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國學熱?


《對「國學熱」的冷思考》

馬宏達:南懷瑾先生生前秘書。

編者按:本文是2014年9月20日,馬宏達先生在上海「書院文化與南懷瑾先生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經作者修訂增補),文章較長,仍值得大家專門找時間,靜下心來研讀——近期,好多大學都在按西方漢學理路辦國學院,內聖不習(學術化),外王不用(史學化),所以現在對「國學熱」進行冷思考很及時,很重要!

剛才聽了諸位前輩、先進的發言,很受感動!聽了小琳姐、小文院長和音樂家們懷念南師的琴音,不禁動容。

  今天會議的主題很大,但時間有限,我略談一點不成熟的想法,請各位指正。

 一個公案

  首先聲明,主持人介紹我是南師的秘書,實不敢當,我遠不夠格。我不過因緣際會,有幸在南師身邊,聽命做一點雜事而已,做得也不好。同時,我也不算南師的學生,遠不夠格。我們同學有句話,叫做「南師是我們大家的老師,但我們不算他老人家的學生。」

  其實,不論見沒見過面的,受益於南師的人無數,大家都尊稱他為「老師」。可南師卻說自己沒有學生。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公案,一個話頭,值得參究。根據南師自己講過的話和我對他老人家的理解,可從幾個方面理解這個問題:

  一則是南師謹記「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謙沖自牧,永居學人之位。

  二則是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內在修養。

  三則是他對學生的要求很高,要文武全才,既能「上馬殺賊,下馬露布,下筆千言,倚馬可待」,又要入世出世兼通,古今中外兼攝,既能入佛,又能入魔。要通達人情世故,做人做事要對。要學以致用,不能書獃子氣,內可安心自在,外可安身立命,經綸濟世,乃至安邦定國,等等。至少像他一樣,比他高明就更好。

  大家聽了這個標準,一定感到不可思議。我再講兩點,或者有助於理解這個公案。其實透過這個公案,可以管窺南師教育思想與教育手法之一斑了。

  禪宗有句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即使見地與老師一樣高明,功德、經驗比老師還差太多,要經過長期修習磨礪才行。見地不是思想,而是真智慧。思想叫見解、知見、知解。見地超過老師,經過老師傳授經驗教訓,就有希望快一點趕上老師的境界。這樣,才有希望使一代不比一代差,還可能做出青勝於藍的貢獻。否則,難免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禪宗的教育思想,其實也適用於其他很多領域。當然,這種「學生」,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生了。一般意義上的學生,南師有太多了,各領域各階層都有很多。此其一。

  再比如說,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的徒子徒孫們,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才,也在傳承著他們的學說,但是有誰比他們更高明更全面?一代更比一代強?恐怕是一廂情願!固然有很多徒子徒孫創造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亦步亦趨的,依文解義的,食古不化的,老死句下的,脫離實際的,高推聖境的,學用分離的,知行不一的,牽強附會的,乃至誤解、曲解、歪嘴念經的徒子徒孫也不在少數!都說是祖師爺的學生,傳承來傳承去,不知不覺間,搞得祖師爺們面目全非,反受其累。而這些大祖師們,當初誰也沒要搞個門戶出來,只是隨緣教化而已。徒子徒孫們弄巧成拙,搞個門戶出來,把本來文責自負的事,變成了一本族群連帶責任的糊塗賬。結果徒子徒孫們出了問題,牽連祖師爺被誤會乃至被打倒!這個歷史的因果,非常值得反思。此其二。

  自然科學技術領域,比較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更進步。人文領域不然,人文領域的知識積累好辦,吹吹牛好辦,培養一般人文素養也還相對好辦,真境界就難了!真境界不是知識,而是從根深蒂固的內心煩惱困惑中解脫出來,從做人做事實踐經驗的陶冶錘鍊中來,靠的主要是自立自覺,無法偷巧,不是站在聖賢肩膀上就自然成長了。這個道理,古今中外沒有兩樣。

  所以,南師反對門戶之見,說沒有南門,沒有學生,這裡面的道理很深。

  南師走後,據我所知,有很多同學是加倍努力自強的,很多在默默地做貢獻,但也有真的假的「學生」「弟子」,出了不少狀況。其實老人家在世時,已知道有人打著他的旗號在外面說事兒了。就像《西遊記》那些妖怪一樣,不少是在神仙那裡沒修好的,跑到外面作怪。或者曾在外面作怪的,被神仙收了去,沒修好又跑出來作怪。所以老人家乾脆否認有「南門」,否認有「學生」,兩個否定,乾淨利落,一石多鳥。他說誰受益誰知道,不必標榜這一套。現在,我越看越覺得老人家英明!這兩個否定,包含了多層道理,既吸收了千古經驗教訓,是對中外歷史文化的一個嚴肅反省,是對學人的永遠鞭策!同時,也是一個總的聲明——提醒社會上不要受「門戶」「師生」觀念的騙。任何人的言行文章,責任自負!不管真的假的「學生」,做對了是應該,值得鼓勵;做錯了,乃至自欺欺人,欺世盜名,自己要承擔責任,做老師的可負不了這個責,也管不了。

  乃至包括現在或未來,對老師學術做詮釋與解析的,嚴格說,也只代表研究者個人的認知,未必代表老師的本意。古今中外的學術思想,絕大部分偏差,就出在傳承、弘揚、註解、詮釋或解析的環節上。嚴格說,所有的註解都只代表後人的研究與認知,是否符合作者本意,是否將其本意全部而正確地解釋出來,都是問號,除非作者本人表示認可。這些道理,適用於儒釋道,也適用於古今中外各宗教、各學派。這是對學術與教育思想的反思了。再譬如說,現在發現網上有些熱心讀者,從南師講課的錄音錄像自行「整理編輯」流傳。他們不知道,南師對整理講課內容是非常謹慎的,他反對擅自整理他的東西發表。現在這些網友的熱心,恐怕反而幫了倒忙。

