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018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所能獲得的最大幸運,唯有自身的個性——叔本華。

在《人生的智慧》中,先哲叔本華把決定人生命運的根本差異分為三類:人的自身,人所擁有的身外之物和人對他人顯示出來的形象。只有最為廣泛的人的個性才是決定性的。

有一句話當我看到時,我曾經有光降臨到我的頭上的感覺,叔本華說,對人的幸福來說,人的自身要比他所擁有的財產或者他人嚴眼中的表象更具有意義。

我們應該更加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個性,個性在叔本華的定義中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以及潛能。

2018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的第一條建議是你應該更加關注自身的個性的發展。

所以一個人之所以愉悅和幸福的原因是他自己是一個愉悅幸福的人,這句話是我模仿叔本華先哲改造的,的確,如果你不想愉悅幸福,你的確可以有很多方式做的到,但是能夠感受到愉悅,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是神性的賞賜,因為這種愉悅人自身無需通過任何外在的物質財富或者別人的評價,僅僅通過人內心的感悟和修行就可以獲得,這不是神性賜予我們的禮物還能是什麼?

但是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確保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寄居在我們的軀殼,只有身體健康才能讓我們有追求自身個性享受幸福的基礎,叔本華說:從健康的身體中才能開出心情愉悅的花朵,一旦健康不再,所有的外在好處,無論是什麼好處,便都失去了意義。

我自己是經常保持運動的,並也從這種運動受益頗多。

2018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的第二條建議是你應該拿出時間來保持你的身體的健康。

當然,之擁有健康的身體並不能必然帶來幸福和愉悅,他是幸福和愉悅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作為人神性在上次給我們理性思考和感受愉悅的能力之後,副產品就是我們容易多愁善感,或者說會感到鬱悶,活著抑鬱。

一般來說智商越高的人,越是有才華的人,越容易感到抑鬱。畢竟無論是我們寄居的身體還是外在的財富和別人的評價,都不受我們的完全控制,常常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所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我就經常想起我在人民大學讀書的時候,聽到金正昆教授給我們講課的時候說的一句話,他說我們人生在世,要時刻記住四個字:常想一二。

為什麼?因為十有八九的事兒是不如意的,但是我們有無法控制,我們只能接受哪些無法改變的,但是他們會給我們帶來煩惱和抑鬱,長此以往,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都會受到影響。

解決問題的鑰匙在於要多想想剩下的一兩件如你意的事情,多想想愉悅的事情。

2018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的第三條建議是常想一二。

叔本華說,稍微有點生活經驗的人都會知道,無聊和痛苦是人類最大的敵人。在真實的人生旅程中,其實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事情,在本質上我們都是無聊的,人生幾乎就是在或者處於無聊的狀態,或者處於痛苦的狀態,或者處於即痛苦又無聊的狀態中度過。

解除痛苦的建議,前面我已經給了兩條,所以我們專門來談談無聊。

在無聊的時候做什麼,即決定了我們感受到愉悅和幸福的程度,也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質量。

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有太多的人為我們提供了消除無聊打發時間的服務,我們也為此樂此不疲,但是這些產品和服務往往無法解決無聊的根本來源問題,因為按照叔本華的觀點,內在的空虛才是刺激我們永遠不停的向外部尋求刺激的根本原因。

但是解決內心的空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因為我們並不想先賢們擁有強大的意志力和智力在哲學或者科學上願意和能夠肩負人類的使命和上帝的旨意。

但是這並不是說普通人 不能做點什麼。在我看來,我們最應該培養的就是獨處的能力,在獨處中我們可以與神明對話,也可以與古人先賢聊天,更重要的是我們讓思想離開我們的軀殼,坐在我們的對面,讓它和我們自己對話,這樣的獨處能夠帶來幸福和愉悅,我相信這是人的基本能力,神性賜予我們的能力,我們不應該浪費。

所以,2018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的第四條建議是學會獨處。

隨著年齡的增加,對生活經驗略加思考,我們應該越來越意識到先賢胡適的一句話越來越重要,他說: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無論在生活/工作/愛情/學習/思考,甚至自己對自己,人類也非常喜歡黨同伐異,也非常喜歡朋黨,因為分別心是我們天生的本能,看到和聽到一切東西,無論是人/想法/草木蟲魚/社會萬象,我們的本能就是要去評判,更本能的是負面性的評判,這種傾向可能來自於我們的祖先識別危險信號養成的遺傳基因。

佛家講要消除分別心,但是實際上是很難的。有了分別心,人總是習慣性會要去爭,爭論,爭權,爭利。

這都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在爭得的過程中,在我以為,容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胡適先生說容忍比自由還重要,是因為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而在生活工作愛情學習思考中,只有容忍才能維持規則,才能建立有規則的自由,才能守住我們的內心不至於受到外在的任意踐踏。

胡適說「我們若想別人容忍諒解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們應該戒約自己決不可』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如果你人任何時刻都保持「我的信念不會錯」的心理狀態,我想你不會感受到幸福和愉悅。

所以,2018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的第五條建議是要學會容忍,既要容忍別人,更要容忍自己。

有時候我們做事情往往都會帶著功利的目的,所以在與別人相處交往的過程中,也多以功利性的視角推論和判斷。

功利性給我們帶來學習和成長,帶來財富和名望,這都是很好的東西,但是我們也要同時認識到,在功利性的勢力範圍之外,非功利性的世界更廣闊,更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和愉悅。

比如無用。

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所謂無用之用往往是看起來一件事情或者物品發揮了用途。樹木長在那裡幾千年,樹木自己是沒想到會有蓋房子做傢具的用途的。

所以我們應該多做一點無用的事兒,因為實際上大部分的事情是並不能直接和立即帶來益處的,而且由於我們的認知能力和外部的環境,我們也很難具有足夠的能力分辨出來一件事情到底是不是有用的。

即使真的無用,即使從功利性的角度,如果在做這些無用的事情的時候,我們能夠獲得自身個性的成長,也是一件優雅的良事不是?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我們直接奔著目的去,往往會離目的很遠,大道曲行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無用之用的價值也恰在於此吧。

所以,2018年成為更好的自己,我的第六條建議是要堅持一兩件無用之事。

在2017年即將結束之際,謹以此文寫給自己,也寫給與我一樣,在2018年追求幸福和愉悅的人們。


推薦閱讀:

盡人事
個人經驗說說現代心學的自我修習之道
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也——霍去病
52.終極目標和人生意義原來不是一回事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心學解讀

TAG:人生規劃 | 人生態度 | 人生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