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兒時父母教育哪些是不好的?
我父母在對我的教育上還是比較正能量的,要說不好的地方也就是有點溺愛。不過我想跑個題說說我舅舅,記得我小時候在繪畫上非常有天賦,繪畫水平超出同齡人好幾個等級,經常是一畫一整天,從不厭倦。有天我舅舅來我家,看我在畫畫就隨口問我長大了想做什麼,我當時拿著畫筆興高采烈地說我要當畫家,我舅舅頓了頓,然後對著一個剛剛上完幼兒園的孩子語重心長的教導道:「當畫家不賺錢啊!」
我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寒暑假沒人帶就被送到舅舅家,而我小時候是個很安靜的孩子,喜歡一個人安靜的畫畫練琴呆一整天,我舅舅覺得這樣不對,就成天拉著我出去游泳、打球、吃大餐、講人生的大道理…雖然我表面表現得很配合很乖,但我內心特別難受,我一點兒也不喜歡玩這些,更不喜歡和大人玩這些,我只希望趕緊回去畫畫,還偷偷溜出去用外面的公用電話打電話給我媽哭鬧著求她帶我回家。我舅舅喜歡和我探討人生的大道理,在我們聊到「善良」的時候,他當著眾人的面跟我講「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他還問我說:「你覺得人生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我想了想,想到父母老師都教導我們要誠實,我就說是誠實,我舅舅頓了頓,然後對我語重心長的說道:「誠實…好像不怎麼重要吧,我覺得有才能才是最重要的,你想啊,一個人要是有能力,那誰敢欺負他,那在社會上才是NB,這樣的人,要是不怎麼誠實,好像也沒什麼關係吧。」
其實我知道,我父母也好我舅舅也好,都是對我好,但對於我舅舅的教育,我實在是不能苟同,在對於一個孩子的教育上我覺得:第一,對於比較小的孩子,適度的正能量雞湯是很必要的;第二,無論自己的價值觀多專多紅多正,也別把它強加到另一個人身上,更何況那還是個孩子。個人認為對孩子最不利的幾種教育:培養從眾心理的教育,壓制創新思想的教育,過度宣揚實用主義的教育。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都有著成為巨星的可能,而以上所述的教育方式,恰恰是在壓制孩子的天才屬性,逼著他們成為庸才。
在最愛看書的年紀,只允許我買《讀者》和《青年文摘》。
然後我就攢齊了連續六年的全套讀者和青年文摘。
真是件憂傷的事。自從接觸早教以來,我從原來懵懂的新手麻麻不斷的在學習,在成長,和孩子一起的這些年,我發現,教育原來也可以分分層。我正在一層一層的努力往上爬。
舉個例子,在樓梯里遇見長輩,你會怎麼教孩子?
「寶寶,叫爺爺!」還是你自己主動和長輩打招呼「大叔,早啊!寶寶,我們今天和爺爺一樣早呢!」
如果孩子沒有及時叫「爺爺好!」你會怎麼說?
是責備孩子「要有禮貌呀!快叫爺爺!」還是尊重孩子,問她「你今天有點害羞嗎?」
不同的表現,說明你處在不同的層次。
曾經我就是這樣的媽媽,我想將來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讓他好好念書,不成為學霸也要能通過考試,拿到起碼的文憑,不然以後生活都成問題。
這樣的觀念決定了我很多時候,會自覺不自覺的對孩子進行知識灌輸,在小寶還在襁褓里的時候,就給他「超齡閱讀」,講故事,在人家的世界裡還只有黑和白的時候,就天天拿著彩色的球,指著念「這是藍色、這是紅色」......那時候真的太操之過急了。
小寶奶奶也急著教孩子這個那個。教小寶數數,教小寶寫字,然而灌輸型的教育完全吸引不了好動的孩子。這樣的教育註定會失敗。所以,小寶並沒有像她期望的那樣早早的學會很多漢子、連1到10都是上幼兒園以後才開始感興趣的。
像我們這樣的家長,沒有方式方法,沒有好的教育理念為基礎,盲目的追求知識累積,不僅不會教出優秀的孩子,可能還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果不改變觀念,大概等孩子大了,也只會逼著孩子參加各種訓練班,每天逼著完成作業,考試一定要拿高分等等。
以前我自己身上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希望我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優秀,但是卻很少照鏡子看看自己到底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什麼樣的榜樣......
