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情皆孽,無人不冤——淺談《進擊的巨人》故事風格和敘事技巧(01:序/主題)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用魯迅先生《〈吶喊〉自序》中的這一段作為分析一部漫畫的開場,乍看起來似乎有些過分,然而《進擊的巨人》當得起。

而我也不是第一個聯想到的,分析吧中的《【讀後感】到90話為止的讀後感——美麗而殘酷的輪迴》這篇文章給我很大啟發,也是這篇文章率先將魯迅先生的「鐵屋子」和巨人的故事連接了起來。

除了「鐵屋子」,描述已經進行到近百回的巨人,我也很喜歡用標題上常常用來形容《天龍八部》的這八個字:

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是故,比起單純消遣時間的娛樂產品,評價《進擊的巨人》漫畫更適合的,是文學作品——準確說來是文學作品中小說、戲劇這類敘事藝術的標準。

能用敘事藝術標準評價的漫畫,巨人不是第一部;但絕對是最新,現階段最知名的一部。

為什麼巨人的故事給人這種印象?作者諌山創又是如何做到的?

這兩個問題就是接下來長文連載的主題了。


注意事項

  • 我並不專業,只是在業餘喜歡看看小說影視,略微了解一點編劇的理論知識,分析之中若有錯漏,歡迎在評論中指出;
  • 因為是根據漫畫分析,對動畫黨肯定有劇透,還請讀者自行選擇;
  • 我追巨人的過程也是一個和同好交流的過程,文章內容雖主要為原創,但也受到了知乎、虎撲、分析吧和好友的影響,在此對各位表示由衷的感謝;
  • 若有希望探討的內容,歡迎評論。

一、主題之辨:自由、真相,和「罪」

行進至目前(99話,不出意外100話也應該會如此),很多讀者將巨人的主題局限在了「如何面對民族爭端」「同態復仇是否合理」上。

首先,讀者會關注這些議題並沒有錯。

現在的主角是「艾倫·耶格爾」——一個以原來的艾倫·耶格爾為肉身容器,有著艾倫、格里沙(部分)、梟(部分),甚至更多人思想和記憶的混合體。

他不再是十五歲的少年,即將二十歲。二十歲,按日本法律已經成年,是一個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的成年人;也是一個余命不久,即將死去的人。

對於現在的艾倫,因為自己、父親和梟記憶的影響,所執著窄一點,是牆內人的自由;而寬泛一點,則是「尤彌爾的子民」這一民族的自由。

因為有格里沙和梟的記憶,個人傾向是後面的說法:

「尤彌爾的子民」這一民族的自由。

比起當初因為被牆困住不能看海就對世界憤怒,艾倫「成長」了,終於能把「自己不自由而反抗」擴大到了「民族不自由而反抗」。

作為巨人整體這個故事的主角有此變化,一直追著看的讀者會聚焦到「民族爭端」順理成章。又因為「尤彌爾的子民」和主要敵對方馬萊的千年冤讎,一部分看得更多想得更遠的讀者會聯想到「同態復仇」也合情合理……

然後就掉進了作者畫好的圈套里。


仔細分析,艾倫這個角色本質並未改變。他是經歷了很多,接受了很多,背負了很多,但核心並未改變——對世界「不自由」的憤怒和復仇。

艾倫這一角色的起點場景

他的自由觀是簡單粗暴的。15歲階段還是那種任性的自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凡有人阻擋,那就反抗——在84話《白夜》89話《會議》中都有表現。

成年後艾倫應該有所收斂,但自由觀大體還是沒有改變:

誰限制了我的選擇,誰就帶給我不自由,我就要為自由而反抗。

把「我」替換成「牆內人」「艾爾迪亞復權派」「尤彌爾的子民」,就正好符合最近三任進擊巨人宿主的主要訴求。

那麼,就不先看艾倫,看看他父親格里沙·耶格爾追求自由導致了什麼吧:

格里沙少年對自由(看飛艇的自由)急切的追求,在馬萊這個社會體制條件和馬萊人對艾爾迪亞人的仇視下,導致了妹妹菲的死亡;

