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爸爸去哪兒三》中父母化妝變老的行為?

深夜看到這個場面,不禁非常無奈,孩子最信任的人是父母,而父母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同意節目組這樣的安排,通過化妝變老來欺騙孩子。搞不明白,通過化妝變老了,孩子看到了非常難受,哭了,然後父母通過孩子的悲傷了解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內心滿足了。然後呢!!!不知道除了滿足了父母,讓孩子傷心了,這個活動設置還有什麼意義?!

至於什麼"讓孩子了解到父母總會老去"之類的理由實在接受不能!這些道理孩子長大後慢慢就會懂,慢慢跟孩子講,孩子也會明白,現在利用這樣嚇孩子的方式,難道不擔心孩子有心理陰影嗎?父母心中到底怎麼想的?

求大神解答心中疑惑


湖南衛視最擅長的就是設局搞出很多匪夷所思的節目效果與道德綁架而全然不顧孩子的尊嚴與感受


不是大神,強行答題。

跟題主一個想法。

剛看完,覺得一點好處沒有,只是為了加強節目效果而嚇到孩子的作秀,父母生老病死這些道理是要靠一步步積累生活成長經驗才會真正懂得的,五六歲的孩子再怎麼灌輸他也是似懂非懂沒有多大效果,這是一個自然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認為這種人為強行的體會是沒多少好處的。


節目組怎麼安排,父母們就怎麼做了,這樣做也抓住了父母們的心理,想知道自己老了,小孩是不是還愛自己,迎合觀眾,還有利於夫妻之間的交流感情,小孩子心理估計不怎麼顧忌了,總覺得這麼搞下去,小孩都被玩壞了,才幾歲啊,又要感受這個,又要體驗那個,又要有擔當,又要感恩父母,即使很多時候小孩太小無法理解,也要強製做出樣子,要懂,要孝順,要聽話,要表現好……大部分時候只是為了節目效果吧。其實做做遊戲,培養下孩子樂觀積極、勇敢、不怕吃苦、尊重、友誼、善良、合作等各種好的品質,或者提高下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增加點生活常識等等,不是很好嗎?偏偏有點惡俗的拿「孝道」大書特書,拿生老病死說事…還有就是這都多少期了,買菜賣東西搞了多少次了,大俊還是對錢一點概念都沒有,父母不應該私下指導下嗎?還有就是大俊一開始說的對,這不是爸爸去哪兒嗎?為什麼媽媽會來?這節目不是爸爸帶小朋友出去玩嗎,現在都變成什麼樣了???


說真的我覺得爸爸去哪兒真是越來越變味 ,一季不如一季好看 ,第一季是我最喜歡的一季, 我覺得任務也在能接受的範圍內 ,現在第三季的什麼 跪拜父母【你確定一定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孩子對父親的愛?】 玉米換電視【當村民都是傻子嗎這不就是伸手管人家要錢嗎】 軍訓【這麼小的孩子口號連什麼意思都聽不明白,林永健沒拿到星星被罰跑那麼圈這完全就是變態體罰好嗎】 變裝【四五歲的孩子完全是嚇哭的好嗎】真心無語!! 第一季和第三季都有化妝和小朋友交流這個環節,第一季我覺得化妝吧,好歹是個【人】,比如農民老爺爺,女性藝術家,警察啥的,小朋友接觸起來不會有太多陌生感,再看看第三季,牛魔王忍者神龜完全就是驚悚好嗎?!康康為什麼對胡軍扮演的牛魔王反應那麼大甚至打他,我猜完全是嚇得,你想想一頭牛站在你面前說話是什麼感覺。 對了我再吐槽下節目組準備的房子,康康在新疆的漏天房,夏天家的草垛子房這是給人住的嗎,比第二季楊威的水立方還過分,即便是最後一名也不用給住這麼差的吧,我勸節目組見好就收別太嘚瑟了。


原答案在最下面,是很切題的,不想看到女權內容的同學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就可以了。

【10月8日第二次更新】

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這麼不願意讀完別人的東西就來冷嘲熱諷?既然您沒有耐心讀完,那您就別貿然評論行嗎?請大家欣賞:

你一直在爭女權就像孩子一直在爭絕對自由中國女生不能說是半邊天,可以說是一手遮天。至少我們家是這樣。首先你要問自己爭的女權到底是什麼東西,有沒有可能符合不符合社會規律。如果爭得之後會有多大改變。這個社會並不對女權壓制,屠奶奶已經說明,如果你是憎恨現代女性不夠獨立不像您一樣天天工作忙東忙西為另一半分憂,做個經濟獨立的女強人。那您實在沒有必要,因為這是每個人的選擇。表達愛的方式不同。我就喜歡我掙錢我女盆友花,我女盆友就喜歡花我的錢。我一天掙兩百就拿一百給她買裙子。您啊,歇歇吧。

1. 爭女權就像孩子在爭絕對自由。

雖然我自認為理解能力還是中等以上的,但還是不明白這句話想表達的是什麼。你的意思是我在爭絕對自由?我說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道路就是絕對自由?還是說女權就像絕對自由一樣是不可能存在的東西,爭女權就像爭絕對自由一樣是荒謬的?

2. 中國女生一手遮天。

麻煩您再看一下郜艷敏事件,您好意思這樣說嗎?您也知道是在你家是這樣。可惜在你家之外,還有很多家,還有很多女生,沒有「一手遮天」。(話說誰說要一手遮天?)

3. 問自己爭的是什麼東西。

我已經在下面清楚地用黑體字寫上了,請問您是有眼疾?

真正的女權,是希望能夠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給人的束縛,希望每個人可以自由地選擇生活。

4. 有沒有可能。

有可能又怎樣,沒有可能又怎樣?當年為中國的未來而革命的人問過有沒有可能嗎,當年爭取婦女普選權、甚至只是爭取婦女穿褲子的權利的人們問過有沒有可能嗎?我不過是在知乎上回答幾個問題,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又不是要去街上發傳單,又不是跑到你家不允許你女朋友花你的錢,有什麼可能不可能?就算不可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又怎麼了?!

5. 是否符合社會發展規律。

我不知道誰願意承認,實現人和人之間人格平等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

6. 得到了有什麼改變。

我想如果女性得到的尊敬更多一些,那麼胎兒性別鑒別和選擇性墮胎會少一些,能讀書的女孩子會多一些,婦女所受的家庭暴力會少一些(你家肯定沒有對婦女的家庭暴力,但不代表別的家庭沒有)。

7. 這個社會並不對女權壓制。

那請問《婆婆就是媽》這種歌為什麼會在央視的元宵晚會上出現呢?您看到過這首歌的歌詞嗎?

8. 憎恨。

我在這篇回答中有「憎恨」的情緒?我會去「憎恨」你所謂的「不夠獨立不像您一樣天天忙工作忙東忙西為另一半分憂」的女生?還有「天天忙工作忙東忙西為另一半分憂」,您的這些形容真的不是貶義的嗎?

9. 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我已經在更新里說了,我希望每個人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都能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別被性別刻板印象束縛,擅長什麼、喜歡什麼就做什麼,如果女生願意做家庭主婦,當然可以啊,但我希望她的丈夫能尊重她照管家庭的貢獻,而不會嫌她沒有收入、與社會脫節。甚至男生覺得妻子更適合掙錢,自己更適合管家,這也可以啊,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都是在為家庭做貢獻啊。女生拼事業不要稱之為「女強人」(怎麼沒有「男強人」呢,是不是社會規定了男生本來就強,而女生的強就很少見呢?)也不要用「吃軟飯」這種名稱來侮辱以照管家庭為主要任務的男性。

而現實是,我們往往不將做家務、照管家庭、看孩子看作什麼了不起的貢獻。我們往往還是把掙了多少錢作為貢獻的指標。你女朋友喜歡花你的錢,這沒關係啊,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你無法再供應這些錢了(比如你們分手了,或你的經濟來源突然減少了之類的,只是假設),她也能有穩定的生活來源,能保持比較高的生活質量。這是為女生自己考慮,並不是我憎恨誰。現代社會的婚姻有太多不確定性了,君不見失婚的中年女性的生活,她們往往是為丈夫和孩子付出了青春,如果做家庭主婦還可能沒有工作,思維方式也跟不上時代,工作技能也漸漸荒疏。在這個有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女性操持家務的貢獻在離婚分割財產時不被考慮、離婚贍養費規定不完善的社會,一旦離婚她能去做什麼工作。所以我覺得女生,不管有沒有人供應你的生活,都應該好好地經營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的適應力更強一些,內心更有底氣、更有自我認同感、更有自信一些,這樣不好嗎。我看到一些經濟不獨立的女性,就算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把孩子養得聰明伶俐,省了不知道多少家政和保姆的錢,給男人提供了一個溫暖的港灣,可在家裡地位還是比較低。丈夫在外面掙錢,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覺得妻子是白吃白喝,靠自己養。所以我心裡有一些危機感,畢竟那些尊重女性的勞動、支持女性的事業、體諒女性的苦衷的男性,只是一部分而已。

從一開始的怒氣沖沖說到最後也有些無奈了。不知道這次有沒有說清楚了。這個回答真的只能這樣了,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我再廢話也沒用。已經說了太多了,一些人更沒耐心看完了。我誠心誠意寫下一些心裡話,希望不要反而因為太過於誠懇而招來笑話和諷刺。

最後附一篇龍應台的文章,以前看的,印象很深刻。有點長,但提供了很多細節。請見諒。

做女人和做人的平衡

文/龍應台

我很遺憾我是個女的。我很遺憾別人發覺了龍應台是個女性。

在編輯、記者、讀者、作家發現我是個女性之前,我被當作一個正常的「人」看待。

他們很冷靜地讀我的文章,而後寫信來。不同意的人試圖指出我所忽略的地方;厭惡我的人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我;欣賞我的,更是毫不保留地把傾慕的話寫下寄來。