 對南師的認知

  再譬如說對南師的認知。很多人,甚至包括很多熟悉南師的人,都認為他是佛教人物,認為他專門提倡打坐修行的,或者認為他專門提倡傳統文化的。其實這些都是誤解。

  他對儒釋道,諸子百家,乃至古今中外各家學問,也包括西方宗教與科學,南師是一視同仁,「自他一體視」的,都尊重,都重視,如同中醫對藥材的看法一樣,一視同仁。每種藥材都有用,關鍵看怎麼用,用對了救人,用錯了害人。所以,他注重學以致用,注重實證,注意每種學問對世道人心、對人類的當下與未來,有何利弊作用。他各領域各方面的朋友、學生也多,外國學生也不少,都是一視同仁的。南師當年在輔仁大學做教授,還是余斌樞機主教(輔仁大學校長)禮請他去做的。

  幾十年前,南師就成立了「東西精華協會」,旨在推動東西方精華文化的融合,以期增進東西方的理解與融合,減少人類未來的衝突與劫難。南師也說過,他不是佛家、道家或儒家,如果非要歸類,大概算是「雜家」吧。但不是呂不韋那個雜家,而是平等尊重古今中外一切學問,廣聞博採,兼收並蓄,一視同仁,而且對新生事物一直保持著關注。教育上,他是因材施教,因緣不同,即使問題類似,答案卻是不同的。因緣際會,佛家的講得多了一點,使人誤會他是佛教人物。其實儒家、道家的也沒少講,政治、歷史、軍事、韜略、易學、醫學、文學乃至武功等等,也講過不少。

  關鍵的還不是講,而是用。日常生活、為人處事、接人待物,他處處是風範,這是他的身教了,這就是「人師」的榜樣力量。接觸過他的人,每每油然而生敬意與歡喜心,自然被他打動,受到深刻影響。南師所講的,其實是他的人生經驗與智慧心得,是學以致用,不是咬文嚼字,空談理論。而且南師講話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很接地氣。講課有很多的借題發揮與經史參證,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在他手裡,重新煥發出博大精深的燦爛光芒,吸引了無數人士重新看待與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其中也包括李約瑟、彼得?聖吉、戴思博等等國際著名學者,也使廣大華人讀者們重拾文化自信心。

  說到佛家,想起第一次世界佛教論壇籌備時期,小文院長(彼時是國家宗教局長)來恭請南師參加論壇,南師和他開玩笑說:「我不信宗教,我只信睡覺。」何出此言呢?南師講過,佛教、佛法、佛學、學佛,是四個不同的概念。佛教本來是佛陀的教化教育,後來被搞成宗教化了。當然,宗教有其社會功能,人們往往需要宗教來寄託思想感情,減少煩惱不安,也可生起敬畏之心,沒有敬畏之心就會肆意妄為。進一步,還可以深入研究其中蘊含的哲理。佛法,是覺悟宇宙生命究竟本來的實證方法,不是宗教,是個大生命科學與認知科學。佛學,是學理知識歷史知識的研究。學佛,則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榜樣,去實踐生命的覺悟與自覺覺他的行履。南師更注重的是佛法與學佛,注重智慧的覺悟與煩惱的解脫。打坐只是身心修養的方法之一,各家有各家的打坐方法,全世界有近百種打坐方法,不只佛家有,可是內容如何呢?很多的不同。他說過,打坐是小事,如果人們整天只干這個事,那就亡國了!他不是專門提倡這個。

  南師有一首《狂言十二辭》,是中年時寫的,已經為自己的一生做了概括:「以亦仙亦佛之才,處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學,當談玄實用之間。具俠義宿儒之行,入無賴學者之林。挾王霸縱橫之術,居乞士隱淪之位。譽之則尊如菩薩,毀之則貶為蟊賊。書空咄咄悲人我,弭劫無方喚奈何。」「王霸縱橫之術」,代表了王道、霸道、縱橫家等等治國安邦的學問。他幾十年前就說過,現在的國際,是新戰國時代。他對政治家講的是《陰符經》《戰國策》《太公兵法》《長短經》《資治通鑒》……以及中國和世界歷史等等,他還編纂過《正統謀略學彙編》一套五十冊三十種著作,都是治國安邦的學問。

  至於類似修建金溫鐵路、協調海峽兩岸、支持收復香港等等,對國家民族現實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所做的功德,他默默做了很多,外面不知道而已。

 潑點冷水

  說到書院,還有時下的國學熱,很抱歉,我可能要潑點冷水,或者叫淬火也可以。

  前天與同學聊天,我開玩笑說,用庸俗易懂的話來說,鴉片戰爭以來,我們數十年屢戰屢敗,陸續經歷了「找不著牙,找不著北,找不著魂」的階段。「找不著牙」,是指多次戰敗,滿地找牙,失去了自信,陷入深深自卑和自我懷疑之中。於是進入「找不著北」的階段,尋找方向,尋找道路,一直到「摸著石頭過河」,乃至到今天,還在探路、鋪路,也可以說是邊尋找邊開創道路。同樣因為失去了自信,失去理性,徹底否定了自己的歷史文化,民族失去了精神源泉,「找不著魂」了。到今天,還沒有跳出「找北」、「找魂」的階段。但是,百年來,已經有了非常偉大的進步。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那麼長的時間,陷入那麼多那麼大的危難,能翻身站起來,開創今天這個局面,艱苦卓絕,代價巨大,成就也非常偉大,人類史上絕無僅有!從中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生命力!誰也不可能吃掉她。

  新文化運動徹底否定歷史文化,固然偏激極端了,但也的確有其歷史的因果道理。怎麼講呢?舉例說,比如儒家,孔孟本人是文武合一,經世致用的。到了秦漢以降,經學逐漸興盛,逐漸演變到後來,發生三個偏向:一個偏向,是一部分知識分子越來越專業化,也越來越學術氣、學究氣,乃至書獃子氣,與經世致用越來越脫節,越來越不接地氣,越來越脫離實際了,變成了腐儒、書獃子。第二個偏向,發生在出仕做官的部分人身上。出仕做官本來的宗旨是為國為民效力,但一部分人被利益誘惑,異化了,變成了「小人儒」。當然,好官也很多了。第三個偏向,一部分人,只講修身養性,不論經綸濟世,更不注意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的狀況,進入自己造的象牙塔了,閉門造車。這是專講走偏的情況。這些偏向,對國家民族有什麼樣的歷史因果作用呢?很值得檢討。今天的知識分子,不只中國的,雖然不是儒生,是否也有類似的問題呢?再比如,宋明理學以來,「存天理,滅人慾」的偏頗闡揚,以及片面強調「心性」修養,過猶不及,使很多人越來越自抑而文弱化,失去蓬勃的活力。「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錯誤不能再重演了。

