇的動力和希望。

狗年將至,刀熊祝你春節快樂,成長快樂。


推薦閱讀:

TAG:科研 | 學術研究 | 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