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V、思域機油增多:天冷才不是真兇
最近幾周,汽車圈什麼最火?
本田和機油啊!
由於2月12日才公布真兇,我實在等不及了,於是今天把自己想法po一下。因為都是自己瞎猜的,要是弄錯了大家也別怪我,也希望本田工程師能批評斧正。
當然,最好給我送個好頂贊!
先說結論:這是一起油氣分離器和車主慢吞吞的駕駛習慣共同導致的悲劇。
又是油氣分離器!又是駕駛習慣!
我也不想這麼想,但是線索就把你往這裡領啊!
另外,天冷不是真兇,但的確是個幫凶。
言歸正傳,我的偵破,還得從倆同事說起……
同樣的思域,不同的境遇
說來也巧,2017年初,思域剛上市時,我同事陽仔買了一台1.5T乞丐版回來——我們還拍了個視頻呢!而在2017年秋天,同事亮亮也買了一台思域1.5T。
在CRV爆發機油增多事件後,他倆也開始關注自己的機油量。結果發現,陽仔的思域機油量並沒有增多,但亮亮的機油量開始慢慢變多了。
為啥會不一樣?
亮亮自己總結出來:我家住得近,他家住得遠。
亮亮家離公司只有5km,中間插著十幾個紅綠燈,速度根本開不起來。而陽仔每天要則要開80km左右,大部分都是高速工況……
反常的曲軸箱壓力
速度慢的油變多,速度快的油沒變。這不由得就讓我懷疑起曲軸箱通風系統了——奇葩毛病修多了,直覺就是不一樣。亮亮能發現他和陽仔的區別,也是如此。
不同於自然吸氣車型,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怠速、低速低負荷工況時,渦輪並不參與工作,發動機還是自然吸氣的狀態,此時進氣歧管壓力<大氣壓力。而在較高負荷時,渦輪才會介入,此時進氣歧管壓力>大氣壓力。
按照環保法規要求,曲軸箱通風系統必須時刻負壓,以防止曲軸箱內的竄氣+機油蒸汽泄漏到大氣中。所以曲軸箱(往往與氣門室——發動機最上面那個蓋子——相通)必須連接一個負壓環境——我們稱之為「真空源」。
在怠速時,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一樣,曲軸箱通風系統的靈魂——油氣分離器連通了進氣歧管,那裡的真空足夠大。
而在渦輪介入時,油氣分離器就必須連接節氣門前部,有的車型是在空濾前,更多是在空濾和節氣門之間。因為渦輪快速吸入大量空氣,因為伯努利效應,此處的壓力是略低於大氣壓力的。
但根據我們的實戰經驗,實際情況並非如理論所描述的那樣。
我們接觸過很多車型,無論新舊,打開機油蓋後,都是突突突地往外冒氣兒。這說明此時曲軸箱的壓力為正,略高於大氣壓力。
即便是在亮亮那個准新的思域1.5T身上,也是如此——
有趣的推斷
前面說了,我們在N多車型上抓到過這樣的現象,讓我們非常不理解。
曲軸箱正壓的毛病,雖說不影響駕駛,但在部分車型上,比如福特和通用,造成了很多的困擾。最常見的就是曲軸前油封漏油,還有氣門室蓋墊頑固性滲漏。因為曲軸箱壓力大了,這些地方密封圈扛不住壓力,油液就自然滲漏出來了。
但為什麼是思域、福特、通用和寶馬呢?
而不是奧迪、大眾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車型的油氣分離器都大同小異:迷宮式油氣分離器。它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尺寸大小可能懸殊,但原理和結構都差不多。
不妨腦補一下,吹上圖這玩意兒,得費多大的力氣啊!
所以我們推斷:在低速低負荷工況下,這些車輛也帶不動油氣分離器!
也就是說,迷宮式「帶不動」並非是EA888那樣的分離效果不佳進而燒機油,而是分離效果「好過頭了」,形成了「氣堵」——曲軸箱廢氣、竄氣出不來,全憋在肚子里了。
OK,回到問題本身——
問題:為什麼本田1.5T發動機越用機油越多?
答:長期低速低負荷行駛中,進氣系統無法為曲軸箱通風系統提供足夠的真空度。曲軸箱廢氣無法被吸出,久而久之就在曲軸箱內積攢了大量燃油蒸汽,曲軸壓力也很高。在低溫天氣下,因為燃油霧化不好、過濃噴射策略,加重了這一趨勢。未來可能有曲軸前、後油封滲漏、氣門室蓋滲漏的風險。
解決方案:改進油氣分離器結構(更改氣門室蓋設計),或者在開車時——
拿出點思域車主該有的樣子!
結束語
以上是我個人和技師們討論的結論,和本田最終披露的信息可能不一致。廣大本田車主還應以原廠技術通告為後續處置依據。
除了亮亮和陽仔,因為我要拿你們的思域做試驗啊!
PS:把廢氣憋在肚子里,不僅是機油增多這一個毛病,機油乳化才是更嚴重的問題啊!
下次再詳細說說這事兒。
推薦閱讀:
※湖北銷冠聊WEY VV5,1月份戰敗3輛吉利博越是咋回事?
※【選車101】我有XX萬美金,該買什麼車?
※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