  再比如道家的學問,本來從天文地理到人文哲學、醫學、政治、軍事、經濟、科技,都有很多寶貴內容。到了漢代以降,形式逐漸宗教化,內容狹窄化,愚民色彩也漸漸附加上去。再加上司馬炎以來,錯用對「奇技淫巧」的態度與政策,使得科學技術的生機受到長期抑制。當然,科技發達,若無定慧之力把握,的確容易反受其惑。如同「神通」若無定慧主宰,反而變成「神經」。但你無法禁止其他國家發展科技啊!到頭來還不是被人欺侮。所以,不可因噎廢食,而應促進科技研發,同時加強道德與定力慧力的修養。

  再比如佛家,從傳入中國不久,很多人就把求保佑求福報求神通,當成佛教的功能。梁武帝蓋了很多寺廟,「南朝四百八十寺」,達摩祖師卻說他只是修人天福報而已,與真正的佛法不相干。可是求保佑求福報求神通,是近兩千年來大部分接觸佛教者的通病,只有少數人深入研究真正的佛法。今天還是如此。固然,主要歸因於人們根深蒂固的見思惑,貪嗔痴慢疑與惡見等等困惑,但是負責教育引導的人們,也應檢討自己的責任。比如佛家講的因果報應,流行的解釋不知不覺中,已經脫離了佛法的本義,片面強調宗教化「神道設教」的一面,忽視了平凡化,與現實密切結合的闡揚。其實,現實中無處不是因果關係,科學、法律、醫學、經濟、政治、軍事、心理學、哲學、衣食住行……任何學術、任何領域、任何事情,無處不是因果關係。還有,片面強調自作自受,忽視了「別業」與「共業」合參,使人自我反省懺悔尋找內因的同時,也誤會一切苦難全都是自找,一切侵害別人的彷彿都是「討債」的,似乎合理合法了,這就是誤導了佛法,不知不覺間也變成了愚民。長期如此,會造成人們逆來順受、麻木不仁,是非標準模糊了,變成胡慈亂悲,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了。

  再比如,古今中外,人們都喜歡神通,把這個妄想和慾望投射到偶像身上,想像佛菩薩或者上帝、聖人的神通廣大,高推聖境,偶像崇拜,變成了不切實際的自欺欺人,與真正的佛法毫不相干。佛法的重點在於體會覺性,從我執法執的困惑中解脫出來,而不是神通。很多阿羅漢也沒有開發神通。佛禁止弟子們以神通惑人,孔子不談怪力亂神,為什麼?沒有真正智慧與定力,跟著神通走,一定會變成「神經」。你說大目犍連神通了得吧?經典記載他預測的也有多次不準。其他一般的就更不要談了。一旦你陷入這個喜好,會變成顛三倒四,失去正常判斷力,會被江湖騙子牽著鼻子走。我們看看時下有沒有這個問題呢?

  以上簡單檢討儒釋道三家,經過兩千年來偏差的「弘揚」,產生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歷史因果,就不難理解新文化運動乃至文革「破四舊」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了。當然,這些態度不足取,偏激而極端,非理性成分大,把偏差的、曲解的、誤導的當成了本來。南師有個比方,「倒洗澡水,把孩子也一塊兒倒掉了」。但是其來有自,有其歷史因果。帝王將相儘管有責任,但是千古以來,以傳播文化為己任的知識分子們就沒有責任嗎?道長們法師們沒有責任嗎?責任恐怕不小!

  南師所闡揚的傳統文化,基本路線是回歸原點,盡量回歸其本來面目,拋開兩千年來的偏頗,恢復其活潑潑的生命力,恢復其偉大的精神與氣派。他以自己獨到的闡揚與發揮為其增色,與安身立命經世致用密切結合。而且不止於恢復傳統文化的精華本色,還主張古今中外合一,張開懷抱兼收並蓄。利國利民的同時,還要利益全人類。這也是他的文化教育思想啊。

  值得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乃至探究傳統文化。國家也在百年以來,正式為傳統文化正名,提出弘揚傳統文化的精華。這都是值得欣慰的事。我看眼下習先生所做的,還真有點王道、霸道、縱橫家、儒釋道法並用、古今中外並重的味道呢!所以說,傳統文化不是用來吹牛騙人做花瓶的,應當用於安心安身立命,協和群倫,經綸濟世,安邦定國。

  但同時也應看到,「國學熱」方興未艾的同時,上述跑偏的問題也沉渣泛起,真精華的東西倒不多見。要麼「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要麼尋求神通、追求神秘、迷信偶像、自欺欺人,要麼書獃子咬文嚼字脫離現實,要麼空談理論與身心性命安身立命經綸濟世無關,要麼閉門造車不接地氣,要麼困於文字不能領會背後精神活學活用,要麼用西式思維張冠李戴生搬硬套肢解曲解誤解中國歷史文化學術,要麼學了現代教育的商業化毛病,跟商業利益捆綁,高收費,更加重了異化色彩。這種「熱」,屬於元氣不足,虛火上升,濁氣上揚,陰陽錯亂。

內聖外王與無為而治

  說到這裡,想到「內聖外王」這個詞,當代很著名的大學者也把「外王」解釋為做帝王,這是很遺憾的事。「內聖外王」,是莊子講出來的,儒家廣為提倡。「內聖」是內在修養以聖賢修養為榜樣;「外王」是外用,「內聖」修養的外用,遇到什麼環境與情況,就自然反應出來的外用。任何人都可以走這個路線,不只是帝王。

