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與晚清下南洋的華人在認同上存在怎麼樣的差異?

峇峇娘惹在明代即定居南洋,而南洋華人的主體來自晚清時期的移民,兩者在認同上是否存在差異?

願聞其詳


所謂峇峇娘惹是混血族群純粹是誤傳。大部分的峇峇娘惹都沒有混血。 只有一些經濟上比較沒能力的男性才會選擇與土著女性結婚。由於民國以前,南洋華人的人數不多, 很多峇峇都會回到中國大陸娶新娘。峇峇娘惹與普通華人的唯一差別是他們到南洋的時期比較早 (1900年以前)。

李光耀本身就是峇峇。他的曾祖父李沐文於1864年來到新加坡。曾祖母是新加坡出生的客家人蕭喚娘。 祖父是李雲龍, 祖母是中爪哇三寶壟華人邱念娘。 李光耀的父親是李進坤, 母親是蔡壬娘, 跟混血沒半點關係。貼一張李光耀一家的全家福, 仔細看看他父母親的衣著模樣,跟同時期的民國人沒什麼分別。

峇峇娘惹的族群認同主要是為了區別自己和民國時期到來的華人(新客)。 民國時期, 華人大量湧入新加坡, 正式取代馬來人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 由於人數眾多, 新客們無需融入馬來人, 能夠成立自己的學校, 語言上大量使用來自家鄉的方言。大部分新客是目不識丁和貧窮的苦力, 沒有峇峇娘惹們上百年的財富累積。 所以峇峇娘惹對新客有一種優越感, 就像北京上海土著對外地人的那種優越感。

所謂天底下沒有新鮮事, 近年來由於大量中國新移民的湧入, 本地華人往往把自己標籤為本土華人 (true blue), 稱新移民為PRC (中國的英文簡稱)。 這就跟當初峇峇娘惹稱新移民為新客的心理一模一樣。


轉自維基百科

峇峇娘惹(馬來語:Baba Nyonya),或稱娘惹,是指17、18世紀初期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清代移民和當地原住民通婚產生的混血後裔。這些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1960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

這些峇峇人,主要是在清代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州地區,小部分是廣府和客家籍,很多都與馬來人混血。某些峇峇文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例如他們的傳統婚禮是以中國傳統儀式為主,服飾(尤其是女裝)或許是從漢服演變而來的可巴雅。峇峇人講的語言稱為峇峇話,並非單純的福建話,在使用漢語語法的同時,依地區不同,參雜使用馬來語與泰語詞彙的比例也隨之不同。

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成語叫作「三代成峇」,根據這句話的定義,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但這句話沒有藐視的成份,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的緣故,其文化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為「峇峇」的早期華人移民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為「Peranakan」——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清末以來從中國來的移民。

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不太一樣。雖然現在的馬來西亞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專用自稱。

在今天的馬來西亞,由於政策的因素,一位馬來西亞華人男子如取一位馬來女子為妻,他自己也要皈依伊斯蘭教,取穆斯林名字(其實可以保留原名,但多數人都被官員誤導而放棄原名),他們的子女也不是峇峇娘惹,而是馬來人。峇峇娘惹可謂當世產生的特殊族群。

由於海上絲路和後來鄭和下西洋的關係,位於華南尤其是閩南一帶的人經常通過南海航行通過馬六甲海峽,不少口操閩南語的人因此來到了馬來半島,而當地原住民見到華南來的閩南人時總是聽到男性被稱呼為"阿爸(a ba)",女性卻被稱呼為"阿娘(a nya)",久而久之原住民便把這些人的男性稱做"峇峇(ba ba)",而女性便稱之為"娘惹(nyonya)"。

由於英國殖民統治馬來西亞,故當年大多數土生華人接受英語教育,懂得三種語言能夠同時接觸中國人,馬來人和英國人,也因為他們懂得三種語言的緣故,在英政府統治期間有大部分土生華人從事國家行政和公務員職位。由於長期和英國人交往,有很多土生華人皈依基督教。漸漸地土生華人也就成為了海峽殖民地(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有影響力的一個團體,並也被稱為「Kings Chinese 」(國王的華人)同時也效忠英女王。[1] 由於土生華人「土生土長」的身份又受到英政府的重用,生活基本上已經屬於富裕,故把後期到來的華人和華工區分為新客。

一般具有較強烈中華意識的人士經常批評峇峇娘惹「數典忘祖」,然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的創始人陳禎祿本身是誕生於馬六甲的土生峇峇華人,但他也曾經有如下想法:

「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

「失掉自己文化薰陶的華人,絕對不會變得更文明。一個人的母語,就像一個人的影子,不能夠和他本身分離。」

陳禎祿逝世後,他的墓碑上刻著「民國四十九/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當時距離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遷台已經十年之久,加上馬來西亞已於1957年獨立,馬來西亞華人普遍上為了避免其他種族質疑效忠程度已採用西元紀年。陳氏家族採用民國紀年為正朔,也證實峇峇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具有中華意識。

馬六甲三保山墓地達二十五公頃,有一萬兩千個墳墓,許多墓碑就是清、民國三代遺存的。其中一塊墓碑可能以明朝為正朔刻了「皇明顯考維弘黃公妣壽姐謝氏墓。壬戌年仲冬穀旦、孝男黃子、辰同立」,這一墓碑受不少學者在馬六甲研究上引用。對於中國籍先祖留下來的禮儀,馬六甲峇峇娘惹社群雖不懂涵義卻保留下來,讓三保山成為中華風格濃厚的地方。


前面已經有人引用了維基百科的介紹,我也不重複了。補充一下,有不同的認同吧。土生華人(峇峇娘惹)比晚清華人移民早到,而且很多都是明中期以後的閩粵移民。晚清華人移民,一般叫「新客」。說句題外話,我家裡有親戚就屬於這一類,他們是民國時期移民到新馬泰的。

語言的話,土生華人根據地區來分有講閩南語(峇峇福建話)的,也有講一種混合著閩南語的馬來語,峇峇講的閩南語僅分布在北馬的檳城,口音偏漳州,但是摻雜了很多馬來語辭彙,而講馬來語的則分布在新馬印尼多處,注意他們講的馬來語有著閩南語的底層(峇峇馬來語),有不少人稱代詞來自閩南語,如 我gua,汝lu,爹tia 等。還有建築等也有不少閩南語辭彙,如廳tia,toh banjang(長桌宴,桌toh)。而新客講的則是他們從各自原籍地帶來的方言,得看他們的籍貫了,比如我新馬地區的親戚講的是潮州話。

風俗的話,土生華人算是華人和馬來土著二者文化交融吧,女性地位要比新客的高,在家裡年長的女性地位最高,這算是受馬來人影響了,服飾的話女性服飾是偏馬來的。而新客則不同。

PS:我知之甚少,以後再補充吧!希望各位賞臉!


推薦閱讀:

新加坡姓Chin-Fook的是華人嗎?如果是它對應的漢語姓氏是什麼?是哪個方言?
新加坡公民破產即所謂打入『窮籍』之後會受到什麼限制?如何獲得解除令?
如何看待香港貨櫃碼頭現 9 輛用途可疑的新加坡裝甲車?

TAG:華人 | 新加坡 | 世界歷史 | 東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