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現代眼科學史上的學者夫妻:陳耀真、毛文書(上)

「中國現代眼科的第一本高等醫藥院校教科書一眼科學出自何人之手?是誰創建了中國的第一所眼科中心?翻開中國現代醫學眼科史,我們會發現與無數個第一聯繫在一起的是一對學者夫妻:陳耀真、毛文書響亮的名字,……。兩位眼科學家多姿多彩的人生之路,讀罷掩卷,我們會感受到一種崇敬之情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原崑崙出版社著名編輯馮抗勝女士

撰文 | 吳樂正(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亞非眼科學會副主席)

陳又昭(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教授,小兒眼科及眼遺傳病專家)

責編 | 小 雨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陳耀真(1899-1986),廣東台山人,漢族,一級教授。國際著名眼科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我國現代眼科學奠基人之一,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創建人。曾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名譽主任委員、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名譽主任等。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眼科學領域不斷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1981年,陳耀真及其夫人毛文書當選為美國眼科學會國際貴賓,這是亞洲眼科學家第一次獲此殊榮。同年,他倆又應邀成為日本眼科學會特邀貴賓。

1982年,陳耀真和毛文書應邀為第24屆國際眼科大會貴賓;

1983年,陳耀真和毛文書獲亞洲太平洋眼科學會「特殊貢獻獎」;

1986年,美國召開的美國視覺與眼科學研究會上,陳耀真被授予「功勛獎」(Recognition award),是至今為止我國唯一獲此殊譽者。

這一系列的榮譽就是國際眼科學界對於陳耀真工作的肯定與認可。1986年5月,陳耀真逝世,當時正值在羅馬舉行第二十五屆國際眼科大會,會上,國際眼科學會主席毛蒙尼教授獲悉該消息,當即在會上宣布:一顆眼科學界的巨星隕落了……。

發展我國現代眼科學

1990年在第26屆國際眼科大會上,中山眼科中心被評議為世界20個重大眼科中心之一。

陳耀真於1927年在美國波士頓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29-1934年,他在世界聞名的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威爾瑪(Wilmer)眼科研究所從事眼病研究。1934年,國家遭受侵略的艱難時刻他毅然回國,從回國到1986年5月逝世,他一直紮根祖國。52年間無論國情如何變幻,他從未動搖。1934年他回國後到山東濟南的齊魯大學醫學院任眼科主任,1939年內遷至四川成都,在華西協合大學存仁醫院眼科任教授,1950年應聘到廣州嶺南大學醫學院執教。

?上世紀 40 年代 陳耀真教授率團隊在華西大學存仁醫院開設 」免費門診」服務老百姓

嚴抓醫學教育。陳耀真治學嚴謹,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為國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眼科人才和骨幹。他培養的第一代學生在1950年代就已成為國內著名大學或醫院的眼科教授、主任,1985年前,有4位學生曾擔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正、副主任委員,5位是中華眼科雜誌正、副總編輯。

1956年,他出版了譯著「梅氏眼科學」。1963年,他主編了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第一部眼科學教科書。在他的帶動和指導下,中山眼科中心出版了數十本眼科學教科書和參考書,也是國內發表眼科SCI論文最多的單位。

1960年代,他認為醫學已不可能以「個體戶」或「小作坊」的形式開展工作,醫學的發展需要一個有明確分工合作的集體,需要有不同層次的梯隊。他和毛文書一方面抓好學生、進修生的教學,同時還注重研究生的培養,在視覺生理、眼生物化學等領域建立了實驗室以培養研究生;中山醫學院於1964年建立了眼科研究室;1965年建立了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第一所眼科專科醫院——中山醫學院眼科醫院。

