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類語言數學化,能否利用定律證明,來把價值觀統一或歸結為僅有的幾種?能否終結不必要爭論?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主要表達方式。人們藉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
語言是人們思考的工具和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會對政治、經濟和社會、科技乃至文化本身產生影響。數學化人類語言,即承認幾個公理,利用嚴格的邏輯推理,來統一意識形態,或者簡化為幾個意識形態(類比歐幾里德空間和黎曼空間是公理前提條件不同)意識形態,屬哲學範疇,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信息(教育、宣傳)、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這個關於人類社會學的數學化猜想是不是悖於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人類語言數學化是個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問題,據我所知有些邏輯學家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主要在於人類日常使用的語言太沒有邏輯了,各種exception。
謝謝邀請。
不可能。因為一切語言的存在就是為了形成二元對立。對立本身就是矛盾。要想徹底消除矛盾,達到統一,必然要消滅語言,包括數學邏輯形式的語言和定律等等。爭論的終結不能依靠意識形態,而是依靠自我精神的升華和超越。-----------
2016.06.06補充:為了表明一些事情,就得用二元對立,不對立,人們往往會不清楚,而對立就是矛盾——語言的副作用。但是不得已要用一下了:要想消除爭論,必須深達實相,遠離戲論。
實相無相,不可思議。
不可思,就是不可能以思維邏輯到達。不可議,就是不可能以語言論辯到達。實相是有這兩種特性的。另外,遠離戲論:
【戲論 】
(術語)非理之言論。無義之言論。又不問理非理,總斥一切之言論。與俗所謂滑稽,冗談等同。大日經疏十九曰:『戲論者,如世戲人以散亂心動作種種身口,但悅前人而無實義。今妄見者所作者亦同於此,故名戲論也。』大乘玄論二曰:『戲論是借譬之名。(中略)於道無所克獲,如小兒戲論為耳。』嘉祥法華義疏二曰:『無記心中往複言論名為戲論。中論云:戲論有二種:一者愛論,二者見論。』最勝王經一曰:『實際之性,無有戲論,惟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法華經信解品曰:『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總而言之,戲論有這麼一個特色,說了不算數。
例如科學家的科學結論,這是不算數的,因為他們都不會承認自己的結論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都是說自己是個假說,假說是什麼?像小孩子說話一樣,一會一個樣,變化無常,說了不算數的。假說就是戲論。哲學也是如此,是戲論。哲學家今天可能想到說這麼認為是對的,所以就這麼說,明天認為是錯的,就又改口了,所以這統統叫做戲論。
凡夫的言論是不可能作為統一意識形態的,因為很簡單——他所思是妄想,所言是戲論。
遠離戲論者是存在的,但是並不多,這需要他自己的修為超越到一定的境界。所以,沒有達到者,所言就是戲論。只有聖人才可以達到,這個聖人不是世間聖人,世間聖人是達不到的,這在佛教來說,是證到阿羅漢的境界。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宣化上人講): 這是第二十八章,佛知道我們人這個「意」,就好像一匹馬似的,難調難伏。還有這個「色」,無論男色、女色都應該離它遠一點。你不離它遠一點,就會有禍生。可是我們眾生從無量劫以來,就是恣情縱慾,在六道輪迴里打轉轉,不能證得阿羅漢果,就因為常常和無明、愛見,還有慢在一起。因為這樣子,我們人就不可以信自己的意念,你不可不小心、不謹慎。你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和色會,不要信自己的意。「佛言」:佛說了,「慎勿信汝意」:你不要聽你自己意念的話,你不要信你自己所想的東西,所以說你要特別謹慎一點,特別小心一點,不要信你的意念和你那個意思。「汝意不可信」:你那個心意是靠不住的,不可以相信的。「慎勿與色會」:你切記謹慎一點,不要著到一切色相上。「色會即禍生」:你若是和色相合而為一,就會有禍患生出來。「得阿羅漢已」,你若得到阿羅漢了,證果了,斷這見思煩惱了,「乃可信汝意」:你那時候,才可以稍微信你自己的意念一點,還不可以多信。〗