我的反應也是一貫的冷靜:覺得我用的邏輯不周全嗎?好,讓我再演繹一遍證明給你看。資料引用有誤,對不起,我道歉並且更正。惡毒的人身攻擊?我不屑於理會。至於讚美和傾慕,讓我清心思索一下自己究竟值得幾分,這個世界大得很。

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有人發覺這個陽剛的名字後面居然是個女人!消息傳了出去,像野火一樣燒開。

突然之間,我不再是教授,而是女教授;不再是作家,而是女作家;不再是博士,而是女博士,總而言之,被人發現正身之後,我就不再是個「人」,而是個「女人」。

本來稱我「教授」的大學生,突然改口稱「小姐」。本來恨恨想跟我打一場硬筆仗的作家,頹然擲筆長嘆:「唉!對方原來是一介婦女!」本來要罵我「刻薄」、「激烈」的人,現在理所當然地改口罵「妓女」。本來想寫信來表示欣賞的人,突然猶豫起來:會不會被人誤會?最奇妙的,莫過於訪問記者。在我還是個「人」的時候,訪問者所擬的題目往往平淡無奇:你為什麼寫「野火」?批評家必須具備什麼條件?目前教育的最大癥結在哪裡?等等等。變成「女教授」、「女作家」、「女學者」,換句話說,「女人」之後,訪問的內容突然活潑生動起來:你結婚了嗎?先生是哪裡人?在哪裡墜入情網?他在做什麼?他對你文章看法如何?他高不高興太大出名?陪不陪你買菜?你們有幾個毛毛?長了幾顆牙齒?還打算生幾個?用什麼避孕方式?一天換幾次尿布?誰換?你的文學批評干不干擾卧房生活?你如何一面教書、寫文章,一面照顧丈夫?你買什麼牌子的尿布?在被「發現」以前,在我還是個教授、學人、正常「人」的時候,也有人讚美我的文章思考縝密、條理清晰。我覺得沒什麼了不起,一個思考不縝密、條理不清晰的人本來就不該選擇學術的路。頭腦清楚只是所謂「學人」的基本條件罷了,就像鴨子非有一身羽毛不可,不然怎麼能算鴨子!可是,被發覺是個女人之後,連這個基本條件都在一夕之間變成稀奇的東西,惹來許多問題:作為一個女人,你怎麼會寫出理性的文章?你有沒有感性的一面?你究竟為什麼會有那樣清晰的思路?你是不是個女強人?你是不是為了向世界證明女人也能理性思考所以才寫這麼強勁陽剛的文章?你的家庭是怎麼教育你的,你會變成這個樣子?父母兄弟、街坊鄰居看得慣你嗎?你的丈夫能忍受你嗎?

我其實從來也不曾故意隱瞞自己的性別,只因為旅居國外多年,此地幾乎沒有人認識我,而「龍應台」三個字又十分的男性化。小時候,為了名字,還發展出一點恨父情結,怨他沒給我取一個比較秀氣的名字,譬如龍咪咪、龍美麗或龍可愛之類。但是父親後來解釋,他當初只有兩個方案,一個是龍應台,另一個就叫「龍三條」,因為我排行第三。兩相比較之下,我反而心生感謝,還好沒叫「三條」。那麼,別人是怎麼發覺龍應台是女的呢?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中午,電話鈴響——

「請問龍教授在不在?」一個很雄壯的男人聲音。

「我就是,您哪一位?」

「嗄嗄!」對方突然斷了聲音,我的耳朵陷在電話線的真空里。等了半晌,正想掛斷,他又說話了,結結巴巴的:「你你你,你是個——」

我很同情他的受驚,趕忙把聲音放得更輕柔一點:「對不起,是啊!很抱歉哪!」

他長長地噓了口氣,又沉吟了半天,猶疑地說:「我是大文人出版社的負責人——怎麼電話里傳來香味?」

我趕忙解釋:「廚房裡正在煎豬腦……」

「哦……是這樣的,龍——龍小姐,我打電話來是想徵求您的同意將您一篇大作編入我們今年的最佳散文選,不過,現在既然知道您是,是個女的,我就想把那篇大作收在敝社下個月要出版的『我見猶憐——女作家心心相印散文集』,不知您是否同意?」

「讓我考慮一下好嗎?」

「好,那我就不打擾了。抱歉妨礙了您煎豬腦——」

「啊!沒關係!」我打斷他,「是我先生在煎豬腦,我剛剛在修理馬桶……」

「嗄———」他又半天沒聲音,最後才找出話來:「再見,龍小姐。」

第二天,龍應台是個女的消息就上了花邊新聞,也開始了我這今人同情的遭遇。

《龍應台評小說》出版了,記者來電話,是個嬌滴滴的女聲:「龍小姐,這本書非常的知性,可是才一個月就印了四版,能不能說說您對這本書的期許?」

「這書只是一個粗磚,我拋出去希望引出文學批評的風氣來,使嚴格公平的批評——」

「您覺得一個女人寫這樣的東西合適嗎?」

「呃———」

「我的意思是說,」她緊接下去,「這樣硬的東西平常都由男性來寫,您寫來覺不覺得奇怪?有沒有壓力?」

「呃——壓力很大,因為有些作家不能忍受負面的批評——」

「對,您先生能不能忍受您的作品風格?」

「呃——我不知道我的先生和我的作品有什麼關聯——容忍與開放是一個評者必備的態度,他不能以一己的道德意識加諸作品,他不能感情用事——」

「對對對,我很同意,你們夫妻感情如何?」

「感情用事就不能直言針砭,我們需要的是說實話的勇氣———」

「您覺得異國婚姻需要特別的勇氣嗎?」

就是這樣!被發覺是「女的」之後,與人的溝通變得比較困難一點。常常這麼陰差陽錯的,牛頭馬嘴對不上。但這還算小事,比較令我傷心的倒是,被發覺是個女人之後,我不再能沾沾得意以為自己的文章好。有一天,一位作家(你瞧,我說「作家」,當然指男的,不必加個「男」字)陰惻惻地對我說:「你現在名氣大噪,知道為什麼嗎?」我理直氣壯地回答:「當然因為我文章好——我思考縝密、條理清晰、頭腦清——」「得了!」他打斷我,陰惻惻地從鼻子里哼了一聲,說:「得了!文章好!哼。只因為你是女的!女的!」我頓時覺得心靈受傷,很難過,掙扎著反問他:「拿出證據來!」他斜眼睨著我,從頭看到腳,陰惻惻地一笑:「怎麼,你不是女的?」低下頭來看看自己,六個月大的肚圍,已經看不到腳指頭了。我嘆口氣:「是的!我是個女的!」我很遺憾。

…………………………………………………………………………………………………………………

【10月8日第一次更新】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很多評論出現「男女有分工,男生不會繡花有什麼可指責的嗎」這樣的話,難道是我沒說清楚嗎,難道我說「男的都去繡花女的都去扛大米吧!」了嗎?難道我說男女要採用一模一樣的標準了嗎?

我從來沒有否認男女差異,我反覆強調的 只是 女生要獨立,要堅強,不要想著依靠男生,要依靠自己而活。也希望父母不要總是當著女生的面教育男生「你是男生,你要照顧女生,你是男生,不可以輕易掉眼淚,你是男生,所以要堅持」……這些教育本沒有錯,但是第一,這不是男生女生的問題,男生要照顧女生、不要輕易掉眼淚、要堅持,女生同樣也要照顧男生、不要輕易掉眼淚、要堅持,這跟性別無關(正如一些評論指出的,女生在情緒上比較細膩,所以女生完全可以做一個撫慰者,在男生情緒低落的時候安慰他,這不也是一種照顧嗎?)。第二,女生總是聽到這類的教育,難免會產生「男生有責任照顧我,我是被照顧的一方,我不用像男生那樣對自己要求那麼高」的想法。這種想法好嗎?我也希望父母尤其不要教育女生「你是女生,最重要的是嫁個好老公,工作上一般般就行了」。

我的原回答中最後提了這樣的希望:

多希望我們教育的女孩都是獨立自強,不依賴任何人,心中連一絲「我是女生所以我提不動重東西我不會安燈泡修電腦我理科學不好我不能開飛機」的想法都沒有。

可能別的就罷了,這個「我提不動重東西」會讓人誤會。我的意思絕對不是女生不應該提不動一百斤的大米,女生必須自己扛大米,而是,在遇到類似事情時,應該第一先想到「我試一下,看看行不行,不行再找人幫忙」,而不是「哎呀我是女生,怎麼能提大米、怎麼能提得動大米呢,趕緊呼叫一個男的來幫我」。領會精神就好了,千萬別誤會。

還有評論說女生擔負的是繁衍的重任,其它「小事」讓男的來承擔就可以了。敢問女生的自我價值實現是小事?(可能你覺得女生的自我價值就在於維護好家庭、帶好孩子)敢問女生追求夢想、發展事業是小事?這些「小事」,你能替她做?還是你知道,在生養了孩子以後,女生沒有男生那麼多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和夢想,所以乾脆就從娃娃教起,教她們別有雄心壯志?

在我的印象里,男生小時候喜歡玩汽車、飛機,女生小時候喜歡玩洋娃娃,可是,究竟是女生「天生」就喜歡洋娃娃,還是我們就只塞給了她洋娃娃而沒給她汽車呢?女生不能對汽車感興趣嗎?女生不能成為一個很好的駕駛員嗎?男生不能喜歡玩洋娃娃嗎,不能對服裝感興趣嗎?

我不是說要讓男生去繡花女生扛大米,而是說,如果我們這個社會更寬容,允許每一個人向著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那不是更好嗎?就像我在下面回復的那樣——

我覺得我們的社會應該允許有的男性天生柔弱或者後天不願意剛強,而不是用「娘炮」來侮辱他們。我們的社會也應該允許女性剛強而不願意柔弱,而不是用「女漢子」來嘲諷她們(別說這不是嘲諷)。

我是看到這樣的評論才回復的:

答主太極端了,男女本來就是陰陽互補,男人陽剛女人陰柔才協調,夫妻之間就是丈夫越陽剛妻子就會越溫柔。男子漢頂天立地保護婦女是應該的,女生天生柔弱需要幫助也是正常。

為什麼會得出「女生天生柔弱」這種結論?女生的體力確實比不上男生,但是在一些不太需要體力而更需要腦力的領域,難道女生也比不上男生?在這些領域,女生有什麼柔弱可言?