創建中山眼科中心是陳耀真和毛文書晚年為我國現代眼科事業做的頂峰貢獻。1970年代末,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吳樂正感受到了新的「醫學中心」模式,主攻醫學最前沿領域,創造最佳醫療服務,培養傑出人才,挑戰時代。這種模式引起了吳樂正的思考:我們何不建立一個集教、研、醫、防融合的新型 「眼科中心」呢?它將不僅含眼科研究所、眼科醫院,還要有防盲治盲辦公室等,既具有醫學發展的時代特徵,又面對『醫學變革』挑戰及發展的美好前景。這個構思正合陳耀真和毛文書的心意。一向關注和支持新事物的他們聽到消息後十分激動,立刻行動。1982年成立「眼科研究所」, 1983年獲國務院衛生部批准,成立中國第一個眼科中心——「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1989年,國家教委審定中山醫科大學眼科教研室為全國眼科學重點學科點。1991年建立了衛生部眼科學實驗室,2002年建立了教育部眼科學實驗室,2008年建立了國家眼科學實驗室,它們都以現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作依託單位。1990年在第26屆國際眼科大會上,中山眼科中心被評議為世界20個重大眼科中心之一。陳耀真為之奮鬥一生的中國眼科一定要屹立在世界眼科之林的壯志終於實現。

創建具特色的我國眼科研究體系

過去國家貧困、國力薄弱,眼科學也落後。陳耀真認為必須開展眼科學的應用基礎研究,走創新的路。他不拘一格地思考,要像他曾在的Wilmer眼科研究所那樣,建立多元化的眼科學應用基礎研究。但這在動蕩年代很難實現。儘管這樣,陳耀真在成都華西協合大學執教時,還是先後指導四位年青醫生、教師到英、美、加拿大等國留學、進修。他們中回國者後來都成為我國眼科應用基礎專業領域的開拓者及學科帶頭人。

1953年,陳耀真領導著合校後的中山醫學院眼科教研室,投入學科建設的新時期。從防治各種先天異常眼的眼胚胎學研究,到針對常見致盲眼病白內障的發病和防治進行生物化學代謝研究, 毛文書帶領研究生李紹珍建立了眼生物化學實驗室。隨後毛文書又投入了眼遺傳病的研究。眼胚胎學、眼生化學與後來的免疫學、眼遺傳學研究這些方面的開拓性工作,無疑是我國現代眼科學的眼病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中的重要支柱。這幾個眼科領域的貢獻推動了後來在白內障、葡萄膜炎等眼病的研究。

1956年陳耀真又指導研究生周文炳作視野學研究。1958年陳耀真和毛文書安排馬巧雲配合從蘇聯歸國的易玉珍,建立了眼病理實驗室。1959年陳耀真指導研究生吳樂正作視覺生理學的暗適應和視覺電生理研究,建立了視覺生理實驗室。1965年通過培養研究生籌辦眼庫。就這樣通過自力更生,初步實現了創建我國現代眼科學的眼科應用基礎研究體系的構想。

陳耀真還開創了在我國眼科學領域中培養交叉學科人才和邊緣科學人才。從1965年起,他和毛文書就把生物物理學、化學專業人才,引進到對眼病防治和與視覺相關的研究中。在他們的指導和影響下,中山眼科中心後來又引進了物理學、生物學、生物力學、無線電學、化學工程學等方面的人才到眼科學中來。他們得加入為我國眼科應用基礎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山眼科中心也成為培養和擁有這類特殊眼科人才的基地。

陳耀真還重視培養眼科的專業技術員,他建立了一支從事眼科檢查和研究的輔助人員隊伍,使這支隊伍在現代眼科學發展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陳耀真為實現「要走創新道路,趕上先進」的思想,不屈不撓,充滿毅力。在1958-1959年間曾受衝擊,後來的十年浩劫中,又遭受過凌辱,被關入私牢,不斷受批判;實驗室被關閉,設備儀器被毀。但他沒有喪失信心,而是潛心收集中草藥書籍,鑽研中醫藥學。撥亂反正後,他被調到北京協和醫院工作,他立即又帶領研究生重新開始研究工作。

一心為防盲

陳耀真在上世紀30年代回國後,就十分關注廣大人民備受眼病的痛苦,決心走出醫院大門,送醫到苦難的群眾中去。他曾去濟南孤兒院義診。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帶領年輕醫生深入到川北山區為羌、藏族各族人們防治眼病。他曾到貧困山區,甚至染上了虱子。他和毛文書還積極組織防盲協會,親自編寫各種常見致盲眼病的資料,向群眾宣傳防治眼病的基本知識,同時建立免費診所為貧苦群眾診治。上世紀50年代時,他們帶領眼科醫生和學生到盲童學校、盲人工廠以及麻風病院去防治眼病。80年代,他們已經七、八十歲高齡了,仍不顧年老體弱到廣東、海南等僑鄉和少數民族地區去調查眼病。他們的足跡遍布西北、西南、華東、華南,為漢、回、羌、藏、黎、壯等各民族同胞防盲治盲。在他們的影響下,中國第一個眼科中心建立了防盲治盲辦公室,組織一批又一批眼科工作者上山下鄉,到邊遠地區去服務,面向千千萬萬群眾防治眼病。由於出色地開展了防盲治盲,他們很快與國際防盲協會等防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推進我國的防盲治盲工作。