  內聖外王換句話說,就是《大學》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換成老子的話說,就是「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可是很多學者都把「無為」講成了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就天下大治了?還真有人相信呢!佛法傳到中國,借用了道家的「無為」來表述真如本性,稱作「無為法」,與「有為法」相對。有為法是緣起的,是說任何事物的存在,以種種條件為前提,條件變了,事物也變了,無常的,沒有固定不變的事物,所以叫「緣起性空」。「無為法」是不以任何條件為前提,本來就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道法自然的。「道法自然」的「道」,代表宇宙萬物(包括生命)的本體,「自然」是本來如此,不以別的條件為存在的前提,不是「大自然」的意思。佛家講無為法才是道,才是佛法求證的目標。有為法不是道,只是道之用。佛法中譯時,借用了道家的「無為」、「道」,還借用了儒家《大學》的「靜、慮、定」,等等。換言之,道家的「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用佛家的話說,等於真空妙有,內證菩提正覺,外行菩薩道。菩薩道不拘任何形式的,不會特別標榜什麼形象或身份,完全靈活自在利他的,什麼領域什麼身份都可以行菩薩道,也即「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道家講的「清靜無為」,等於佛家的「心無掛礙」,不受自己思想情緒知識觀念成見的騙,不受教條主義、形式主義、本本主義的騙,不受身體的騙,不受一切有為法的騙,如此才可以靈活地創造性地隨緣利他,隨機應變,經世致用。可以說,「實事求是」是「無為而治」外用的一種,但還沒有深入到不受自己思想、情緒、身體以及一切有為法的騙。

  我們再看《論語》裡面說什麼,「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麼意思?孔子已經修養到斷除了四種毛病,這四種毛病我們每個人都有,是我們煩惱困惑的根源。「意、必、固、我」,用佛家的話來解釋,就是「我執、法執」,是困擾我們證得「無為法」的根本無明煩惱,是「心有掛礙」。佛家修行證果的標準是什麼?不是禪定,不是神通,而是破除我執、法執。貪嗔痴慢疑惡見等等「見思惑」是由我執法執而來。孔子破除這些困惑了,當然,是否究竟功德圓滿不知道,但這是「內聖」的標誌。「外王」,孔子的教化就是他的外王,他的菩薩道。

  其實在儒道等百家共同尊奉的經典《易經》中,有這個理念。乾卦中有個「用九」概念,坤卦中有個「用六」概念,歷來有很多種注釋,東漢道家的魏伯陽也有種看法,與其他家注釋大不同。他在《周易參同契》中說:「二用無爻位,周流行六虛。」這與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內聖外王、真空妙有、菩薩道等理念是相通的。「二用」就是「用九」、「用六」。「無爻位」,不屬於任何一爻,不在任何一爻的位置上,空靈的,清靜無為的,心無掛礙的,因此卻可以「周流行六虛」,可以變通為任何一爻,可以用任何一爻,可以妙用無窮,無為而無不為。

  所以你看儒釋道乃至其他各家學問,其精華是非常多的,非常偉大!

 佛家的寶貝

  再比如佛家,我們先不管「悟道」「禪定」「神通」這些大家習慣盯著的、很嚮往卻又搞不大清的、習慣了高推聖境的東西,單是以下四個方面,就已經對人類很有貢獻,有無限的慧思啟迪了。而這四個方面,恰恰是古往今來容易被大家忽視或誤解的東西。

  其一、對人性的解剖。人的本性是什麼,習性是什麼,弱點在哪裡,優點在哪裡,起心動念電光石火之間已經觸髮根深蒂固的困擾困惑是什麼,思維思想情緒是怎麼欺騙自己的……古今中外各家學問,包括現代心理學在內,沒有比佛家解剖得更深入詳細。可惜,這些學問埋沒很久了。即使學佛的,包括學法相唯識的,大多也沒有真的反觀自照體會這個。不能深入體會這個,不會了解自己,不會了解人,不會了解眾生。研究有關人類社會的各種學問,不論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不可能有紮實的基礎。

  其二,是佛家對覺性(知性)的學問。不論五官身體的感覺還是心理的知覺、思想、情緒如何變化,也不管五官身體健康或者病壞,其背後的覺性(知性),都沒有隨著所覺所知而變化,這個覺性(知性)超越了所知所覺的無常。且不說依此覺性可以超越生死,也不理什麼「悟道」「見性成佛」的觀念,只要學人切實體會,反觀自照到此覺性,便可從當下的煩惱困擾中解脫出來。當然不是一勞永逸,因為無始以來積習太重,需要不斷地覺照解脫,念念「善護念」。漸漸練習,就會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接近「心無掛礙」,接近「清靜無為」的內聖之道。管他聖不聖的,悟道不悟道的,這些觀念都拋開。每一個當下,反觀覺性,覺照有為法無常,從而解脫執迷煩惱的困擾,解脫我執法執的迷惑,就是觀自在,就是得大自在,就是凈土,就是無為無掛礙。《心經》講什麼?「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超越無常與死亡的無生滅的道。

  其三,因果觀。

  其四,緣起觀。

  緣起觀與因果觀關聯,從不同角度闡發。既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是智慧的方法論。它使我們看問題,更切近事物的本來面目,更機動靈活,少犯刻舟求劍、張冠李戴、盲人摸象、教條主義、本本主義、自我中心、書獃子的錯誤。

  這四個方面,在我另一篇報告《思維的陷阱》裡面有更多闡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原文地址:思維的陷阱之一:南院 - 身心性命.修外用 思維的陷阱之二:南院 - 身心性命.修外用 )。

  佛家至少在上述四個方面,對人類文化有重大而且可以普惠的貢獻。其實禪定也是佛家寶貝之一,但是大部分人不可能深入,淺嘗輒止而已。禪定與儒家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相通的。玄奘法師翻譯禪定時,就用了儒家的「靜慮」,「靜慮」也就是「止觀」,有了成果就叫做「定慧」。諸葛亮講「寧靜致遠」,也即是初步的止觀與定慧。

  佛家的世界觀對現實也很有參考價值。比如他說我們這個世界,屬於娑婆(堪忍)世界中的欲界,是五趣雜居地,凡聖同居土,這裡不是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這裡的眾生,貪瞋痴慢疑習氣頑固,各種錯誤觀念似是而非的思想很多。所以提倡修行或修身養性沒錯。但同時也要知道,我們不是活在象牙塔里,不是活在凈土世界,叢林法則的幽靈常徘徊在這個世界,所以必須重視安身立命,重視經綸濟世,安邦定國,重視防範侵略,重視了解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宗教等等各種動向。保護自己與維護正義秩序,不是靠修行和仁義道德就能辦得到,還要靠「十八般武藝」,靠各種實力。換言之,在佛家看來,我們這個小世界不太平,也不會太平,永遠有各種憂患出來,因為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由無明困擾的眾生組成的。而教化、修行,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因為這裡的眾生「剛強難調」,很難教化的,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指望通過提倡修行修養或者講究仁義道德,就可以締造一個現實凈土世界,天下太平,那只是對人性缺乏深入了解,對自己也缺乏深刻認知的浪漫願望。但是,不提倡修行修養禮義廉恥更不行,不提倡法治也不行,會墮落得更快更厲害,我們這些年已經嘗到了這個苦果。