為什麼男人一定要陽剛,女人一定要溫柔?

希望閱讀理解差的同學不要以為我想說的是讓男人都去自宮女人都去打雄性激素。我的觀點是:

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允許,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他/她喜歡的生活方式。

有的女生喜歡娉娉婷婷、笑不露齒,很好;有的男生嚮往蕭峰大俠的慷慨悲壯,很好;有的女生喜歡開飛機想做飛行員,很好;有的男生喜歡女生的手提包買了N多天天換著提,很好。

而我相信,對於我們來說,「人」的屬性要高於性別屬性。我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我們的性別。而作為「人」,有一些普遍的共同的不分性別的價值觀,是每個人都可以去追求的,比如:

樂觀、堅強、自立、善良、溫和、慷慨、豁達、正直、堅定、果斷、勇敢、潔凈、有同情心、有同理心……

這些人格品質不分男女,所有人、所有孩子都應該去追求。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但心中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比對自己沒有要求要好。

這些價值觀落實到教育中,就是教他們追求這些品質。不分男女。男生有「男子漢氣概」但也可以說話溫和舉止文雅。女生溫柔善良但也可以內在堅定勇敢。

更重要的是不要給孩子們預設這些品質和性別有關這種概念。當男孩子哭的時候,不要教育他們「男兒有淚不輕彈」,而是「人要堅強,遇到挫折先想辦法而不是先掉眼淚,你可以跟我說說你心裡的委屈,咱們一起分析分析」。當女孩子在軍訓這種對體力考驗比較大的情況中表現得好的時候,不要太強調她是「中豪傑」,就直接誇她本人就可以了,不需要帶上性別。

在孩子自主選擇人生道路之前,也不要給他們預設性別和職業的關係。當女孩子表示要學開飛機的時候父母沒必要驚詫(這只是個例子,我不清楚現實中女生想學開飛機是不是要更難一些,比如女兵的名額遠遠低於男兵,使得很多想當兵的女生沒有辦法實現願望),當男孩子表示想學幼兒教育、學做護士的時候父母也不要罵他「沒出息」(同樣只是例子,表達一種態度,至於現實中的困難,可以一起解決,但父母首先不要表現出排斥、鄙視的態度)。

有同學針對夏天怕黑那件事提出了質疑,覺得每個孩子都可能怕黑,不應該上升到男女層面。我承認這個例子舉得不恰當,這只是我的猜測,不算什麼實證。但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是康康、大竣、軒軒、甚至諾一,做出了和夏天一樣的舉動(立刻害怕地縮進了媽媽的懷裡),他們的爸爸們會是什麼反應,會是什麼感覺。他們能不能包容「男孩子也可以怕黑,男孩子也可以有軟弱的一面」呢?

我的想法已經明明白白地寫在上面了,相信認識漢字的同學都能理解我的意思。不知道這次我說清楚了沒有,但是我實在沒時間和力氣再反覆地回復一些評論了。本來君子和而不同,如果還是有同學覺得我的想法極端、偏激、幼稚,那隻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自努力即可,不用勉強了。我實在不能再回複評論了(再回就剁手),如果有同路人看到我、認同我,那我非常感恩,如果有人不認同,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樣謝謝你們瞧得起我,願意看我的回答,願意和我討論。

最後再插一句嘴:下面出現很多和「女漢子」有關的評論。我沒有關注過這個「女漢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指像摳腳大漢一樣的女生嗎?這種女生我在現實中沒有看到過。如果一個女生非常漂亮也非常善於收拾自己,但她同時也可以修電腦可以拍蟑螂,那算不算「女漢子」呢?無論什麼樣性格的女生,只要喜歡都可以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啊,這不就不是「女漢子」了嗎?獨立堅強不意味著咋咋呼呼、不愛乾淨、不修邊幅啊!

還有說「女權的人就是自己擰巴自己」「女權癌」的同學,我猜都是男生吧。我有一點回復就直接複製過來吧,回復得很不完善,但是懶得完善了,大家湊合看看吧,希望別斷章取義……

如果你深入地了解,你會發現女權主義者的主張對男性有很多好處。我們希望給女性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希望女性獨立,這樣也不會有男生必須買車買房才能結婚的事情。在當前的環境下,女性的事業發展完全不能和男性相比,重男輕女又造成男多女少性別比例失調。在這種大環境下女生當然可以漫天要價去找個好老公啦。你覺得這樣對男生有利嗎?也許那些買不起車房結不了婚的男生,還要極力地反對女權呢,真無法理解。

你說的這類人,絕對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我就不用「女漢子」這個模糊的說法了),而且我相信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至少是我個人)是很討厭這種人、這種態度的,因為她們會讓別人(尤其是被那些公主病的女生壓迫的男人們)誤解女權主義者,使得「女權」都快變成一個人人喊打的黑名詞了。我個人是希望和男朋友共同承擔生活,做出不低於他的貢獻,同時也希望他尊重我的貢獻、事業、個人意志和自由。真正的女權主義者絕對不是要佔男人的便宜,相反,她們是不願意讓男人獨立買車買房、不願意總讓男人買單的。

關於女權,有一個回答給過我很大的啟發:如何評價 Emma Watson 在聯合國做的女權主義演講? - 你如何評價 X

看過這個回答你就會知道:真正的女權,是希望能夠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給人的束縛,希望每個人可以自由地選擇生活。男權的受害者不只是女人還有男人,而真正的女權,不只是為女性謀利益,也是在為男性謀利益。

……………………………………【原回答分界線】………………………………………………………

不是大神,強行答題,不吐不快。

這種節目設置讓人噁心。就像在你傷心或生氣的時候強行胳肢你逗你笑,或者在你開心的時候強行給你看非洲兒童難民照片催淚一樣噁心。硬灌雞湯,強行製造淚點。

讓我想起我爸在我以前不聽他話的時候總是說以後我和你媽死的時候你就會後悔了,那時候你再哭我們也回不來了blabla,說著說著他似乎投入了那個情境,越說越傷心起來了。這種話除了讓我心裡難受以外沒有任何用處,是的,你們註定比我先老,可是我還能怎麼樣呢?難道天天哪裡都不去陪著你們,什麼主意都不要有隻聽你們的?這也不是你們的心愿吧?

節目里只見到這些爸爸們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錯過了孩子的成長,沒看到哪個孩子是不想多和爸爸在一起的,所以這裡到底是要教育他們什麼?弄完這一套把戲,他們知道了父母總會老,心中懷著對父母老和死的恐懼(我懷著這種恐懼生活了十年),自然更盼著能和父母多待在一起。可是父母(尤其是父親)該忙的還是忙啊!孩子難道不會更焦慮?吐魯番那一期諾一已經因為想到爸爸將來會老會死而哭過了,那是他未經過任何人提醒就想到的事,說明這種恐懼時常縈繞在他心頭。至親的衰老死亡是連大人都很難面對很難接受很難短時間內走出來的事情,這些處在人生朝陽時期的孩子們,非得要通過讓他們的心裡蒙上死亡的陰影才能激發出他們對父母的愛嗎?

不!我們誰都能看出,這些孩子對父母的愛已經足夠深了,不需要再刺激,他們的問題不是不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而是父親沒時間陪他!該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這些爸爸們,別再一臉理所當然的「男人什麼時候帶過孩子」,而是真的多陪陪孩子,讓孩子不錯過父母的老去,父母不錯過孩子的成長。

湖南衛視一直在迎合「主流」價值觀,迎合強勢力量的想法。一直都在教育孩子感恩感恩感恩,用各種方式教他們要感恩。版納安排孩子們向父親下跪感恩(一些父親還是很受用的),所謂佛學大師對孩子說的話——「平時在家裡要恭敬父母,然後父母才會更好地對待你們」,真是晴空霹靂。上一期的軍訓,台灣人、法國混血都穿起紅軍的軍裝…不見父子之間的日常相處,只看見對孩子們的各種約束管制,美其名曰鍛煉…

還有無處不在的對男女性別的強調。隨時隨地教育孩子「男生要照顧女生」,「男子漢不輕易掉眼淚」,「夏天是女中豪傑」,「男生不會讓女生受累,會獨立承擔」,為什麼女生不需要獨立承擔,為什麼女生可以輕易掉眼淚,為什麼不要求女生照顧男生,為什麼要特意誇軍訓表現好的女生是「女中豪傑」?