下面再來說爭論的問題。如果題主認為,爭論是因為標準不統一,然後希望用統一了意識形態的方法來達到制止爭論的目的是根本做不到的。因為爭論並不是因為標準的問題。爭論是爭高低、勝負、對錯、輸贏——這本身是有人的妄想、貪心、傲慢、邪見等等在其中的。
統一意識形態能消除人的妄想嗎?能消除人的貪心嗎?能消除傲慢嗎?能消除邪見嗎?——那個所謂的」統一的意識形態」本身是不是邪見還尚未可知!要達到無諍(諍就是爭論),需要證」無諍三昧」,這種禪定可以對治這種爭鬥心的。用世間法不可能達到無諍。政治家的說辭,我看就算了吧——名利客,休要再提!首先,本身無論數學和音樂本身就已經是人類的語言。其次,「不必要」的爭論要看誰在「爭」。不必要的爭論本來就不可能存在,既然存在了,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嘴閑找話說,一個是潛意識的語言暴力想通過語言形式去控制別人,這些都跟「語言本身」無關,無法通過對語言的數學化而解決,而真正解決爭論的辦法是1984那樣直接閹割消滅語言或道德經那樣直接愚民不爭,任何想通過數學化解決爭論的想法最終將越搞越複雜適得其反。
我假定你的設想,現在人的語言數字化。數字與語言字元的區別在於邏輯性,數字幾乎是純邏輯性的,理性的。而字元是人們在實踐中對客觀事物的主體感知,他只符合人的主觀認識。但你說字元變成了數字,問題來了。數字本身是邏輯的,但人的認識卻不全是,數字缺少字元的模糊性,和應變性,對於錯誤的認識將無限放大而本身卻無法得知或說人的認識不能完全以正確的方式檢驗數字,這樣不能解決全部問題。簡單說數字只符合絕對已知和猜想,作為語言人的認識無法駕馭,只有麻煩,而不會統一,就算會,也是錯誤的統一。
哥德爾早就粉碎了這種一勞永逸的天真想法。
舉個通俗的栗子:
E=mc2不適用於奇點。少年。。。你的思想很危險。。。知道老大哥為啥要搞新話么
僅有的幾種,這個「僅有」的意義恐怕不大。考慮價值觀的構成是在一個多維的向量空間,所謂的「主流價值觀」是空間中某一向量,可以想像的是,由於維度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即便是所謂擁有「同一價值觀」的人,也一定存在某種偏差。有趣的是, 對於相同價值觀的偏離程度,對不同的價值觀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原教旨宗教的分布就非常集中,而條約比較寬鬆的價值觀就會有彌散分布。
但即便發現某些宗教或思想在某些方面具有等同映射性,對於「名」的討論就會把他們徹底分開。你不能夠簡單的把耶穌等價為安拉就宣稱兩個宗教其實是同樣的。所謂「不必要」的爭論在某些人開來是沒必要的,在另一些人看來則是非常必要的,這其實就是維度的不同。對於一粒糧食,我們吃飯的時候可能是可有可無的,對於一隻螞蟻就是天大的事情。反過來,我們成天關心的股市指數、娛樂新聞,對於螞蟻來說都是無意義的噪音。注意,不能因為我們是人類而武斷判斷螞蟻和人的優越性,畢竟相比於人類,螞蟻可是一個生存時間更加久遠的物種。
所以說,即使能規約,意義並不大。考慮到維度的多樣性和分布的多樣性,我感覺規約完之後的也只是人類精神模型的粗輪廓,大概就是比如:
每天在思想中以一定的頻度想起關鍵詞,同時一段時間內做出相關的神經活動衝動。
保持同具有相同關鍵詞敏感性的人群接觸,同時交流和關鍵詞相關的內容並積極反饋。努力追求關鍵詞的影響範圍並致力於其傳播。同關鍵詞不同的人群劃分範圍,進行同化或鬥爭。這有意義嗎?推薦閱讀:
※假設一個物體以無限大的速度運動(比光速快,快到看不見),那麼這時如何證明該物體的存在?
※活到現在,你覺得腦洞最大的是什麼東西?
※殷人東渡美洲論是否屬實?
※你估計秦始皇陵中有可能最驚人的秘密是什麼?
※把現代人集中到一個資源豐富的荒原,從零開始,多久可以重建現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