  這是以佛家為例而言。儒家道家以及其他諸子百家,本來的精華寶貝也是很多,塵封已久,有待於大家去發掘。

  不少人說希望中國文化將來為世界做貢獻。其實中國文化千古以來,已經為全人類做出巨大貢獻了,還不談四大發明七大發明等等,先哲的思想、文官制度、科學技術、生產生活方式等等,都影響了世界。而且中國人口本來就佔世界幾分之一,對中國做出貢獻,也就是對世界做出貢獻。中國古代還曾長期領先於世界,卻沒有像近代西方一樣發動殖民侵略掠奪世界,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中國文化,否則世界歷史早就改寫了。

 重振「禮」的精神

  再譬如「禮」的問題。今天會議中,幾位老部長都講到,現在我們全民缺乏禮的修養。的確如此。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一些地方,還保留有中國文化儒家「禮」的影子,但是各有不同。日本的「禮」很好,是儒家禮教的延續,但是也走向了「禮」的反面——煩。禮太過分了就是煩了,自己麻煩,別人也麻煩。而且禮的精神是誠敬,誠懇恭敬,搞到繁瑣而煩惱就過猶不及了,也會虛偽了。《禮記?經解》對「詩、書、禮、樂、易、春秋」有正反兩方面的提示。這個在南師的《論語別裁》中有介紹。所以恰到好處很難,基本都是過或不及。譬如今天若要恢復禮的教育,是否要完全按照古禮的內容去恢復?不一定。古禮也有歷代變遷啊,時代因緣變了,社會生活結構變了,禮的誠敬精神可以繼承,表現形式卻要變通了。變則通,通則久。乃至在新的禮儀形式確定之前,先提倡禮的精神——誠敬,每個人恢復誠敬的精神,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業、敬物、敬一切,也不拘泥於形式。大家以誠敬的精神出發,每天這樣開始,整個社會國家的局面很快會不同了。重要的是,每個人要從我做起,從改變自己的言行做起,做個榜樣,而不是僅僅批評別人,那才有希望。

  又比如對「仁」解釋,現在普遍解釋為「愛」。孔子答覆樊遲問仁,的確是說了「愛人」。但他答覆別人問仁,又各有不同,不僅是因材施教,而且是因時因事施教。《論語》里有一百多處談到仁,各種角度,各種不同的表述。「仁義禮智信」都不是那麼簡單而狹窄的概念。止於字面狹義地理解,用佛家的話說就是「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依莊子的看法,文字已經是糟粕了,真精華不在文字上。

書院的嘗試

  講到書院文化。現在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很多「書院」。但都不是古代的書院了。不是說古代的書院就一定好。古代的書院,當然也有其問題。任何時代,對任何事物,都不應想像得完美化。古代的書院,是樸素的教育,也反映了教育的本來面目。有學問有成就有經驗的人,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而另一部分人也願意來學習,這就是教育樸素的本來面目。古代的書院,還有一個特色,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不是如現代一樣,只是知識的傳授,而是還包括了身教,老師自己的行誼做派就是活的榜樣。現代的書院,在這方面,未必來得及追上古代。但是,心嚮往之,也是可敬。尤其現代緊張的生活節奏,新的生活方式,幾乎不會有老師或學生安心寂寞做學問,但卻可以走分享互動成長的路線。分享、互動、包容、尊重、成長,也許可以成為當代書院目前的路線。

  當代書院,還在蹣跚學步的階段。雖然蹣跚,卻有希望。如果成長在歷史文化的精華中,成長在兼收並蓄、胸懷天下古今中外中,可能成長為健步如飛、頂天立地、繼往開來的青壯年。但如果淹沒在沉渣泛起或者各種狹窄偏頗的路線中,就會夭折,變為歷史的嘆息與遺憾。「國學熱」亦然,如果虛火與異化泛濫不止,那就是歷史的笑話與遺憾!

  我這些語無倫次的話,只代表我自己目前的幼稚想法,不代表任何人,明天變了也未可知,希望是杞人憂天危言聳聽。主辦者一定要我來發言,我很惶恐,不知道應該講什麼,所以再三推辭。但因為是紀念老師,所以來了,結果還是安排我發言,只有硬著頭皮開口了。聽了剛才大家的發言,有感而發。講錯了只好請大家原諒,諸位不要當真。反正我不算南師的學生,所以也不會給老人家丟臉。一笑。


理性看待國學熱,則首先要從認識國學概念入手,知道什麼是國學,然後在此基礎上,再搞清楚國學熱是怎麼回事,認識清楚了,自然對其的看法也就可以相對理性了。

國學概念

最初的「國學」意指「太學」,也稱「大學」,起源於西周,最初的「太學」為國家的一種從事教育、祭祀等多重功能的一個機構,而且從天子到諸侯都設,據《禮記·王制》記載:「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這裡的「小學」是指貴族子弟學習初級知識的地方,「大學」是指貴族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禮記·大學》中的「大學」就是指的這個意思。《禮記·大學》裡面提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最初也主要是針對先秦的貴族子弟而言的,這裡的「家」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家庭,而是指「諸侯之家」或者「卿大夫之家」,一家其實就是一個政權實體。

進入西漢之後,「太學」進一步發展,成為國家的最高教育機構,漢武帝設「五經博士」,在「太學」講授經學,「太學」逐漸向普通士子開放,後來「太學」更進一步發展為「國子監」,成為主管王朝教育體系的最高結構。

近代「國學」的概念則跟上面含義有不同。近代「國學」概念主要是受日本的國學概念產生的,日本江戶時代,部分學者將日本傳統的神道、文學等日本所固有的思想文化稱為國學,與日本國學相對的則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儒家、佛教等非日本所固有思想文化。