難道不是所有人都要獨立承擔自己的人生,然後互相支持互相照顧嗎?公主夏天膽子比較小(一聽見要選人夜裡站崗就縮進媽媽懷裡),難道不是受了「我是女生我是公主所以blablabla」的影響嗎…

還有周邊節目中安娜說的「諾一是男生,所以我們要求他很多,霓娜是女孩,我們的要求就少一些」…各種心塞…

雖然可能會被噴,但多希望我們教育的女孩都是獨立自強,不依賴任何人,心中連一絲「我是女生所以我提不動重東西我不會安燈泡修電腦我理科學不好我不能開飛機」的想法都沒有。

多希望我們的節目迎合孩子的心,為孩子發聲,不強調性別差異,不加入和政治有關的東西(等他們長大後可以獨立判斷,不要現在就灌輸),不為「孝道」張目…希望這不是我的幻想吧。


我覺得湖南衛視的口碑擺在那裡,基本上討論它的節操也是浪費時間

問題就在於這麼一個煞筆活動,孩子的父母們還極力的配合煽情,去引誘孩子傷心,這真是無法理解,像夏天康康剛開始進去就知道是化妝的效果,都沒覺得傷心,硬是讓爸媽給騙哭的

可能這個活動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父母有時候面對制度與環境也沒有什麼太多是非原則


隨便說兩句,只追過爸哪二,今年看爸哪三覺得溫情和有愛的瞬間更多所以更喜歡。爸哪三中節目組設計爸媽變老的初衷應該是為了讓孩子們/夫妻之間感受到時光易逝,大家會老會死,因此激發孩子/夫妻雙方更加外顯的表達感情。

我認為夫妻間變老妝表達情感並無不妥(因為大人畢竟分得清演戲與現實),甚至覺得劉燁夫婦和林永健夫婦的交流甚是真情流露。但是孩子看到父母變老,加上變老的父母都會加上「爸媽都會死的」以及「你將來得自己照顧自己」之類的言語,導致參與的孩子們情緒集體崩潰(i.e., 康康,夏天)。我認為不妥的理由主要有二:

1. 正如我之前一篇回答所講2-6歲的小孩的認知發展特點,他們不能很好的分清現實(爸媽沒老)與假扮(爸媽看起來很老,快死了),所以看到爸媽(最親近的人)突然變得老邁孱弱,帶給他們的刺激和焦慮感可能比成年人多很多很多。相信有心理學或者生理學背景的人都會知道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被這樣玩來玩去的後果很嚴重(當然大部分負性反應是長期激活引起的)。

2. 爸媽是孩子的依戀對象,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很多與演化有關的兒童社會理論(e.g., Belsky, Steinberg, Draper, 1991; Ellis et al., 2004) 都會提出早期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的認知以及社會發展的多個方面, 以適應所處環境。其中環境的不可預知性被作為一個非常重要以及基本環境影響被強調過。我只想說爸媽快死了,隨時可能會死,這個社會刺激會向孩子傳達一個信號,那就是你的未來不可知,不可控,你無能為力,最親近的人隨時會離去,而你就全靠自己了。

收到這種信號的孩子會怎樣呢?他們會發展出一種時不我待的認知圖式,變得只看今天不計未來,及時行樂。更有甚者會在青春期表現出種種混亂的性行為,比如更早的談戀愛, 無保護性行為,多個伴侶,甚至墮胎....(Ellis, et al., 2004; Nettle et al., 2011; Belsky et al., 2012; Simpson, et al., 2012; Brunbach et al. 2009).

上面說的太危言聳聽了,但這種「不可知不可控未來」的影響是被屢屢驗證的。

匆忙之間寫下這一篇,錯漏之處肯定很多。孩子充滿想像,他們會進行各種幻想/扮演類的遊戲。我只是覺得這個爸媽會死的遊戲略過於intense, 務必要對有如此經歷的孩子進行合理疏導,以上。


變老這個哏最初是在浙江衛視的明星夫妻真人秀《一路上有你》看到的。

張智霖袁詠儀夫妻多年,恩愛和默契十足,不張揚,但是處處流露;赫子明何潔雖然結婚時間不長但很恩愛,挺能理解對方,有點逗逼,笑顏很可愛;田亮葉一茜很樸實,但是細微之處也很感人。

因為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也因為只有夫妻,變老妝後,看到變老後的對方,說著那些承諾和心裡不曾說出來的話,是真的很感人。

但是爸爸3,覺得遜色多了,而且真的嚇到孩子了。


小孩兒哭完全可能是嚇的,跟理解什麼「父母終會老去」能有多大關係。


第一次作答,是因為我覺得題主故意扭曲節目組的意思。他們化妝變老,只是給夫妻雙方體會。使得每一對都感慨萬分。除了胡軍老婆和夏克立沒來,只好讓他們和孩子面對面。

我就想不通,怎麼那麼多的人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你心裡殘缺,扭曲,居然聯繫到對孩子的信任上,真的很搞笑。


難道不是下一集預告橫店夏天看到夏克立被砍頭最噁心嗎?芒果台做的越來越不顧小孩感受了


我覺得挺過分的。


這個環節大人之間還是可接受的,讓小孩子參與就殘酷了。(讓小孩子參與進去,挑起爭議,然後知乎這個問題應景而生,微博也熱烈討論,節目熱度上去,湖南台炒熱度目的達到,就這麼回事兒)

還有洗腳那段,把給爸媽洗腳當成一個小盆友的任務來完成,任何善意如果被刻意安排就變味了 。

還有之前抱著雞蛋or水氣球假裝懷孕那個,直接嚇得夏天說長大後不想要baby了。沒準這事真給她形成心理陰影,以後就丁克了。就這事舉個我的真實經歷:小時候吃飯時被爸爸騙,說苦瓜不苦。(第一次吃苦瓜的時候還不知道那是什麼菜)結果被騙吃了人生中第一口也是最後一口苦瓜。

PS:其實我主要是來黑苦瓜的。。。


跟媽媽一起看的時候快到這個部分了我說媽媽我困了 我想睡覺

我媽媽是個超級堅強的女人 今年二月以前我甚少看見她哭

二月我外婆去世 她一天流的眼淚比以往我二十年見到的都多

但是她好像只在我面前流淚 每次我們一起吃飯 看電視 聊天 只要提到有關老年人 生老病死 親情的話題 她會忽然不說話 然後抬頭看著我 說 你看我的眼睛 她的表情帶著心碎和可憐還有一點點的驕傲 彷彿就等著指著我去安慰她 一開始的時候我手足無措 倒水遞紙擦眼淚 後來我越來越覺得難堪 因為我覺得她把我當成她情感宣洩的垃圾桶 而且我知道自己脾氣暴躁 幾乎可以說人來瘋 我受不了這樣的黏稠感情

在我爸爸面前 我爺爺奶奶面前 她甚至可以隨意地說 我媽還在的時候balabala 這樣的話 但是一旦我們倆獨處 她總是讓我不得不小心說話 我明白因為我爸爸是個情商只有一個量杯那麼高的人 對她漠不關心 而我爺爺奶奶則對她心有芥蒂 她只有我 可是我希望她不要一直指望著我 不要因為我上學或者別的原因不在家就在我高高興興回家的時候把一個禮拜的眼淚全部倒給我

她現在過得特別消極 我媽媽愛打麻將 現在她可以一周三天在外打麻將通宵 回家就睡覺 飯也不做什麼都不問 醒了就吃 吃完找我聊天哭一會兒繼續去睡

我從小就甚少接受到她直接的母愛也是因為麻將 所以我不太懂愛是什麼該怎麼面對 我對於感情的反應大多都是學來的 所以我實在太怕她哭了 我現在還能控制自己不去推拒她 可是萬一有一天我真的受不了了 煩躁了 不想回應了呢

所以我拒絕和我媽媽一起看任何催淚的電視 特別好笑的是 就算我這樣嚴防死守 上次我們看好聲音 有人唱了EXO的 MAMA 我聽的好好的 我媽忽然拉了拉我的手 說 看我的眼睛

爸哪這一季不撕逼我真的很開心 但是每一集強行催淚的時候 我特別難過 我不想看到寶貝們哭呀 就像上面有人說的 沒時間和爸爸在一起又不是他們的錯 是爸爸沒時間 為什麼一直強行要讓他們懂得珍惜呢

同樣我外婆去世也不是我的錯 外婆在醫院掙扎那幾天我每天哭著醒過來又哭著睡著清醒的時候還要給我媽擦眼淚 現在卻要我來承擔我媽所有的負面感情 對我也太不公平了

我不喜歡小孩子 但是我希望所有小孩都不要懷著恐懼猜忌悲傷在患得患失中長大 在他該覺得爸爸媽媽就是天的時候 讓爸爸媽媽為他先撐起一片天就好 不要強行讓他懂強行逼他接受 那樣的孩子不太會成長成好孩子

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覺得這個環節對於促進夫妻感情還是很有幫助的(確實夫妻戲也是這一期節目的重點描寫對象),然而讓孩子們受到了驚嚇且沒卵用


一個個非當事人用自己的玻璃心揣測別人想法將自己的三觀硬套在別人身上也是醉了

到底是知道什麼了一個個批評得像模像樣

還有罵電視台節目組罵髒話的,拜託你看的是真人秀好嗎?是綜藝,你要看普通父母兒女的紀實片不要看電視你看你自己和你父母就行了。不想看你可以不看啊,看了你好好批評不就行了?一口一個什麼「臭傻逼行徑」 「節目組去死吧」。你有反對的權利,把你的素質留給你自己不要讓別人看到。不知道你認識的人知道你在網上留言戾氣如此之重是何反應。

除了夏天媽媽跟poppy說這是真的,其他的不都是誰是化妝的是假的?娜娜媽媽不是還一邊擦一邊說 你看擦掉媽媽就變年輕了?節目拍了那麼久,播出來也就那麼撐死幾十分鐘,你們看得到來龍去脈了?看到他們過程中說的所有話了?看到之後如何安慰孩子的了?

更何況

小孩子們看到父母第一眼根本沒驚嚇而是新奇,康康早知道是化妝,Poppy覺得第一次看到有趣,反而是都是後來因為父母說的話而感受到了變老的嚴重性。

還有什麼拿節目組宣揚的主旋律說事的,朋友你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你難道不知道?你不知道審查制度你不知道廣電?你以為你想宣傳什麼廣電就允許?中國任何電視台能夠宣傳的旋律就是ZF同意的,你不樂意那也不要怪電視台。

說什麼台灣小孩法國混血參加軍訓的罵電視台的,韓國軍事類綜藝節目裡面多的是美國籍的韓裔或者華裔,說媽媽為什麼來爸爸去哪兒的, 爸爸回來了裡面出現的不只媽媽還有各種親戚,你們也去抗議一下好嗎?

孝順說起來真是奢侈,如今在中國出現的問題當中你看到的究竟是連兒女贍養都沒有或者八百年見一次的孤寡老人多還是抱怨過度贍養陪伴老人的問題多???

