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南威爾士大學讀藝術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簡單粗暴直入主題

1 先說說開學典禮: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生開學典禮上土著人的表演,非常原生態,風格非常wild!還看到一個外國女人抱小孩陪老公參加開學典禮,台上正發言呢,很安靜,突然孩子哭的很大聲,外國媽媽拿塊布蓋住自己和孩子就開始餵奶。。。

2 我讀的學位課程:Master of Art (這裡的Art是藝術,不是文科的意思),我學的專業是純藝術,開設在UNSW Art & Design學院。藝術和設計雖然有相關性,但是課程體系是不一樣的。我們純藝術的學生做的東西,就是大家去Gallery裡面看到那些,一提到純藝術就聯想到的繪畫只是其中一種藝術表達形式,澳洲這邊的當代藝術,很多都做裝置。我們專業大多數都是外國人。差不多一半外國同學看上去都30歲以上了(我有個中國同學評價外國同學:"那個阿姨做的作品挺好")。還有孕婦(每周上課看她的肚子漸漸大起來),還有奶奶(本科畢業40年了來讀master)。奶奶拿她孫子的書包做了一系列裝置藝術的作品,很有趣!再我看來,學純藝術不是為了賺錢(老師都說當藝術家收入unstable),主要是追求精神進化,對心靈好。

3 UNSW Art & Design的調調:先來看張圖

(這個作品叫:Do whatever you want with me)

(這是我們學院的垃圾桶,藝術垃圾仍的挺帶感)

還有,我們學院(UNSW Art & Design)的F Block樓梯走廊三層牆上的3被玩成了這個樣子,

順時針轉90度看,腦洞挺大的。藝術學院是在UNSW的帕丁頓校區。總之,整個帕丁頓校區都是藝術氛圍,走廊里隨處可見學生作品,連垃圾桶上面都是。

4 UNSW Master of Art學習體驗:我們的課程設置里一半是理論課程,需要讀很多東西寫paper來交作業;另一半是studio的課程,就是搞創作,做作品來交作業。Studio課程每次交作業的時候都是把自己的作品陳列在studio里,每個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然後老師和同學提問和評價,之後給出分數。作業具體做什麼通常沒有形式和內容要求,但是會根據近期的課程內容有個主題比如transparency & translucency。老師從來不會限制我們的腦洞,有個上次還否了我一個比較小清新的idea讓我「go dirty and go wild」。作品要有有意義的idea,當代藝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看(當然審美價值也是有意義的),老師說「you are not creating something good looking but creating meaning」。技術方面,老師從來不會具體交怎麼畫畫、怎麼用PS,怎麼做雕塑之類的,但是鼓勵我們嘗試新的、自己沒嘗試過的藝術表現形式,用visual diary來記錄創作的過程。其實本科不是學藝術的小夥伴只要有idea,也可以申請澳洲藝術的master,建議申請學校的時候提供作品集,如果學校看出potential也是會考慮錄取噠。

5 學習壓力:我是屬於做事效率比較高的人,所以正常學習就OK,我一周有三天做part-time job(在悉尼當地留學諮詢公司New Skyline Education做Student Counselor)。周末全都出去玩(沒時間去遠的地方玩就去海邊喂海鷗、看日出日落星星、或者飛機降落神馬的…),這樣也可以manage一周交四個作業的節奏。我最近花不點時間弄了一半的作業,老師說很不錯,看完把他帶到另一個世界去了…靈感和做完一個作品的快慢其實沒有關係。學藝術比較難的地方是,要一直用visual language (可能對某些小夥伴來說是audio or whatever) produces meaningful idea。沒有idea的時候是最捉急的時候。我喜歡一直看展,看一切可以刷到精神爽點、一切可以擴大腦洞的東西!

順便說下,我們公司做澳洲留學是免收諮詢服務費的,如果有興趣了解,歡迎聯繫我:)

最後發下上次去Campbelltown看展路上經過一個荒山,山頂上有烏鴉,然後我就去追烏鴉了,同學還拿手機幫我拍了個視頻。那天正好陰天,風格看起來很實驗。

如果小夥伴們希望和我交流藝術、或者澳洲留學,或者就想聊聊都可以加我微信mamuzilu (如果不想打字搜索,名片上掃二維碼加我)

下次再說說我觀察到的澳洲當代藝術風格!


推薦閱讀:

TAG:留學澳大利亞 | 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