?陳耀真教授 82 歲高齡仍到海南島為少數民族患者診病

弘揚祖國眼科學史

陳耀真有過國弱受欺的親身感受。上世紀20年代初,他乘船剛到美國後被關在孤島上受多日的歧視性檢查。他注意到外國的醫學教科書中幾乎沒有對中國眼科學史的介紹。他回國後致力於研究中國眼科學學史。他出生於福州,在香港長大,留學美國,要研究中國眼科學史就從零開始。他學習古漢語,鑽研甲骨文。查閱大量古籍史書,採集與眼科有聯繫的史料,了解中草藥。他從民間食譜、中藥成分分析中尋找對眼有營養的物質,同時探尋中國古代預防眼病的醫學思想。他訪問古迹,每到一處都用心觀察民間建築、日常用品和人們的穿戴。通過對民間屋檐的寬窄,燈籠的樣式,遮帽的類型和顏色以及額上扎的頭花等等觀察分析我國古代人對光學的認識和對眼的防護方法。

1981年他作為貴賓在日本眼科大會上作了《華佗-中國外科之父》的學術報告。他的工作受到研究世界科技發明史的著名英國學者李約瑟的注意,因此受邀參加世界科技發明史的撰稿。

繁榮國內外學術交流

陳耀真無論在濟南、成都還是廣州,每到一地都很快推動建立眼科學會。即使在抗戰艱難的日子裡,仍在成都力促繼續出版《中華醫學雜誌》,不斷充實對我國醫生的繼續教育。他不失時機地吸收外國的先進經驗,如最早介紹醋氮醯胺(Diamox)於治療青光眼,5-碘-2』-脫氧尿嘧啶核苷(IDU)治療病毒性角膜炎。他通過個人通信等與眾多國際眼科學者建立友好聯繫,並推薦他的學生到國外留學,他們大都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陳耀真力行送出去,也力促請進來。

?1979年第二次全國眼科大會期間參會的陳耀真、毛文書教授的五代學生與他們合影

1980年眼科奧比斯(ORBIS)飛行醫院項目主席Paton教授向陳耀真提議奧比斯飛行醫院到訪中國後,陳耀真和毛文書即為推進此事奔走,幾經艱辛,終於獲准於1982年9月21日至10月8日邀請奧比斯飛行醫院訪華,飛機首次降泊於廣州白雲機場,進行兩周眼科醫療及培訓;全國各地120多位眼科醫生參加聽課和觀摩學習;飛行醫院帶來了先進的手術等。這是我國國際醫療交流活動中首次一架外國飛機來到中國進行生動和豐富的眼科醫療和教學。從此以後,奧比斯飛行醫院飛機頻頻來到中國,並在中國成立了奧比斯飛行醫院項目中國部。

他和毛文書還致力於擴大與國際眼科機構的合作,從上世紀80年代起,先後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防盲協會(IAPB),海倫·凱勒國際防盲會(HelenKellerInternational)和美國國家眼科研究所等建立合作,並通過創辦學術刊物——中、英文版《眼科學報》等交流我國的眼病防治和學術研究成果,把我國眼科學的新進展傳播到世界。

1985年為慶賀陳耀真回國執教51周年和中山醫學院眼科醫院建院20周年,第一次在中國舉行了「國際眼科會議」,來自世界22個國家,759名眼科專家、醫生在廣州共聚一堂,有國際眼科學會和多國眼科學會的領導人和眾多國際著名眼科學家,還有先進醫療設備和新藥物等展示。標誌著中國眼科學界走向世界,也獲得了世界的矚目。

製版編輯:飲水食糧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醫學院申請-如何在英國踏上醫學路
中醫在談論陰陽五行時,到底在談什麼
住院醫師寶典(實用)
風口上的豬器官移植
西綜內科學重點匯總

TAG:醫學 | 眼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