動點腦子把你的戾氣收起來,操心一個你未曾謀面除了電視效果以外毫不了解的孩子,還不如操心一下你和父母的關係。

沒人反駁真是無聊 我Ball ball某些人反擊一下我的Statement可以嗎????真想一把手把你們從偽大神的神位上拽下來, 你高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覺得你正確的人多,而是很多人帶著偏見而來看到高贊之後不考慮其他自己未知的因素不深度思考而被先入為主。

我匿是不願被部分瘋狗咬。


好多人提到了孩子的角度。但是。。。

老去的夫妻之間的交談段落很不錯啊,說出了許多平時無法言語的心聲,許諾相扶相攜,承允白頭而老,不忍對方的快速老去,珍惜眼前人和事。尤其鄒市明夫妻那段,為了理想和家庭的探討,令人為之動容。這幾家裡,一直覺得鄒市明家關係是最開明和和煦的。


一個原本還很健康的父母突然之間變得兩鬢斑白,皮膚濁黃,無論是已經二十幾歲的我還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看到這一刻,都會不知所措地留下眼淚,此時的眼淚是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所震撼到的。父母的老去本身是個緩慢的過程,本身給了我們很長的時間去接受,去感知。有些東西是需要時間去接受的,我爺爺舊病在床,家裡人心理早就做好了準備,可是當爺爺離開的那一刻,家裡人還是不能接受,依舊會因為親人的離開而傷心痛心。從我的角度看,這樣對待如此小孩子真是有些殘忍。

我更加擔心的是:當孩子知道這只不過是遊戲而已,會不會有某個小孩因為大人的惡作劇難以釋懷。一張白紙烙上了似是而非的印記,從此對這個世界產生懷疑。


湖南衛視的很多節目,明顯是為了博出彩,而大大的忽視了作為一檔節目,他的廣泛導向性和深遠影響。

細思極恐的細節真不少!

大家可以發現,這今年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的幾檔節目稍微買個版權,好好籌劃一下,就刷到了很高的收視率!


一檔真人秀節目

這是一檔節目~!

什麼意思,這裡所有出現的人物,物品都是道具。

這些道具被各種各樣的安排,來達到預想的效果。

這裡大人的善良,狡猾是道具。

孩子的天真,可愛,無知也是道具。

既然如此,看戲就好。

不必當真。


竟然會是這麼多人反對,真的不理解啊。看這段的時候我和我媽媽都是很感動的。

當時我還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新聞,女孩化妝成老人和男朋友拍婚紗照,想知道男朋友老了是否還愛她,結果男朋友當街翻臉,說出就喜歡年輕漂亮的女孩之類的話。新聞出來的時候也是一堆人在說這個女孩吃飽了撐的活該之類,我倒覺得真的測試出了男朋友的真心。就算不一定能證明不真心愛她,至少也是不成熟沒有擔當,該慶幸沒有結婚才對。這種測試,總比什麼要死要活要救媽還是救我的好吧。空口的承諾,憑空的想像,都不及直面的震撼來的大。這個化妝,在夫妻之間的意義肯定是很大的,而且我不覺得他們是在作秀,那一刻完全是真情流露,抑制不住。

至於對於孩子,爸爸去哪兒裡面的孩子或許略微小了點,但是這樣的教育絕對不是作秀、父母的自我滿足,即使現在太小,大一點有這樣直觀的教育也是很好的。

我就不想說,現在什麼都有點矯枉過正的味道。以前棍棒底下出孝子、什麼都要聽從父母、忽視孩子的想法固然不對,但是什麼都把小孩捧在手心受不得一點點委屈生怕有一點點負面情緒這就對了?

說大家都會說,育兒理念一套一套的,都好聽好有道理,那看成果好吧?現在青少年,越往下一代代就越是自私。不一定是那種很顯而易見的什麼都只顧自己,但做事必利己,從心裡就沒有在意他人。包括我自己,別人從沒覺得我是自私的人,但有一天我自己意識到了,非常深層次的「自私」。我對未來的規劃中從來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我只希望自己能開心,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我父母會怎麼樣,我朋友會怎麼樣,我從沒想過,我只是覺得他們在我身邊就可以了。小事上,我會在意他們的心情,可內心深處,我的想法仍然只是圍繞著我自己的。這一點,我自己不發現,別人也很難發現,因為我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相反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我很注重別人的看法、感受,甚至有過一段時間「老好人」。

而現在,一眼就看得出來的自以為是的青年少年還少么?懂禮貌的都沒有幾個!事事遵從父母是不對的,該培養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但也不能把孩子的每個想法都當回事,他說這就是這,他說那就是那,那還要教育幹嘛?孩子都是從自我中心出發,什麼都順從他的感受怕傷害他,長大何嘗不是個自我中心又脆弱的人,以為世界都要順著他的意思來。這樣的人真的不少了,連大學裡都已經很多了,就更不說中學、小學,我看到的可不是越來越思想自由獨立、創造力強的孩子——或許這樣的改變是有的,但也被更多的無禮放肆和自以為是掩蓋了。

更不用說對父母的孝。現在我們說孝,不是事事順,但時時敬重總是應該的吧?再不同意父母的話,可以罵他們么,可以打他們么?我這一代,都已經很難意識到父母的付出與艱辛了。我們不都以為父母是我們的大樹,會永遠庇佑保護么?幾時想到他們的青春,他們的奮鬥?當我小的時候,我可以怨恨他們對我的不關注,可大了之後該要明白,當我因為他們的不關注傷心的時候,他們的奮鬥何止要艱難百倍千倍啊!這些話父母是不可能說出來的,他們不可能告訴孩子他們真正有多辛苦又付出了多少,即使是訓孩子的時候絮叨一下「我為了你怎麼怎麼」,實際上說出來的也遠不止他們當初經歷的百分之一。為什麼要一味的強調父母的付出和保護?教孩子體貼一點父母體會一下父母有什麼不對了?

說應該孩子長大的途中慢慢教育他們失去和死亡的,我就不信中國有幾對父母會教孩子這個;還有說慢慢懂,這話太可笑了。孩子長大了都會懂事的,長大了都會聽話的,長大了都會了解性的……作為父母不教育孩子,期望於孩子突然地「開竅」,突然就自己都懂得了,實在太難,太需要巧合了。性教育和死亡教育,在中國缺失的都太多了。包括我們自己都在避諱死亡,避諱老去,避諱一個終將到來的事實。但人最能體會到要珍惜的,就是要失去的時候。說句不好聽的話,並不一定老了才會死亡,如果有一天你的死亡不期而至,這種突如其來的失去,又要孩子怎麼承受?同性教育一樣,我主張死亡教育越早進行越好。誰都不想死,但誰都無法預料意外。這次化妝成老人,可能是一時對孩子有很大的衝擊,一時嚇到了孩子,但只要之後父母仍在,那種害怕失去的恐慌陰影都會消失,留下的是珍惜現有時光的心情。當知道可能會失去的時候,才更會注意不在當下留遺憾。孩子是這樣,化妝了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

不妨問問你自己,你是否確信你的孩子未來真的不會嫌你丑嫌你老嫌你無能?千萬別太自信。慢慢的改變,在時間中悄無聲息的老去,這種改變和一直陪伴的感情一樣是最難被察覺的。二十年前孩子會因為你的突然老去而驚慌,二十年慢慢地老去,因著一起成熟,他可不一定體會到你在變老。三四十歲不孝的例子還少么?對父母呼來喚去,更是比比皆是吧?因為在他眼裡你還是一直寵著他的父母,還是那棵大樹,不是一個已經老去需要人體貼伺候的人啊。

我的父母沒有對我進行過死亡教育,我也不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時候,也因為他們的工作繁忙對我少了陪伴,學校里又遇到了很多問題,那段時間特別的陰鬱。可也是那時候我第一次意識到了他們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因為我分別夢到了他們的死亡,在夢裡哭了一個晚上把自己都哭醒了。但這不是什麼陰影,我很是恐慌了一陣,但正因為我害怕他們死,知道他們真的死了我會是什麼反應,所以現實才更值得珍惜啊。那之後我開始注意改善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能相互意識到對方都是可能失去的,一些爭吵糾紛完全不會產生,因為比起對方真實的存在,那都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本來我們就要教孩子很多他們不明白不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這就是成長。如果永遠甜蜜永遠美好永遠溫暖,永遠是愛的正面情緒,那哪裡是成長呢?那是在吹一個太脆弱的夢。


看的時候真的覺得心疼孩子們,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目光還遠沒有那麼長遠,但是突然看到化妝成這個樣子的父母的視覺衝擊力之大帶來的恐懼、傷害可以想像,就算只是化個妝,知道是個遊戲,但是站在眼前的人明明不是自己父母的模樣,在這個問題上,覺得娜娜媽媽讓女兒拿著濕巾擦掉自己臉上的妝,媽媽也慢慢變回來了,要好過夏天媽媽為了讓女兒有所感受故意說媽媽再也變不回來,這得讓她多害怕呀!在知道家裡的小狗生病死了的時候夏天都快哭了起來,是爸爸引導她說天堂也很美才慢慢情緒好轉,這會要讓她接受媽媽變成這樣,而且還不是遊戲,可能變不回來,她內心得多無助,還是要多多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看問題吧。


夫妻面對變老的對方這個環節是值得讚揚的,讓孩子參與這個環節是完全錯誤的。認為是假的化妝的孩子只會又一次從父母身上感到欺騙感,認為真的孩子除了惶惶不知所措以致痛哭外我不知道他們還能想什麼。


同意大部分答案,確實是嚇著了孩子而且沒什麼卵用,看諾一就知道了。

不過在康康身上卻有意外收穫,讓康康真切地意識到,而且表達出了對父親的愛。

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


看到保鮮膜之後就沒看下去 我怕我尷尬症發作


諾一哭得那麼傷心。


傷害太大了好嗎,誰寫的台本,自己能不能過得了這關?