他在復權派對自由(艾爾迪亞人不被圈養壓迫的自由)急切的追求,在馬萊高壓統治下和對兒子的灌輸教育下,導致了第一任妻子、復權派同志們變成巨人,生不如死;

他接受梟的委託和巨人之力,為「尤彌爾的子民」生活的自由而戰,結果的確奪得了始祖巨人之力,最終卻是讓自己的兒子只能再活十三年並承接自己第一任妻子活吃了第二任妻子的記憶。如果不出意外,應該還有自己小兒子運用巨人之力讓自己第一任妻子被巨人們分而食之的記憶……

這些,都是「自由」的代價。

格里沙曾經說過,如果知道自由的代價是這些,他就不會去追求。

雖然作品裡再三以艾倫的視角出現「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我們出生在這個世界,所以我們是自由的」這類現代普世意義上「人生而自由」的概念,但同時也在用鮮血淋漓的現實和歷史告訴讀者,自由是有代價的,是昂貴的,是會犧牲他人的自由尊嚴甚至生命的。

這裡其實就暗含著一個問題:

自由究竟是什麼,拋棄一切去追求,甚至為此不惜成為瘋狂的殺人鬼,所追求到的,是「自由」嗎?


另一個關鍵詞,是「真相」。

或者單獨在這部作品裡,是「歷史」。

牆內的女王希斯托利亞Historia的名字,是歷史;支撐埃爾文團長多年煎熬軍旅生涯的,是尋求歷史的真相;調查兵團在之前的戰略目標,也非討伐巨人而是了解巨人,調查到巨人形成的真相,也即歷史。

梟說歷史真相是什麼樣子沒人知道,他錯了。

雖然到目前為止漫畫已經給出了各個派別不同版本的歷史,不乏互相矛盾之處,也不諱言其中有弄虛作假,但隨著信息線索增加,來源不同的史料互相印證,去偽存真之後,我們還是能夠得到巨人世界歷史的大致脈絡。只要有埃爾文和他父親那樣對史料遣詞用字敏感同時敢於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人,努力下來總能愈加逼近真相。

而且,這個故事裡還的的確確存在著答案——就在艾倫的腦子裡。

而真相是一把鑰匙,一把解開巨人「自由」和「罪」之間謎團的鑰匙。

只有通過真相,我們才能看到,「自由」是如何變成了人身上的「罪」:

人想要有活著的自由,有錯嗎?沒錯。但也因為如此,康尼父親變成的巨人被薩莎用箭戳瞎眼睛,之後被調查兵團砍後頸而以非人之姿死去。

人想要有虛弱時獲得溫暖的自由,想要有改善自己生活和命運的自由,有錯嗎?沒錯。但也因為如此,女神的母親被女神的父親下令割喉而死;萊納失去了所有同伴,生不如死想要自戕。

人想要有去愛和被愛的自由,有錯嗎?沒錯。但也因此,尤彌爾為希斯托利亞下手殺了同樣被行刑的同族,最終也死在別人之口。

只有知道真相,才能真切明白,自由是如何導向了罪孽,還不僅僅是「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的程度,而是那些真切的願望導向了他人或者自己的地獄。


比起其他歌頌勇氣和愛和自由和和平的作品,巨人以其劇情將這些美好字眼背後的代價悉數攤開,這就是真相的力量。

知道了真相之後,知道你想要的自由會帶來深重的罪孽之後,還會去追求嗎?

很多文藝作品的標準答案是:當然了!這才能稱得上是人!

然而在巨人,我不敢斷言。儘管前方可能有希望,但艾倫意念中的「自由」在那個生產水平下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無法存在的。

畢竟在故事裡,配著「這世界是如此美麗,又是如此殘酷」的,可是螳螂活吃蝴蝶的畫面。

但其實自由是什麼,在作品中早已提及過了,還是不止一次,多種方式,被不同的人提及過了。

那就是「無悔的選擇」。

本著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有權利,有義務。

這恰恰是政治哲學中,「自由」的真正定義。


下一篇將大略解析幾個巨人前後照應的場景,解析一下所謂「輪迴感」究竟源自何方。


推薦閱讀:

TAG:進擊的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