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運輸船隻的神秘軌道——笛耳各斯

倘若把歷史的時間軸調回到兩千多年前,在地中海東北部的海港,我們也許可以看到遠方若隱若現的影子緩緩靠近海岸。

不錯,那正是希臘人的槳帆船。

毋庸置疑,大海為古希臘人帶來了不少紅利。航運將希臘本土的各個城邦聯繫在了一起,就連亞平寧半島與西西里——甚至是遙遠的黑海沿岸,也被編入了希臘人的航運網路中。古希臘人的一座座殖民城邦(希臘語:?ποικ?α)就這樣建立了起來。

「古風時代」(具體來說是公元前六世紀)的地中海勢力圖,藍色部分為古希臘本土及其殖民地

希臘多山,道路時常崎嶇不平。而且要知道這山間可時常有攔路搶劫的強盜出沒。跋山涉水的途中,為牲畜、人員準備的物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倘若要從阿提卡出發,通過陸路將一批貨物運往高盧的馬薩里亞(今天的法國馬賽),途中的顛簸絕對夠嗆。

那我們就這樣愉快地選擇海上運輸吧。

別忙,海上運輸難道就沒有危險么?

即使是在現代化船舶面前,大海仍然是神秘莫測的。兩千多年前那單薄的槳帆船又怎麼可能征服大海的波濤呢?

在愛琴海的海面上,往往剛剛還是陽光明媚,微風徐徐,下一秒便倏忽颳起七至八級的狂風。現代愛琴海沿岸的觀光業便常常受此影響,每當這種狂風颳起,小客輪的船長可沒有膽量載著乘客在島嶼間頂風航行。這種現象對於古希臘的槳帆船自然更加危險,古希臘人管這種風叫做?τησ?αι。

?τησ?αι的風向示意圖。倘若古希臘的水手遇上這種狂風,他們恐怕只能向波塞冬祈求保住小命了吧。

古希臘的槳帆船沿著希臘的海岸線航行的時候,途經兩座海角,總是會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這兩座海角分別是馬塔潘角與馬里阿角——尤其是馬里阿角。

兩座海角在地圖上的位置,也就是我標紅點的地方。西邊的是馬塔潘角,東邊的是馬里阿角。

馬里阿角的對面就是基西拉島,這兩塊陸地間隔著基西拉海峽。古希臘的船隻常常要經過這座海峽。然而這座海峽向來天氣變化多端而著稱,這使得這座海峽長期以來海難頻發。

狹窄的科林斯地峽在這時便派上了用場。這座地峽被夾在科林斯灣與薩龍灣之間,狹窄處的寬度僅有六公里左右,一直是連接阿提卡與伯羅奔尼撒的交通要道。那麼是否可以讓船隻通過這一狹窄的走廊呢?

科林斯地峽的航拍圖,圖中可以看到科林斯運河——當然這條運河是工業革命後開鑿的

開鑿運河明顯成本太大,對於希臘人來說不切實際。對於他們來說,把船拖過去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現代的科林斯運河以兩岸陡峭的石壁而著稱,這一工程量在古希臘時代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抱歉,筆者在這裡跑個題:emmmm這個拖船的方案真的很容易讓人想起我們中國的壺口瀑布旱地行船

拖船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好了,廢話已經說的夠多了,開始進入正題。

這條拖運道路被稱為Δ?ολκο?,有些材料將其音譯為「笛耳各斯」,這個名字的詞源分別是古希臘語的「Δι?」(跨越)與「?λκ??」(運輸工具)。

一張科林斯地峽的地圖,圖上可以明顯看到Diolkos(Δ?ολκο?)字樣

現代史學研究中關於這條道路的爭論主要圍繞三點:

一、這條道路建於何時,使用了多長時間;

二、其具體路線如何,經過今天的哪些地點;

三、這條道路究竟是用怎樣的方法將船拖過去的;

四、其在古代的航運中究竟貢獻了多大的功勞

關於其修建時間,說法不一,就連古希臘著名史學家修昔底德也認為這條道路有年頭了。目前最廣為認同的說法是——科林斯城邦的僭主佩里安德(希臘語:Περ?ανδρο?,英語:Periander)在公元前修建了這條道路。

現存的笛耳各斯遺迹中曾經發現過佩里安德時代的字跡刻痕,這是目前這些遺迹上最早的雕刻,這也是關於其建造時間的重要證據。

這位仁兄是科林斯前任僭主庫普塞魯斯(希臘語:Κ?ψελο?)的兒子,在歷史上,他可是位響噹噹的文化人物,被列為「古希臘七賢」之一。

關於這位仁兄的文化地位,我們還是略過吧。我們還是關注一下他的政績。科林斯地處交通要道,佩里安德身為其僭主,自然有著靠交通賺一筆的想法。他曾經有過一個驚人的打算——開鑿一條運河,讓船隻從科林斯灣到薩龍灣暢然無阻。當然他可不敢冒著勞民傷財、受人唾棄的風險去執行這個計劃,所以修建一條拖運船隻的道路成為了一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1883年,德國考古學家哈勃·格哈德·羅林(Habbo Gerhard Lolling)在貝德克爾(Baedeker)出版社的出版物這樣寫道:

在希臘本土,所謂的「笛耳各斯」的遺迹仍然可見,小船在這條道路上被從(地峽一邊的)大海拖到(地峽)另一邊的大海,以避免繞過伯羅奔尼撒半島。在地峽制高點路邊的哨所旁有個小旅館,在那小旅館附近,牆的遺迹隔斷了地峽,「笛耳各斯」的遺迹清晰易見。