我是看了那期節目的,我要反對高票答案裡面說的一些觀點。

1.節目里也許總是宣揚:男孩子要照顧女孩子,男兒有淚不輕彈,男生就要多承擔一些等等,我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千百萬年來,我們貌似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試問這樣的教育阻礙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了嗎?答案是當然不會。

再請各位男生捫心自問,你們大多數人不是都特別喜歡看到女生比自己弱嗎?女生弱了,你們不是打心底里想要保護她們嗎?,而這種保護欲難道不是本能?

女孩子說怕怕,擰不開瓶蓋這不都是示弱的表現嗎?難道非要我們女生捲起袖子,一把把你拉到身後,大吼:老娘不怕,老娘保護你!你們男的才開心地拍著小手表示崇拜噢?

所以我要控訴了!那些從來沒有被這樣教育的女漢子們,在你們男人心中,活成了女強人!女漢子!她們能裝馬桶,修電腦,搬煤氣,扛大米!然後這就是你們說的獨立女性的角色!

而你們又說,我不喜歡女強人,我還怕強勢的女人,我更不待見女漢子~我看到她們第一眼想犯罪,第二眼想自衛,第三眼就崩潰!

你們說我們願意啊?我吃飽了撐得我扛十斤大米、掄大鎚我開心啊??!!!我們不想做個嬌滴滴,凡事都有人幫忙的小女子啊!

也許只是因為打小就有人這樣告訴我:你不要撒嬌!別人欺負你我不會幫你的,別人為什麼欺負你不欺負別人?這事你自己做!你不是公主!別動不動讓別人幫你!

(艾瑪!我那二十多年的青春美少女時光,豈不是已經葬送在男女平等上面啦~)

我們女的生來在生理體質上就比你們男的弱,你們長得比我高長得比我壯手臂比我有力氣,你扛下大米不行啊!?你們多照顧照顧下我們不行啊??

我們女的每個月來大姨媽,一流就是五天的血啊,你也許還要說你們擼管蛋白質流失也很嚴重啊,哎拜託,你連續不斷擼五天試試?

女人還要生孩子帶孩子,坐月子不好還得婦科病,身體脆弱得不要不要~~完了還要被你們說成黃臉婆!

男女平等是這麼分的嗎?女的要和男的一樣獨立自主?是沒錯,男的女的都要堅強獨立,可是我們社會家庭分工都是有區別的好吧,這不是我們決定的,是造物主決定的,ok?

沒有哪個父母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句句話都對,件件事都完美。

那些說劉燁的法國老婆被他中國式教育思想影響的人,請問你們骨子裡就認為法國人在親子教育問題上是完美的嗎?而且大家別忘了,這是在中國啊,我沒覺得這種教育孩子孝順父母的行為有什麼不妥。

我覺得男生就應該多照顧下女生,男人就該多承擔些,男兒有淚就不該輕彈。至於說的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和以上沒有任何衝突。

2.對於父母化妝變成老去的樣子,也許對於小朋友來說有些不合適,因為有些事實不應該在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時候去揭露。

我大概是八九歲的時候,也因為想到父母會離開我,而天天晚上偷偷哭,特別傷心和難過。然後白天父母罵我或者他們吵架的時候,我就比較理解他們,也珍惜他們,所以我小時候特別懂事,幾乎不讓他們擔心我。

其實我們很早就知道這回事,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爸爸去哪兒》做的這件事欠缺考慮,畢竟這些孩子比我要小的多,這件事有可能給他們造成比較大的心理陰影,以至於變得內向和壓抑。

不過我是來反對上面高票某些觀點的,哼哼~~


這個設計充分的表現了湖南衛視作為一個真正的綜藝台的風格。

綜藝台的風格就是表面上看起來有說得通的意義,骨子裡其實就是為節目效果找到一個理由。

這個化老妝的創意,你可以說是給小孩一個關於衰老和死亡的教育。關於永恆和愛的洗禮。

但真的經得起推敲么?

形式上。除了煽情和表演,還有什麼?

內容上。除了雞湯和肉麻,還有什麼?

衝突效果反正有了……

btw

芒果後兩季很明顯的想要創新些東西。太迫切了。以至於……


願意看,同意點贊,不同意取關。


就此期節目,夫妻同時變老,幾位妻子沒有經歷過這種特效化妝,加上特有的感性,基本都有淚流滿面。

很感動,被各種穿過屏幕的情感,哭也好,笑也好,自己也不禁淚流滿面。當歲月走過50年,還能陪伴彼此。

對小孩子,不知道節目組的下一個節目是什麼,感覺是想讓小孩子體驗各種生活,老了、病了的、年輕的、有活力的,貧窮的、富貴的、平民的、有權勢的,挨個體驗一下。沒有感受到節目組特別宣傳孝順兩字,最多也只是珍惜時光,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好好生活,珍惜一切。

也希望在接下來的節目,不要用力過猛才好。


私以為,這個回答下的答案,戾氣好重,說別人道德綁架的同時,自己也是道德綁架,綜藝節目就是綜藝節目,親子真人秀又不是給大家提供教育模範的,真實反應是重點,至於心理陰影,完全是誇大之詞,對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小瞧了吧,康總在西雙版納直升機那一段反應更激烈,匿了


昨天是和妹妹(7歲)一起看的,結果自己(17)看的很觸動,妹妹倒是沒有表現出來的感動,後來我和她說,有一天爸爸媽媽和我都會變得這樣,所以你要珍惜現在和爸媽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因為我在外面上學)妹妹若有所思。這個節目的意義也許在於給妹妹對於變老的一個直觀的定義,也許會讓我更加珍惜2個月只能回一次家的機會和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對於孩子的影響也許有限,但是會給非小朋友很大的影響…珍惜,恩就是這樣。


說實話,看完這段之後我非常感動,我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罵,講真,我到現在還沒想通這麼多人用那麼粗俗的字眼去罵節目組,罵父母是什麼心態。小孩子們因為看到自己父母變老的樣子而哭泣,這是多麼可貴的感情?加深了父母對自己孩子那種純真心靈的了解,也讓孩子們更加依戀、珍惜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不好嗎?

康康因為看到自己父親老去的樣子而卸下平日害羞故作高冷的樣子對胡軍告白,說「一直愛你」。

諾一直接崩潰,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父母老去。他不過是表達出了我們這些大孩子一直不敢去想,不敢表達出來的樣子。

說實話,我有時候覺得大竣對林老師有些不太禮貌,而這件事也能讓他在以後更珍惜和自己父母相處的時光啊。

也許是我淚點低吧,看這段的時候自己也在哭,腦子裡都是自己父母老去之後,甚至是死亡這個話題,心裡真的不能接受,打這段話的時候都眼淚直流。說什麼這個話題對小孩子殘酷什麼的,難道這對我們就不殘酷嗎?只是我們更多的大人只把眼淚往心裡留罷了。太多的經歷讓我們不再把自己的情緒直接表達出來。

我希望不管是什麼我們每個人總能看到美好的一面。這件事也許有缺點,但是我覺得它的意義是遠遠超過缺點的。


嚇到我的諾一了。


夫妻之間這樣是體驗是展望是感動,把寶貝們嚇成這樣我認為是相當不可取的,你看諾一和夏天哭得啊,童心不可欺啊喂!!

不過還是被安娜那句,我的愛人你好美,感動得五體投地,安娜和社長真真是天造地設嘖嘖~


對促進夫妻關係還是很有幫助的吧


對不起由於被這集戳到,本人此次答覆中全程用語負面,不喜請慎看。

從西雙版納一期開始我就覺得節目設置完全是在嘩眾取寵了。作為一檔自我宣稱的大型戶外親子節目,刻意將孩子與大人分開,在危險係數非常高的叢林里匪夷所思地設定任務,明顯大人都吃不消了,找不到目的地一直兜圈子,還要提防看到對其脾性毫無了解的野象,叢林里蚊蟲也多,好不容易到了之後獎勵的冰激凌也化了,孩子們和爸爸們都筋疲力盡強顏歡笑,大人們還要在鏡頭前做深明大義狀調解孩子。對不起,我對這趟刻意且毫無樂趣可言的探險全程充滿猜忌,絲毫沒看出來所謂的「經過這趟冒險寶貝們和爸爸之間的信賴感更深了」,更沒感覺出來「寶貝們懂得了保護自然保護野象的道理」,真的,我只是覺得你湖南衛視沒把這幫人帶溝里再釀出一個Feyman受傷事件那真的是你台編劇命好,導演組八字夠硬。要玩就玩,要體驗生活就體驗生活,別搞一些看不出意義還硬要自圓其說的東西出來綁架大眾,教壞小朋友,那些所謂的道德意義大道理等等等等形而上的東西,讓觀眾自己看出來是本事,自己老掛在嘴上,還每一集不厭其煩地藉此高潮,那就low爆了好嗎?

扮老這期,明顯就是怕你看不出這節目心存感天動地之心,非要赤裸裸煽情煽到你過敏。當孩子們沒有common sense把他們當猴耍不是嗎?長到諾一夏天這個年紀的小孩子,都已經開始有了對生死初步的認識而並非毫無概念,那麼懂教育的安娜在這裡所說的「沒有概念」其實是不對的,我自己在更小一些剛記事起,有一次被媽媽裝死嚇到,跌跌撞撞跑出門去要找鄰居阿姨幫忙救我媽,可見初步的概念一定是有的。而康康的反應最典型,已經過了傻乎乎年齡段的他一眼看出胡軍是在易容,結果被揭穿後胡軍不僅沒有停下,還更加直接地用言語煽了起來,直到孩子崩潰痛哭。請問爸媽們你們真的不是在藉機感動自己嗎?讓孩子在可以盡情享受你們壯年歲月的時候硬生生提心弔膽一把,這種不安全感節目組賠嗎?想必你們只是想要孩子們哭得撕心裂肺的節目效果吧?自己爸媽們,生孩子時候你們就選擇了和孩子這種無可彌補的年齡差,那又何必非要他們在這個美好的年紀懂得那麼多有的沒的?你們難道真的不是在感動自己?你們的孩子們已經那麼在乎你們了,還給他們玩個什麼勁的《變形計》?