以身作則是從小就會的一個詞,但當了父母以後對我有了全新的意義。尤其是在教導孩子社會認知、行為規範和藝術熏陶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模仿,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我們一直很頭疼小寶是個夜貓子。我們累得不行的時候就開始抱怨孩子,沒有別的孩子乖,沒有別的孩子習慣好。其實是我們自己錯了。小寶在回老家的一段時間作息非常良好,我自己一個人帶他的一段時間他作息也非常的好。於是我終於證實: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沒有以身作則。
因為我們一家子都是夜貓子,不到11點是不會關燈上床的,甚至很多都是12點才睡覺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怎麼可能形成早睡的習慣呢?
除了睡覺,還有很多,比如坐沙發的時候不好好做,習慣性的葛優躺,吃飯的時候不同時開飯,你吃你的我吃我的,還經常端著飯坐在沙發上吃。還經常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這樣的習慣以前覺得非常舒服,現在卻覺得非常礙眼,因為真真是給孩子立了一個「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模板。
在接觸早教事業之後,我開始懂得孩子的很多發展是一定要遵循一個亘古不變的規律的。而之前沒有系統的學習,所以把新聞里那些「奇聞異事」當成了常態,後來才發現那都不過是新聞的爆點而已。
當知道孩子在什麼年齡會有什麼樣的發展的時候,我的心就淡定了很多。因為我知道他伴隨左右會想吃輔食,1歲會想走路,2歲能和我順暢溝通,3歲會有求知慾,等等。
這就是知其所以然。這也是教育的基礎。孩子是我們教育的對象,我們首先就是要知道了解他們。
所謂順其自然,就是在不影響他人和基本的社會規則的前提下,儘可能的任由孩子自己探索和發展。比如孩子都很喜歡玩沙子、玩泥巴,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環境,比如定期帶他們去海邊、去沙堆,或者在家裡規定一個小區域,剩下的就是讓他們可以盡情的玩。
很多家長說,哎呀,太髒了,受不了。其實這是成人的感覺,回想我們小時候,不也是很喜歡玩泥巴、踩水坑嗎?為什麼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的時候,就要遏制這種自然規律了呢。我們的教育很重要的就是要順應孩子的發展,但這種順應不是指寵溺孩子,隨他們任性妄為。
很簡單,在開始之前,約法三章,在規定的區域玩,結束之後吸收洗澡,做不到,就暫停一次遊戲的機會。就OK啦。
使其自然就是指當孩子萌發出興趣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點撥。舉個例子,孩子對積木很感興趣,很想搭起來卻做不到,這時候我們演示給孩子看,他們學會如何拼搭,剩下就不應該再插手。孩子想搭一個高樓大廈,我們就沒必要讓他打一個小洋樓。
這大概也是最難拿捏的點。我們常常很難知道孩子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玩,還是在自己琢磨,是真的需要我們的幫助,還是在依賴我們,自己懶得動腦筋。
不過,依據我所觀察到的那麼多孩子,他們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放不下,我們給孩子的機會從來就不多,何不嘗試著放手,遠遠看著,讓他們從小就有自由廣闊的空間自由的探索這個世界。
曾經我也是那個大包小包,專用水瓶、濕巾汗巾一大堆的背著,跟在他後面屁顛屁顛的喊著:「慢點!小心!」的媽媽,如今,我正在嘗試著遠觀,嘗試著只做點撥,嘗試著多給孩子機會,嘗試著讓他成為一個更獨立的人。
關注公眾號:森巴育兒(ID:senbayuer),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文章來自:小寶麻麻(森巴育兒)
添加微信號:senbayuer1 為好友,森巴將邀請你進群一起聊聊育兒經和婚姻八卦