清朝時期,中外交流日趨活躍,外國的文化思想傳入中國越來越多。清朝後期,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砸開了中國的大門,橫行無忌,而中國這個老大帝國卻只能任人宰割,這使得傳入中國的西方思想也變成了一種強勢的東西,反倒是中國傳統顯得弱勢。於是為了區別這些西方傳來的「西學」,產生了「中學」、「國學」等概念。尤其是中國的落後挨打刺激著一些知識分子全盤西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傳統學術思想面臨的質疑越來越強,也就更進一步刺激了研究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繁榮,這導致了近代「國學熱」的第一次興起。章太炎、梁啟超、康有為、王國維、顧頡剛、胡適、呂思勉、梁漱溟等一大批學者在國學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一大批國學研究經典書籍也應運而生,成為了我們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寶貴財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當時討論更多的是中國的未來,中國該以什麼思想立國進而擺脫落後挨打的局面,所以當時「國學」更多的是指以儒學為主、涉及到諸子百家以及再擴展到史學、文學等方面,在這當中,還是以儒學以及諸子學為主,因為產生於春秋戰國的儒學以及諸子學總體而言其核心都是為了治國、強國。

由上可知,狹義來說,「國學」應該是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思想層面的東西;廣義來說,其實「國學」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傳統文化」,那麼「國學」的範圍就可以很大,不僅僅經史子集諸子百家屬於國學,音樂繪畫等藝術方面的,民俗的,但凡是中國傳統的都可以稱為國學。這就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那就是「國學」變成了一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甚至一些不入流的低級粗俗的也可以戴上「國學」的帽子招搖撞騙,隨便扯淡聊天也說自己是在說國學。

我認為,國學,是國故之學,更是國粹之學,中國傳統數千年,精華的部分才可以稱為國學,國學,應該是中國數千年來那些閃耀著德性之光、智慧之光、風雅之光的精粹,那些我們今天應該摒棄的糟粕則不應該稱為國學,更不應該以國學之名宣揚傳播。而今天國學熱中不少打著國學旗號傳播的恰恰是一些糟粕的東西,所以下面說一說國學熱。

國學熱

清末的屈辱挨打,極大地刺激了以往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中國人,甚至讓國人喪失了民族自信,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懷疑乃至否定中國傳統學術思想,認為中國之所以落後挨打,根子在於中國的思想文化落後,於是他們提出了全盤西化的主張,另一部分人則並不這樣認為,他們堅定地捍衛中國傳統學術思想,雙方的大論戰,推動了對於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研究的繁榮,這就是前文提到的近代第一次國學熱。第一次國學熱雖然推動了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繁榮,然而有意思的是,沒有一家為中國拜託落後挨打找到了道路,中國後來所走的道路不屬於這當中的任何一派。第一次國學熱,發端於十九世紀中葉,結束於二十世紀中葉,一百年。

當代的國學熱發端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展,民間在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逐漸再度活躍並豐富起來。尤其是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綱領下,說好堅持兩手抓的另一手「精神文明建設」似乎進行得並不咋地,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甚囂塵上,然而即便是有了錢,很多人仍然活得似乎並不幸福,同時,將人定性為推動國家機器科技飛躍的螺絲釘,於國而言似乎效率是真真兒極好的,但於個人而言,這恰恰是導致個人精神並不充實甚至空虛不安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國學,其實更多的就如同宗教,成為了撫慰人的心靈,讓人自我安慰的一劑湯藥。對國學的需求屬性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國學內涵的定位偏差,而這種偏差,則成為了國學熱潮中廣泛存在的問題的生長土壤。

前文已經提到,國學其實並不神秘,它無非就是中國以往的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等等。再說簡單點,國學就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那些經典、精品。前人的智慧結晶對於我們肯定是有很大價值的,但是我們也必須要認識到這些東西不可能是萬能的,它們是有各自的局限的,比如我們說中國是禮儀之邦,但周禮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尊卑有序、貴賤分明,難道我們今天也還要將人分為幾個等級嗎?很顯然不能。但上面已經說到,當代國學熱的興起其主要背景還是在於人們精神生活方面的缺失導致的精神不安,然而問題在於,最容易彌補這種不安的其實是宗教——精神麻醉劑。國學,成為了宗教一樣的麻醉劑一樣的東西,自然就會走向神秘化,而走向神秘化,就會導致對它的認識逐漸失去客觀而變得盲信盲從,盲信盲從,則導致一大批騙子產生。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遍地的打著國學旗號招搖撞騙的機構和人。這些招搖撞騙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一、給中小企業主兜售國學管理,打著國學管理旗號,兜售各種厚黑的陰暗的東西。平心而論,國學中對於當代企業管理有幫助的思想確實很多,但總體而言,這些思想大多是集中於領導個人德行修養以及宏觀指導方面的,具體的涉及技術層面的並不多,而且當代的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許多思想已經大大超越了以前的那些思路,所以學習企業管理,國學可以參考借鑒,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現代化的相關知識。僅僅憑藉德行修養或者陰謀詭計就能管理好企業怎麼可能。

二、給普通人兜售成功學心靈雞湯。成功學的是是非非我就不多說了,成功學的本質其實就是用聽眾的傻換取兜售人的成功,而國學與成功學捆綁,也算是一個技術創新理論創新吧,然而再怎麼創新,它的本質還是不會改變的。每個人的性格能力都不相同,其所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都會有各種不同,怎麼可能會有可以複製的成功模式呢?

三、給家長兜售所謂國學教育。客觀來說,國學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在人格塑造德行養成智慧啟迪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價值,但國學不是萬能的,它不是神,不是說學了國學就可以天下無敵。另一方面,祖輩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可能有他們的道理和好處,但也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就一定比我們今天的教育要合理的,人類文明總體來說是螺旋狀上升的,不存在今不如昔這一說。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古人的教育,也就只是古人的教育,它對於我們可以借鑒參考,但絕不能照搬,更不應該盲目推崇古人的方式厚古薄今。而當代國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在於各種國學教育結構把國學包裝成一個孩子學了就天下無敵的神功,更要命的是,這些做國學教育的相當部分自己對於國學的認識理解都相當欠缺,國學博大精深,能學得一些門路已不容易,而如果要作為教師給學生講授則對於個人的國學素養要求更大,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數年不絕地積累。但相當部分從事國學教育的機構以及個人在這方面功課都是嚴重不足的,所以指望他們來給孩子教好國學,只會誤導孩子,何談讓孩子學習國學精華?