此刻我都想到擅長煽情的芒果團隊會如何化解質疑了——「你們不造,孩子們有多可愛懂事,經此一役,某某告訴我孩子回去路上和他說了blabla、某某某告訴我他很感謝節目組讓他和孩子都明白了blabla,關係更近了…你們造我們有多努力嗎?」

然並卵啊,你台期期節目尋找意義,期期節目講大道理,自己不覺得緊箍咒念多了頭疼?自我陶醉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兒做得不怎樣還繼續自我陶醉,且逼著別人跟你一起自我陶醉,真的不累嗎,作為一檔親子娛樂節目。


原來知乎上,這個題目前幾位的評論,都這樣負面的。無言以對。

沒有太多影像方面專業知識,不過根據觀看體驗,與最前面幾期的比較,以及和紀錄片中的碎片來看,最近幾期的剪輯、鏡頭和敘事都粗糙了很多。鏡頭的不剋制剪輯的跳蕩空鏡的反覆都讓本來很好的設計有些變味甚至帶來逼著哭的濫用感。

記得前幾集有幾個鏡頭表現劉燁在諾一走後的沒落,很克制很內斂甚至不用字幕,完全靠鏡頭語言,現在想來都覺得拍案叫絕(詞用得大了些)。而這次卻卡著康康的臉來特寫眼淚,卻捨去了康康打量父親白眉白髮的鏡頭,唉……

但我不覺得要從初衷上帶著惡意去揣測,(把重點放在環節設置的完善上不會更好么?後來洗腳環節,康康夏天和其他小孩形成了一個對比,因為有了時間緩衝接受了這樣的設定隱約理解了其初衷,反哺做得更加自然和親切,而另外幾個小寶貝沒有反應的時間,更像嚇哭了,而失去了反哺的水到渠成感。建議之後再做這樣的安排應該預留給小朋友接受的過程和時間)(之前不能接受父親變老的大竣這次卻相對淡定,大概是有之前鋪墊的緣故?)

如果幼時或青年時我可以看到父母蒼老的容顏和蹣跚起來的腳步,不是看書看電視而是真真切切地看到體悟到,應會更加珍惜父母情深,更加努力減少一些子欲養的遺憾和痛心吧。


大概六七歲的時候,和我爸聊天

氣氛很好

突然,他說dy遲早有一天爸爸媽媽都會離開然後就你一個人了,你要堅強什麼的(大致這個意思)然後

留下迷之微笑走了

能理解我的感受嗎

好想打他


假煽情


無聊。矯情。毫無意義。屬於【你是你爸你媽撿來的】一個類型的對孩子的挑逗。


除了啟發孩子外,節目組還是想啟發觀眾去珍惜時間好好孝敬父母的吧,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覺得給孩子帶來了陰影,畢竟我看到的都是孩子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父母正在老去,而一部分人自己沒有體會到如何珍惜時間,在剩下的時間了好好孝順父母而是在這裡像瘋狗那樣亂噴一通。總是說爸爸去哪兒做得越來越差了,可是每一期每一季我都能感受到孩子在長大,他們漸漸懂事了,這不是就是效果嗎?如果每一季都跟以前的差不多你們也許又會講「什麼啊,又是以前的舊東西換湯不換藥嘛這樣子吧」:)


所以理解了安娜為什麼會告訴諾一,這不是單純和爸爸一起去旅遊,這是一個幫爸爸賺錢的任務。


爸爸去哪不過是明星以陪孩子為借口的工作。誰不想在家多陪陪孩子,但是明星有牽絆的東西太多,有代言合同,有經紀人催促,又不能息影,這節目還能趁機陪陪孩子,又能增加曝光率。說到底畢竟綜藝節目,人們不是看這個節目學習怎麼教育自己的小孩,人們是看這個節目給自己取樂的,所以類似的問題根源全在這裡,如果你你想學習怎麼教育孩子,去看科教頻道,這個節目是為了娛樂大眾的,所以很多的環節還並不是很嚴謹很適合教育孩子的。相比原版的爸爸去哪,我還是覺得原版的更簡單更樸實一點。綜藝節目慢慢會變成大家很重要的生活部分,所以中國綜藝節目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發展的,但國人還是必須清楚綜藝節目的定義,用道德討論綜藝,本身就很有問題,而且現在的中國綜藝起點太低但節目太高,出這種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說人們看到節目的問題是非常好的,但還是需要耐心和包容去看待節目自身,如果因為節目的問題去用言語傷害小孩或者幕後辛辛苦苦的工作人員,我覺得還是需要剋制和冷靜的,中國在發展,綜藝在發展,只能說中國人素質提高,對節目的要求提高,這都是非常正能量的。


我要是說我看的時候哭得眼睛都腫了會不會有人跳出來罵我 好了我匿了


不應該讓孩子過早的看到衰老,對他們的童年不好,什麼時候就應該知道什麼。


我的父親比我的母親大9歲,現在想想不算什麼,但是在我小的時候我會經常幻想我一天我的爸爸會不會先我們9年去世?到時候我該怎麼辦呢?我媽媽能接受嗎?我能接受嗎?我都不敢想像參加爸爸葬禮的情景。那個時候我還不能接受生死這樣一個大的話題。正好那段時間我的爸媽開始讓我一個人睡覺了,每次睡覺的時候心裡就會覺得好惶恐。如果,當時能有一個機會,讓我的父母以一個蒼老的形象出現在我的面前,教會我什麼是衰老,什麼是生死,逼著我讓我接受,也許我現在會更加坦然。小時候的事現在想想很幼稚,但是當時卻是我所有的心事。


有時候。

有道理的事情不一定是對的。

對的事情不一定是有道理的。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現在熊孩子這麼多,就因為有題主和前幾名答主這樣的人存在。

你們總覺得做什麼都是對殘忍的,所以你們什麼都慣著孩子,孩子做了錯事你們也會以「他們是孩子」來找借口。

如你們所說,孩子只要稍微遇到不如自己所願的事就是殘忍,就有陰影?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父母會變老就是殘忍了?那你有本事就一輩子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在童話里吧。

還有,如題主所說的,反正長大就能認識到的事現在就不必教,那很多事現在都別教了?

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句話有多少人是長大後才了解的,而又有多少人正是因為長大後才懂卻又追悔莫及?

求求你們收收自己的玻璃心,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玻璃心成嗎?


個人認為這個活動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你跟孩子說「老」說「死去」,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其實不只是對小孩子,我們也一樣。

只有當這一切實體化之後,我們才能感受到:噢,原來「老去」是這麼一回事。

不只是孩子,我坐在屏幕前看到這個環節也忍不住眼眶濕潤。我希望各位不要把這件事看得這麼偏激,而是想一下它的合理性。康康在看到胡軍化妝之後,他知道是假的,可他還是會哭,他不喜歡錶達,但當「老」這樣的視覺效果衝擊下,他承受不住了,於是康康終於表達了對爸爸的愛…這是不是很棒呢?作為胡軍父子的角度,我相信他們是真的很感謝節目組的。

順便說一句,屏幕上發生的感情,有真有假,這一幕的情感流露,我認為是真的。

就算不提孩子,對於婚後夫妻幫助也很大吧。看完這個環節,我和朋友一直在感慨,什麼叫做相伴一生,有時候很怕一輩子很快就過去了,自己渾渾噩噩,都沒有足夠的時間愛到想愛的人。如果說以後青年人在結婚之前舉行一個這樣的活動,在我們還未結合之前看到雙方老去的樣子,雙方互相詢問:「如果我老了,人也丑了,最驕傲的健康也沒有了,親愛的,你還愛我嗎?」

只有有相伴一生的決心,婚姻才能持久。做這個活動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於幫助你確定自己的心意~


記得前不久看過傳的很廣的視頻 歪果仁拍的

就是一對情侶分別化妝化成七十歲的樣子

當看到伴侶老後的樣子 緊緊握住對方的手

真的很感人

回歸正題。在爸爸去哪兒看到這個我還是挺吃驚的

我覺得讓孩子看到老去的父母讓他們知道父母終有一天會變成這樣 他們會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不可否認有教育意義

但是。劇情轉換的也太快了吧。煽情來的太突然了吧

我還沒有做好心裡準備啊給個過渡好嘛

最後還是要表達一下我對軒軒弟弟濃濃的喜愛咯


個人觀點。

一個節目,它是面向廣大觀眾的。我們先暫且不談嘉賓與孩子們。

這個節目的存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你們在那裡一直bbb的時候,你們有想到自己的父母沒有?都覺得孩子們看見這一幕心裡陰影有多大。但自己的父母呢?父母一天天的變老,我們大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的關注又有多少呢?捫心自問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有多少?與他們的交流有多少?