這個。。。還真是難以回答,但有些感觸,隨便扯一些閑話吧,不喜請摺疊。
上一代人的教育觀念受整個國家教育文化的影響很大,很多不利於兒童成長的觀念,如果要分析大環境,這個話題就太大了,真是無力吐槽。
而單說父母的不當行為,其實也無益,因為現在的我已經明白,真怪不得他們,他們已經儘力了。
那麼,多少還是說一些吧,並不都是我自己父母的,而是所見到其他對象。
認為小孩不應該認識錢;認為除了學習不應該思考別的問題;告訴小孩非常反人類的兩性觀念;不知引導還反過來抹殺小孩的興趣。特彆強調一點,見過很多父母都有的通病,一種非常有害的邏輯——認為小孩的需求應該由父母滿足,然後小孩的行為也該由父母支配。說通俗一點,比如說代替小孩承擔錯誤的後果,代替小孩做決定,小孩對什麼東西有慾望則由父母來支付。然後覺得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應該聽話,做我希望你做的事情,成長為我想像的樣子,這是赤裸裸的對人性的不尊重,是漂亮的鎖鏈,囚禁人的心靈。
所以小孩就叛逆啊,為什麼不叛逆啊?換我我也得叛逆啊,我根本不是在真正的活著啊。
你們難道沒有發現,這種將他餵飽然後隨意指揮他的邏輯跟養寵物狗是一樣的嗎?!你們真的覺得應該這樣養小孩嗎?!
抱歉,有些激動了,說些正面的吧。
父親從小就支持我該玩的時候盡情的玩,這對於我思維的敏銳性有很大的益處。父親一直強調承諾是極其重要的,你可以不許諾,但許諾則必須踐行。還有一些細節,就不羅嗦列舉了。
我認為既然問出了這個問題,那麼我也當收穫有益的結果。對於我個人來說,認識到上一輩人的不足,那麼我們就須引以為戒,堅決不要再讓已知的悲哀重複發生在無辜下一代身上。童年印象特別深的一種事:他們會在聚會的時候有意挑逗我說很傻裡傻氣的話,比如「如果你們生二胎我就把他殺了自己再自殺。」當所有人都因此發笑,尤其是父母一邊笑一遍撫摸我的頭背時,我得到了對錯誤的強化。現在想來,從那時起我就向有意耍寶發展了。
中國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問題太多,甚至有些問題可以被稱之為[怪相]。
平等缺失:在中國式的家庭關係中,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強調家庭、家族的作用,並且注重長幼尊卑,所以父母在家庭里是有著天生的高低位的。在一些家庭,這種地位已經超出了倫理,變成了一種無條件、無原則的遵循和發號施令,比如逼迫子女進行一些所謂的學習、灌輸強烈的反哺觀念、掌控子女收入、催婚逼婚、替子女選擇工作等,這種「越位」甚至會導致代際間關係的複雜化,如離家出走、青少年自殺、婆媳關係複雜、養老困難問題等。當然,如果子女有困難,一些父母也會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如陪讀、學區房、代相親等,但這樣做的同時,也在磨滅子女獨立生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形成所謂的[媽寶]。
攀比心理:很多父母把子女視為自己攀比的一方面,在很多場合中,都會和親友在子女學業、能力、事業、婚姻等方面進行攀比。但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子女總是稀缺的,大部分家長就會萌生嫉妒和不滿,這種情緒會直接轉化為對子女的要求和管教。許多時候,子女的感受和能力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口碑和名聲。
人格依附:在很多家庭中,子女的獨立人格是不被尊重的,其只是作為父母生活的一部分而附屬存在。一些家長對子女做出過多的安排,也給他們提供了太多捷徑,導致一些子女在面臨獨立處理問題的情景時,沒有能力去應對;更有甚者由於接受能力差、思想偏激,而做出過激言行。家長對子女的溺愛和安排,其實很大程度折射出家長本身在成長過程中的缺失和對今後子女成長的不安,於是,父母把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的東西都擺在最重要的位置,按照自己吃過的虧,給子女勾勒出一條自認為的人生坦途,對孩子進行大量言傳身教,並替孩子在很多時候做出重要選擇。這種父母主動對孩子的人格綁架,很容易導致子女被過分溺愛。例如,有個離異家庭,父親和爺爺帶著孩子,而且父親本身也是單親家庭。由於擔心孩子成長環境不好缺失母愛,父親和爺爺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無條件去辦到,最終的情況是:只要父親和爺爺一辦不到,孩子就嚎啕大哭或者動手打長輩。十年過去了,那個孩子已經成了一無是處、輟學在家的閑人,其老爸和爺爺卻在磚廠給老闆做工。
