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文本框引發的思考

我的碎碎念

文本框是設計工作中常見的組件之一,無論是PC還是無線,大多僅是樣式上的不同,它們的交互行為上是可以相互參照的。

本文想從這一簡單的組件出發,讓大家看到交互設計師在工作中的邏輯思考方法,從而達到見微知著的直觀感受。

先來做個設計需求吧!

這個設計需求是:我們需要用戶填寫活動的名稱。

第一反應,這個是用來收集信息的,需要用戶填寫內容,並提交給系統,應該使用文本框。

然後大筆一揮,設計如下圖:

這樣就完成了嗎?這個設計能交附程序猿開發了嗎?答案顯示是:NO

如何全面地思考?

  1. 了解需求背景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這個需求的背景,多問幾個問題。

    • 為什麼要讓用戶填寫?這個信息對我們的業務有什麼幫助?
    • 有沒有辦法通過其他渠道來獲取這個信息?
  2. 考慮組件的基本屬性

    文本框是最適合收集用戶輸入信息的組件,用戶按照要求輸入一定數量的字元。使用這個組件,要先了解它的基本屬性。

    內容

    • 合法字元:是否支持中文、數字、下劃線、特殊符號?
    • 格式:要填寫的是郵箱、日期、還是密碼?能以數字或特殊字元開頭嗎?

    長度

    • 字數:是否有字數的限制?若輸入字數較少,使用文本框。盡量讓文本框的寬度比輸入量稍寬,從而給用戶形成心理預期,填寫的內容很簡單,降低用戶填寫的心理壓力。若輸入字數較多,則使用文本域。
  3. 完善流程體驗

    交互設計師在流程中主要承擔引導用戶前進的角色:輸入前,需要先告訴用戶要填寫哪些內容,怎麼填寫;輸入時,需要及時的給予幫助;輸入完成後,若正確給予鼓勵,若錯誤說明原因。

    具體可以從下面這些方面來考慮:

    預先提示

    • 告訴用戶輸入內容是否有特殊要求(如規定不能使用標點符號)。
    • 告訴用戶輸入的字數是否有要求(如規定只能輸入20個字)。
    • 告訴用戶輸入的內容是否要具有唯一性(如用戶名)。

    合法性提示

    • 輸入內容出現不合規的字元提示用戶。
    • 輸入的字數超出限定的範圍提示用戶。
    • 輸入的內容在系統中已存在時提示用戶。

    再深入挖掘的話,還有很多細節,如:當用戶在輸入的最後多敲擊了一下空格鍵,使得在輸入框中增加了一個字元,是否要將其自動去除,以幫助用戶完成操作。

    文章的最後提供具體的案例,設計僅供參考,實際應用時還要基於不同的場景進行狀態的增減。

如何提高全面思考的能力?

設計其實是有「套路」可循的:從小的組控制項到大的項目都有相似或相同的流程步驟。深諳套路的設計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快速的搭建頁面或理清流程,並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不斷的迭代優化。快速有效的了解設計背後的套路,提升全面思考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平時多積累收集

多看產品設計文檔,多研究動態交互過程,多體會同類型的組件,從中可以學到很多同行的設計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督促自己思考為什麼他們會這樣設計,試著去找到答案,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嗯,多記錄整理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設計過程多體會

有了平時的積累,再遇到相似的設計需求時,就會更容易的從多維度去思考各種可能性。就像上面提到的,首先從用戶角度出發,思考這個需求是否必要,用戶是否要為此付出成本。其次從基礎屬性出發,考慮解決方案。最後融合到流程中,針對用戶操作的觸點,加強引導設計,及時反饋結果。

設計完成多驗證

在設計完成後,除了上面帶點套路性質的設計思考過程,我常用的驗證方法是加入多方,一起驗證設計的完整性:與設計小夥伴討論,收集問題並持續優化。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遍歷一個邏輯的全部,比如有些情況下系統延遲反饋,而在設計過程中沒有覆蓋到。解決方法是:與開發同學保持良好的溝通,有新增細節馬上碰,減少遺漏。

設計參考

基於一些背景要求,拋個設計參考。

——————————————————————————————————

版權所有,如有轉載,請聯繫作者。

轉載請加專欄二維碼…

zhuanlan.zhihu.com/UXe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2017阿里巴巴交互設計師實習崗筆試感受
獃獃淺談:設計流程與產品分析

TAG:交互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