國學教育中還有一種模式是只教孩子反覆地誦讀背誦不講解,理由是「你講的不一定正確,你講了反而是禁錮了孩子的思維,所以應該不講,只讓他記住,讓他隨著年齡增長去悟。」這個模式目前很有市場,獲得了一大批擁躉,乍一聽也確實是那麼回事,然而事情真的是如此嗎?這其實就是前文說到的把國學宗教化、神秘化的一種表現。如果真要考究,國學當中需要悟的也不是沒有,比如理學心學都有點這種意味,但理學和心學又恰恰是援佛入儒的產物,即儒家受到禪宗思想影響,將禪宗的一些思想融合到儒學思想當中。但除此之外,國學當中絕大多數知識都並不是需要神秘地去「悟」的,相反,國學當中許多知識如果沒有長期的文史積澱,沒有足夠的古漢語基礎,你即便是已經八十歲了也「悟」不了,即便是「悟」,也是根據自己人生經歷去曲解古人古籍,根本不是古人古籍原本的涵義,然而我們解讀古籍需要做的卻應該是在搞清楚原本含義的基礎上再引申發揮。

這種模式之所以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一些人利用大眾對於國學的缺乏了解將其包裝為 「不可說,一說就破」的神秘論,進而掩蓋自己在文史典籍方面功底的不足,然後圈錢忽悠。因為前文已經說到,要講授國學,對於授課者本人的文史功底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只讀不講,自然就可以讓授課者避免了因功力不足而無能力授課卻又非得要趕鴨子上架的窘迫。這種只誦讀不講解的模式之所以能夠為不少機構所採用,秘密就在於此。

既然如此,那究竟該如何對待國學學習國學呢?前文我已經談到,儘管國學不是萬能的,但它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另一方面對於個人的人格塑造、德行養成、智慧啟迪等方面都是具有極大價值的,所以學習國學,可以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關鍵在於怎麼學。

學習國學

我想分別就成人自學和國學教育兩個部分來說一說自己對於學習國學的看法。

成年人學習國學,建議以歷史入手,「歷史,是一切思想文化的經,它對一切思想文化都可以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歷史,把一切思想文化都貫穿起來,所以我們從歷史入手,就好比穿衣服一下子提起衣領一樣。熟悉歷史之後,我們再去了解思想文化,則會輕鬆很多,反之,如果在對歷史不了解的情況下孤立地去研究思想哲學,則容易產生誤讀誤解,走入歧途。從史入手,先看通史,然後是先秦史,然後是其他各時期的歷史根據自己的方向選看。在學了歷史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開始涉獵先秦典籍。為什麼不是先從後面看起來呢?因為先秦思想是我們後世一切思想文化的根基,後世一切思想文化都是在先秦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漢時傳入的佛教思想以及其他後世外來的思想除外)。了解了先秦思想,這樣再去研究其他時期的思想文化,則更容易弄懂。」(拙文《學國學為什麼要重視考據》)通史方面書籍可以看呂思勉《中國通史》、呂思勉《白話本國史》、錢穆《國史大綱》等。先秦史方面可以看呂思勉《先秦史》、宋鎮豪《商代史論綱》、楊寬《西周史》《戰國史》、顧德融《春秋史》等書籍。當然,如果已經有相當古文功底,還可以看《左傳》《戰國策》等典籍。

歷史方面建議還看一看思想史和文學史方面的書籍,比如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通論》、杜繼文《佛教史》、任繼愈《佛教史》、麻天祥《中國禪宗思想發展史》、袁行霈《中國文學史》、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等。

在熟悉歷史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興趣去具體學習某一家某一派或者某一人著作就容易很多,由於諸子方面各種研究書籍卷帙浩繁,且我本人也讀書不多,故不再也無能力一一推薦可選書籍。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讀古籍時候,一定要注意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區別,今天我們所用的許多字詞的涵義與古代是完全不同的,一定不能混淆。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掌握一定的古漢語知識,辭書是必備的。王力所著的《古代漢語》是一本很好的學習古代漢語的書籍。

在對孩子進行國學教育方面,由於孩子所處特定年齡階段,決定了我們不能採取成年似的學習方式,所以對孩子進行國學教育思路跟成年人有不同。我的建議是根據年齡分為啟蒙、養正、明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學習興趣,所以可以參考《弟子規》、《三字經》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用《千字文》等培養他學習文史的興趣,《聲律啟蒙》、《笠翁對韻》這類書籍對於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很有好處。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的思想不少地方今天已經不再適用,所以切記不可全盤照搬,要有選擇性。孩子稍微大一點,要更加註重對於其德行修養的培養,有一句俗話說「路線不對,知識越多越反動」,當代,不少人很有知識很有能力,但是卻不孝敬父母不照顧妻兒,甚至違法亂紀傷天害理,這都是德行不好的緣故,而德行的培養關鍵是在青少年時期的家庭教育。這一階段,可以教孩子學習《大學》、《論語》、《孝經》等典籍,同時也要繼續培養他在文史方面興趣,可以教他背誦《詩經》、《唐詩三百首》、《幼學瓊林》、《龍文鞭影》等。孩子最終要進入社會,這就決定了僅僅有德行和技術還不夠,還需要有相當的處世智慧,當孩子進入中學階段之後,由於其思維各方面都已經成長,所以可以開始教他們學習諸子當中的各種智慧謀略,這方面書籍可選的就更多了,比如《中庸》《孫子兵法》《戰國策》等等。而從這個時期起,你就可以掉過頭去,用前文中成人學習國學的思路引導他吧。

對了,差點忘了提醒一句,給孩子進行國學教育的同時,千萬莫忽略了對當代科學知識的學習。學習國學,不是為了回到過去,而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而面對未來,文化固然不能少,但科技同時也不能缺。說小一點,科學知識和技術技能,是你孩子將來安身立命的根本,缺了這個,德行再好再有智慧也落不到實處,謀生都難。


國學需要個人悟性與經歷相結合,如果都是大家都是肓目去學習,只會是徒有其表。原因在於,古文書籍有很多都自相矛盾,而有些內容確存在於一個度的問題,兩者之間的微妙關係非博學而不得以領悟。如果只是主重注於儒家論著,不涉獵於其它釋道法墨等乃至於音樂、書法、繪畫等藝術相參考,我想是不會對中國文化有一個理性而全面的認識的。而國學最繁盛時期軸心年代應該就是春秋戰國年間,所以如果能沉下心來研究這個時期的一些著作,再結合之後的歷史,我想會對中國人的智慧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的。