缺乏鼓勵:中國家庭中最常見的教育手段,不是鼓勵,而是催促和責備,或者說是一種命令。家長習慣性地用最簡單、最直接的命令式的表達方式,來處理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但這種處理方式是低效的。你不告訴孩子為什麼,也不設置獎勵,而是用懲罰來恐嚇,這既會讓孩子產生情緒上的壓抑,也是低效的。
學歷至上:在過去三十年中,年輕的父母看到了學歷對自己、對身邊人的重要作用,於是學歷至上的觀念深刻地烙在父母的骨子裡;再加上傳統社會重視文化教育的大背景,在家族中學歷也照樣被奉為圭臬。於是,父母在子女年幼的時候,核心任務就是讓子女讀書考試,然後考取好的初中、高中、大學。這種千篇一律、缺乏尊重的培養模式,對子女的創造力是極大地抹殺。
除了上述問題,中國家長的教育問題其實還有好多通病,但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希望上一輩對我們教育的不足,不要在我們的子女身上再次發生。
歡迎關注「鯉魚學堂」微信公眾號,微信號liyuxuetang2017,加入年輕人最愛的線上知識學習平台讓你輕鬆擁有一技之長。文章原創,嚴禁未授權轉載,否則將採取維權騎士等維權手段。
寫在前面: 我很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些天來家裡被我弟弟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弟弟開始談到死,是的,他說再逼他他就去死,我深深的替我父母的失敗教育感到悲哀,也開始了關於教育這個話題的思考。
其實我是「個體獨立論」擁護者,我始終認為人與人之間不應該以任何形式捆綁和牽制,包括父母與子女,哪怕前者給了後者生命和維持生命的資本。但若是因為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便以恩人自稱,或者因為培育了孩子而要求獲取回報,那我要說這決定有失公平,畢竟你生ta的時候也沒有問過ta願不願意被生,畢竟你培育ta的時候ta無知得壓根不知道什麼叫培育。扯遠了,總之我先擺出這一原則再來說父母孩子之間的教育問題,擺脫這種「我生了你我便有恩於你」的情感綁架談問題會好很多。
第一、不要罵!不要罵!不要罵!罵也不要罵孩子蠢!
確實,罵是所有教育管理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打碎碗?罵。不寫作業?罵,跟人打架?罵!的確,這樣孩子絕對不敢再犯,看起來貌似未花任何時間精力財力成本又效果極佳。但事實絕不是這樣,這隻會導致孩子逃避和隱藏自己錯事的心理,久而久之心理會出現問題。我媽就特別喜歡罵人,對,是罵,是不帶半點道理的罵。我做錯事被罵蠢她要我做的事沒做就被罵懶掉了錢還是被罵蠢。以至於初中時候我看到智商測驗我就去做,因為我真的開始相信大概我就是比別人蠢,還好那時候有老師這個存在體,我初三一直是班上第一名,各科老師輪流誇我聰明上進,我才打消了「我生來就蠢」這種念頭。但是我同時為那些成績不好被各種攻擊說他蠢得要死的同學悲哀,這種教育模式絕對造成了他們人生的陰暗面。
第二、獨立!獨立!獨立!(重要的事說三遍)
獨立的人更容易快樂!思想獨立是保障一個人認識自己的前提。關於這點我爸媽倒是在「無教」中反而教導了我,我不喜歡跟他們表達,因為他們啥都不懂,所以我老是自己想呀想,後來就想明白了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了。我大學期間去了很多地方,懷化貴州重慶這一線我分了幾次走完了,拍了很多照認識了很多人也見到了一線城市內的貧富差距,我在車水馬龍的街頭看妝容精緻的女人,也在古城幽靜的巷子聽男人講人生過往失意。我看到窮鄉僻壤里孩子邋遢寫滿苦難的臉,也看到大廈商場內一身名牌吃著西餐的小男孩。我開始明白人與人之間生而不平,我也開始不相信類似「苦難是財富」的心靈雞湯,我看到很多不平衡但是這恰恰讓我更好的接受不平衡,我在兩者之間尋找那個平衡點,然後給自己定位人生目標。然而這些經歷感悟我從未跟爸媽提過,甚至我出門從不跟家裡報告,因為行程我自己定好了,錢我自己省出了,該備的東西我備好了。我不需要告訴他們徒增擔心。我思考到的東西我自己保留就好。So,思想獨立,行為獨立。這樣會幫助孩子更好更早地去理解周圍社會的規則,然後接受和適應這些規則。