節目的存在,有娛樂性,有教育性,有啟發性。不要以偏概全,你們的側重點完全不在對的地方。表面心疼孩子們的時候,自己也要從節目更深層次去思考問題,好么?各位。

分割線-------------------------------------------割割割割割---------------------–---------------

還有,這個節目本身就是一個真人秀,是秀。秀,演給你看的。

再說你們一群人會洞悉術還是大預言家,就預見孩子們承受不了?如果承受不了,嘉賓們還願意這樣讓自己的孩子心理受到傷害。誰的崽,誰不心疼。拜託,你們別聖母心泛濫。別人的崽,別人疼都還來不及,不需要你們在這裡聖母心泛濫。個人認為幾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比較不錯。在節目中的時間多,還是嘉賓們在生活中與孩子們相處的時間多,就算嘉賓再忙,陪伴孩子們也是幾十年的時光。而在節目中僅是短短几期而已。在家嘉賓們就不教育孩子了么?教育孩子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時間點就教育好的。

提前讓孩子們認識到這些父母會變老,嘉賓們會趁著這個契機慢慢的告訴孩子,去教育孩子。(這句僅個人意會)。


說別人道德綁架的同時,自己也有可能無形中道德綁架無形中變成了紅衛兵。

但是平心而論,就節目中的表現來看,孩子確實是在引導下,知道「爸爸媽媽希望我表現得怎麼樣」,孩子都在迎合爸爸媽媽以及節目組的喜好,滿足他們期望值。比如夏天,一開始以為是遊戲,但交流中明顯看到媽媽對她的刻意指引,引導她「你這個時候該悲傷啦」,夏天才慢慢地難過。諾一是個感性的孩子,在針灸那一集他就掉眼淚說,害怕爸爸因為這個死掉。其實小孩都懂,只是大人們更希望他們把內心戲外化。

說到表達,成年人對自己的情意有時尚且表達不好,更何況小孩子呢。

真人秀真人秀,終究是秀,只是比前兩季秀的痕迹更重了。


又是一個催淚的畫面,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覺得在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里,所有的爸爸都好像想要不斷地去確定自己在自己孩子心目中的不可替代性。每個孩子都深愛自己的爸爸,可是為什麼要用這種催淚的方式?看到康總崩潰的眼淚,看到諾一受驚嚇的樣子,真是好心疼。諾一在真心話那集就表露心聲,害怕爸爸會死掉所以不想爸爸老去,節目組還是要進一步去刺激孩子的心靈,受不了。看到這集的時候,我是因為心疼孩子們哭的。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麼選擇這種。


知道有一天會變老,但突然看到了真正老了以後的人,還是不一樣的吧。

人好像就是這樣,總以為自己明白了些什麼,當現象赤裸裸出現的時候,不知道有幾個人能接得住。感動很容易會有,但常懷感恩和珍惜的心卻是無比難得。珍惜當下,不知道人生能有幾次讓你有如此強烈的感受,與其在這其中挑剔噁心,不如靜下來思考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再審視一次自己對待周圍的親人朋友時,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或者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感覺有做作成分在裡面 而且那麼小的孩子怎麼可以對他們這麼殘忍!!!大人都受不了。或許對大人來說這樣很有意義,可是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孩子太小了啊!太嚇人了!他們的世界會崩塌的!我覺得小孩子根本沒辦法理解為什麼要這麼扮!!簡直作大死!!


對孩子太殘忍。


有些觀眾會不會太敏感了啊 看到孩子哭就斷定會有心理陰影

首先,節目里大多數孩子一眼就能看穿爸媽的老妝是假的 是化出來的 他們會以為這是在玩遊戲 他們的心理陰影面積你是如何算出來的

第二,康康因為提前看到爸爸變老的樣子而說出了那麼難得的「其實我一直愛你」這種話 這對他們父子關係的發展是多麼正面的影響啊 他是嚇哭了 但是他勇敢地表達了自己 為什麼有些人只看到了哭卻看不到這些效果呢

第三,一檔節目 尤其是綜藝範疇類的 他所追求的不光是節目裡面主角們的反應 更重要的是對大眾的啟發和影響 他不能保證每位觀眾都能體會要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親人愛人的感受 但至少能引起大家的觀注和討論 從而推廣這個概念 在這一點上 爸3做的已經很好了 寓教於樂

最後,我尊重所有提出反對節目安排的意見 因為這樣也是一種對節目內容和思想的推廣


說說不同觀點吧,做為學前教育在讀大三狗。

第一,節目本來就是真人秀,一點都不秀也就不是一檔綜藝秀了。感覺部分答題者並沒看節目,僅憑「聽說湖南衛視又搞個環節大人小孩一起哭,作秀騙眼淚了」就開始高冷的敲擊鍵盤指點江山了,江湖口碑不好這也是芒果台自作自受。

第二,意義就是營造一種環境讓小孩感受生死,體會珍惜。不要說那麼小的小孩根本不懂,我就不從專業角度說了,去看夏天康康的反映,你說他們不懂?夏天說「我不要你死,我死了你再死」(非原話,經我意會整理),康總也放下高冷跟爸爸說「其實我愛你」。不過娜娜胖軒感覺是不太清楚,家長也沒說太多。

第三,關於心理陰影,還有一種叫過度呵護呢,我認為讓四五歲的孩子體驗一下並不過分。讓孩子成長的過程慢慢體會,節目環節不正是成長的一個經歷嗎?別把孩子想的太傻太脆弱了,小孩子哭我覺得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對四五歲孩子進行生命教育並不早,相反我覺得中國家長對生命教育缺乏重視,想起看過的那些小學生自殺新聞了,如果生命教育到位的話,有些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另外家長在環節中也對小孩有安撫。

其實並沒有太多專業知識的回答,待我下次問問我們專業老師的看法吧。

-----------------------------------------

今天問了我們兒童哲學老師,教育學博士。

問老師有沒有看爸爸去哪兒,老師說也看了,私以為如果各學科老師能對節目里的明星育兒方法分析討論一下應該很有意思。

老師說這個節目有質疑是很正常的,引起大家關注討論是一件好事。沒有我說的生死教育那個程度,節目組安排主要為了是情感體驗,然後他認為達到的效果也挺好,不存在心理陰影,如果能多一些關於變老的解釋、思考更好。

我的感想,為了反對而反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強行催淚。


牽扯到變老甚至生死這種問題,一部分孩子特別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會留下陰影,當然這種陰影會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而逐漸消散。親身經歷。


臭傻逼行徑 我這期都沒看 我怕自己掉的眼淚太廉價 尼瑪一幫大人通過欺負小孩來賺錢 不匿


我的心態和你一樣……但我媽很很滿意這種……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信賴剎那間被破壞,孩子看到父母變老,害怕是極小的,更多的是不舍和傷心。孩子也有他們的惻隱之心。《父親》中歌詞我很感動: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流。。。


看到這麼多吐槽的聲音我就安心嘞!


刻奇


父母變老了,孩子也大了,那個時候才是他們從容面對年邁的父母。


現在中國教育都在說因材施教,但是芒果這個環節就是把孩子一棍子打死。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想法也不一樣。以我自己為例子,在我小時候,大概五歲的樣子,便通過各種渠道明白父母終究老去。這一點其實通過媽媽的媽媽是婆婆之類的關係便能慢慢明白。因為晚上是自己睡覺,睡不著的時候總是會禁不住想父母遠去後該怎麼辦,每次都哭的很厲害(沒讓父母知道)這種生離死別的事情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自然會慢慢明白,每明白一點都會伴隨痛楚。但芒果卻以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強迫孩子們明白。這是拔苗助長,甚至在有的孩子心裡已經成為一種威脅:如果你不乖,不聽父母的話,父母就會瞬時變老。成長是循序漸進的,不能一蹴而就。更何況是生離死別這麼連成人都不一定能承受的話題。


為什麼大家會發對,我覺得這個很好啊,節目的播出,受重面最廣的應該是觀眾,就像我看這段,深刻感受父母老去,我們應該珍惜現在時光,讓父母也不再為自己擔心。節目中對於幾個小孩子的影響還是有的,畢竟他們也都懂事。看見好多人反對這一環節,瞬間覺得知乎逼格都好高,我是不是應該及早抽身。


我也很不喜歡這個環節。我記得我小時候時常做噩夢嚇醒然後每天都很害怕睡覺,那些噩夢現在我都還記得很多。基本上都是在夢不小心跟媽媽走散了、被媽媽丟了、走進迷宮裡找不到媽媽了、媽媽說走開一下但就不見了,發現媽媽不是自己媽媽等等。所以我覺得對小朋友來說父母會老會死會不在身邊了是世界上最最最恐懼的事情。這種恐懼是會讓一個小朋友的世界很崩潰的……我不明白節目組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


小時候我是個很多愁善感的孩子,有時想到父母以後不在了就我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會哭。


一期幾十萬的薪酬。變個老讓孩子哭一哭又咋了~


惡作劇


我從小就是一個很敏感的小孩,尤其是對死亡。

很小的時候就對死亡有所感知,經常在夜深的時候突然想到死了,誰都不知道了,以後什麼事都跟自己無關了,只是一抷黃土。而後再想到自己長大,再大,父母不在了,真的永遠見不到他們了,無法想像那是怎樣的場景,自己該如何悲痛,心難過得無法承受,覺得應該和他們一起離開。不要活在見不到他們的日子裡。

於是深夜驚醒,哭泣。

父母也只是以為做噩夢,哄一下,讓別哭就沉沉睡去。

只剩自己在驚恐不已。

所以,小的時候睡覺大多數時候都是把手搭在爸爸或者媽媽胸口位置,知道跳動就是還活著的意思。

別想著孩子還小,不懂。小朋友懂的比你們大人想像中的要多得多。

死亡終究是會來的,只是他們尚未有足夠的心智和能力去承受死亡給他們來帶的衝擊,除了哭,他們無能為力。

所以,《爸爸去哪兒》真是夠了。

越來越看不下去。


先不說自己可能都不能一下子接受父母變老的現實 更何況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孩子 未免殘忍了一些 芒果台有些地方為博眼球確實過了些


突然想到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

這些爸爸們(甚至包括媽媽們),他們似乎沒有理智地思考這樣的設定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說得難聽一點。

秀智商了,明星們。


讓孩子們順其自然的成長,去經歷他們將會經歷的一切,慢慢的去學會,懂得那些道理,這就已經是很好的教育了,家長們做的應該只是引導,這般強行施加這種不該在這個年齡階段讀懂的思想並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或許能引起一時的悲痛不舍,然而在成長中並不能留下什麼痕迹。


推薦閱讀:

網易雲課堂推出的自製微專業靠譜么?
如何看待 10 名哈佛新生因群聊內容不堪遭取消入學資格的新聞?
供應鏈管理基礎入門
學會批判性思維,究竟有什麼用?
孩子的作文「我的媽媽」為什麼感動不了你?我告訴你原因

TAG:心理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