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推土機的施工無意間將一部分遺迹挖了出來,在軍校學員與相關部門的協力下,對笛耳各斯的挖掘工作迅速展開。

根據考古發掘來看,這條道路從西邊的科林斯灣出發,這條道路的西端有部分被現代的科林斯運河切斷,在接下來的路段,笛耳各斯在北邊沿著平行於運河的路線延伸。

科林斯地峽西邊的示意圖,可以看到笛耳各斯被運河截斷(該圖來自Walter Werner先生的論文)

其中一處遺址

另一處遺迹

為了避免拖運的麻煩,這條道路的建造者哪怕是繞遠路也要降低坡度。根據現代考古遺址,在一處坡度為1:37的坡面上,古希臘的工程師們為了拖運方便,通過更改路徑,將道路的實際坡度降至1:70。古希臘工程師的這種做法也給現代研究這條道路的長度造成了一定麻煩,這說明這條道路的長度並不等於科林斯地峽的最小跨度。

羅馬帝國時代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聲稱笛耳各斯在東邊截止於薩龍灣的海岸邊,也就是今天希臘的工業城市——卡拉馬基的位置。不過這條道路在西邊的盡頭,他卻沒有提及。斯特拉波作為一位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學者,對希臘了解較深,因此他的論述是可信的。

斯特拉波

對於古希臘人來說,這條道路的鋪成實在是好處多多。大理石、木料等建築建材可以廉價便捷地進行運輸。想想看古希臘的各大神廟、劇院里數十噸重的石柱,在那個年代,水路運輸可以為這些工程省去不少開支。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與羅馬內戰中,這條道路也為運送戰船立下了功勞。在亞克興海戰大捷後,屋大維為了將馬可·安東尼的勢力徹底消滅,命令他的二百六十艘「利布爾納」(Liburna)戰船全部拖過科林斯地峽。

「利布爾納」的浮雕,這是羅馬海軍中常見的一種小型槳帆戰船

並且有意思的是,在868年,東羅馬帝國的海軍指揮(希臘語:δρουγγ?ριο? το? πλο?μου)尼克塔斯·奧利法斯(Niketas Ooryphas),命令他的一百艘德羅蒙(Dromon)戰艦拖過科林斯地峽,抗擊薩拉森人。不過這時的笛耳各斯已缺乏維護,殘舊不堪,所以這些戰艦很有可能並沒有途經笛耳各斯,至於他究竟是通過哪條道路把船拖過去的,我們不得而知。

東羅馬海軍表示:哥走的道路跟你們不一樣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把船拖過去呢?在這個問題上,學術界存在著爭議。目前主要有以下兩種看法:

一、將船置於撬上,在道路上鋪上濕沙以減輕摩擦

二,將船置於車上,通過軌道運輸

在考古發掘中,人們在道路東面的遺址中發現了明顯的凹槽。這些凹槽被學者解讀為人工鑿痕,目的是使車輪能夠在預定的軌道中運轉,這樣就能夠將一些船隻置於車上,運到地峽的另一端。這也使得第二種說法得到了有力的論證

道路上明顯的凹痕

不過在考古發掘中,道路上卻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牲畜蹄子留下的磨損痕迹,考古學家Verdelis憑此認為在這條道路上,用奴隸拖運遠遠比用牲畜拖運更加常見。

再次借用Walter Werner先生的兩張圖片,這些圖片模擬了笛耳各斯拖運船隻的情形

不過在現代,笛耳各斯的保存狀態十分不容樂觀。科林斯運河在施工時破壞了一部分道路,有一部分路面已被運河的水流侵蝕得十分嚴重,學者Walter Werner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便已注意到部分暴露在地表的笛耳各斯路面已被毀壞。現在希臘民間也有不少人為保護這條古道而振臂高呼,但願這些遺迹還能繼續保留下去。

Walter Werner先生鏡頭下的部分路面,這些路段位於運河邊,已被嚴重侵蝕

另一處被侵蝕的路段,與上面那幅圖一樣,也在道路的西端

我們前面不是曾經提到過佩里安德曾經有過修運河的打算嗎?但是他還是因為工程量而作罷。然而接下來有一位中二病患者,他試圖完成前輩未完成的事業。此人便是——羅馬皇帝尼祿。

尼祿表示:我貴為第一公民,就是跟你們這群人不一樣

尼祿調動了六千名猶太奴隸,還親自奔赴施工現場,挖下了運河工程的第一鍬土,宣布工程的開始。奴隸們在地峽的兩端分別開工,沒日沒夜地勞作。但是工程開始還沒多久,尼祿就在眾叛親離的境地中自殺身亡了。他死後,這項瘋狂的工程被叫停。

尼祿瘋狂的運河計劃

不知道尼祿的魂靈是否會得知科林斯運河完工的消息,倘若他真的知道了,不知道會有怎樣的感想呢?

好了,本期文章就到這裡,感謝各位捧場。這次更新距離上次更新的時間有些長了,在這裡向各位道個歉,我們下期文章見。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相關條目

[2]Werner, Walter "Diolkos. The largest ship trackway in ancient times"

[3]Dr. M.Lewis "Railways in the Greek and Roman world"

推薦閱讀:

TAG:古希臘 | 歐洲歷史 | 航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