第三、父母通常難以啟齒的但是絕不可避免的一個方面一一性教育。
關於這方面的教育誰都知道發達國家做得很好,比如荷蘭還是哪個西方國家。他們會告訴孩子夏娃身體被樹葉遮住的地方不能被人摸,比如日本,他們會在小學教科書中用蝌蚪來代表精子演示懷孕的過程,雖然真的是挺難開口但是真的很有必要!我看中國也開始關注了,有一期綜藝節目中就有一次主題是這個,明道對著小朋友們說「被泳衣蓋住的地方不能被人摸」,我覺得這樣太有必要了!因為我看心理學書,了解了很多戀童癖一類的變態。這種人遠遠比我們想像的多,畢竟之前調查表明,每8個大學女生中就有一個有這種經歷。我起先驚訝得要命,不敢相信,但是後來細想這完全有可能。因為我有兩個朋友初中時真有過性騷擾,而是還是老師!!人模狗樣的老師!我自己也有過一次非常非常危險的經歷。如今想來,細思極恐!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害羞而逃避去聊這種話題,真要是出了事大概會一生自責不得心安。
最後、適當在孩子面前表達自己的情緒,悲歡離合該有就有。但是!千萬不要把ta當情緒垃圾桶!!!
這是我很早就想說但時常憋著沒說的話。我媽就是這樣的,她沒事從不給我打電話,比如說想我了呀或者說關心我生活費夠不夠用呀。要她這樣子這輩子都不要想,她的電話無非兩件事:第一是跟我爸又吵架了。第二是我弟弟又鬧事了。我理解她無人傾訴所以什麼垃圾破事各種負能量我都照單全收,但是顯然我這樣還不夠,我若是語氣不耐煩了一點,她是直接「啪」一聲乾乾淨淨就掛斷的。這是早幾天也有的事,所以我至今鬱悶,前面我強調自己是「個體獨立論」維護者原因大概是出自這裡。本來就是,人跟人之間是不應該被牽制的,包括最親密的人。負能量壞情緒不應該相互交融,這多可怕。所以父母能控制的時候不要動不動就抱怨自己活得多委屈多不如意,這不關孩子的事。
題主問的是兒時父母教育哪些不好,我跑題了~不過都是自己經歷所以亂七八糟寫下來。看看其他人的回答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幸福的,至少沒有被教育說佔便宜偷東西什麼的…
總之啊,我要是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女兒最好),我一定溫柔待她。我要她至真至善,至純至美。我不會在她小胳膊才會用來吃飯時就逼她什麼琴棋書畫各種鬼班,我不會在她剛會拿筆表達自我時就告訴她什麼狗屁成功學,我不會在她情竇初開暗戀某個白襯衣少年時打破她的美夢。
我希望她每一歲有每一歲的快樂。我但願她敢愛敢恨從來不忘初心。我祈禱她一生活得比陽光還明媚。就是這樣。畢竟人生開心就好。剛剛看到一家三口購物出來媽媽在整理東西突然,有個紙團從媽媽口袋裡滑了出來在商場的出口,女兒看見了看了她媽媽一眼她媽媽也回頭看了一眼發現只是一個紙團,就走了女兒又看了那個紙團一眼,然後也走了。。。
把別人小孩打哭了,別人父母找上門,當著那個小孩面把我打一頓
被別人小孩打哭了,回家再被提到門口,當著人家孩子面打一頓
犯了錯誤,把全庄人召集過來把小孩打一頓,看客越是勸打的越狠
小時候,拿了獎狀,回家後不是誇獎,而是你看別人的小孩獎狀貼了一牆,你看你巴拉巴拉,反正以後我的獎狀都是躺在垃圾桶里
找姐姐發生矛盾,打架,姐姐跑了,發動全庄人找小孩,回家以後沒有任何懲罰,留下我這個小弟,各種武器招呼,當然還是有著一群勸他的觀眾,我的性格很倔,所以每次被打的都很慘……
上學,在外面被人欺負了,回家說了後,父親答,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啊,以後走哪巴拉巴拉
能省錢的小孩就是好小孩,這個是我媽,恨不得你在學校吃飯一分錢不花,後果是,我姐身體一直不好,乾瘦,而我,則是有著嚴重的胃病,其實我們是有錢的好吧,父親的弟弟結婚二層小樓都能搞起來,自己孩子吃飯沒錢?