楚王好細腰而已。


倘說:中國的國粹,特別而且好;又何以現在糟到如此情形,新派搖頭,舊派也嘆氣。

倘說:這便是不能保存國粹的緣故,開了海禁的緣故,所以必須保存。但海禁未開以前,全國都是「國粹」,理應好了;何以春秋戰國五胡十六國 鬧個不休,古人也都嘆氣。

倘說:這是不學成湯文武周公的緣故;何以真正成湯文武周公時代,也先有桀紂暴虐,後有殷頑作亂;後來仍舊弄出春秋戰國五胡十六國鬧個不休,古人也都嘆氣。

我有一位朋友說得好:「要我們保存國粹,也須國粹能保存我們。」

保存我們,的確是第一義。只要問他有無保存我們的力量,不管他是否國粹。

-魯迅


論「國學」熱的必然性

所謂 「國學」熱,就其現象來說,其實是傳統文化熱。當代的國學熱展示了中華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體現了民族自尊與自信的高揚,開啟了民族文化的自覺。。

「國學」作為漢字辭彙,在歷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國都建立的國家官學。20世紀初,我國學者提出「國學」的概念,總體上是作為「西學」的對照概念來使用的,其中的「國」是指「本國」,「學」是指學術文化。此後的文化論述中,漸漸形成了三種國學的用法:第一種是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如民俗等。第二種是用來泛指中國傳統文化。第三種則是指古今結合的國學研究。根據國學概念的三種意義,我們就可以知道,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說的「國學熱」,就其現象來說,其實是傳統文化熱。

20世紀大半時間內,文學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是持批判否定的態度。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步確立,20世紀90年代中期迎來了第一波「國學熱」。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性質上,這一波熱潮還只是中國傳統文化重現文學界的開始。進入新世紀以來,全方位的國學熱興起並持續升溫,這當中媒體的參與起了很大作用,來自民間的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和需求更是不可忽略的主要推動力。

新世紀國學熱興起和持續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快速而成功的發展,及其所導致的國民文化心理的改變。現代化的繁榮發展使得國民的文化自信逐漸恢復,文化認同感也隨之增強,群眾更加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這些促成了對國學資源的全面需求。

對於中華文化這一連續不斷的古老文明而言,文化自覺是促進文化復興的重要條件,文化自信促進了文化自覺,增強了民族生命力,振奮了民族精神。

中華文化是中國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生命根源所在,因此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內涵是不能離開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精神。人們越有文化的自覺,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滿而完整地得到發揚。國學熱表明,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崛起,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態度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轉變為自覺的接受階段,這正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關鍵時期。國學熱所體現的正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的開始。文化自覺就是認識自己文化的發生、成長、發展的歷史,認識自己文化的獨特性、存在價值及其普遍意義,把個人連接、融入到這一歷史文化長河中建立文化認同。加強民族凝聚力與民族向心力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核心目標,對傳統文化的探索挖掘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現代化進程的快速成功的發展及對民族精神的發揚的要求使得文學界颳起國學熱的狂潮是一種必然。

(個人觀點)


國學熱,其實是國家需要。畢竟我們經濟起來了,站出來說話也有人聽了,但不能先自己被文化侵略佔領了吧?所以得抬出自己的東西,幸好,我們的壓箱底很多也不是假貨,當然了,我們在接收和學習的時候,也要懂得分辨精粹和糟粕。


國學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對於那些連國學都講不明白,就靠兜售目的性很強的斷章取義的大師,以及根本就不想思考、不愛看書的受眾,這真的是國學嗎?不是國學,談何國學熱。


為什麼覺得真正的國學永遠不會熱,所謂的可以炒作起來的無非流於形式和表面,而真正想要發揚國學和研究國學的人會顯得很無力。


作者:有無相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187108/answer/2422453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學」也是一個偽概念,民國時代的產物,像個垃圾箱,什麼下九流的異端邪說都算在內,什麼奇技淫巧、佛棍、道棍、會道門都往裡面鑽。我們說的是復興中國優秀的思想文化,而不是說不需要揚棄。隨著近年從國家層面開始,倡導復興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國學」這個範疇里也開始沉渣泛起。典型的現象是幼兒教育中,《弟子規》的流行,但其實《弟子規》才是封建糟粕。真正的儒家思想,是自上而下的教化,是培養大丈夫,不是培養奴才。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讓君主有德,大臣才能受教而後有德;父母有德,子女才能受教而後有德。而《弟子規》則反過來,主張下對上的無條件順從,上不正,下愚忠。如果統治者錯了,父母錯了,《弟子規》認為,也要聽話,這就是培養奴才。

而真正的道家、儒家思想塑造的是什麼?是虛以待物,靜以待時,時至必動,動則必成的智者;是頂天立地,建功立業,功成弗居的正人君子;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熱血男兒;是每當災世來臨,以浩然之氣和無窮智慧戰勝災難亂源,誅邪衛道撥亂反正的大丈夫。這才是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衍繁榮至今的思想脊樑和精神源泉。

什麼才是華夏文化真正的道統?中國文化,根在先秦。在於一道各用,道儒法三家同源一體,道為體,儒為用,法為術。再擴大一下,那就是易道儒法醫兵六家。這才是正統的華夏文化。


我個人覺得這個熱是虛熱…………不是說我們穿古服行古禮背古書就是學國學了…………你看孔子之前學什麼呢?三皇五帝時代有什麼具體的教科書呢?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如果追求本初的純善而言語不謹衣冠不整古書不知那麼這個現象是不是熱呢?


現在是黨中央在推動。國學熱,本身反映了大眾在國學上的渴望。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我這句話是假話」即是真的又是假的,應該不存在兩重疊加的東西吧!這是屬於羅素悖論么?
中國的傳統孝道包含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成分嗎?
如何反駁並打擊演員粉劇粉影粉面對抄襲「躺平任嘲」的態度?
我不會遇到更好的人,一切也不會就此消逝
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TAG:中國文化 | 文化 | 國學 | 教育 | 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