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新手入門指南》後續的一點補充
前兩天收到了知乎Live的官方回復,說我的第一次Live反響非常好。但說實話,我對這次Live並不滿意:在準備階段,由於貪大求全,預設了過多的知識點,而在實際講解時又由於咳嗽影響,不得不語音和文字交替輸入,影響了講解速度,以至於匆忙之下只顧及了知識點的灌輸,而忽略了彼此之間的邏輯聯繫。而在我看來,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聯是遠比知識點本身更重要的環節,所以在這裡有必要補充一下。
這次Live的基本邏輯是:
1、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以姚明和郭敬明的身高為例,其實我本來想用下面這張圖的),有的差異——比如身高——一目了然,而有的差異——比如身體在運動後的恢復能力,訓練後的進步速度——則不那麼顯而易見。在開始健身前,和健身過程中,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個基本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健身。
3、基於以上兩點,提出了適合健身新人評估自己身體狀態的幾個手段,這些手段要具備無需他人幫助,無需特殊儀器,無需專業知識的特點。而評估的結果必須以客觀數據顯示,因客觀數據是測量而得,不受主觀意識的干擾(這一點Live中忘了講)。
評估指標:
體形類指標——身體各部位的圍度和皮脂厚度
體能類指標——安靜心率和心功指數
4、學習健身知識的基本思路:起步階段不求全面系統掌握,但求有用於我,「需要什麼,就學什麼」其餘的知識可以放到後面慢慢掌握。此外,建議學習競技體育訓練而不是大眾健身的知識,因為前者經過了競技場上的檢驗,而後者受到商業利益的干擾。
(對以體形為目標的健身者來說也是如此,因為不同類型的訓練決定了不同類型的身材,例如藝術體操運動員和鉛球運動員)
5、健身起步階段要提高肺活量、心輸出量、肌糖原儲量和關節活動範圍,優先發展耐力、力量和柔韌三要素中的薄弱環節。每次訓練都要記錄身體對訓練的反應,從中進一步了解自己身體的特性。
6、應對健身過程中的停滯和倒退(這個加入本次Live不合適,應該放到以後講,故此處略去)。
這是Live中提到的幾個肩關節和膝關節的簡易檢查示意圖:
肩關節
此手段用於檢查岡上肌腱變性或繼發性撞擊。此手段用於檢查肩胛下肌損傷。膝關節
如圖所示,為Q角的測量方法,檢測髕骨活動軌跡外移引發髕骨軟化的風險。如圖所示,LT和LP的比值為Q值,檢測髕股關節面接觸面積過小引發局部壓力過大導致損傷的危險性。髕骨按壓試驗我想就沒有必要再上圖了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