這樣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是
1.沒有安全感,父母只會打自己,不會保護自己,最後自己也不會保護自己,感覺活的窩囊
2.自卑,畢竟一直有個我沒見過的別人家的孩子,我比不上,工作以後也是,特想證明自己,但不論怎麼樣,依然有我不認識的別人家的孩子比我強,這種感覺真心想哭,我就想父母你能真心誇我一句嗎?
3.特別能扛住病,因為能省錢,感冒發燒都感覺快死了,同學看著都不忍心,帶我去了藥店,原來一盒感冒藥才十幾塊
4.沒有隱私,過年回家,自己的私事親朋好友沒有不知道的,尤其去串門時,親戚一通教育,導致現在都特別不想回家
我不知道你所謂生我養我有多麼辛苦,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我不是你們的孩子你就好好學習,學習最重要。只有學習有用,考上大學一切就好了。不能早戀。興趣愛好不重要,只有學習重要。這是我經歷過的。
從小到大,大部分的時候叫我媽,她都不會及時理我,導致我現在遇到人不管關係怎麼樣都想遠遠躲開。記得有一次我媽在朋友店裡面跟別人講話,我叫了她一下,沒理我,又叫了一下,白了我一眼,繼續叫了一聲,直接一個巴掌抽過來,然而我媽對別人是脾氣好得不能再好,幹什麼事情都會想著朋友的人。毫無安全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且每次跟她說心理學很重要,家長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人格的建立,她都會,重要個屁,你現在不也是活得好好的。講真,我活得不好,我只有呆在學校里我就一直不想回家,回家就會各種被催,昨晚就這樣,在下載考證的資料,因為東西很多很亂,要是放下了先去干別的事情,回來就會弄亂掉。然後我媽喊我先去洗澡,我說我弄資料弄完再洗,結果弄了四十多分鐘從卧室出去的時候被我媽用很生氣的語氣吼了。我遲幾分鐘洗澡我會死嗎?老拿我跟她朋友的孩子比較。說沒她們努力就算了,有時候還會說,你看那個誰誰,長得那麼高多好看。以前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只能默默地哭,現在好一點了,被這麼說的時候就會說那我去斷骨增高好了。次數多了,她現在也不怎麼說我了。拿孩子比較這事兒真的傷害太大了,在學校的時候被我媽打電話過來說她閨密的女兒(比我小一屆)考了系裡第一,拿了獎學金,你呢。我心裡都在默默地說她媽一年轉兩三百萬起碼,你呢。還有就是經常打擊我。成績已經是系裡排前面了,還是說你看你前面還有人,這成績還是不行。有外國人追,她就你又不好看長得也小,怎麼還有外國人追,外國人不是都喜歡大隻的女生嗎。因為這句話,談了三年的男朋友至今不敢告訴她。玩個唱吧發了個鏈接在微信里,她會說唱這麼難聽還拿出來。還有一點她自己也覺得比較後悔,從小就可以不對我親。記憶中我媽就沒抱過我親過我,直接導致我討厭皮膚接觸,被碰到會下意識地彈開,被人摸到頭髮會直接進入攻擊狀態。現在大了我媽看著別人女兒跟自己媽抱抱親親的可能覺得有點嫉妒,問我為什麼我不會這樣。我說記憶裡面她從來沒有抱過我親過我。她還說,怎麼沒抱過你,出去外面你走不動了都是我抱著你的。此抱非彼抱好嗎。不過值得慶幸的一點是,我媽讓我從小就學英語,覺得英語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十分重要。而後浸淫在英美劇里N多年,受他們的文化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把上面那些缺陷給抵消了,並且知道怎麼樣對待孩子才能被稱作是教育,希望自己以後的孩子能夠不要被迫走我兒時的路,最好能得到跟poppy一樣的教育,在滿滿的愛里長大。
我每次跟我父母吵架後都會上知乎,這裡有很多和我有同樣經歷的人。看完了我覺得我至少不那麼孤零零。父母對我的教育,想想都害怕,我沒有在這樣一個成長環境中滅亡可能已經很幸運了。或者我至少還有幾個朋友和愛我的人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決心。我父母就是那種給了我生命就覺得是我恩人的父母。侵佔我的隱私,剝奪我的自由。讓我沒有獨立空間和人格的父母。說說我得經歷和我的家庭教育吧。高中,這天是高一新生報到第一天,人山人海,我和我媽媽一大早攢動在這人海中,我們都圍在張貼板這裡找自己所分到的班級。張貼板前擠滿了人,我踮著腳尖,等著前面的人慢慢少一點輪到我去靠近。突然我被人重重的推了一下,我擠到了前面,我非常生氣,回頭卻看見我媽媽,是她推的我,她板著臉非常生氣地說:照你這樣你啥時候能看上啊?嗯?趕緊看了出來。我人生第一次感覺明明是你錯了還能把理由說得這麼冠冕堂皇。我愣了,我在想我的媽媽怎麼會是這樣一種素質,我有點臉紅,也覺得丟人。我趕緊走出了人群。另一件事,今年過年,我媽媽做了痔瘡手術,大年三十都得去醫院換藥,我實習回家7天假,每天在醫院陪她,臨走前一天出院,回到家後我媽拿出醫生交代要抹的藥膏,讓我幫她抹菊花。首先,我是學醫的,防護意識比較強,心中難免膈應。心想媽媽既然提出要求,那我還是盡量滿足。我問我媽家裡有沒有一次性手套或者棉簽,我媽很爽快的說沒有那些東西,讓我直接抹,我知道她不懂那些防護不防護的東西,可我自己覺得膈應,我沒說出口,我說:媽,那我用紙巾把手指裹起來給你抹吧。我抽出紙巾, 我媽單手把我紙巾扯開扔了,斜眼嚴肅的說:直接用手。她在考驗我們的母女情,她在觸碰我的底線。我沒有說話,我繼續說用紙吧。我媽媽這時候猝不及防給我了一巴掌,把蹲著準備給她抹葯的我一腳踹開,哭著說: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不知好歹的東西,我養你這麼這麼多年都吃屎去了,書都白讀了嘛,你花了我這麼多錢,早知道我就不該送你上大學,白眼狼 ……。哭著邊自己抹著葯。摸完就開始砸東西,摔家裡的東西……邊摔邊罵我,給她娘家人打電話訴苦的理由是我不願意給她抹葯……我小姨打我的電話直接把我罵一通。我在一旁看著,哭著,我覺得這個家我早點離開才是解放。
小學的時候一直考第二,爸媽沒有因為這個表揚過我,只有拿了第一那幾次他們特高興,慢慢覺得,現在我在一些方面的不自信,可能和從小很少接受來自父母的稱讚有關。
我想從自身的感受和題主討論一下我父母的教育帶給我的感受,可以不認同,也可以說我不成熟,都無所謂,因為我常常會困在這種情緒里變的越來越糟糕。我生活在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庭,父母現在都四十多歲了,也只有初中文憑,我並沒有嫌棄他們受教育的程度的意思,他們那個年代大多都讀不起書,大學也非常難考,雖然他們很普通,但我非常愛他們。可能唯一特別一點的就是我們家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小兒子,我想說到這裡可能都知道我們家有點重男輕女的思想,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我們三個常年都見不著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三姐妹都沒在一個地方長大,直到上初中才在一起。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每次父母離開我每天晚上都會一個人哭很久,現在想起來還能感覺到那時候多麼的捨不得,難過的呼吸不過來,我妹妹他們經常拿這個笑我,難過的不行的時候我就一直沿著他們車離開的方向走,不停的來回走,我就不停的安慰自己,多走一步我就離他們近一點。哭到後半夜的時候我會坐起來一直盯著月亮許願,無非就是一些希望快點長大和爸媽一起住的這些。我常常會和妹妹弟弟比誰最愛爸爸媽媽,或者是爸爸媽媽最愛誰,最早的時候我們都以為爸爸最愛我,媽媽最愛弟弟,然後妹妹就很失落,我會安慰她,但每次這麼比心裡都特別滿足。後來有一次我們當著父母的面這麼比,妹妹又輸了,爸爸問她,你怎麼沒人愛,你知道我最愛誰嗎?弟弟指著我說,你最愛大姐。爸爸看著妹妹說,我其實最愛你。我在旁邊聽到了感覺有些不知所措,我一直問他,你不是最愛我嗎?為什麼?他好像沒有回答我,又好像搖了搖頭。從此以後我開始害怕那個遊戲,因為我變成了沒有愛的孩子了,可能沒人懂這種感覺,雖然我也愛我的弟弟妹妹,但是在家裡,我總是感覺沒有依靠,這種感受一直跟隨我到生活中,在人際交往裡,讓我一直沒有安全感。從那之後,晚上我一個人哭得更傷心了,我會一次一次的反覆想,為什麼你們都不愛我喃?可是我那麼愛你們啊上小學的時候,有天中午放學,我驚喜的發現,父母居然回來了,當我做上車,弟弟妹妹們拿出一個吹泡泡的跟我炫耀,我問我的喃,媽媽說只賣了兩個,我那時真的很好奇很想玩,媽媽卻跟我說,你都這麼大了該不會還跟弟弟妹妹搶這個吧,你可以不玩吧?我看了一下他們手裡的東西,說好。但是眼睛卻開始紅,嗓子也開始堵,我怕自己哭出來,趕緊轉頭看其他地方。後來我妹大叫著說,姐哭了誒。現在想起來,我那時也不過小學三四年紀,從小的玩具屈指可數,但是在他們眼裡,我聽到的永遠都是,你都這麼大了。。。我在家裡和妹妹弟弟吵鬧,被家長訓得都是我,我不敢跟任何人關係鬧僵,我總怕最後我孤立無援,而且非常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哪怕自己很不高興。有次和妹妹打架,有幾下她打的重,我準備報復的時候,媽媽忍不了了,衝進來把我打了一頓,媽媽是從來不打人的。之後我就一直保持著被打的姿勢,躺在床上望了很久的房頂,什麼都不敢想。類似事情的都還有一些,有些細節我都還記的很清楚,父母對子女的區別對待,讓我現在變得非常敏感自卑,我常常會想,如果將來我能生兩個孩子,對他們,我至少一定不會去跟他們有意或是無意的告訴他們我更喜歡你們哪一個,因為無論我怎麼說,對另外一個人都是不公平的,我不想讓我的孩子變得像我這般過於敏感,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常常想尋找安全感。我很羨慕我周圍那些自信開朗的男孩或者女孩子,有時候離他們近一點,聽他們談話間的眉飛色舞,都能感覺他們身上一股被愛的溫暖。現在我依然能感覺到父母和我說話跟和妹妹弟弟說話之間的細微差別,並沒有嫉妒的感覺,只是常常會想,要是我不是最早出生的那個,會不會就能得到更多的關心和理解,但是現在我可以很坦然開玩笑問父親,你們是不是有點偏心啊,怎麼不偏我喃?而我父親就會回答我說,哪有,子女我都是一樣的愛,都一樣的關心。
把自己為實現願望強加給別人,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處事原則強加給孩子,不思進取,常掛嘴邊的就是:我們這是為了你將來,要不是為你我們也會怎樣怎樣……